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長度:多維捲縮空間的弦論如何在自然中找到現象對應

2020-12-05 自然科學之玄學原理

文/樸道玄燈

什麼是科學?

牛頓《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科學就是人類對自然萬物存在狀態的認知覺觀。

探索發現的方法方式

而認知,不僅取決於方式方法、工具途徑條件,以獲取有效「六塵」信息,還取決於人類自身的心神想像力功能,對信息的加工提鍊形成「六識」。

這就是心鏡在「根、塵、識」的心印照見,有時僅憑人類自身的六根感官就能準確正覺,而有時往往需要突破自身感官限制,不受「眼見為實」的習慣思維左右影響,超越跳出來看問題。

目前認為可觀測最極微細空間尺度

普朗克長度在10^(-35)米量級,這是目前理論計算的人類可觀測微觀量子世界的最微小尺度極限。如果僅憑人類眼根等感官,肯定無法感知這麼極微細層面的世界所發生的現象。

卡—丘空間

這也就是弦論「多維捲縮空間」在日常三維空間中難以想像的原因,說「難以想像」,是超出了人類自身的心神想像力功能這面心鏡。按照現代科學文明認知,我們的生命誕生於「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中,空間流變必然緣起時間流變,同樣時間流變也必然緣起空間流變。這點不管在宏觀世界還是微觀量子世界都遵循的時間與空間緣起關係,如同質量與能量的緣起關係。這種緣起關係我們稱為「關於宇宙世界的自然法則」,即「緣起法」,緣起法的內在本質是萬物本身的「空性」存在。

這條緣起法則是多維捲縮空間的弦論在自然中找到現象對應的關鍵。

要完成的任務,一是統一四大基本力;二是運用弦的振動頻率和方式,建立利於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文明。

一維弦建立在普朗克長度量級,與太極「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還有差距。因為按照太極這樣「玄」的存在狀態,空間有大小,但時間不獨立於空間而存在,比如三維空間有長寬高,那麼在三維的每一維度上有沒有時間呢?按照空間「平等性」每個維度上,必然有時間,所以對於一個空間中的每個點位置來說,這三個維度的時間是平等的,不能把時間單獨列出。單列出只是為了描述書寫方便,把時間單獨作為一個維度。這樣表述一定要記住「每個維度上都有時間」。

存在於虛空:在哪裡,什麼時候

比如我們某時在某個地方,身體存在於虛空某個位置時,有「長、寬、高」三個維度,那麼意味著我們在這三個維度的時間必須也遵循空間的平等性。不能說在長這個維度上的時間與寬維度的時間不一致不同步。

這樣會導致生命系統無法使用同一步調的生物鐘,至少生物鐘的主鍾必須主控時間,一個系統只能有一個時間系統。

人體生物鐘主鍾

這就意味著即使在普朗克長度層面的一維弦以不同的頻率振動方式形成的各種多維捲縮空間,也必須遵循空間「平等性」,及緣起法則控制下各維度上的各向時間平等性,即「各向同步」。否則將引起時空混亂,熵增引起不和諧。自然存在狀態下的宇宙世界將不能正常運行,宇宙萬物的存在狀態有「成、住、壞、空」的變易階段,我們目前所在的宇宙世界,處於「成住」的物質演化生成階段,那麼平衡有序的存在狀態勢力大於熵增的混亂無序的存在狀態。這是自然現象可以提供理論認知校對檢驗。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描述的引力本質「大質量令空間彎曲」,理論建立的時空背景是四維時空,即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時空規則是光速不變,並且是物質運動速度極限,所有物體的運動速度均不能超光速。這個條件在四維時空成立,在其他多維時空中是否還有這個條件約束,需要自然現象來檢驗。

如果有現象證明多維空間的世界中,物質的存在狀態彼此關聯關係不必以光速傳遞信息信號,那麼光速不變及極限約束將不存在,比光速快將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光速只是基本單元速度,如同能量的量子態那樣,速度也因為質量能量的量子態,也存在速度以光速為基本速度的量子態速度。

如果空間平等性被破壞,多維空間的各向時間出現不平等,平等性要求的「各向同步」被打破,如果能觀測到這種自然現象,那麼我們就能確認證明弦論所描述的多維捲縮空間,確實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所在的三維空間中。

