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逝世一周年|遺作中文版推出,馬化騰作跋推薦

2020-12-05 澎湃新聞

2018年3月14日,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在逝世一周年之際,霍金的最後著作《十問:霍金沉思錄》()的中文簡體版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推出。

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

霍金的著作頗多,為人熟知的就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十問:霍金沉思錄》則是霍金第一次面向普通大眾而寫的一本科普書。在書中,他以一貫的通俗寫法,簡明而深刻地回答了大眾關注的關於宇宙本源和人類未來的十大熱點問題,諸如:上帝存在嗎?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嗎?黑洞中是什麼?我們應去太空殖民嗎?人工智慧會不會超過我們……這些問題有根植於霍金的科學領域的,也有超出了他的研究範圍的,但他也給出了自己的預測和判斷,展現了他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

《十問:霍金沉思錄》的英文版在2018年10月推出,一上市便登上了亞馬遜圖書暢銷榜。英文版中,霍金的好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為本書撰寫了導言,曾在電影《萬物理論》中扮演了霍金的奧斯卡影帝、「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也為本書撰寫了前言,談及他出演電影時,曾花了幾個月時間研究霍金的貢獻和他的殘疾。此次推出的中文簡體版,除了這兩篇文章之外,還特別收錄了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專門為霍金而寫的紀念文章。澎湃新聞經授權,摘錄馬化騰所寫紀念文章:

《十問:霍金沉思錄》,【英】史蒂芬·霍金/著 吳忠超/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年3月版

霍金博士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奇妙的世界。我幼年時喜歡遙望星空,對浩瀚宇宙的奧秘十分好奇。對於我這樣的天文愛好者來說,霍金關於宇宙種種問題的回答,很大程度滿足著我們的好奇心。但是,他帶給我們的遠遠不止於此。在我看來,霍金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現代人應該如何去思考、面對和創造未來;如何以赤子之心面對宇宙,在困境中不失去信心、樂觀以及對人類的愛;如何點燃自己的想像力與好奇心,成為照亮人類前進道路的亮光……這些都是他留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在霍金的文章中,我找到了一些線索。他能為我們帶來那麼多禮物的原因,除了過人的天賦,還有良好的教育。他特別提到,十四歲時碰到的一位老師,如何鼓勵自己創造性地思考。他承認,「每個傑出的人背後,都有一位特別的老師」。我相信,未來的教育需要更多特別的老師,來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想像力與好奇心。像霍金這樣好奇「宇宙如何運行」的孩子,只有不斷得到鼓勵,才能克服重重困難,最終發現前人未知的奧秘。這是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的基礎。

霍金還把目光投向更深遠的未來。他對人類是否能善用科技心存擔憂,尤其今天我們已經掌握了毀滅人類自己的技術,我們就不得不參與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賽跑:

人類善用科技的智慧必須勝過日益強大的科技。我認為,確保人類在賽跑中獲勝的關鍵在於,未來的孩子們是否能夠擁有一雙相互協調、同等強壯的「腿」:科技與文化。這是未來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騰訊作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科技與文化公司正在深入思考的方向。

霍金不僅僅是一位向我們傳遞科學知識的學者,他對於未來人類命運的思考和關切本身,就是人文教育的典範。他給未來的年輕人留下一連串待解的問題:

生命如何在地球上誕生?

意識究竟是什麼?

