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中的極限——普朗克尺度

2021-01-17 原理

1890年,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一系列的自然單位來簡化物理定律。僅用自然界中的五個常數(包括光速和引力常數),你,我,甚至是來自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外星人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普朗克單位。


最基本的普朗克單位分別為長度、質量、溫度、時間和電荷。



小對話框裡顯示的是普朗克長度、普朗克時間及普朗克質量的定義。定義普朗克溫度和電荷需要庫倫常數和波茲曼常數。


讓我們來討論一下普朗克長度。我們知道一個質子是非常小的,但是質子比普朗克長度大約1億再乘以1萬億倍。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比例?如果我們把質子的大小按比例放大到可觀測宇宙的大小,那麼普朗克長度就是東京到芝加哥的距離。雖然14小時的飛行對我們來說已經夠長了,但是相對於宇宙的尺度來說,這實在是微不足道。下面是普朗克時間的公式:



其中ℏ是普朗克常數,c是光速,G是萬有引力常數。普朗克時間的定義只要把上述公式中c的三次方改成五次方即可。所以普朗克時間即是光波在真空中傳播一個普朗克長度所需要的時間。


如果你還不能體會這有多小,下面的幾張圖可以很好的幫助你了解不同的長度:


▼ 這是都是我們熟悉的:人類、蚯蚓、渡渡鳥等。中間的圈圈直徑代表了一米的大小,注意查看右下角的數字,單位為米。



▼ 氦原子核,紅色代表質子,灰色代表中子。



▼ 這就是普朗克長度的大小了,其中還包括了量子泡沫和弦的大小。



▼ 再來看下大尺度的天體,這個尺度下我們可以看到太陽、土星等。



▼ 估計的宇宙大小,中間為可觀測宇宙的大小。



如果你想了解宇宙的尺度,記得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哦!


普朗克尺度是一系列的通用單位,當這些單位運用到物理定律的時候,物理學家驚奇地發現它們也代表著物理極限。比如普朗克溫度是溫度的基礎上限,現代宇宙學認為這是宇宙大爆炸第一個瞬間(普朗克時間)的溫度,比這更熱的東西是毫無意義的。比普朗克還短的距離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也就是說物理定律失效了。為什麼會這樣?


當你聽到這樣信息的時候,你可以停下來思考並提出,「如果我有一個長度,我可以不斷地減半,並一直重複下去直到我得到一個更小的長度」。當然,這在數學上是完全可行的,但在物理上是不允許的。舉個例子,如果你想想宇宙中的速度極限——光速。在紙上,你可以輕易的寫下一個施加在質量上的力,並把它加速直到超越光速,但是我們知道在自然界這並不是物理上可行的,因為這樣會使物體的質量一直增大到無限。因此,能量也會一直增加到無窮大。所以現實中我們並不允許超光速的情況發生。


如果你把兩個粒子分開,它們間的距離為普朗克長度,那麼你就不可能分辨它們是否被分開。此外,在這個尺度上,任何的量子引力效應都是完全無法得知的,因為空間本身就沒有很好的被定義。在這個層面上你可以說,無論我們如何提高在這些尺度的測量方法,我們永遠無法測量比這更小的尺度。



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力學的創始人。


物理學家還不知道在普朗克尺度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他們可以懷疑。一些理論粒子物理學家預言四種基本力,即引力、弱力、電磁力和強力,它們最終會在這個能量尺度上合而為一。我們只有等到一個正確的量子引力出現來解釋在那個尺度下的情況。


最後,普朗克尺度出現在很多非常重要的公式中,幫助我們計算和探索宇宙中最深層的秘密。比如,霍金和貝肯斯坦在計算黑洞熵的時候,普朗克長度是一個重要的成分。弦理論家也認為這是組成標準模型中所有基本粒子的振動弦的大小。不管弦理論正確與否,在探尋萬物理論的過程,理解普朗克長度及其中的物理是至關重要的。