相關焦點

  • 空間結構:弦論捲縮的多維空間與桃花源方外異空間
    按照目前的弦論,時空結構是十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即十一維時空,按照空間平等性,意味著我們日常宏觀世界的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中,捲縮著其餘七維空間,以我們的身心系統結構,感覺不到這七維捲縮空間的存在。
  • 分割到普朗克長度
    宇宙起源,黑洞,蟲洞,多維空間,相對論,量子力學,地外文明,迷失古蹟,不解之謎,科技前沿。從宏觀到微觀,從科技到科幻,我們一一為您呈現!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 空間是量子化的,當被分割到普朗克長度後,量子化的尺度將被分割到極限,既,將不能再以量子化的尺度來衡量空間。
  • 普朗克長度是什麼?為什麼它是空間的最小單位,而不可再分?
    普朗克今天這篇文章將逐步深入,徹底讓你明白普朗克長度的本質大家先試想一下,我們是如何認識自然的,如何思考世界的?或許你此時在想著應該吃什麼飯,怎麼賺錢。其對所有事物的認知都包含時間,空間,質量這三個基本要素。而時間並不可無限細分,普朗克時間就是時間的最小單位了。人們對時空裡發生的所有事物的認知,包括直觀的物體和抽象的思想,在宏觀上體現無法就是無數個普朗克時間和長度的疊加。科學家規定普朗克時間就是: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個普朗克長度所需的時間。所以搞清普朗克長度就自然明白了普朗克時間了。
  • 不可超越的自然極限:宇宙時空、光速、絕對零度、普朗克長度
    普朗克長度普朗克長度是由三個基本物理常數所組成的長度單位,這三個常數分別是真空中的光速、普朗克常數與牛頓的萬有引力常數。它們分別是狹義相對論、量子力學與古典重力理論的基本物理單位,尤其前兩種理論(合稱「量子場論」)是主宰微觀世界的物理,如原子、分子、原子核等,而後者除了用來描述日常生活的重力現象,主要是描述大尺度的天體物理或宇宙學。普朗克長度的大小約是質子大小的1/1020。一般而言,物理常數的數值大小是大自然給定的,它定義了相對應的物理理論的適用性範圍。
  • 普朗克時間:質量聚散生滅,時間是宇宙物質演化現象最好的見證者
    「引力常數G、普朗克常數h、光速c」,得出了質量、時間、空間之間的內在聯繫,物質這種自身內在的稟性也就是本體自性,正好證明了緣起法的「時空結緣點」。普朗克時間當常數狀態處於相對恆常時,空間真空狀態時的零點能在有起伏漲落的激發態過程,能量容易有足夠的時間從第四維捲縮空間
  • 從時間維度垂直於三維空間到多維空間
    我們先來說說三維空間中的線。如果我們將宇宙開端作為起點的話,三維空間中的事物在宇宙開端以前也是沒有任何長度的,那麼之後的事物是不是時間與三維長度都是射線呢?如果我們用宇宙起源來說時間是射線,那麼事物的三維長度同樣也是射線。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將時間線用射線去看待。三維空間中線的研究的時候,我們也同樣是因為這條線無法找到邊際點,所以我們假定所有線都是直線。直線代表的是我們無法真正找到邊際點。
  • 普朗克長度是個什麼東西?
    因為當時計算黑洞輻射分別需要使用到兩個公式,其中一個公式在短波輻射中適用,在長波輻射中不適用,另外一個公式在長波輻射中適用,在短波輻射中不適用,普朗克在一次很偶然的數學計算中,將兩個公式強行拼成了一個公式,普朗克得出的這個黑體輻射公式可以很好的解釋一切波長的能量輻射問題,但是必須在這個公式中加入一個前提:能量的輻射不是連續不斷的,而是一段、一段的,由能量的最小單位(量子)傳遞的,後來普朗克根據能量輻射公式推導出了一個物理常數
  • 多維空間力與大統一理論
    早在20世紀20年代,愛因斯坦已經致力於尋找一種統一理論來解釋所有相互作用,也可以說是解釋一切物理現象。他認為自然科學中統一的概念或許是一個基本法則。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相對論後不久,愛因斯坦就著手研究大統一理論。然而直到1955年他耗盡幾十年精力都沒有找到最終答案。
  • 引力是四種基本力中最弱的,科學家承認它可能洩露到其它空間維
    按照現代物理學的觀點,支配物質世界各種運動現象的力可歸結為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即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強和弱相互作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最終統一描述是物理學的重大、前沿科學問題之一。在這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作用是所有物質之間都存在的一種相互作用,也稱為萬有引力。由於引力常數G很小,對於通常大小的物體,它們之間的引力是非常弱的。
  • 普朗克常數與一系列普朗克常量分別是什麼?它們支配著這個世界!
