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楊長風!他是北鬥導航總工程師,為我國裝上了千裡眼

2020-09-04 重慶升學教育

1993年,我國貨輪銀河號,遭美方質疑運有違禁化學品,並強行關閉了所在海域GPS信號貨輪,導致銀河號無奈在印度洋上漂流了33天,最後以屈辱的方式接受美方登船檢測。

就這樣,我國意識到,我們的貨船可以遠渡重洋,我們的經濟可以高速發展,但沒有自己的千裡眼護航,這些都是非常脆弱的,不堪一擊。

因此,我們需要有自己的導航系統。

期間,我們也曾參與過歐洲的伽利略計劃,但歐洲只讓我們出錢,不讓我們參與具體的科研內容,這不就是把我們當傻大款了嗎!

一氣之下,我們決定不僅要有自己的導航系統,還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導航系統,北鬥導航系統就這樣立項了。

今年6月,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的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意味著北鬥導航系統組網成功,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北鬥事業的發展,楊長風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乍聽之下,以為楊長風是金庸先生筆下的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楊長風雖然不是金庸筆下的大俠,但卻是國家人民的英雄。

楊長風是北鬥導航系統的總工程師,他為北鬥系統奮鬥了20年,見證了北鬥的一路坎坷與輝煌。

2005年,楊長風率領團隊突破了歐美的技術封鎖,掌握了衛星原子鐘的核心技術,把誤差控制在10的-12次方,也就是,每10萬年只允許出現1秒的誤差。



2000年4月18日,我國在國際電聯組織成功爭取到了軌道位置和頻率資源,但該組織同時附加了條件,必須在7年內發射衛星並成功收到信號,否則就要自動退出。

為此,楊長風率領北鬥團隊夜以繼日地攻關,最終排除各種障礙,終於在距離期限不到4小時內,完成了國際電聯的要求,是我國北鬥導航佔據了繼美俄後最優質的的資源。

這麼多年來,我們親眼見證了北鬥導航系統的成型,但卻一直不知道楊長風這位總工程師,他帶領著北鬥團隊,給我國經濟、國防裝上了千裡眼,讓1993年的銀河號不再發生。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北鬥導航已經廣泛應用於國防軍事、交通運輸、農業漁業、抗震救災等各行各業。

