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尺寸、光、聲、熱和時間這六種譜系的不同尺度看宇宙

2020-11-10 黑瞳宇宙探秘

人類生存的宇宙,從量子的普朗克尺度(有意義的最小可測長度,小於這個長度則處於不可觀測範圍。)到宇宙中最為龐大的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寬達100億光年,銀河系寬度的10萬倍,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

全都處於一定的時空範圍內,沒有尺度無以認知世界。

要討論宇宙尺度,我們首先要確定「人類尺度」的概念。

所謂「人類尺度」,就是指讓人類感覺舒適的範圍:包括能夠輕鬆步行到達的距離,不超過人類壽命的時間,以及在地球上可以感受到的溫度範圍,大致是從冰的寒冷到火的灼熱。

以人類尺度為基準,一起來討論數字、尺寸、光、聲、熱和時間這六種譜系的不同尺度。

第一,數字尺度。

若不藉助工具,人類不擅長處理大數字。

目前已知事物的極限,不超過一個「古戈爾」,宇宙中沒有發現能達到11古戈爾量級的東西。

我們不太熟知的單位「億」是1後面有8個零,而古戈爾是1後面有100個零。

10的100次方是萬恆河沙,10的-100次方是萬虛。

人類的大腦根本理解不了1古戈爾的數量級。

(恆河沙數)

第二,尺寸尺度。

易於感知的「人類尺度」大約是幾毫米到幾千米的範圍。由於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長度範圍遠遠大於高度,因此人類對長度的感知範圍比高度大得多。

比如國際空間站到地球表面的高度大約是370千米,感覺遙不可及,其實只比南京到上海的距離稍微遠一點,換個角度一想,感覺近多了。

第三,光的尺度。

真空光速定義值:c0=299792458m/s,由於光速不可超越,再加以宇宙空間太過遼闊,在天文學上人類用光年來定義空間距離:一光年等於9460730472580800米。.

第四,聲音的尺度。

光是一種電磁波,而聲音是一種運動。聲音的傳播依賴於介質,沒有介質就沒有聲音。

和光一樣,人類的耳朵能聽到的聲音非常有限,頻率大致介於15赫茲到20千赫之間。

不藉助科學儀器,人類聽不見太陽的歌唱。

(突破音障)

科學家利用儀器探測到了太陽發出的聲音,經過壓縮以後,你會聽到某種緩緩敲擊的鐘聲,那是太陽正向著宇宙深處長鳴。

第五,熱量尺度。

熱是這個宇宙中另一種重要的尺度。

從絕對零度(熱力學的最低溫度,約等於-273.15℃,無法達到的溫度)到宇宙中的最高溫度1.4×10的23次方開氏度。

世界呈現完全不一樣的形態。

比如極低的溫度會導致一些物質變成超導體。

超越極限高溫,物質的每一個粒子都會變得過於緻密,以至於坍塌成一個個黑洞。

熱量是這個宇宙最大的魔術師之一。

第六是,時間尺度。

人生不滿百,人類直接體驗的最長時間跨度不過一生,而地球的歷史有46億年。

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凡夫不可以語道。

人類能感知的生活中最快的事件可以達到毫秒級(千分之一秒),毫秒級:一秒鐘內發生一千件事情。

那微秒呢?點擊一下滑鼠大約花費50萬微秒。這是人類思維的極限,那麼納秒、皮秒和皮秒呢?

