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質量在宇宙中少的可憐,仰望星空,還有誰

2020-10-09 攬遍群山意未休

千字文開篇講到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莊子也講到古往今來曰宇,四面八萬曰宙,而毛主席在年輕時也寫到過心之力一文,上面有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宇宙是什麼呢?有沒有邊界,是怎麼產生的,沒有腦洞大開的思維,靠眼睛中的看到的那點東西也僅僅是滄海一粟,不值一提。

當今科技在人類眼中那是發展神速,一步萬裡,衛星上天,克隆稱奇,望遠鏡也是探尋億萬光年外的神奇,憑碳的穩定性可精準的推測物質年代,探測器也能登陸火星,或者飛出太陽系,了不起,實在了不起。可對於宇宙來講,就如三國演義中的黃忠吹牛皮,說長沙城下的關羽不值不提。

宇宙之大,浩無邊際,可宇宙誕生138億年前,邊際達到了930億光年,草民不知科學家們咋算的。就算宇宙起爆之時四面飛起,從東到西也不過有276億光年的距離,930億光年距離咋來的,那一定是宇宙中光速排不上第一。而人類只是沒有發現超光速的物質而已。

人類文明幾千年,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不斷進步,而如今仍未找到宇宙中心,相比起宇宙之大來,地球在浩瀚的已知宇宙中要有用放大鏡才能找到,放多少倍要看你是看多少寸屏幕的宇宙了。難怪毛主席面對核訛詐,說原子彈威力再大,投到中國來,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毀了,對於太陽系說來,還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對整個宇宙說來,也算不了什麼。

如果你眼睛裡看到宇宙中這麼多星系,星雲等你認為宇宙就趁這點家當,你就大錯特錯了,在眼睛中看到的只不過佔宇宙質量的百分之十不到,而暗物質要比你看到的什麼銀河系,河外星系要牛的多,暗物質就是你看不到的但能檢測到的物質,就如同兩塊磁石有斥力和吸力一樣,能檢測到的,這些暗物質應是物質不斷坍塌而形成的,密度極高。在學物理時,講過白矮星密度很高,但遠沒有修煉暗物質的境界。而暗物質和宇宙中的日月星辰所佔的宇宙質量也不過三分之一左右,還有更厲害的大神才是王者,那就是暗能量,這種暗能量,你是看不見,摸不著,測不到,人常比喻龍見首不見尾,可暗能量是首尾中間都見不著,只是科技工作者,天文學家揣猜有暗能量,不然光靠萬有引力,日月星辰根本不可能各行其道,終久不息。