如今,北鬥系統更是走出國門,服務世界,全球已經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在使用北鬥。北鬥人秉持「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建設理念,正進一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邁出走向全球「關鍵一步」——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
    他表示,北鬥三號組網衛星採用了更高性能的銣原子鐘和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天穩定度為E-14量級,氫原子鐘天穩定度為E-15量級。  「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通過採用星間鏈路等新技術,空間信號精度可優於0.5米。」楊長風說,此外,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還增加了性能更優的互操作信號B1C,同時在全球系統中,將B2I信號升級為性能更優的B2a信號。
  • 中國北鬥導航發展的背後故事——向科學致敬
    ,原子鐘是衛星中用來測量時間地時鐘,直接決定著衛星地精準度,因此也被稱作衛星地心臟,我國研究多年卻始終沒能攻克技術難關,而此時距離國際電聯規定地頻率失效期已經只有兩年,如何能再這麼短地時間內突破這項最核心地技術,讓北鬥總設計師楊長風夜不能寐,如果失敗,北鬥人十幾年地努力都將灰飛煙滅,重壓之下,科研人員拿出了兩彈一星地精神,悶著頭往前,中國航天一直都是再限制與突破中成長起來地,於是楊長風親自掛帥,組建了中科院
  • 今日是建軍節,「千裡眼」望見什麼?
    千裡眼,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常和順風耳作伴,可以遠望千裡萬裡之外的事物,可是早已不稀奇了。昨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正式開通。可視的高精度成像和定位遠比「千裡眼」神了。今日是建軍節,北鬥中國之星,可以為國防建設建功立業了。瞧,望見了,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正迎風高高飄揚。望見了,長江黃河、森林田野、以及那高聳的珠穆朗瑪。望見了,北極南海、太平洋彼岸、以及黑海紅海。望見了,守衛祖國邊疆的邊防戰士、以及勤勞勇敢的人們。
  • 用上「中國芯」的北鬥,和GPS相比誰更勝一籌?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約20%  楊長風表示,在人類導航發展史上,衛星導航首次將全球空間和時間信息服務能力集中於一體,同時解決了高精度、高動態、實時性、全球性、全天候等一系列的難題,實現空間和時間信息的有機統一。
  • 更快、更精準的導航體驗!vivo領先行業支持北鬥導航
    在近日舉行的2020世界5G大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發表了主題為「北鬥+5G:萬物互聯」的演講。楊長風在演講中提到,5G賦能北鬥,將帶來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並且北鬥與5G能夠形成互補,可以有效突破北鬥或5G單一系統的局限性,實現室內外更高精度的定位。
  • 全國政協委員、北鬥導航總設計師楊長風:北鬥系統預計6月完成部署
    (圖片來源:新華社)「今年是北鬥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經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的推進,計劃六月份擇機發射,屆時我們北鬥全球星座的部署將圓滿完成。」5月2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中透露。
  • 北鬥衛星總設計師:中國超70%入網智慧型手機已提供北鬥服務
    今年,北鬥系統還將完成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您能否介紹一下目前北鬥系統的有關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 楊長風:今年是我們北鬥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我們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經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計劃6月份將擇機發射,屆時我們北鬥全球星座的布局將圓滿完成。
  • 北鬥如何改變生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來寧解答
    現代快報訊 歷時26年的奮鬥,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8月14日,第四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在南京開幕,在當天下午的高峰論壇上,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介紹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發展與融合應用。
  • 走近科學家|武大團隊給北鬥導航裝上「透視眼」
    使用北鬥慣導小車後,因為有北鬥的精密定位功能結合慣性導航強大角度和位置推算能力,因此可以實現連續移動測量,推著小車一路走一路就測完了,測量效率可以達到步行的每小時5公裡左右,甚至更快。 「這項技術是由我們團隊的年輕教師陳起金博士提出並主導設計的,武漢大學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它最初是GPS慣導小車,這次用到我們自己的北鬥導航,再次引發了關注。」
  • 北鬥系統全球組網完成,總師:漁民說「一拜媽祖,二拜北鬥」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發射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收官之作,意味著中國北鬥系統「三步走」戰略全部實現。按照「三步走」戰略,2000年,我國建成了北鬥一號系統,為我國用戶提供服務;2012年底,我國建成了北鬥二號系統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2017年11月,北鬥三號首組雙星成功發射,北鬥系統進入全球化時代。
  • 更強的「北鬥」將全面走向大眾生活
    新華社福州9月19日電(記者秦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日前在此間說,「北鬥」將變得更強,應用將越來越高智能、高安全和高效益。「北鬥」將全面走向大眾應用。楊長風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發表演講時說,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今年7月底正式開通基礎上,我國將逐步使時空基準統一到「北鬥」和「北鬥」坐標系,並通過其溯源到國家和國際標準。
  • 北鬥威武!我國超70%智慧型手機搭載北鬥,你的手機有嗎?快來看看
    ,全稱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由我國自主研製的衛星導航系統,她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從1994年開始建設到今天已經26年,經過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不懈奮鬥,到今年就還缺少一顆衛星即完成了全球衛星布局,今天北鬥衛星總設計師楊長風告訴我們:缺少的這一顆衛星將在今年六月擇機發射,屆時北鬥衛星將提供全球導航服務!全球北鬥導航衛星的圓滿布局,將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同時也會給各國人民帶來優質的導航服務!
  • 出門拜北鬥 未來是日常
    我國北鬥的優勢在哪裡?隨著2020年北鬥三號系統的全面建成,產業化之路前景怎樣?讓我們走近全國政協委員、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一起去感受這位北鬥人眼中的產業化之路。記者: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北鬥產業化等重大工程。您如何理解這一表述背後釋放的新信號?楊長風:「十三五」期間,中國從基礎研究做起走自主創新之路,取得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 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的崛起,核心零件均國產,讓美國GPS黯然失色
    定位導航系統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軍事活動中,都能發揮重要作用。正因如此,過去20年,我國一直在堅持建設北鬥系統。而在今年年中,北鬥三號衛星成功進入軌道,這標誌著北鬥全球組網部署順利完成。
  • 他為「北鬥」造了一顆中國「芯」,九三社員王永泉榮獲北鬥獎
    我社也收到一則喜訊,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科學委員會為北鬥產業突出貢獻者頒發第二屆「北鬥獎」,九三學社社員、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王永泉榮獲應用與產業類「北鬥獎」。
  • 聽楊長風解密北鬥
    楊長風:建設高性能、高可靠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科技領域中長期發展規劃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是我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
  • 北鬥正式開通意義非凡 北鬥衛星導航將有哪些大作用
    26年不懈奮鬥,北鬥正式開通。從1994年北鬥一號系統工程立項,到如今北鬥三號組網衛星發射任務完成,中國北鬥人用26年的時間實現了55顆衛星的研製發射。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上,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北鬥衛星總設計師楊長風衛星導航產值將達4000億元
    26日,2020世界5G大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出現在現場,立即成為眾人爭相追捧的對象,衛星導航產值將達4000億元。楊長風告訴記者,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工程正在推進立項,依靠北鬥與5G的融合創新,在不遠的未來,能夠通信的地方就能夠導航,能夠導航的地方就能夠通信,中國正在大踏步邁向智能資訊時代。今年7月,北鬥三號衛星正式開通。
  • 北鬥領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北鬥組網,星耀全球。7月29日,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這一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另一話題「北鬥衛星是個什麼星」,閱讀量也高達8993.2萬次,討論量1.2萬次。網友點讚「北鬥三號」開通,致敬科技工作者,表示將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北鬥,成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7月31日,隨著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中國北鬥開啟了服務世界、造福人類的新徵程。「北鬥,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