另外更有趣的是,時間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 。

進入普朗克尺度的量子世界,時間並不存在,因為在量子尺度一切皆有可能。

古希臘哲學家說過:當我們知道得越多,我們就越無知。

在宇宙我們只是滄海一粟,而宇宙更是由5%的物質和不可直接觀測的95%暗能量和暗物質組成,只能沿著科學道路前進,人類越發現自己的渺小和無知。

人類只有不斷地拓寬尺度,才能解開更多的秘密。

相關焦點

  • 用尺度理解我們生存的宇宙
    以人類尺度為基準,一起來討論數字、尺寸、光、聲、熱和時間這六種譜系的不同尺度。第一,數字尺度。若不藉助工具,人類不擅長處理大數字。目前已知事物的極限,不超過一個「古戈爾」,宇宙中沒有發現能達到11古戈爾量級的東西。
  • 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來源:科技日報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過去百億年,平均氣溫上升十倍多科技日報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結果證實,由於宇宙結構的引力坍塌,宇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熱,而且變熱過程會不斷持續下去。
  • 宇宙溫度如何變化?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
  • 研究發現: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
  • 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與地球變暖無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
  • 地球變暖也就罷了 宇宙居然會隨時間推移變的越來越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
  • 不同時間尺度下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如果你能掌握量子層面微觀世界的時間尺度和能量尺度,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會如何?量子微觀世界的時間尺度和能量尺度比宏觀世界小几億-億億倍。宏觀世界去看微觀世界,因為時間尺度太大了,不能分辨微觀尺度下的各種粒子(量子)的高速變化情況,只能用概率和統計方法去分析了。
  • 深圳先進院等研發出跨尺度光聲成像系統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醫學光學與分子影像研究室研究員宋亮、副研究員劉成波團隊,與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教授Jun Zou團隊合作,研製出基於自由空間光傳輸和MEMS高速掃描成像的跨尺度光聲顯微成像技術,實現相同時間尺度,活體小動物從微觀到宏觀的跨尺度無創高速成像。
  • 宇宙竟然在變熱?
    這項研究被發表在在10月13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探索了宇宙過去100億年的「溫度歷史」。他們發現,宇宙中氣體的平均溫度在這段時間內增加了10倍以上,達到了今天的200萬開爾文。「我們的新測量結果直接證實了Jim Peebles的開創性工作。
  • 宇宙的邊緣是什麼樣子的?帶你看時間的盡頭!
    但是當我們往越遠的地方看,星系會顯得沒有結構化、更熱、更年輕。在沒有光汙染的夜裡看星空,我們的頭頂充滿了星星。但如果我們離開地球10萬光年(大概銀河系的直徑),頭頂的星星,都會被拋在我們身後。視角跳出銀河系之後,你會發現,宇宙中原來有一片由各式各樣的星系組成的星系海洋(目前我們藉助天文設備,估計可觀測的宇宙中,總共有2萬億個星系)。
  • 宇宙最大尺度的星團運轉可能是什麼呢?
    宇宙有著橫跨930億光年的巨大尺度,但這也僅僅只是目前的科技的可觀測範圍而已要知道在宇宙的可觀測範圍之外必定有著非常廣袤的星海及探之不盡的空間。光年是長度單位,用來計量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的距離,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所經過的距離,為9,460,730,472,580,800米,是時間和光速計算出來的單位。"年"是時間單位,但"光年"雖有個"年"字卻不是時間單位,而是天文學上一種計量天體時空距離的單位。
  •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宇宙越來越熱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宇宙越來越熱,越來越熱。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內,整個宇宙中氣體的平均溫度已經增加了十倍以上,今天達到了約200萬開氏度,大約是400萬華氏度。他說,現在,研究人員已經證實,由於宇宙結構的引力坍塌,宇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熱,而且加熱可能還會繼續。
  • 宇宙正在越來越熱:過去100億年氣體平均升溫約200萬度
    這項研究發表在10月13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探討了過去100億年宇宙的熱歷史。科學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中氣體的平均溫度增加了10倍以上,達到了大約200萬開爾文。  「這一發現直接證實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吉姆·皮布爾斯的開創性工作,他闡述了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如何形成的理論,」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成員表示。  宇宙大尺度結構是指星系和星系團在單個星系以外的尺度上的整體格局,它是由暗物質和氣體的引力坍縮形成的。  隨著宇宙的演化,引力將太空中的暗物質和氣體拉到一起,形成星系和星系團。
  • 宇宙正在越來越熱:過去100億年氣體平均升溫約200萬度
    這項研究發表在10月13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探討了過去100億年宇宙的熱歷史。科學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中氣體的平均溫度增加了10倍以上,達到了大約200萬開爾文。「這一發現直接證實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吉姆·皮布爾斯的開創性工作,他闡述了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如何形成的理論,」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成員表示。
  • 探索宇宙中的極限——普朗克尺度
    僅用自然界中的五個常數(包括光速和引力常數),你,我,甚至是來自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外星人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普朗克單位。最基本的普朗克單位分別為長度、質量、溫度、時間和電荷。小對話框裡顯示的是普朗克長度、普朗克時間及普朗克質量的定義。定義普朗克溫度和電荷需要庫倫常數和波茲曼常數。
  • 宇宙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過去百億年平均氣溫上升十倍多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結果證實,由於宇宙結構的引力坍塌,宇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熱,而且變熱過程會不斷持續下去。
  • 宇宙是被設計好的,和電腦程式100%相似,這些對比看宇宙的運行
    解析度的不同只是像素點的多少而已,手機常見的解析度1280×720,就是手機屏幕橫向有720個像素,豎向有1280個像素。這些像素點顯示不同的顏色,組合起來,就變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屏幕,像素不能再分割,也就是不能被探測,屏幕最小的單元就是像素,單個像素尺寸約0.0119釐米,也就是1.19×10^-4米。
  • 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過去百億年平均氣溫上升十倍多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
  •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宇宙正在變得越來越熱
    宇宙的大尺度結構指的是星系和星系的全網格局,星系群在單個星系之外的鱗片上,它是由暗物質和氣體的重力塌陷形成的。隨著宇宙的演化,引力將太空中的暗物質和氣體拉到一起,形成星系和星系團,由於拖曳太猛烈了,越來越多的氣體受到震動和加熱。
  • 如果坐飛機,這旅途時間光看數字就眼暈!
    現在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就已經熟知長度單位了,所以當你問一位三年級的孩子,從家到學校的計量單位時,孩子都會準確地告訴你,如果住在學校附近用米,住得遠用公裡。但是,如果你問他「光年」是什麼單位,90%以上的孩子都會說那是個時間單位。的確,「光年」後面這個「年」字,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是時間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