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神論者的眼中,人類是神靈創造的產物;
在無神論者眼中,人類是符合進化規律的生物。
今天我們就來講幾個流傳於我國的、鮮為人知的人類起源傳說。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西藏山南地區居住著一群自由自在的獼猴。某天,羅剎女來到這片山區,與山裡最強壯的一隻猴王結合,誕下六個機靈的小猴子。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更好的環境裡,猴王將它們送出了山區,送往一座物產豐饒的原始森林之中。
時間過了三年,老猴王再去看它的六個孩子時,這六個獼猴已經繁衍出由五百多隻獼猴組成的族群了。雖說,原始森林有大量水草,但由於獼猴數量太多,它們的食物終究不夠。為了爭奪食物,五百多隻獼猴每天都要大打出手,有些猴子的臉皮被撓破,有些連耳朵都被揪掉了。
老猴王來到森林時,猴子們仍爭得雞飛狗跳。它們見到老猴王后,便湧上前來訴苦:「我們是你的後代,您可以給我們提供食物嗎?」老猴王看到自己的子孫過著如此不堪的生活,於心不忍,便將所有猴子帶到山林外的一片平原上,告訴它們可以食用平原上的穀物填飽肚子。
從這以後,猴王的子孫們便開始靠穀物生活。由於它們不再食用野果,所以,身上的毛髮變得稀疏,尾巴也逐漸退化了。後來,這群獼猴發明了屬於本族群的語言,漸漸演變成原始人。至於眾多史書記載中所說的獼猴是觀音菩薩化身,結婚生子也是觀音點化,五種穀類也是觀音賜給的等情節,無疑是後來的一些佛教徒對這則神話進行加工的結果。
現今,在如今的四川阿壩州仍流傳著這樣的人類起源傳說。遠古社會洪水泛濫,人們的住宅和田地都被洪水衝毀了,無數人死於洪流,僅剩兩名可憐的姐弟。這對姐弟為了活命,藏到了充氣的牛皮筒中,在汪洋中漂泊了數日。大水褪去後,這對姐弟保住了性命。為了延續人類的火種,這對姐弟不得不結合,繁衍後代。
除了四川藏區之外,還有許多西南民族都流傳著類似的人類起源傳說。這類起源傳說的許多細節都高度相似:上古時期的洪災、人類滅亡、血緣內婚制。其實,這些神話中的情節從側面反映出了發生在人類早期社會的自然災害,以及原始人的血緣內婚的制度。在一些神話裡,還講到了旱災、蝗災等災害對農耕社會的影響,由此可見,人類從很早以前就已步入了以耕作為主的農耕社會。
在我國的所有人類起源傳說中,最有趣的莫過於「蛋生英雄」。據說在天地處於混沌時,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融合在一起,像是一個巨大的雞蛋一樣。這種混沌不知持續了多久,直到有一天有一位英雄從蛋中破殼而出。英雄身具異象,頭顱像獅虎一樣,又有大象一般的長鼻子,虎豹一樣的肢體。這名英雄有多大呢?振翅一飛「不知幾千裡也」的大鵬鳥也只能棲息在英雄的犄角之間。
該傳說同樣流傳於我國南方,從裡面我們既能看到「盤古開天地」的影子,又能看到《山海經》中所描繪的異象。與《山海經》的創作靈感一樣,之所以神話中的英雄會擁有各種異於常人的異象,就是因為古代的人類希望擁有猛獸的軀體,與嚴酷的自然進行抗爭。
這類神話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原始人類在長久的生存之中,已經明確地意識到人類肉體的力量十分有限,所以,期望能獲得更強大的力量。這種幻想是無邊無際的,人類看到鳥類能夠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免受地面上的猛獸的侵襲,於是,便幻想自己也能像鳥兒一樣。
由此,人們便理所應當地幻想人類的始祖誕生於蛋。顯然,這種聯想已經超乎了「類比聯想」的範疇,足以說明人類起源傳說出現的時間要早於自然神話。
那麼,為什麼我國西南乃至南方的人類起源神話都高度相似呢?
若想要討論這個問題,恐怕就要開篇梳理藏族的族源以及藏族與兄弟民族雜居交往的歷史了。雖說,這些神話都是虛無縹緲且沒有物理依據的,但所有神話都是具備現實基礎的。有學者專門考證了前文中提到的獼猴神話發祥地,發現西藏山南地區雅隆河谷的環境與神話中描述的人類誕生地如出一轍,這裡同樣居住著一群機靈的獼猴。
人類學家推測,就是因為原始人類與這些獼猴往來密切,所以,才會虛構出一個猴王,作為人類與獼猴共同的祖先。
除了中國外,西方也盛傳神創論,神就是耶和華,耶穌的母親夢裡與耶和華相遇,後來生下耶穌,因此耶穌都認定自己是神的兒子,被當時的政府認為是騙局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個故事在西方十分流行,因此,耶穌出生的那年就是公元1年,耶穌的生日就是聖誕節。
當然,進化論也不能解釋生物界的所有問題,而且,近年來還發現了多起與進化論相反的科學證據,似乎進化論也是不能成立的。但是,由於沒有更新、更好的理論出現,目前人類仍然把進化論當成真理來教育後人,進化論依然是生物界暫時的權威。
【《瑪尼全集》、《西藏王統記》、《賢者喜宴》、《西藏王臣記》、《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