記得點擊「閱讀原文」探索宇宙的尺度:從普朗克長度到原子,從DNA到細胞,再從地球到整個宇宙。


▼ 長按以下圖片 → 識別二維碼 → 關注原理 ▼



相關焦點

  • 從普朗克到普朗克
    這個物理常量將人們的目光拉到了物理學極限尺度的邊緣,深刻地影響了量子物理學的發展,以及人們對亞原子世界的探索。從玻爾的原子模型,到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從架起波粒二象性的橋梁,到精準定量「千克」單位,現在,普朗克常量已經成為量子力學,甚至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數值之一。由普朗克常量進一步發展出的一系列物理量,也成了指引科學家探索極限的路標。
  • 從普朗克到普朗克
    在對黑體輻射問題的研究中,普朗克引入了一個關鍵的數值。這個物理常量將人們的目光拉到了物理學極限尺度的邊緣,深刻地影響了量子物理學的發展,以及人們對亞原子世界的探索。從玻爾的原子模型,到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從架起波粒二象性的橋梁,到精準定量「千克」單位,現在,普朗克常量已經成為量子力學,甚至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數值之一。由普朗克常量進一步發展出的一系列物理量,也成了指引科學家探索極限的路標。
  • 宇宙中存在一個最小的距離尺度嗎?
    100多年前,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引力常數G、普朗克常量ħ、真空中的光速 c 這三個常數可以組合得到普朗克長度。一旦超越普朗克長度的極限,我們現有的物理學定律都將失效。而量子引力理論則試圖在普朗克尺度附近,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起來,從而準確地描述我們所在的宇宙。
  • 分割到普朗克長度
    [宇宙解碼]微信公眾平臺,是廣大宇宙愛好者的草根媒體平臺。在這裡,我們將伴隨大家一起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
  • 不可超越的自然極限:宇宙時空、光速、絕對零度、普朗克長度
    為什麼自然界存在著這些不可超越的極限?這些極限又描繪了哪些關於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宇宙時空「宇宙有多大?」一直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和「我們能看到的宇宙有多大」並不一樣,而且很不一樣。換句話說,即使現今的宇宙是無窮大,我們所能見到的範圍卻永遠是有限大。
  • 用尺度理解我們生存的宇宙
    人類生存的宇宙,從量子的普朗克尺度(有意義的最小可測長度,小於這個長度則處於不可觀測範圍。)到宇宙中最為龐大的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寬達100億光年,銀河系寬度的10萬倍,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全都處於一定的時空範圍內,沒有尺度無以認知世界。
  • 普朗克常數與一系列普朗克常量分別是什麼?它們支配著這個世界!
    首先說普朗克尺度,指普朗克長度和普朗克時間,它們是指我們這個宇宙中存在的最小的尺度。其中普朗克長度的大小大約是1.62×10(-35)米,這是宇宙中最短的距離。普朗克時間是5.39×10^(-44)秒,這是宇宙中最短的時間。那為何我們的宇宙中會存再普朗克尺度這樣的時空最小間隔呢?
  • 普朗克尺度下的真空會是什麼樣?
    時間和空間的每一個重要的物理量,都存在一個最小的尺度,它們統稱為普朗克尺度。時間最小可以分割成10^-44秒,距離最小可以分割成10^-35米。之所以存在普朗克尺度,是因為受到海森堡(Heisenberg)關係的限制。
  • 精選一組罕見的宇宙大圖;宇宙最小的尺度與宇宙最大的尺度
    宇宙最小的尺度是普朗克長度,是有意義的最小可測長度;普朗克長度≈1.6x10-33釐米(一個質子大小的1022分之一。)宇宙最大尺度;可觀測直徑930億光年,預估直徑1600億光年;至於930億光年之外有什麼那是人類大腦所不能理解的問題!
  • 普朗克長度:多維捲縮空間的弦論如何在自然中找到現象對應
    目前認為可觀測最極微細空間尺度普朗克長度在10^(-35)米量級,這是目前理論計算的人類可觀測微觀量子世界的最微小尺度極限這條緣起法則是多維捲縮空間的弦論在自然中找到現象對應的關鍵。要完成的任務,一是統一四大基本力;二是運用弦的振動頻率和方式,建立利於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文明。一維弦建立在普朗克長度量級,與太極「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還有差距。
  • 用數字、尺寸、光、聲、熱和時間這六種譜系的不同尺度看宇宙
