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20年代,愛因斯坦已經致力於尋找一種統一理論來解釋所有相互作用,也可以說是解釋一切物理現象。他認為自然科學中統一的概念或許是一個基本法則。
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相對論後不久,愛因斯坦就著手研究大統一理論。然而直到1955年他耗盡幾十年精力都沒有找到最終答案。
20世紀60年代,格拉肖、溫伯格、薩拉姆三位科學家提出弱電統一理論。從此開啟了四種基本力的統一。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人們進一步提出強、弱、電磁三種作用力統一的大統一理論。最後科學家們也實現了對強、弱、電磁三種作用力的統一。
然而引力與強弱電卻在這幾十年裡一直都沒有得到統一。為何呢?
引力要與強弱電統一,一個關鍵點是公式的統一。然而引力方程中多了一個引力常數G。要統一幾個力,必然需要將常數G納入統一方程中,然而這卻是最難的。
我們如何去統一呢?
科學家們提出了弦理論和M理論等,並且提出了增加維度空間。我從增加維度空間我就聯想到了四維空間、十一維等多維空間。我因此思考了很久,我發現增加維度空間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一直沒有一個非常確切的四維空間、多維空間的理論認識。數學上也沒有真正的四維或多維空間模型。
我認為弦理論等走到了多維空間這裡就卡住了,一定需要將多維空間理論認識清楚。
那到底什麼是四維空間、多維空間呢?
通過四維超體的觀察和認識,我知道了:四維超體並非真正的四維模型,只算是一個過渡性的模型吧。四維超體有一個地方能對我們認識四維空間有用,那就是第四維度與三維空間的垂直類似於由內而外的感覺。也正是這樣由內而外的感覺我慢慢領會了第四維垂直三維的真諦。
從第四維度開始任何維度垂直於三維空間之後,維度的長度單位再也不是三維空間長度單位了。也就是說除了三維空間中的線段是一個單位,其他維度空間中單位都是不一樣的。世界上只有三個維度的單位是三維長度單位。
由於垂直關係第四維的三維長度是為零的,它只有其他單位的長度。我們一直無法畫出四維模型,是因為根本不存在那樣的有四個三維長度單位,且相互垂直的線。
任何物體將三個維度密封起來,裡面的事物就跑步出來了。比如水杯蓋上蓋子,裡面的水就包不出來了。如果存在第四個維度是三維長度單位的,那麼水在杯子蓋上蓋子之後一定能跑出來的。從這裡大家應該能體會到為何不存在第四個維度是長度單位的了吧。
其他單位的維度空間就有很多了,這些維度空間與三維空間一起構成了我們的維度空間。
維度空間是多維度的,任何事物也是多維度的。
那麼回到大統一理論,從多維空間角度看,將多維度的空間的物體的運動變化就好分析了。具體如何用多維空間理論統一四種基本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我現在只是很明確這個方向。由於多年沒從事物理數學相關工作,這些要進行研究還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哪位有興趣,可以一起進行研究。
我認為引力就是一種多維度空間導致形成的一個綜合力。而引力常數G是其他維度空間在三維空間形成的一個綜合效應。也就是說類似於其他維度空間在三維空間形成一個投影效果。
從引力公式來看,至少存在四個維度,那就三維空間加上質量和時間形成的五維空間。很早大家就對引力就有了四維空間的一些認識也是如此。比如引力造成的影響是因為質量對時空的造成的扭曲形成。
從函數角度看增加維度就是增加參數,參數越多,涵蓋的東西越多。當參數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就能將引力與強弱電進行統一。
強弱電、引力所在範圍就是三維空間加上質量和時間的這樣一個五維空間犯愁。
那更多維度空間來看,不同維度空間的力也是有不同的,未來力也將必然擴展到多維空間中。
我們要計算一個物體在多維空間中的運動軌跡就需要從多維空間力學入手。也可以每個維度
空間單獨進行分析,最後綜合到一起。那麼以後我們的計算也必將從三元方程擴展到多元方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我一直在寫與多維空間和暗物質等方面的文章。關注我之後,可以看看我的其他一些文章,也許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