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建立人源化C型肝炎小鼠模型

2020-11-27 科學網

 

近日來自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構建出了第一個具有人類免疫系統和肝細胞的人源化C型肝炎小鼠模型。這一研究成果將推動研究人員深入了解肝炎病毒的生物學特性,誘導肝臟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開發出有效的治療新策略。相關論文發布在8月9日的《自然—實驗技術》(Nature Protocols)雜誌上。

 

來自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Moses T Bility和蘇立山教授為這篇報告的共同通訊作者。蘇立山現為北卡羅萊納大學微生物與醫學免疫學系教授,中科院感染與免疫中心客座教授,目前擔任Current HIV Research、Stem Cells、Journal of Stem Cells等雜誌編委、美國NIH基金及中國國家自然基金(NSFC)評審專家等學術任職。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C肝病毒HCV引起的一種慢性肝炎,具有「高隱匿、高漏診、高慢性化」以及「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就診率」的特點。C肝病毒的隱匿性強,可在人體內潛伏10-20年,且無明顯症狀。因此,許多患者在感染初期到中期難以察覺身體的一樣,發現時往往已進展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目前在全球範圍約有1.7億人感染這種病毒。當前針對這些患者採用的只是一些對症治療,且具有相當大的毒副作用。

  

由於C型肝炎病毒僅感染黑猩猩和人類,因此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無法在小型動物模型上開展病毒生命周期及相關治療性研究。新型小鼠模型是人類構建的第一個具有功能性人類肝臟和免疫系統的人源化小鼠模型。

 

為了構建出這一人源化小鼠模型,研究人員首先從人類胎肝組織中分離出了肝祖細胞和造血幹細胞,然後將分離出的祖/幹細胞移植到了AFC8缺陷的小鼠肝臟中。在用二聚化因子(dimerizer)誘導小鼠肝臟凋亡後,使得AFC8小鼠模型的人類肝臟和免疫系統得以生長,免疫系統重構以及形成。

 

隨後研究人員將臨床分離的HCV病毒株接種到了小鼠模型體內,發現HCV感染導致了小鼠肝臟內人類白細胞、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和調節T細胞增多,引起了抗HCV T細胞免疫反應。HCV感染也與小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增高和肝臟纖維化相關。

 