    人類生存的宇宙,從量子的普朗克尺度(有意義的最小可測長度,小於這個長度則處於不可觀測範圍。)到宇宙中最為龐大的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寬達100億光年,銀河系寬度的10萬倍,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第一,數字尺度。若不藉助工具,人類不擅長處理大數字。目前已知事物的極限,不超過一個「古戈爾」,宇宙中沒有發現能達到11古戈爾量級的東西。
  • 「普朗克」沒有發現宇宙異常的新證據
    宇宙微波背景的各向異性。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光的快照,當宇宙只有38萬年的時候,它就印在了天空中。它顯示了與密度略有不同的區域相對應的微小溫度波動,代表了所有未來結構的種子:今天的恆星和星系。這個序列的第一個視圖顯示了CMB在普朗克獲得的全解析度下的溫度各向異性。
  • 宇宙的尺度到底有多大?
    今天,我們就從這一尺度說起,沿途你將會遇到原子、細胞、人類、地球、太陽、銀河系...... 在這趟從極小到極大的旅途中,你也將看到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領域所在的尺度。這些時空中的漲落被稱為量子泡沫,在量子漲落中還會形成小通道,即所謂的蟲洞。其實,更精確地說,普朗克長度不一定是最短的距離。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知的物理定律會在這一尺度下失效。
  • 宇宙中最小的可能距離是多少?空間本身是否連續?
    黑洞可能是我們探索量子引力效應的最佳選擇,因為離中心奇點非常近的空間是預計那些效應最重要的地方。然而,在一定的距離尺度下,我們無法準確地描述宇宙,即使在理論上也是如此。物理學定律在最小距離尺度下是否有意義,對於物理學家來說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
  • 宇宙尺度;最低與最高溫度、最短與最長時間及最小與最大長度
    一,宇宙中最低與最高溫度。a,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宇宙中的最低溫度為絕對零度:-273.15℃ 。h,宇宙最高溫度:據現時的物理宇宙學,這是宇宙大爆炸第一個瞬間的溫度(第一個單位普朗克時間)。普朗克溫度 T=1.416833(85) × 10的32次方K 是熱力學上最高的溫度。二,宇宙最短與最長時間。
  • 圓周率與普朗克尺度相互矛盾嗎?
    圓周率已經被證明是無理數,是無限不循環小數,不可被算盡;在現實世界中,物質是否真的無限可分,這個目前人類還沒有答案,至於普朗克尺度,那是指現有理論所能生效的最小尺度。從數學上來看,一個圓的周長等於其直徑乘上圓周率π,如果直徑為一,那麼周長就等於π,很顯然周長也是算不盡的(除非直徑為以π為分母的數,但那樣一來,直徑就成了算不盡的數)但在現實生活中,圓形物體的周長卻是可以精確測量出來的(這裡說的精確,是指在一定的誤差標準內),實際上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數學中的圓是完美的圓,但現實世界中卻沒法製造出來,因為沒法保證在製作過程中
  • 什麼是普朗克溫度?1.4億億億億度,宇宙中最高溫度
    1.4億億億億度,宇宙溫度的上限?那下限又是多少?溫度是自然界中七大物理量之一,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溫度到達了1.4億億億億度,這一刻被認為是宇宙最高溫度,又被稱為"普朗克溫度"。那麼宇宙的最低溫又是多少呢在宇宙中,最低溫度又稱絕對零度,即零下273.15℃。一旦達到這個溫度,所有粒子都會停止運動,物質也會喪失基本形態,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將被打破,時間和空間也失去了意義,所謂宇宙也就不復存在。不過這是一種理想狀態,靜止是相對的,也就不存在絕對的靜止狀態。
  • 普朗克長度是什麼?為什麼它是空間的最小單位,而不可再分?
    而時間並不可無限細分,普朗克時間就是時間的最小單位了。人們對時空裡發生的所有事物的認知,包括直觀的物體和抽象的思想,在宏觀上體現無法就是無數個普朗克時間和長度的疊加。科學家規定普朗克時間就是: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個普朗克長度所需的時間。所以搞清普朗克長度就自然明白了普朗克時間了。
  • 高溫與低溫都有極限,最低溫度-273.15℃,那最高溫度又是多少
    低溫的極限——絕對零度熱力學裡所使用的是絕對溫標,溫度的單位是K(開爾文) ,它定義了最低的溫度為絕對零度,即0K(零開爾文,不是英文單詞OK……),對應我們日常使用的攝氏溫度為-273.15℃。溫度計高溫的極限——普朗克溫度至於最高溫度
  • 一幅震撼長圖告訴你:微觀世界有多小,宏觀宇宙有多大
    本文轉載自微信號「新原理研究所」過去我們曾認為肉眼所能看到的便是宇宙中的一切隨著顯微鏡和加速器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