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道」字理論與宇宙多維空間理論不謀而合

2021-01-13 五千年風流過客

歷史文化,有時候十分微妙,微妙得令人窒息,微妙得讓人不敢相信。

一、「道」字詳解

《道德經》裡的「道」字隨處可見,從其所表達的意義大致分為四種:

第一種:名詞,宇宙多維空間的意思,即陰性世界。如天道。

第二種:名詞,道德之意,指人的思想行為(素養、品性、品質)。如人道。

第三種:名詞,是統領之意,指方向、方法和手段。如王道

第四種:動詞:說或講的意思。

二、「道德經」的釋疑文章現狀

《道德經》有多種版本,對《道德經》的釋疑文章有好多種,但所有釋疑文章有一個共同點:每當碰到講氣功理論或特異功能闡釋的地方就卡頓。於是乎,有繞道而行的,有憑空想像的,更有驢頭不對馬嘴的......所以我們專攻卡頓部分,也就是氣功理論和特異功能法則這一部分,此乃《道德經》的第一道迷障,此迷障撥開豁然開朗。

三、「道」就是宇宙多維空間,俗稱陰性世界

開篇第一個「道」字就是「天道」的道。我們之前對天道的「道」字已經有過明確的解釋:「道」,就是老子用特異功能所認知的宇宙多維空間。簡言之,「道」就是「宇宙多維空間」即「陰性世界」。兩千多年前的老子所認知的「陰性世界」理論,與今天現代科學已顯有突破的「宇宙多維空間」理論不謀而合。

接下來再理一下思路:老子開發出特異功能,然後用此功能認知到世界的另一種存在形式(俗稱陰性世界),也就是現代科學所講的宇宙多維空間。當他看到或聽到宇宙多維空間的事與物後,開始傳教,傳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種觀點就是一種哲學觀和世界觀,記住,老子的哲學觀是「無為」(此概念放到後面講)。那麼他要向世人傳達一種從未有過的世界觀,因為他卻神奇地看到了世界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宇宙多維空間),如何命名呢?他苦思冥想不得其名,於是很無奈地起了個「道」的名字。

四、如何無奈?請看「道經」第一章:

「道德經」開篇老子就顯得十分為難地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多種版本,所表達意思大致一樣)。

以上是基本公認的一種譯文版。以下是我的譯文,請對比探討。

五、我的譯文:

「道」可以釋說,但平常語言所無法描述,(因為太神奇了)。

可以為其命名,但常用文字所無法做到,(因為太深奧了)。

它雖無形,可從中明白天地混沌初始的道理(名:按明白解)。

它也有形(特異功能人可以看見),可以明了宇宙萬物的本源。

因此,它時常處於無有狀態,想看時即可觀其奧妙。

但它永久存在,想看只等它歸來即可(徼jiao:歸也)。

這兩種狀態雖說法不一樣,但是同一個概念,都可以說是深奧。

十分深奧且玄妙,是洞悉世間一切奧妙的法門。

這「道經」第一章,老子像佛陀得道後傳授教法道法一樣,以特異功能狀態下的親身體驗和感悟,向世人傳達什麼是「道」(天道)。但在此只是表述了當他在功能狀態下,觀察到了世界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概念依然處於模糊狀態),十分奧妙。

下一講對上述「道經」第一章將用現代氣功理論進行翻譯,別有一番風味,請留意。

歷史文化,有時候十分微妙,微妙得令人窒息,微妙得讓人不敢相信。

此文原題目為:氣功理論乃探究和看破《道德經》內涵的跳板(四)

