研究表明:北半球臭氧濃度持續上升

2020-08-29 參考消息

美媒稱,雖然在北美一些城市形成臭氧的化學品的排放量已在下降,但新研究表明,過去20年間,北半球各地對流層臭氧濃度一直在上升。

據合眾國際社網站8月21日報導,在大氣層的上層,臭氧層有助於保護地球及其居民免受有害紫外線輻射。但在更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臭氧會帶來問題。除加速氣候變化外,這種溫室氣體還會損害人們的肺部,並破壞植物。

這項新研究的首席研究員、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環境科學合作研究所的科學家奧德蕾·戈代爾在電子郵件中告訴合眾國際社記者:「臭氧是次生氣體……它是由被直接排放的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甲烷等原生氣體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的。」

在大氣中發生反應形成臭氧的化學物質被稱為臭氧前體物。

此前利用衛星數據測量全球臭氧趨勢的工作產生了相互矛盾的結果。科學家們無法確定對流層中的臭氧濃度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

由於對根據衛星數據編寫的《對流層臭氧評估報告》的失敗感到失望,研究人員轉而利用商用飛機數據。

戈代爾寫道:「我們的研究範圍能夠覆蓋北半球,這一點意義重大,因為該地區代表著地球上88%的人口,這部分人可能影響我們呼吸的空氣的質量或受其影響。」

戈代爾及其同事分析了商用飛機在1994年至2016年間獲取的3.46萬份臭氧情況簡報。

當天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數據顯示,總的來說,過去20年間,北半球的臭氧濃度穩步上升。