對於宇宙來講,人類如蜉蝣一般,人定勝天是多麼的可笑呀,怪不得二千多年的老子講無為,講人法地地法天這一套,究其原因,任你人類科技再發達,也不可能逃離地球,而人類要想和恐龍一樣稱霸地球二億年,就要順其自然,當生則生,則滅則滅,非要人為幹預的話,大自然可對人類不客氣,火山地震病毒細菌都比原子彈厲害,敬是自然,順其自然,才能延緩人類走向末日的時間。包括宇宙在內的萬物,都有生有死,如果現在還相信移民火星,飛出太陽系,那就是白日做夢,科技展越快,自然反噬越猛,高潮就意味著結束,誰還不知道這道理,除非是清純的小學生啊?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刪圖。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有無數的星辰,為什麼我們的星空沒有被填滿?
    當我們仰望星空,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星空的背景是黑色的?宇宙中有無數的星辰,我們的的星空應該被星辰填滿,整個星空應該亮如白晝,為什麼會有大片的黑暗,星辰只是點綴其中呢?這個問題最早是德國天文學家海因裡希·奧伯斯在18世紀提出的,因為宇宙是穩定且無限的,那麼星空的每一個位置都會有一顆星辰在發光,星辰密集到分不出彼此,就像我們看銀河系的中央,會是一片光幕。
  • 仟葉教育:送給每一個仰望星空的孩子
    如果說屈原的《天問》,最終還是從陰陽變化日月星辰那麼此刻,正在驅動我們邁向星空、探索宇宙的原動力,就是好奇。對地球以外的世界,人們充滿了好奇與想像。雖然科技已經發達到可以讓人類探索的步伐無限延展,可廣袤無垠的宇宙仍充滿著太多神奇和神秘的未解之謎。
  • 中國傳說中的流星雨,和這裡星空比起來誰最美?
    中國傳說中的流星雨,和這裡星空比起來誰最美?伊曼努爾·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中說到: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是值得我們深深敬仰的,一個是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另一個是我們內心的崇高道德法則。理性派訴諸於科學探索,頭腦中有一張詳盡的天文圖譜。浪漫派將一切交付於想像,不願意掀開古老傳說的面紗:牛郎織女與寂寞的嫦娥,偕同二十八星宿,當輕羅小扇撲流螢之時,守護著一代代人對星空的夢想。這其實也是一代代人心靈上的旅行,人們仰望星空感懷、揣測或者敷衍出故事,但極少追隨星光而行走。在祖國廣袤的疆土上,無論是我們耳熟能詳或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都能看到最美星空,這些地方的最美星空一生必看!
  • 國旗上的日月星辰
    日月星辰是各國國旗上經常使用的符號,體現著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崇拜,具體到不同的國家又有不同的含義,代表著各個國家不同的自然狀況和人文風貌。日月星辰中,日月的形狀和顏色對固定。太陽以紅色、金色圓形為主,月亮大多為白色的彎形,個別為白色的圓形,唯有星辰形狀、顏色是一個抽象的符號,宇宙中的星辰絕大多數是圓形的,不規則的只有一些體積極小的天體。
  • 一起去探秘宇宙吧 寶安科技館「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覽開展啦!
    頭頂那片宇宙究竟藏著多少奧秘?我們為何探索月球甚至火星?在寶安科技館舉辦的新展覽「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你可以找到答案。記者從寶安科技館了解到,為推廣和普及天文科普知識,「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近日在寶安科技館球幕天象館三樓展廳開展啦!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如果它的意思是指,我們要徵服宇宙,探索未知,我們要遠航大海,走向深藍,這無疑會為我們樹立遠大的理想。仰望那遙遠的星空——博大、深邃、美麗、璀璨,像是懸浮在茫茫蒼穹中的星海,又似散布在湛藍天幕上一顆顆耀眼的明珠,讓人痴迷!那遙遠的星空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不斷激發人類發現和探索宇宙的神奇欲望。
  • 《星空詞典》:一本書裝下宇宙星辰的奧秘和人類精神的榮耀
    起初人們不知道的星彩紛呈,電閃雷鳴的原因,於是人們豎起了諸般神明;後來人們似乎找到了宇宙的奧秘,大地不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也不是圍繞著我們旋轉,於是,人們開始追問一切的緣由,最終卻找到了上帝。漸漸地,人們知道了地球繞著著太陽轉如果蘋果熟了落地一般,天空中的電閃雷鳴與夜晚脫衣時迸發的電火花是同一個事物。人們開始知道地球有個起源,人類從細菌進化而來,宇宙開始於一次大爆炸,太陽也將燃燒殆盡。這些都是我們仰望星空時,看到的,想到的,也最終做到的。
  • 日月星辰中的「辰」到底啥意思?
    日月星辰是天文學術語,指的是宇宙的天體,宇宙在古時充滿了神秘,也有很高的「威嚴」。「日」即太陽,「月」即月亮,「星」則是星星,那「辰」是什麼意思?在《山海經》中就講到了日月星辰,是日月星辰的由來的最早記載:「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髭為星辰。」
  • 星空攝影師眼中的日月星辰:大美星空和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觀
    NO.185,K-RAW 計劃進度19.0%片名:我眼中的日月星辰出品:8KRAW
  • 沒有人可以拒絕,對於星空的嚮往,在星辰宇宙中結婚的究極浪漫
