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耗損是否與中國無關(圖)

2020-12-06 騰訊公益

進一步的研究和觀測發現,臭氧層耗減不只發生在南極,近幾年臭氧在北半球和北極也有急劇減少的現象。

歐洲航天局1999年11月30日測得西歐北部上空的臭氧含量出現超低現象。在英國、比利時、荷蘭和斯堪和納維亞半島上空的臭氧含量只相當於該地區往年同期臭氧含量的2/3。由美國、歐盟、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在2000年冬季裡,北極上空臭氧含量累計減少了60%以上。2000年3月,希臘薩洛尼卡大學發表報告說,歐洲上空的平均臭氧含量比1976年以前的水平低15%。

中國在北京和昆明建立了兩個觀察站,對大氣臭氧總量進行觀測。從1979~1989年間觀測結果看出,兩個站上空的臭氧總量都出現下降趨勢。北京站的緯度更高,下降趨勢更為明顯。我國在青藏高原存在一個臭氧低值中心。中心出現於每年6月,臭氧總濃度的年遞減率達0.345%。

相關焦點

  • 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公務人員查詢
  • 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紫外線輻射強度增加
    在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氣體,在離地面25千米處臭氧濃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約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層,稱為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並將能量貯存在上層大氣,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但臭氧層是一個很脆弱的大氣層,如果進入一些破壞臭氧的氣體,它們就會和臭氧發生化學作用,臭氧層就會遭到破壞。
  • AGAGE:全球合作高精度觀測臭氧層耗損物
    在上月剛結束的「改進的全球大氣實驗網」(AGAGE)第57屆工作會議上,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等全球17個成員單位的30餘名科學家,就臭氧層耗損物質觀測技術、方法改進等方面進行了有效探討。
  • 修復臭氧層 善待保護衣
    圖為福建惠安女抬船出海。林祖賢攝在我們頭頂上,有一件可以吸收太陽輻射、保護人類和動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線傷害的保護衣,它就是臭氧層。自20世紀80年代南極上空臭氧空洞出現後,國際社會高度重視臭氧層破壞問題,中國也不例外,一直採取行動修復和保護臭氧層,打贏藍天保衛戰。
  • 臭氧層傳噩耗:熱帶和中緯度地區人口稠密處破洞變大
    2018-02-8研究員William Ball提出新研究,研究人員以數個衛星量測得的數據為基礎,估算臭氧又減少了0.5%,在熱帶和中緯度地區人口稠密處平流層下層上空的臭氧分子在慢慢分解
  • 臭氧層空洞會讓人「吃不了兜著走」 臭氧空洞還有得治嗎?
    臭氧層空洞會讓人「吃不了兜著走」 臭氧空洞還有得治嗎? 2020-11-04 08:17: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馬裡奧·莫利納(Mario J.
  • 南極臭氧洞,今年怎麼又小了?
    近30餘年來,每年南半球春季,南極上空都會出現臭氧洞,其平均面積達1820萬km²,將近有二個中國那麼大;在剛過去的2019年南半球春季,臭氧洞的平均面積只有934萬km²,差不多縮小了一半(其9月21日為616萬km²,還不到多年平均的30%),是自臭氧洞發現以來的最小規模。
  • 2020年,我們的臭氧層到底怎麼樣了?
    一般來說,沿地球表面垂直向上,地球的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臭氧層就位於距離地表15-35千米(也有說20~26千米)高的平流層,這裡集齊了地球約90%的臭氧。▲ 臭氧層能吸收一部分UV-B和全部的UV-C。臭氧層就相當於在地球外面塗的一層「防曬霜「,可別小看這層「防曬霜」,它與生命的進化都息息相關。46億年前,地球剛剛誕生,地球大氣層中沒有氧氣,更沒有臭氧,含有高能紫外線的陽光直達地球表面,地球上沒有任何生命。
  • 專家:北極臭氧在減少但未出現「臭氧空洞」
    我們請多年從事極地氣象研究、曾5次赴南北極科學考察的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陸龍驊研究員為我們解讀。  臭氧層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遼寧日報:全球臭氧減少,與全球變暖一樣,是人們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什麼人們那麼關心臭氧的變化呢?  陸龍驊:要了解這個問題,就應該先從臭氧說起。
  • 低溫和極地渦旋破壞北極臭氧層
    今年北極的臭氧空洞由超強極地渦旋造成,其作用產生的極地平流層雲中的非均相化學反應釋放氯原子等物質損壞臭氧層  臭氧層破壞不能忽視人為因素的作用,需要全球行動減少人為破壞來保護臭氧層  低溫是破壞臭氧層的催化劑  臭氧層位於距離地球上空10
  • 臭氧空洞再度加劇,是誰在偷偷破壞臭氧層?-虎嗅網
    臭氧層是高層大氣中薄薄一層富含臭氧的區域,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保護傘。來自太陽的絕大部分紫外線都會被臭氧層阻擋,我們平常小心翼翼塗防曬霜來防禦的紫外線,其實只是臭氧層漏下的傷害很小的一部分。在南極洲的上空,出現了一個「臭氧層空洞」,並且逐漸擴大。人類很快找到兇手——氟氯烴等消耗臭氧層物質。這讓全球的神經緊張起來,如果臭氧層被消耗,皮膚癌等疾病的發生率要高出許多。1987年,包括中國在內的26個國家籤訂了《蒙特婁議定書》,之後締約國增加到197個。議定書規定各締約國必須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使用。經過三十年的努力,臭氧層的惡化終於遏止。
