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有時候十分微妙,微妙得令人窒息,微妙得讓人不敢相信。
一、「道」字詳解
《道德經》裡的「道」字隨處可見,從其所表達的意義大致分為四種:
第一種:名詞,宇宙多維空間的意思,即陰性世界。如天道。
第二種:名詞,道德之意,指人的思想行為(素養、品性、品質)。如人道。
第三種:名詞,是統領之意,指方向、方法和手段。如王道
第四種:動詞:說或講的意思。
二、「道德經」的釋疑文章現狀
《道德經》有多種版本,對《道德經》的釋疑文章有好多種,但所有釋疑文章有一個共同點:每當碰到講氣功理論或特異功能闡釋的地方就卡頓。於是乎,有繞道而行的,有憑空想像的,更有驢頭不對馬嘴的......所以我們專攻卡頓部分,也就是氣功理論和特異功能法則這一部分,此乃《道德經》的第一道迷障,此迷障撥開豁然開朗。
三、「道」就是宇宙多維空間,俗稱陰性世界
開篇第一個「道」字就是「天道」的道。我們之前對天道的「道」字已經有過明確的解釋:「道」,就是老子用特異功能所認知的宇宙多維空間。簡言之,「道」就是「宇宙多維空間」即「陰性世界」。兩千多年前的老子所認知的「陰性世界」理論,與今天現代科學已顯有突破的「宇宙多維空間」理論不謀而合。
接下來再理一下思路:老子開發出特異功能,然後用此功能認知到世界的另一種存在形式(俗稱陰性世界),也就是現代科學所講的宇宙多維空間。當他看到或聽到宇宙多維空間的事與物後,開始傳教,傳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種觀點就是一種哲學觀和世界觀,記住,老子的哲學觀是「無為」(此概念放到後面講)。那麼他要向世人傳達一種從未有過的世界觀,因為他卻神奇地看到了世界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宇宙多維空間),如何命名呢?他苦思冥想不得其名,於是很無奈地起了個「道」的名字。
四、如何無奈?請看「道經」第一章:
「道德經」開篇老子就顯得十分為難地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多種版本,所表達意思大致一樣)。
以上是基本公認的一種譯文版。以下是我的譯文,請對比探討。
五、我的譯文:
「道」可以釋說,但平常語言所無法描述,(因為太神奇了)。
可以為其命名,但常用文字所無法做到,(因為太深奧了)。
它雖無形,可從中明白天地混沌初始的道理(名:按明白解)。
它也有形(特異功能人可以看見),可以明了宇宙萬物的本源。
因此,它時常處於無有狀態,想看時即可觀其奧妙。
但它永久存在,想看只等它歸來即可(徼jiao:歸也)。
這兩種狀態雖說法不一樣,但是同一個概念,都可以說是深奧。
十分深奧且玄妙,是洞悉世間一切奧妙的法門。
這「道經」第一章,老子像佛陀得道後傳授教法道法一樣,以特異功能狀態下的親身體驗和感悟,向世人傳達什麼是「道」(天道)。但在此只是表述了當他在功能狀態下,觀察到了世界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概念依然處於模糊狀態),十分奧妙。
下一講對上述「道經」第一章將用現代氣功理論進行翻譯,別有一番風味,請留意。
歷史文化,有時候十分微妙,微妙得令人窒息,微妙得讓人不敢相信。
此文原題目為:氣功理論乃探究和看破《道德經》內涵的跳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