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困擾人類的問題,除了生命的起源之外,就是關於宇宙的奧秘。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探索宇宙,宇宙的真正模樣到底是什麼,是人類一個永久性的研究課題。雖然從幾百年前開始,科學家們就已經可以藉助天文望遠鏡等一系列科技產品來窺探宇宙真實的樣子。但是幾百年過去了,宇宙的本質仍然像一個潘多拉魔盒,許多秘密依然被封存在未知的世界裡。
潘多拉魔盒的秘密
在普朗克提出關於量子的概念之前,人類只能看到一個宏觀的世界。就比如我們只能看到一朵花,卻看不到花朵內細胞結構是如何分布的?只知道人類的身體的是由各種器官構成的,但是卻不清楚這些器官其實是由數千萬種細胞構成的。諸如此類,比比皆是。
但當量子的概念被提出,一切被改變了,這些隱藏在宏觀世界下的未知世界開始被人們注意到,人們開始研究微觀世界。在微觀世界中,一切物質都會被切分的很小很小,而科學家們通常將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等基本粒子稱之為微觀世界的客觀物體。
而當原子結構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人們被眼前所見的場景震撼了,竟然還存在這麼小的「世界」。原子是這些基本粒子中最奇特的存在。它的奇特之處在哪裡呢?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是不可被分割的存在。但是在物理反應中,原子卻可以被分割成很多狀態。而這些被分割出來的物質會圍繞著原子核進行運轉,類似於我們的宇宙結構。
宇宙有可能只是一個原子?
在觀察原子結構的時候,我們驚奇的發現,電子、中子、質子等離子都在圍繞著原子核運轉,而這種運轉和宇宙中太陽系的運轉極為相似。你以為我們的宇宙很大?其實它有可能只是一個原子。
這種相似的運轉方式讓人類浮想聯翩,難道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之間真的存在某種聯繫嗎?很多科學家認為其實宏觀世界的終點就是微觀世界,微觀世界的盡頭就是宏觀世界的本質。
世界萬物的關係錯綜複雜,而人類認識宇宙也才短短百年而已。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宇宙本質會和宇宙中的物理現象黑洞一樣,遲早有一天會被公諸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