  • 北極突然出現臭氧層空洞
    2020年真是個多事之秋,我們正欣喜於南極的臭氧層空洞的不斷減小,聯合國報告說,我們甚至能在有生之年內看到這個空洞的消失,但突然間,我們在北極發現了一個新的臭氧層空洞。(尤其是極地渦旋)在北極驅動生成了一個新的臭氧層空洞。
  • 國務院公布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 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該條例已經於2010年3月24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消耗臭氧層物質,是指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並列入《中國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清單》的化學品。  《中國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清單》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和公布。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銷售、使用和進出口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前款所稱生產,是指製造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活動。
  • 又來了個臭氧汙染?你說的是臭氧層嗎?
    北極星大氣網訊:這幾天華北地區遭遇的高溫天氣,還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副產品」——臭氧汙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顯示,19日15時,北京市空氣品質指數AQI為139,空氣品質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臭氧。同一時間的數據顯示,東北地區的吉林省長春市、長三角的浙江省杭州市、地處西南的四川省成都市等多個地方,均出現臭氧汙染。
  • 環保科普專欄:什麼是臭氧層空洞
    什麼是臭氧層空洞?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圈的平流層中距地表20至30km空間臭氧濃度最大的區域,但臭氧的含量只佔這一高度上空氣總量的1/10。臭氧含量雖然極微,但它能把太陽輻射波長為200至300nm的紫外線的99%吸收掉,從而阻擋了太陽紫外線對地球上人類和生物的傷害。
  • 南極臭氧層空洞經過三十多年的恢復正在減小,但是未來不容樂觀。
    一、有的學者分析:南極臭氧層空洞是一種自然現象;二、有科學家認為:形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在於氣候;三、有研究機構表明: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學氣體排放造成的。現在值得人們關注的是:那個南極的臭氧層空洞怎麼樣了?是在繼續擴大還是在減小了呢?一、什麼是臭氧層空洞?所謂臭氧層空洞是指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最小處,也是臭氧層的嚴重缺失處。其實被稱為臭氧層的空洞並不是"洞",它只是臭氧的嚴重"缺失"。
  • 臭氧層又現空洞,歷史上誰是罪魁禍首
    臭氧層又現空洞,歷史上誰是罪魁禍首?4 月初,歐洲空間局(ESA)稱,北極上空出現了 25 年來最大面積的臭氧層空洞。《自然》雜誌稱 2020 年北極上空臭氧含量創下歷史新低,將作為一種非凡的大氣現象載入史冊。
  • 北極最大臭氧層空洞「癒合」
    【新華社微特稿】歐洲研究人員報告,北極上空一個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臭氧層空洞已經閉合。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7日報導,歐盟資助的氣象研究機構「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研究人員上周報告這個好消息。他們在社交媒體推特發布消息,說「2020年北半球臭氧層前所未有的空洞消失了」,但這與新型冠狀病毒「封城」措施無關。研究人員解釋,臭氧層空洞形成與低溫和極地渦旋等氣候條件相關,與空氣品質無關。今年3月,受低溫天氣和強烈極地渦旋影響,北極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面積之大相當於3個格陵蘭島,是有記錄以來北極出現的最大臭氧層空洞。
  • 北極超10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層空洞,最近補上了
    據美國媒體CBS報導,4月23日哥白尼大氣監測局宣布,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關閉,面積約有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格陵蘭島。據了解,該洞於今年早些時候形成,並在3月達到了最大高度,距地球表面約11英裡。
  • 大氣臭氧層的功能有哪些?
    第一,保護作用,臭氧層能夠吸收太陽光臭氧層阻擋紫外線中的波長306.3nm以下的紫外線,主要是一部分UV—B(波長290~300nm)和全部的UV—C(波長<290nm=,保護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只有長波紫外線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線UV-B能夠輻射到地面,長波紫外線對生物細胞的傷害要比中波紫外線輕微得多。所以臭氧層猶如一件保護傘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