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震撼長圖告訴你:微觀世界有多小,宏觀宇宙有多大

2021-02-08 尹哥聊基因

本文轉載自微信號「新原理研究所」

過去

我們曾認為肉眼所能看到的

便是宇宙中的一切

隨著顯微鏡和加速器的發明

我們能夠看到的尺度也越來越小

從細胞,到原子,再到基本粒子

……


然而

我們所能探測的終究有限

小於10-18米的尺度

是現代科技無法企及的領域

那麼

最小究竟有多小?

理論學家認為

普朗克長度是基本尺寸的極限

在比它更小的尺度裡

已知的物理學定律會崩塌


□ 普朗克長度(lp)的定義。其中ħ代表約化普朗克常數,G代表引力常數,c代表光速。

另一方面

望遠鏡的解析度的逐步提升

極大地拓寬了我們的視野

我們能夠看到

越來越遠的天體

和越來越早期的宇宙

從最小的量子泡沫

到構成萬物的原子

從雙螺旋結構的DNA

到複雜的細胞

從地球上那些肉眼可見的宏觀事物

到遙遠太空中需用光年丈量的龐大天體

下面這張圖將帶領你

從極小的量子世界

穿梭到我們能夠探索的最大極限

一同領略宇宙中的

極小與極大

關注後,

點擊菜單欄「文章」,閱讀尹哥聊基因精選文章。

點擊菜單欄「視頻」,觀看尹哥演講視頻和科普視頻。

發送數字0,即可申請加入尹哥的粉絲圈「尹力場」。

發送數字8,即可通過關鍵詞搜索往期文章。

【聲明】生命科學與基因技術正在高速發展,針對同一研究課題,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識結構及參閱資料準確性的局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歡迎讀者隨時糾錯並參與討論。