這些結果表明不同於正常小鼠,新構建的人源化小鼠可以被HCV感染,並重現了人類細胞對於HCV的特異性反應。這一小鼠模型不僅適合於研究HCV感染和肝臟免疫病理機制,還有可能適用於研究其他嗜肝病毒包括HBV、HDV等誘導的肝臟免疫發病機制。並且是用於評估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和中和抗體研製的理想工具。新型的小鼠模型使得研究人員朝著開發出更高效的治療策略這一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來源:生物通 何嬙)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首個人源化C肝遺傳工程小鼠模型問世
    近日來自洛克菲勒大學和斯克斯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構建出了第一個人源化C型肝炎遺傳工程小鼠模型,這一研究成果將推動研究人員研發出用於人類身上的C肝疫苗。
  • 「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項目落戶珠海 填補領域空白
    原標題:「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項目落戶珠海 填補領域空白   引領世界製藥行業技術的人類疾病「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產業化項目昨天籤約落戶珠海香洲區。香洲區政府、珠海金控公司與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籤署籌建合作框架協議。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寧卡,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振新,副市長劉嘉文出席籤署儀式。
  • 小鼠模型在轉化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如何應用小鼠模型發高質量文章?應用小鼠模型開展臨床前相關研究,是實現基礎研究轉化至臨床應用的重要橋梁,而要想建立如此至關重要的連接橋梁,構建人源化小鼠模型是臨床前研究必不可少的強有力工具。該文章無論從研究思路與策略,再到技術方法,都為我們今後應用基因編輯小鼠模型,開展相關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模型的建立,以及治療方法及其效果評價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借鑑作用。為什麼要構建人源化小鼠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有哪幾種類型?過去人們提起人源化小鼠模型,首先想到是應用免疫缺陷小鼠,移植人細胞或組織,使小鼠體內含人免疫系統的人源化小鼠模型。
  • 人源化小鼠模型助力新冠病毒抗體藥物研發
    湖南昭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屬人源化小鼠中心,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免疫缺陷小鼠NSI品系及人源化肝臟小鼠等十餘個品系的小優於國外同類產品,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獲得第十九屆中國專利優秀獎,並一舉打破了美國和日本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銷售壟斷。該公司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同時擁有人源化肝臟小鼠《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和《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年產能達20萬支。
  • 三名科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現C型肝炎病毒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哈維·阿爾特 (Harvey J.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
  • PBMC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的重要應用
    hPBMC模型可以克服部分供體之間的差異。由於來自不同捐獻者的PBMC會導致人源化小鼠模型的藥效不同,因此在每項研究中通過使用至少兩個不同捐獻者的PBMC,可以解決供體差異問題。在研究開始之前,優化腫瘤模型/細胞供體接種方案       優化實驗方案可以克服GvHD的發生。
  • 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科學家等美國諾貝爾獎獲獎者
    (© Shutterstock)美國科研人員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中做出的貢獻為在全世界拯救數百萬人生命的新型檢測和治療手段鋪平了道路10月5日,兩名致力於防治C肝的美國科學家榮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和查爾斯·賴斯(Charles M. Rice)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努力促成了防治C肝的新型血液檢測和治療手段,而這種疾病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
  • 新的人源化小鼠模型研發成功
    新的人源化小鼠模型研發成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7 13:24:49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J.Victor Garcia和Angela Wahl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可廣泛用於人類病原體體內測試的精密小鼠模型。該項研究成果2019年8月26日在線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 研究人員發現將包含多達40種細胞類型(包括非造血細胞)的人肺組織植入免疫缺陷小鼠(只植入肺的小鼠)中會導致高度血管化肺植入物的發育。
  • 3名科學家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諾獎
    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麥可·霍頓 (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Rice)美國病毒學家,其主要研究領域是C型肝炎病毒。他是洛克菲勒大學的病毒學教授。他與Ralf F. W. Bartenschlager和Michael J. Sofia共同獲得了2016年拉斯克-狄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3名科學家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獎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3名科學家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獎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
  • SARS小鼠模型的構建策略與應用進展
    但是,利用各種類型的基因編輯小鼠、人源化小鼠、或者遺傳多樣性的小鼠品系等,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克服野生型小鼠的短處,使小鼠模型成為研究宿主與病毒致病相互作用,評價疫苗與藥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二、應用小鼠模型研究SARS-CoV有哪些策略與方法?
  • 小鼠模型在研究人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
    因此,利用各種類型的基因編輯小鼠、人源化小鼠、或者遺傳多樣性的小鼠品系等,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克服野生型小鼠的短處,使小鼠模型成為研究宿主與病毒致病相互作用,評價疫苗與藥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小鼠模型在研究人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二、應用小鼠模型研究人病毒感染性疾病有哪些主要策略與方法?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三位科學家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三位科學家(神秘的地球uux.cnRice,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諾貝爾獎委員會在Twitter表示:「今年,諾貝爾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在應對血液傳染性肝炎方面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 發現C型肝炎病毒!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Rice),以表彰三位科學家「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這一對血源性肝炎做出的原創性研究幫助人類對抗這種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中做出了重大基礎性貢獻。他們將共同分享10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的獎金。由於這項發現,科學家可以對該病毒進行高度敏感血液測試,從而基本消除了世界許多地區的輸血後肝炎,極大地改善了全球健康狀況。
  • 為臨床前研發提供人源化小鼠模型,「菲諾克」要構建CRO平臺
    近期,36氪關注到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北京菲諾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菲諾克」),公司成立於2016年,註冊資本1000萬元,致力於使用免疫系統人源化小鼠模型為新藥及疫苗研發提供實驗動物模型及研發服務。
  • 瞄準千億美元級抗體藥市場,「仁源欣生」開發基因組人源化小鼠平臺
    動物模型特別是小鼠模型通常應用於生命科學的科研和藥物開發之中,具有廣泛的需求。36氪近日接觸的「仁源欣生」就專注於開發基因組人源化小鼠平臺,是一家基於全新分子細胞生物學技術平臺的高科技公司。與競品相比,該公司的核心優勢是專注於大片段基因編輯技術的底層開發,這項技術能夠顯著減少基因組人源化動物模型產生的時間和成本,從而建立具有極高醫藥研發價值的動物模型平臺。目前,「仁源欣生」正在自主研發全球領先的大片段基因編輯技術。
  • 一文看懂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貢獻:發現C型肝炎病毒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與查爾斯.賴斯。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C型肝炎病毒
    Rice 三人 獲獎,獲獎理由:發現C型肝炎病毒。有史以來的第一次,C型肝炎病毒現在可以被治癒。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們的發現,揭示了慢性肝炎其餘病例的病因,並使得血液檢查成為可能,新的藥物也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 三名科學家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哈維·阿爾特 (Harvey J.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霍頓1972年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
  • 人源化ACE2小鼠助力抗病毒藥物試驗、疫苗開發
    1月28日,我們了解到人源化模型動物缺乏的問題,內部溝通之後,1月31日就定下來一定要把這個項目攻下來,並開始向上報批。」吳光明如是回憶。據了解,新冠病毒是通過一種酶(ACE2)來感染人類,小鼠身上也有這個酶,只是和人有比較大的差異,導致小鼠對新冠病毒不易感。通過轉基因的方法,可以在小鼠表達人的ACE2,可以較快地獲得易感的人源化實驗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