更具體地說,研究人員發現,北美和歐洲上空對流層下部的臭氧濃度已在下降,但在對流層上部,北半球其他地區臭氧濃度的上升抵消了這部分下降。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全國多數城市臭氧濃度總體緩慢上升 臭氧汙染可防控
    從2013年以來74個城市監測數據和2015年以來338個城市監測數據看,我國臭氧平均濃度有所上升,其中京津冀地區呈上升趨勢,長三角地區基本穩定,珠三角總體達標。  2016年,全國338個城市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為138微克/立方米,71%的城市(239個)臭氧濃度為120—180微克/立方米,接近標準值。
  • 研究:北半球的臭氧汙染物仍在增加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過去的20年中,北半球的地球低層大氣中的臭氧汙染物增加了。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形式。在地球的高層大氣中,它是阻擋太陽有害輻射的屏障。但是靠近地球表面的臭氧是一種常見的汙染物。在地面上,高含量的臭氧會傷害人的肺部並損害植物。
  • 未來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情景下熱帶臭氧濃度下降
    對未來熱帶臭氧柱總量的預估很困難,因為這不僅受到預計的臭氧消耗物質下降的影響,也受到溫室氣體排放上升的影響。3月21日,美國《地球物理研究快報》刊載「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對未來熱帶臭氧和紫外輻照的影響」(Impact of rising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s on future tropical ozone and UV exposure)一文,研究人員為了評估熱帶臭氧柱總量預估的範圍,對3種不同的溫室氣體情景(RCP4.5、RCP6.0和RCP8.5)強迫下的化學-氣候模式的模擬進行了分析
  • 過去20年裡,北半球臭氧水平增勢難擋
    ,整個北半球的對流層(從地面至12~15千米高處的大氣層)的臭氧含量正不斷增加。這還只是北美及歐洲嚴格限制臭氧前體物排放,地面臭氧量降低後獲得的結果。對流層臭氧既是一種溫室氣體,也是空氣汙染物,不但控制著對流層的氧化能力,在高濃度時還會對人體的肺部和植物造成損傷,從而影響生態系統生產力。近期發表於《科學·進展》期刊上的一篇研究結果顯示,北半球的臭氧總體含量有所增加。
  • 在過去的20年中,北半球的臭氧增加了
    ,在過去20年中,整個北半球的地球大氣最低部分的汙染物水平有所上升。在今天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該小組發現北半球上空的臭氧水平總體上有所增加。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化學科學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奧黛麗·高德說:「這是一件大事,因為這意味著當我們試圖限制本地汙染時,它可能不會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奏效。」
  • 《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發布 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
    原標題: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人與自然·數據)   本報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劉毅)根據中國氣象局9日發布的《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2013年青海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監測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3種主要溫室氣體年平均濃度分別升至397.3ppm(ppm為濃度單位,即每百萬個幹空氣氣體分子中所含該種氣體分子數)、1886ppb
  • 日本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原標題:日本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新華網東京5月18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通過分析20年間的數據,發現在高約10公裡的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正在不斷上升,這一現象在工業活動活躍的北半球尤為顯著。
  • 日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45次閱讀 作者:藍建中   來源:新華網    2015年05月19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
  • 最新研究表明,臭氧空洞不縮反增,這下該怎麼辦?
    ,經過了全世界的共同努力,臭氧空洞的情況有所好轉。當含有哈龍的滅火劑發揮作用後,裡面的氣體就會流散到大氣中,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分解出氟和溴,這兩種氣體會與臭氧結合,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破壞性反應。目前兩極地區的臭氧層空洞是什麼情況?去年有國外研究表明極地地區上空的臭氧空洞有縮小的趨勢,然而這種好消息持續不過一年,今年又有研究發現大氣層中依然存在許多破壞臭氧層的氣體。
  • 物極必反 科學儀器解決臭氧問題
    而我們熟知的臭氧層便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客觀的來說,臭氧對於人類的生活有種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臭氧層有效地阻止了紫外線的直射,確保了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環境;另一方面臭氧具有殺菌的作用,是一種幾乎沒有死角且理論上沒有汙染及殘留的消毒技術。   但與此同時,臭氧同樣是光化學汙染的主要產物之一,空氣中臭氧濃度過高會直接影響人體的肺功能,並且還會間接導致氣候變換。
  • 觀測數據顯示:過去20年來,北半球大氣層最底層的臭氧水平已達最高
    科羅拉多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CIRES)的研究人員通過商用飛機收集的臭氧數據,發現在地球北半球大氣層的最低部分的汙染物水平不斷上升,已經達到過去2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儘管對臭氧前體排放的嚴格控制降低了包括北美和歐洲在內的一些地方的地面臭氧水平,但情況仍是如此。
  • 南通:臭氧濃度全省最低
    成績源於其在著力調整四大結構、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層層壓實各方責任等方面所做的持續不斷的努力;壓力則意味著圍繞「空氣品質只能變好,不能變差」的目標,2021年南通市的治氣考核指標將進一步提高,任務將更加艱巨。
  • 治理臭氧超標 將有新招
    核心閱讀近年來,全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臭氧濃度卻不降反升。臭氧濃度大幅上升,造成全國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損失2.3個百分點春天防沙塵、夏天防臭氧、秋季防秸稈焚燒、冬季防重汙染天氣,這幾乎成了大氣汙染防治的「四季歌」。
  • 臭氧汙染 如何防治
    今年上半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2%,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濃度均同比下降。但是,有項看不見的汙染物卻在悄然增加,那就是臭氧——今年上半年,臭氧濃度同比上升2.6%,成為多地夏季大氣的首要汙染物。
  • 專家:北極臭氧在減少但未出現「臭氧空洞」
    今年春季,北極地區出現臭氧低值區,臭氧損耗創下歷史新高,一時間「首個臭氧空洞已經形成」、「北極上空疑現臭氧洞,面積大如美國大陸」、「皮膚癌風險或將提升」等報導鋪天蓋地,眾說紛紜。  北極真的出現臭氧空洞了嗎?北極地區出現臭氧低值區的原因有哪些?會不會給我們北半球的居民帶來不良影響?
  • 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被關上了!
    據消息稱,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終於關閉了!這一消息來的有點突然,這個持續了一個月的臭氧空洞,仿佛曇花一現,剎那間消失,仿佛未曾來過。
  • PM2.5與臭氧「按下葫蘆浮起瓢」?
    本期嘉賓:哈佛-南信大空氣品質和氣候聯合實驗室研究團隊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釗本期觀點:由於PM2.5對臭氧汙染有抑制作用,當PM2.5濃度下降時,臭氧汙染若不加以控制,將會逐漸抬頭。研究發現,需要同時控制臭氧汙染的兩種重要來源——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才能在降低PM2.5濃度的同時,降低臭氧汙染影響。
  • 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深度處理化工園區廢水研究
    本研究以酸/鹼改性和Cu負載活性炭為催化劑,採用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技術深度處理某化工園區綜合廢水,考察了處理過程中廢水COD、pH、生物毒性等的變化以及臭氧利用率,以期為微氣泡臭氧催化氧化技術在化工園區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 臭氧層耗損是否與中國無關(圖)
    進一步的研究和觀測發現,臭氧層耗減不只發生在南極,近幾年臭氧在北半球和北極也有急劇減少的現象歐洲航天局1999年11月30日測得西歐北部上空的臭氧含量出現超低現象。在英國、比利時、荷蘭和斯堪和納維亞半島上空的臭氧含量只相當於該地區往年同期臭氧含量的2/3。由美國、歐盟、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在2000年冬季裡,北極上空臭氧含量累計減少了60%以上。2000年3月,希臘薩洛尼卡大學發表報告說,歐洲上空的平均臭氧含量比1976年以前的水平低15%。
  • 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關閉了!對地球有什麼影響嗎?
    據消息稱,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終於關閉了!這一消息來得有點突然,這個持續了一個月的臭氧空洞,仿佛曇花一現,剎那間消失,仿佛未曾來過。一個月前,北極突然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說到臭氧空洞,就不得不聊到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