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生活裡,大多數寶媽會「相互比較」自己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倘若自己寶寶的身高體重比同齡的少,寶媽就開會懷疑是不是孩子的發育有問題,而孩子的身高以及體重比自己相同年齡寶寶的高,這個時候媽媽就會特別開心,覺得寶寶發育的很好。但實際上,兒童六歲前的身高體重指標是有限定範圍的,低於或高於正常指標,算作異常現象。
關於寶寶生長的誤區
1.家長不要太過分追求寶寶長得快
嬰兒的身高和體重可以直接反映嬰兒的發育狀況,因此許多父母可能會定期測量嬰兒的身高和體重。如果寶寶長得慢,會給父母帶來一些壓力。在一些父母的心裏面,他們會覺得只有自己的孩子的體重和身高能長的很快,那麼他們的發育就是正常的。
正解:寶寶長得的太快或者太慢都不是特別好
寶寶長得太慢父母很著急,但是寶寶長得太快父母也不能驕傲和粗心,生長指數符合正常範圍最好。比如體重增長過快,孩子很可能會變成小胖子,成年後更容易發生與脂肪有關的各種疾病。
孩子身高增長過快,可能是營養過剩的表現。這些嬰兒的骨齡可能比實際年齡高很多。之後孩子的身高會長得很慢,青春期可能會提前到來,成年人的身高會比其他正常孩子矮。
六歲之前,父母要注意孩子的體檢。除了孩子的一些健康評估外,家長們也要去評估孩子的體重、身高、骨齡。
2.家長不要只關心孩子吃什麼,而不去關心孩子該怎麼餵
大多數父母更關心食物的營養,讓孩子吃哪種食物,但具體的餵養方法並沒有顧及。比如孩子邊玩邊喂,效率極低。一頓飯甚至可以餵1到2個小時。還有一些錯誤的餵養方式,比如給孩子餵食過多,強迫孩子吃東西,很容易導致偏食和厭食。
正解:家長在平時餵養自己孩子時切忌不可以過度包辦,還要記去培養自己孩子的飢餓感
讓孩子養成用心吃飯的習慣,只吃八頓飽飯才是餵養的本質。孩子邊吃邊玩是一種非常不好的飲食習慣。父母總是擔心孩子餓了,就強迫孩子吃飽,讓孩子很難控制飲食。
這樣,以後人往往會吃多吃少,永遠達不到相應的程度。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好習慣,不要過度安排。
另外,在一些家長的心目中,還有其他對寶寶成長的誤解。比如嬰兒的睡眠習慣晝夜顛倒,不糾正就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延緩嬰兒的生長速度;比如你的寶寶如果只是通過檢查微量元素鈣來缺鈣,其實即使血清中微量元素的鈣指數正常,也不代表你的孩子身體不缺鈣。要想確認寶寶是否缺鈣,必須做更詳細的血檢,當然還要檢查寶寶是否有缺鈣的臨床症狀。只有把指標和症狀結合起來,才能最終做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