    人類對世界的好奇總始於仰望星空我們無數次想觸碰這蒼穹下的點點繁星梵谷筆下的「星月夜」霍金終其一生的追逐夜幕黑是銀河、行星、恆星等神秘星球的幕布,當不同色度的藍色中,融合進點點月光銀白,便構造了如星空一般複雜又深邃的空間。
  • 「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開展
    7月11日,由市科協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幕,帶領觀眾一起放飛探索太空奧秘的夢想。觀眾體驗展品「月相變化」「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設遙望深空、漫遊太陽系、巧量天宇三個主題展區,包含「伽利略望遠鏡」「
  • 覽浩瀚星空,從星辰開始
    01宇宙伊始古時候的中國人認為,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混沌的類似雞蛋一樣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中誕生了巨人盤古,盤古開天闢地「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空像一個巨大的圓頂穹廬籠蓋著一望無際的大地,「天圓地方"的學說,表現了古代人對於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的真實想法,通過眼睛」觀天「是產生如此結論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西方世界也產生了類似天圓地方的結論,平坦的大地,陡峻的山脈,甚至是穹頂一樣的天空,周而復始的太陽,一切的一切,從星辰開始。
  • 仰望星空不肯入睡,永遠是男孩
    男孩子小的時候大多喜歡仰望星空,少年馬化騰在迷上計算機之前,最大的興趣也是抬頭仰望,他當時唯一的課外班是深圳中學天文興趣小組。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裡寫到,1986年,初三年級的馬化騰用一架準專業級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從中學時代到今天執掌萬億騰訊帝國,他一直訂閱《天文愛好者》這本雜誌。
  • 霍金說記得抬頭仰望星辰! 送你最美的宇宙星空
    霍金曾告誡大家要始終記得要抬頭仰望星空,而不是始終盯著自己的腳。現在就讓我們帶你走近美麗震撼的宇宙星辰。NGC 2060是劍魚座的一個超新星殘骸,它位於蜘蛛星雲中,由威廉·赫歇耳於1836年發現。1998年發現其中有一顆脈衝星PSR J0537-6910,自轉周期為16毫秒。這是5000年前的超新星爆發所形成的。
  • Leafstar首個沉浸式光影藝術展《遺忘的星辰》空降...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漢燦爛  若出其裡關於遙望的星辰、關於內心的理想我們可能有無數種想像一直以為這只是種漫無目的的想像直到走進「遺忘的星辰」才切身感受到想像的限制此次,Leaf star葉子星辰的所有作品圍繞著“遺忘的星辰”主題而創作,讓你再次與日月星辰對話,與江河湖海唔談,與每一顆樹握手,與每一株草耳鬢廝磨,頓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時間之貴,尋求內心深處的那一片靈境。走入場館,阻隔外界幹擾全情投入;走出場館,帶著關於旅途的記憶和片刻抽離之後的勇氣繼續前行。
  • 以宇宙星空為主要靈感,融入時尚、動感、前衛的元素的婚禮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康德你曾幻想過宇宙星空的真實模樣嗎,那裡是否充斥著夢想的雲朵、溫柔的光以及愛的磁場?接下來我們一起去開啟這段星空奇幻之旅吧!
  • 浩瀚星空,無盡的想像
    在人類的歷史上,永遠都沒有停止對於宇宙的探索,神秘莫測的宇宙,讓無數的科學家用盡畢生的精力去探索去研究,但是始終沒有找到真正的答案。宇宙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宇宙當中的星辰日月星辰又從何而來,生命究竟是怎樣誕生的,我們又來自哪裡,又將去向何方,始終讓人類無法理解,也無法也永遠不可能真正的得到答案。
  • 仰望星空,我們能看到什麼?——讀譯林出版社《望向星空深處》
    在這本書中,作者從童年和父親在沙灘上尋找衝上岸的東西開始,先是記述了觀星的業餘愛好者和專業愛好者的故事,然後從太陽說起,對星星、月亮、火星、隕石、木星、外行星、夜空、銀河、星系、宇宙,分別進行了生動細緻的講述,讓讀者對浩瀚的星空有了一個由近及遠、由小到大、層次分明的認識。附錄中介紹了觀測技巧以及觀星的一些基本知識,讓新手能夠較快地入門,頗具實用價值。
  • 仰望星空,放飛心中夢想
    仰望星空以超越光速的目光追尋138億光年宇宙邊緣的風景縱觀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一聲巨響炸開時空演化成星雲、恆星、星系、簇團的宇宙壯美歷程仰望星空以哈勃深邃的鏡頭捕捉宇宙心臟的脈動目睹中子星、白矮星、紅巨星、脈衝星的妖嬈顏容以及超深場旋渦星系、星系簇團、宇宙島的偉岸身影還有馬頭星雲、玫瑰星系、創生之柱、太空禮花的絕美和震驚
  • 日月星辰中,「辰」到底是代表啥?這可得從「夸父的鬍子」說起
    「日月星辰幾輪迴,花間媚影誰留戀?」日月星辰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泛指宇宙中天體的詞語。而眾所周知我國記載最古老的神話書籍《山海經》中有關星辰的記載是這樣說的:「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光為星辰」,日月星辰就開始成為一個神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