相關焦點

  • 微觀世界有多小?宏觀世界又有多大?專家表示超出你想像
    關於微觀與宏觀世界,說點感想吧!微觀,目前世界科學前沿成果認為,是六種輕子與六種夸克以及膠子等17種粒子。據此,愚夫以為,還有更小的粒子。陰小至極,可名謂元陰子。陽小至極,可名謂元陽子了。由元陰子產生六種輕子,由元陽子產生六種夸克。現在看來,很可能夸克還不是最小的,基本粒子趨近於無窮小。微觀世界是無窮小的。
  • 微觀的盡頭是宏觀嗎?一口氣讀懂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差別
    大部分的科學家都認同愛因斯坦對於宇宙的理解,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科學家認為量子力學才是宇宙的真理,可以說宏觀和微觀之間似乎存在一個無法解釋的界限,導致了兩者遵循不同的規律,那麼宏觀和微觀之間又應該怎麼去區分呢?
  • 微觀世界與宏觀宇宙究竟有哪些不同?科學家為何說它們如此相似?
    微觀世界的意思就是,通過對物體的放大所呈現出的極其微小的物質世界,而宏觀宇宙指的是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這兩者一個無限小一個無限大,看似不相關,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通過科學家對微觀世界和宏觀宇宙的對比發現,這兩者之間竟然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科學家發現,宇宙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非常的有規律,整個宇宙都處在一種粘乎乎的狀態之中。而在微觀世界裡,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把一片樹葉不斷放大,在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個像極了宇宙的宇宙模型就此出現。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微觀世界究竟有什麼秘密
    火星來的探索家帶您走進宇宙深處,探索茫茫宇宙中的奧妙無窮。如果我們把原子放大一億倍,是否能呈現出一個宇宙?微觀的盡頭能不能看待成宏觀?隨著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也越來越多,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被天文學家發現: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太陽圍繞著銀河系旋轉,而銀河系的中心卻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整個宇宙看起來非常的有規律,就像一個整體密不可分。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宇宙中速度的極限就是光速,如果我們無法超越光速就永遠無法撼動巨大的宇宙,這是否是宇宙的一種自我調節保護方式?
  • 微觀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是不是跟宏觀宇宙很相似,探秘微觀宇宙
    可是我們人類十分聰明,科學家們通過對宇宙的研究發現,既然宇宙無限廣袤,人類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探索,那麼人類可以從微觀宇宙下手,因為微觀宇宙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只要了解宇宙的微觀世界,那麼就能夠打開宇宙奧秘的大門,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 宇宙到底有多大?讓哈勃望遠鏡告訴你答案
    然而,這一結論立刻被科學家們否定了,一方面,人類已經很多年未探索宇宙了,另一方面,宇宙的宏大遠超人類的想像,甚至可以說它已超出且顛覆人類的認知。這兒有幾張圖片來告訴你宇宙的浩大與人類的渺小。圖解:地球與月球。
  • 微觀與宏觀的界限(2)
    但是,關於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界限問題,還遠沒有定論,科學家們使越來越多的「宏觀物體」顯示出了量子態,而量子世界的本質卻還沒有顯現出來。量子世界與宏觀世界的表現截然不同,其中最大的區別大概就在於量子「疊加態」,也就是說,一個微觀粒子可能因為「疊加態」同時存在於幾個位置,而這種狀態在宏觀世界中卻從來沒有出現過。究竟是什麼使整個宇宙沒有呈現出量子態?可能正是因為無所不在的連續的退相干過程,才使我們的宏觀世界沒有出現量子態,這也正是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之間的界限。如何理解這個在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之間的界限?
  • 夸克並不是宇宙裡最小粒子,人類對微觀世界還知之甚少!
    太空船長還記得在上初中物理課的時候,物理老師說夸克是最小的粒子,一般考試不會太考夸克這個粒子,夸克只是作為課外的延伸知識,甚至物理考試不會讓你填寫夸克這兩個字!點擊播放 GIF 0.0M夸克比原子要小很多,夸克有非常精細的結構,在這裡我們就不說了,因為太專業的東西也很難讓人理解。
  • 宏觀宇宙源於微觀世界?科學家:把原子放大十億倍將呈現宇宙框架
    眾所周知,宇宙是非常大的,大的根本找不到邊際,跟宇宙相比,無比廣闊的銀河系甚至都不如一粒沙子。而原子是極其小的,如果我們拿一個原子跟桌球相比,就相當於拿桌球跟地球相比,簡直小到了極限。因為宇宙太大了,科學家發現的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都有將近五光年的距離。於是,科學家們不得不打算從另外一個角度重新認識這個宇宙。微觀世界指的是一些極其微小的物質世界,如原子、電子、質子等。通過對微觀世界的研究與分析,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現象: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基本構造是大致相同的。
  • 宏觀世界宇宙之大,微觀世界細菌病毒之小,讓人細思極恐嗎?
