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樸道玄燈
什麼是科學?
科學就是人類對自然萬物存在狀態的認知覺觀。
而認知,不僅取決於方式方法、工具途徑條件,以獲取有效「六塵」信息,還取決於人類自身的心神想像力功能,對信息的加工提鍊形成「六識」。
這就是心鏡在「根、塵、識」的心印照見,有時僅憑人類自身的六根感官就能準確正覺,而有時往往需要突破自身感官限制,不受「眼見為實」的習慣思維左右影響,超越跳出來看問題。
普朗克長度在10^(-35)米量級,這是目前理論計算的人類可觀測微觀量子世界的最微小尺度極限。如果僅憑人類眼根等感官,肯定無法感知這麼極微細層面的世界所發生的現象。
這也就是弦論「多維捲縮空間」在日常三維空間中難以想像的原因,說「難以想像」,是超出了人類自身的心神想像力功能這面心鏡。按照現代科學文明認知,我們的生命誕生於「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中,空間流變必然緣起時間流變,同樣時間流變也必然緣起空間流變。這點不管在宏觀世界還是微觀量子世界都遵循的時間與空間緣起關係,如同質量與能量的緣起關係。這種緣起關係我們稱為「關於宇宙世界的自然法則」,即「緣起法」,緣起法的內在本質是萬物本身的「空性」存在。
這條緣起法則是多維捲縮空間的弦論在自然中找到現象對應的關鍵。
要完成的任務,一是統一四大基本力;二是運用弦的振動頻率和方式,建立利於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文明。
一維弦建立在普朗克長度量級,與太極「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還有差距。因為按照太極這樣「玄」的存在狀態,空間有大小,但時間不獨立於空間而存在,比如三維空間有長寬高,那麼在三維的每一維度上有沒有時間呢?按照空間「平等性」每個維度上,必然有時間,所以對於一個空間中的每個點位置來說,這三個維度的時間是平等的,不能把時間單獨列出。單列出只是為了描述書寫方便,把時間單獨作為一個維度。這樣表述一定要記住「每個維度上都有時間」。
比如我們某時在某個地方,身體存在於虛空某個位置時,有「長、寬、高」三個維度,那麼意味著我們在這三個維度的時間必須也遵循空間的平等性。不能說在長這個維度上的時間與寬維度的時間不一致不同步。
這樣會導致生命系統無法使用同一步調的生物鐘,至少生物鐘的主鍾必須主控時間,一個系統只能有一個時間系統。
這就意味著即使在普朗克長度層面的一維弦以不同的頻率振動方式形成的各種多維捲縮空間,也必須遵循空間「平等性」,及緣起法則控制下各維度上的各向時間平等性,即「各向同步」。否則將引起時空混亂,熵增引起不和諧。自然存在狀態下的宇宙世界將不能正常運行,宇宙萬物的存在狀態有「成、住、壞、空」的變易階段,我們目前所在的宇宙世界,處於「成住」的物質演化生成階段,那麼平衡有序的存在狀態勢力大於熵增的混亂無序的存在狀態。這是自然現象可以提供理論認知校對檢驗。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描述的引力本質「大質量令空間彎曲」,理論建立的時空背景是四維時空,即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時空規則是光速不變,並且是物質運動速度極限,所有物體的運動速度均不能超光速。這個條件在四維時空成立,在其他多維時空中是否還有這個條件約束,需要自然現象來檢驗。
如果有現象證明多維空間的世界中,物質的存在狀態彼此關聯關係不必以光速傳遞信息信號,那麼光速不變及極限約束將不存在,比光速快將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光速只是基本單元速度,如同能量的量子態那樣,速度也因為質量能量的量子態,也存在速度以光速為基本速度的量子態速度。
如果空間平等性被破壞,多維空間的各向時間出現不平等,平等性要求的「各向同步」被打破,如果能觀測到這種自然現象,那麼我們就能確認證明弦論所描述的多維捲縮空間,確實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所在的三維空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