相關焦點

  • 老子《道德經》中的宇宙生成論,暗含了構建多維空間的秘密?
    對宇宙未知的探索,估計從地球上第一個現代智人誕生就開始了,雖然無從考證,但人類有著天生的和本能的好奇心。日出日落鬥轉星移,隨著時光的流逝,人類對宇宙的了解總是一天比一天更多。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春秋時代,一位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寫出了一部《道德經》,在這本書的第四十二章,老子寫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說,這是中國古人最富含哲理的宇宙生成論。老子所說的一、二、三,是指「道」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創造宇宙萬物的過程。從表面上看,老子這句話的哲學性要勝過科學性,所以也幾乎沒有科學家會用心去解讀中國古人的這句話。
  • 多維空間理論,燃爆你大腦的宇宙起源理論
    但是,因空間彎曲所導致的引力是無法通過粒子交換而來的,而且,在微觀世界裡,粒子的自身質量不僅小到幾乎沒有,還總是在雜亂無章地運動,它們之間的引力從何談起?因此,量子理論無法涵蓋引力。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理論不能統一,成為現代物理學最核心的災難。人們很難相信,在宇宙的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居然不是一個統一連貫的整體,我們對宇宙最深處的認識居然是由兩個分裂的理論拼接起來的。
  • 多維空間力與大統一理論
    科學家們提出了弦理論和M理論等,並且提出了增加維度空間。我從增加維度空間我就聯想到了四維空間、十一維等多維空間。我因此思考了很久,我發現增加維度空間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一直沒有一個非常確切的四維空間、多維空間的理論認識。數學上也沒有真正的四維或多維空間模型。
  • 宇宙大爆炸和《三體》宇宙重啟理論是對老子宇宙觀的重新解讀
    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一真沒有停止過對宇宙奧妙的探索與思考。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探索了近地空間並了解了一部分宇宙,但有關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還是眾說紛紜。這些宇宙認知理論在老子的《道德經》裡有著非常明確的表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 多維宇宙理論或顛覆概率論 時間或成為永恆
    多維宇宙理論對於天文學家而言,也是一個並不容易理解的問題。
  • 道德經和量子力學中的宇宙說的太像了,這是巧合嗎?
    道德經被譽為最偉大的經典,人類智慧的巔峰,人類文明的王冠上的明珠,萬經之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有十本,第一本就是道德經,老子也被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作者之一。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評它為萬物之根,魯迅評為不讀道德經一書,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更有世界文明史的作者說,除了道德經,當我們焚毀所有的書籍,仍能在道德經中找到智慧的摘要,評價高的如此過分。
  • 超弦理論與平行宇宙
    99%的人都不理解:超弦理論與平行宇宙是什麼?在我們普通人的認知當中,事物一般都是三維立體的,加上時間的概念,構成了我們所熟知的四維宇宙,但是無論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都提出了宇宙可能存在多維空間,平行宇宙當中,10維空間也是可能存在的,那麼這樣的超弦理論和平行宇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道教教義理論——「道」的含義
    今天,貧道和大家來粗略的說下道教中最重要的理論:「道」。如各位有其他見解,歡迎在評論中留言討論,不勝感激。 老子認為,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25章)並在《道經》首章說:」道可道,非常道。「認為大道無形,不可言說。莊子繼承發揮老子的思想,也主張道是虛玄妙通的宇宙萬物的根本。
  • 老子:世界不是「無主之城」,《道德經》告訴你誰才是宇宙的主宰
    老子的《道德經》中,將宇宙稱為天地,將宇宙萬物稱為天地萬物。道就是萬物之母,它優先在天地存在,並且還生出了天地萬物。因此,老子會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 道德經:老子說的道究竟是什麼?認識大道體悟大道,人生才更完整
    而後人習慣於寫提綱,那麼道經在前面作為理論,德經在後面作為實踐,也是比較合理的。況且後人經過分章之後,便於學習和記憶,也是有益無害的。總之,道德經81章就是圍繞道和德這兩個字來闡述。關於道 和德,現在通行的解釋是:道是世界萬物的本源和宇宙運行的規律,而萬事萬物遵道而行,即為德,。我也比較贊同這種解釋。
  • 宇宙大爆炸和《三體》宇宙重啟理論是對老子宇宙觀的重新解讀
    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宇宙奧妙的探索與思考。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探索了近地空間並了解了一部分宇宙,但有關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還是眾說紛紜。宇宙奇大炸理論是近年來被認可的宇宙認知理論的主流之一。1948年前後,伽莫夫第一個建立了大爆炸的宇宙認知理論。根據大爆炸宇宙論,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均勻氣體,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脹著。