    首先說普朗克尺度,指普朗克長度和普朗克時間,它們是指我們這個宇宙中存在的最小的尺度。其中普朗克長度的大小大約是1.62×10(-35)米,這是宇宙中最短的距離。普朗克時間是5.39×10^(-44)秒,這是宇宙中最短的時間。那為何我們的宇宙中會存再普朗克尺度這樣的時空最小間隔呢?
  • 多維空間存在嗎?如果間存在,裡面都有什麼?
    很少有關於物理學的問題能夠像多維空間這個話題那樣引起人們的好奇之心,然而看到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物理專業的畢業生,深愛物理學的科學領域優質作者,卻有一縷無力感慢慢浸潤全身,讓我感覺從頭到腳的冰冷。其實完全沒有什麼四維、五維甚至是更高緯度的空間,所有這樣的提法都未經實驗證實。
  • 動態線-開啟多維空間之旅
    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不知道超過三維空間的維度是什麼?另外我們對我們視覺的認識,對我們大腦的認識還存在嚴重不足。比如當我們無法找到第四個維度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很自然返回去想,是不是不存在第四維。這時候有些人就提出了我們人是三維生物,無法認識超過四維空間,也無法認識四維空間。還有人說我們的眼睛看見的只是平面或三維圖像,所以無法看見多維空間。
  • 一句話概述多維空間,分析多維空間生命形式
    九維、多元宇宙、永生空間、無時間概念。十維、無數宇宙和無數個平行宇宙。十一維、擁有無數宇宙和平行宇宙的總和。但是多維空間只是一種科學設想,並沒有實際的證據證明他的存在。可是如果多維空間的確存在,現在的人類也沒有能力前往更高的維度空間。比如人如果想要從現在的世界穿越到四維世界,就必須打破光速。
  • 普朗克時間
    它們和宇宙力量中的無限大和無限小有關,因此就需要有單位能夠對它們進行客觀的測量。普朗克時間就是微觀方面的一種測量方式。它以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普朗克是量子理論奠基者,一個普朗克時間單位是光在真空中飛行一個普朗克長度單位所需的時間。二者都是較大的自然單位制體系——普朗克單位的一部分。
  • 根據普朗克長度,周長能無限分割嗎?
    不要把π看的太神秘,每個無理數的背後都對應著某些幾何圖形,比如說正方形的對角線的長度就是其邊長的√2倍,如果取邊長為1,那對角線的長度就為√2。再比如說60度直角三角形中,60度對的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邊的比值就為√3,等等。這是因為無理數和有理數一樣,是非常普遍的。圓周率π唯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還是一個超越數。所謂超越數就是π不可能是任何整係數多項式的根。
  • 弦理論中的宇宙:一個「越小就越大」的循環世界
    顯然,我們無法想像和感知,超過三維的空間,但數學邏輯是超越宏觀感知的,那麼對於現實中無法感知的高維度空間,弦理論認為——它們是捲縮的,即捲縮到了一個我們宏觀無法感知的尺寸。當然,所有維度空間(包括高維度空間)的最小尺寸,理論要求都是普朗克長度,並且是圓形,但它們可以更大,如100倍普朗克長度——我們仍然無法感知,如10^61倍普朗克長度——這就是我們可以感知的宇宙三維空間。
  • 【科普向】什麼是普朗克常數?
    那麼能不能找到一個函數在低頻和高頻各個區段都符合實驗數據呢?普朗克做了一個偉大的嘗試[2]:波函數中涉及自旋的部分對應著一個與外部空間不同的內部空間,在外部空間轉動的同時內部空間也進行對應的操作。        在相對論性量子力學的研究中,人們終於找到了自旋的起源——它來源於時空的洛倫茲對稱性,因而在非相對論性的框架下顯得非常神秘。遵循這條道路,人們研究了不同自旋的粒子各自的量子理論。
  • 多維空間真的存在嗎?
    隨著科幻小說的泛濫,多維空間以科學的面目出現了,並以科學的高大上,頂尖前沿自居。多維空間真的存在嗎?甚至一維空間與二維空間,也只有數學的抽象與假定才存在,沒有面積的點,沒有體積的線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
  • 暗物質與多維空間在三維空間中的影子效應
    我們很清楚三維空間的影子,不過我們不清楚多維空間的其他非三維維度在三維空間中也是有影子的。這個影子通常被我們忽視成是三維的一部分,以至於我們只是覺得我們的世界的空間只是三維的。而三維空間中塑料杯子的三維形狀的改變就是塑料在其他維度空間中變化引起的。這就是一種其他維度對三維空間的間接影響。而溫度等非三維空間中的部分就是物體的暗物質部分。同樣的物質在其他維度空間中的變化引起三維空間中形狀變化的例子隨處可見。這些影響可以說是暗物質對三維空間的間接影響。
  • 多維空間與暗物質探索之一
    通過很多多維空間與暗物質的思考,寫了一些關於多維空間與暗物質的文章。通過這些思考發現了很多多維空間及暗物質理論將來的一些應用,以及對工作生活的改變等。暗物質由於科學家們的熱情,有很多前沿的科研項目,知道的人還比較多。現在很多人不了解多維空間,甚至連四維空間還有不能理解,但是我希望通過我對未來多維空間的描述給大家一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