    其實也可以說很多很多,每一件事情細思一下,都有極恐之處;但也可以說沒有,人們天天過生活,如果有那麼多的極恐還咋活?有這種情結的人是過於矯情罷了,沒事找事。既然矯情,今天就也來矯情一下,先說說大與小。宇宙之大,人類之渺小,說起來也可以看做一個細思極恐的事情。
  • 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界限在哪裡?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原因其實很簡單,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存在矛盾」,有一些特殊的物理現象,我們目前還沒辦法解釋,一旦想要衡量的物理量達到了一個「十分大」或者「十分小」的程度時,我們的物理知識就會出現偏差,例如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但是宇宙本身膨脹的速度,就是超過光速的,這是因為宇宙本身太過龐大,膨脹一秒鐘製造出來的空間遠比,光速飛行一秒的時間要長
  • 「量子力學」有多重要?幫助人類探索宇宙本質,尋找微觀奧秘
    首先,經常把「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掛在嘴邊的,大部分都不理解量子力學的意義,也不理解理論物理中對宇宙本質的看法,只是簡單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識來判斷宇宙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問題,在物理學中我們可以簡單的分為「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我們的日常生活都在宏觀世界中,而微觀世界中的物理規律就是我們說的「量子力學」。
  • 水星到底有多小?地球又有多小?這些震撼的照片讓你直觀感受
    水星到底有多小?地球又有多小?這些震撼的照片讓你直觀感受科學家們對太空進行探索時,一直都在說太陽非常大,是地球的130萬倍。我們的地球已經很小了,但是我們知道,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其實並不是地球,而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質量只有地球的0.056倍,而它的大小僅相當於地球大小的38%。這樣的差距其實並不非常的大,和太陽一比,兩者的大小其實差不多一樣,那麼地球和水星與太陽相比到底有多小?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我們一直都無法直觀的看到太陽到底有多大,只能知道非常的大。
  • 宇宙有多大,人就有多渺小
    3、這額個受精卵最終變成了你,而你,又光榮的成了這個星球上70億人中的普通一員。4、你覺得這就算多了麼?實際上如果把地球上所有人堆成一座小山,連科羅拉多大峽谷也填不滿。科羅拉多大峽谷有多大呢?它的面積只有地球總面積的0.00053412%,大約是北京面積的八分之一。
  • 微觀世界:「宇宙」可能是這樣存在的
    科學家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觀察,發現微觀世界與宏觀宇宙極為相似,並且基本結構也大致一樣,如果真的可以將原子放大10億倍,那麼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極有可能就是一個宇宙的模型。在幾千年前,我們的先人就曾提出「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的言論,若宇宙真的存在大小之分,那麼宏觀來說宇宙自然就沒有了盡頭,按照這樣的說法,在量子級的世界可能還存在有更小的未被認知的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之外還有宇宙,微觀世界裡面一定還有另一個世界,只是以我們的能力來說無法探尋到而已。
  • 色即是空:一張圖看懂宇觀、宏觀、中觀、微觀世界
    從10米, 100 米, 1000米,以此類推, 直至巨視世界的無盡。按照我們觀察世界的角度可以分為宇觀、宏觀、中觀、微觀……宏觀,也就是從大方向來看,比如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甚至地球都還有可以稱為宏觀。再往上走,比如天體運動,在太陽系乃至銀河系角度觀察和思考世界就是宇觀宙。
  • 量子物理學有多麼奇妙?這部科幻片展現了一個絕美的微觀世界!
    量子物理學鏡頭下的世界十分美妙,它讓我們認識了世界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它讓我們從宏觀關注到微觀;它告訴我們,看,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是一樣的!從哲學角度講,微觀世界就是宏觀世界的縮影,這也和量子物理十分相似。
  • 宇宙有多大?地球有多渺小?看看這幾張圖片絕對讓你震撼!
    自從人類有了超級望遠鏡以來,人們看到的距離越來越遠,人類可觀測的宇宙越來越大,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 宇宙秘密大起底,你以為的無盡宇宙,有可能只是一顆原子?
    但是幾百年過去了,宇宙的本質仍然像一個潘多拉魔盒,許多秘密依然被封存在未知的世界裡。潘多拉魔盒的秘密在普朗克提出關於量子的概念之前,人類只能看到一個宏觀的世界。就比如我們只能看到一朵花,卻看不到花朵內細胞結構是如何分布的?
  • 「多重宇宙論」可以解釋微觀世界的「疊加態」?
    這個狀態只有在微觀世界才會明顯,因為我們宏觀世界從來沒見過這種狀態,但是產生這種狀態的原因,我在前面的文章並沒有給大家做講解,今天我重點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為了照顧前面沒看我寫「疊加態」文章的朋友,我再簡單說下啥是疊加態,其實就是說微觀粒子具有一種「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在宏觀世界卻從未見過,雖然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荒謬的狀態,但是前面我寫了一篇「貝爾不等式」的文章,已經詳細說明了這種疊加態在微觀世界的確存在的,所以你不用再質疑這種疊加性的正確性。但是這種疊加性到底是誰帶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