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

可以說,這些問題既是科學問題,也是文化問題。對於未來,我與霍金博士一樣樂觀。我也相信,無限的星空一定蘊藏著解決我們生存問題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十問:霍金沉思錄》中文版正式發布
    3月14日消息,恰逢霍金逝世一周年,他的遺作《十問:霍金沉思錄》中文版也終於問世,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本書是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遺作,是他留給人類的臨別禮物,也是獻給每一個關心人類未來的人。霍金生前,一直有一個將所有寫作結集出版的願望,而隨著2018年他突然離世,使得心願無法親自實現。霍金逝世後,在霍金親人幫助下,最終整理成書。
  •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愛因斯坦大家都知道,他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他的出生無異於給整個物理界帶來了一股新的力量,開創了整個科學技術的新世紀。當然除了這三位之後,在幾十年後,霍金出生了,時隔140年,在2018年的3月14日,也就是同月同日,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愛因斯坦的誕辰日是霍金的去世之日。霍金也被稱為在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的黑洞學說雖然沒有太多的科學技術支持,但是也引起了各界的科學家開始對於黑洞進行研究。
  • 霍金逝世一周年留給世界最後一本書
    國內統一刊號:CN43-0057 2019年3月16日 星期六 霍金逝世一周年留給世界最後一本書
  • 霍金遺作出版 曾與中國人類學家胡家奇先生產生思想交集
    2019年3月14日,是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逝世一周年紀念日,他的遺作《十問:霍金沉思錄》中文簡體版也選擇這一天與中國讀者見面。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問題內容中,霍金有關宇宙其他生命和人工智慧方面的觀點及論述,與中國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幾乎一致。胡家奇先生研究人類問題超過四十年,他堅定地認為,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如果不受限制地發展下去,必定會滅絕人類。他在2017年曾發表文章《霍金提出了三個和我一樣的觀點》,引發眾多關注。
  • 【霍金逝世一周年】霍金:想像未來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按:在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之後的一年時間裡霍金一走,這些或真實存在或斷章取義的預言便顯得更加神秘和可怖了。那麼,霍金到底如何看待人類的未來?是黑暗一片危機叢生,還是欣欣向榮機遇繁多?在新近出版的霍金遺作《十問:霍金沉思錄》一書中,我們可以聽到他自己的完整的聲音。
  • 紀念霍金去世一周年,簡單介紹霍金的一生
    紀念霍金去世一周年,簡單介紹霍金的一生霍金的身世:霍金全名:史蒂芬.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是繼愛因斯坦霍金畢業於劍橋,也在劍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1988年,霍金的巨著《時間簡史》發行了。當時的銷量十分火爆,也被後來翻譯成各國語言。2001年,霍金的又一部作品,《果殼中的宇宙》出版發行了。該本書和以前的作品非常的相似,都是用來訴說宇宙的起源。
  • 霍金離世兩周年:弟子吳忠超撰文解讀霍金心目中的宇宙
    1988年,霍金出版了驚世之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這本書中,他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並嘗試回答了上述問題——在過去,這些問題只有神學才能夠給出答案。這本書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佳作,出版不過短短數年,該書的發行量就已經超過2500萬冊,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
  • 霍金離世兩周年,弟子吳忠超撰文解讀霍金心目中的宇宙
    1988年,霍金出版了驚世之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這本書中,他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並嘗試回答了上述問題——在過去,這些問題只有神學才能夠給出答案。這本書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佳作,出版不過短短數年,該書的發行量就已經超過2500萬冊,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
  • 紀念張愛玲逝世20周年:她的故事在電影裡永恆
    紀念張愛玲逝世20周年:她的故事在電影裡永恆 時間:2015.09.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liza 分享到:
  • 霍金新作《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中文版首發