  • 四維空間和三維空間有什麼感知上的差距,老子的《道德經》告訴你
    讀《道德經》會看到這樣的句子: 「玄之有玄,萬千之門」從字面上看,道是非常神秘的,神秘的美是一切的盡頭。在這兩個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子2000年之前的意識就開始存在於三維空間中,並且可能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對空間的認知和理解。
  • 《道德經》揭示宇宙真理?科學家:有一定道理但是沒證據!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宇宙大爆炸便是類似的理論,一個奇點莫名地發生了爆炸,然後便演變出了我們的世界,而至今為止,宇宙還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膨脹,這就導致了所有天體的距離都在遠離!《道德經》甚至還指出了宇宙發展的另一個走向——宇宙將在膨脹到極限之後進行收縮,最大的可能便是重新坍縮稱謂一個奇點,然後周而復始地進行這個循環!這與很多科學家的推測也是驚人的巧合。
  • 人類生活在多維空間?科學家發現「宇宙牆」,愛因斯坦又說對了?
    前段時間,科學家稱在宇宙中是存在著一面牆的,宇宙其實是一個多維空間,難道愛因斯坦的理論又被證實了嗎?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南極牆」宇宙中的這面牆叫做南極牆。雖然帶有「牆」字,但是與生活中所見的牆大相逕庭。他們存在於宇宙中,是看不見摸不到的。
  • 夢中看見已故的人,是因為進入了多維空間?愛因斯坦一理論成關鍵
    他們認為或許這是愛因斯坦對於自己相對論當中提出的多維空間的一種暗示。這裡所謂的離開,或許是指他離開如今的時空,前往另一個時空。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一生當中最偉大的理論就是相對論。這條理論雖然並沒有過於複雜,但是卻對現代物理學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可以說在那之後有太多的物理理論都是基於相對論所提出來的,而多維時空就是基於相對論所作出的一種猜想。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空是三維時空,而宇宙其實是由許多個維度的空間所共同組成的,我們的三維時空只是這些多維空間當中的一部分而已。
  • 夢中看見已故的人,是因為進入了多維空間?愛因斯坦一理論成關鍵
    這條理論雖然並沒有過於複雜,但是卻對現代物理學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可以說在那之後有太多的物理理論都是基於相對論所提出來的,而多維時空就是基於相對論所作出的一種猜想。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空是三維時空,而宇宙其實是由許多個維度的空間所共同組成的,我們的三維時空只是這些多維空間當中的一部分而已。而在多維時空當中,低維度的生物又往往是無法去與高維生物進行接觸的。
  • 多維空間是什麼意思,我們宇宙到底有多少個維度?
    多維空間只是一種科學設想,目前還沒有可靠的證據,能證明多維空間的存在。二十世紀以前的物理學,描述世界由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組成,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完全獨立,既所謂的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隨著科學理論的發展,科學家開始思考,在四維時空之外,是否還存在更高的維度,由於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存在本質區別,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稱多維空間,而不是多維時空。在很多小說和影視作品中,也引用多維空間的概念。
  • 科學家發現「宇宙牆」,人類有或生活在多維空間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這種發現只能說我們宇宙的一個「複雜性」。但是在銀河系的亮光擋住了它背後的大部分東西,所以我們很難發現,只能採取其他方式來進行識別,而對於這些「宇宙強」後面到底有什麼,科學家們暫時也不清楚。難道宇宙真的是「多維空間」?
  • 宇宙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道德經中也許有答案?
    很多人跟我聊天談道德經時常說,道德經上面的字都認識就是不知道在講啥。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建立完整而且正確的宇宙觀,不知道宇宙運行背後所蘊含邏輯和規則。今天我們就談談道德經中所講的三觀之外的第四種觀--宇宙觀。道德經中的宇宙觀實際上道德經通篇所講的都是宇宙不同層面的真理和實相。
  • 讀懂「超弦理論」,探秘宇宙真相!
    超弦理論的「弊端」及宇宙的真相超弦理論雖然把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完美的統一起來,但是它的描述始終無法在現實宇宙中被驗證。所以,超弦理論成了不折不扣的數學模型!誤區一:「弦」的假設。誤區二:「多維空間」假設。超弦理論將人類認知的維度變成了十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即十一維時空。超弦理論暗示的平行宇宙時空必須擁有十個維度,時空中存在超對稱現象。超弦理論的形成意味著平行宇宙並非由粒子和場構成的時空,宇宙不僅是四維時空,而是多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