    世界著名科學家霍金首次為少年兒童撰寫的作品《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中文版,4月27日在鄭州召開的第十八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首發,它將帶領中國的孩子們進入探索時間和神秘宇宙的奇幻旅程。
  • 歷史冷知識:霍金的成就世人皆知,他的出生與逝世有著驚人的巧合
    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那天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 霍金去世於2018年3月14日,這天是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誕辰139周年紀念日。 霍金從童年到青年並沒有什麼驚人的表現,似乎由「天才」毫無瓜葛。
  • 2018年值得一看的科技書籍
    《壞血》和《極樂男權》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崩潰和傷害的深度報導,而史蒂芬·霍金則在遺作中為我們呈現了他的最終思考。以下是TechCrunch評選的2018年度最值得一看的科技書籍。這本書可以說是現代科技報導的典範之作,凱瑞魯深度復盤了矽谷寵兒 Theranos 的興起和衰落。《惡血》 有的部分像驚悚片,有的部分像恐怖故事,非常值得一讀。
  • 霍金遺作如是說
    已故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其遺作《對幾大問題的簡答》一書中幽默地說到。據The Conversation網站報導,霍金認為雖然人類目前造不出時間旅行機器,但他對時間旅行的可能性持「謹慎的樂觀」態度。他認為靠超光速旅行回到過去恐怕比較難;利用蟲洞較為可能實現「回到過去」;但同時他認為這個物理世界有某種機制維持著時間的順序軸,阻止這個物質世界的大的物體隨機在時間軸上的躍遷。
  • 霍金遺作解讀:時間旅行可行嗎?
    研究人員解釋,史蒂芬·霍金對時間旅行持謹慎樂觀態度鳳凰網科技訊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11月10日報導,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其遺作《大問題的簡答》(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一書中稱,「如果有人申請科研基金研究時間旅行,這樣的申請應當被立即駁回。」
  • 霍金遺作首發 書中表達對基因改造的「超人」擔憂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當地時間15號,英國已故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遺作霍金的家人出席了首發式。霍金在這本書中表達了對「超人」的擔憂。作為全球知名科學家,輪椅和身體疾病並不能限制霍金思維的翱翔。霍金今年3月去世,享年76歲。霍金從去年開始寫作這本書,但未能完成。在他去世後,他的家人和同事通過整理他生前的材料完成了這本書。據法新社報導,這書中回答了10個「大問題」。
  • 霍金逝世兩周年,他的三個子女如今怎麼樣了?
    霍金離開世界已經兩周年了,但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霍金一生留下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雖然受到疾病的困擾,但霍金的家庭依然非常美滿。
  • 物理學家霍金逝世 科技界隕落一位巨星
    但是,卻有一位科技界的巨星在今天就此隕落,他,就是霍金。斯蒂夫·霍金今日逝世霍金逝世,一顆物理學界的巨星隕落    但是,霍金也表示,雖然他對人工智慧有很多擔憂,但對人工智慧技術本身還是抱有樂觀態度的。他認為發展人工智慧將為人類帶來巨大收益,我們可以藉助人工智慧這一強大工具,減少工業化對自然的危害。    在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的演講最後,霍金這樣說:「這是一個美麗但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而你們是先行者。」
  • 大衛·鮑伊逝世一周年 我們才知道他「最後五年」的故事
    (原標題:大衛·鮑伊逝世一周年 我們才知道他「最後五年」的故事)
  • 英國發行首枚「科學家」系列紀念幣霍金黑洞紀念幣
    說到黑洞我們第一時間就能想到的除了浩瀚的宇宙,還有就是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為了紀念霍金逝世一周年,英國皇家造幣廠推出了「科學家系列」紀念幣,將會特別打造一枚黑洞紀念幣。 霍金黑洞紀念幣是英國皇家造幣廠的「科學家」系列的第一枚,後續還將會有其他科學家的紀念幣發行。對於霍金黑洞紀念幣來說,將是這一系列的龍頭幣,將會有額外的價值。 據悉,霍金是第3個逝世一年內,皇家造幣廠就為其發行紀念幣的人,另外兩個人是邱吉爾和伊莉莎白王太后。可見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敬意與殊榮,離不開霍金在物理學上取得的偉大成就。
  • 霍金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科普之家霍金以不懈探索的科學精神提醒我們,積極樂觀是我們面對廣袤而陌生宇宙時最好的生活方式。3月14日,被稱為「圓周率日」(Pi-day),也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誕辰,如今又要加上一項,是當代最偉大物理學家之一史蒂芬·霍金逝世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