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著橫跨930億光年的巨大尺度,但這也僅僅只是目前的科技的可觀測範圍而已要知道在宇宙的可觀測範圍之外必定有著非常廣袤的星海及探之不盡的空間。光年是長度單位,用來計量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的距離,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所經過的距離,為9,460,730,472,580,800米,是時間和光速計算出來的單位。
"年"是時間單位,但"光年"雖有個"年"字卻不是時間單位,而是天文學上一種計量天體時空距離的單位。宇宙中天體間的距離很遠很遠,如果採用我們日常使用的米、千米(公裡)作計量單位,那計量天體距離的數字動輒十幾位、幾十位,很不方便。於是天文學家就創造了一種新的計量單位--光年,即光在真空中用去一年時間所走過的距離。距離=速度×時間,光速約為每秒30萬千米(每秒299,792,458米),1光年為9,460,730,472,580,800米。
這是一個非常巨大且難以想像的尺度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什麼更高的科技突破光速速度的話在宇宙中航行則是十分枯燥切乏味的。因為照目前的科技速度來講到達另外一個星系則是要花費一生的時間而且要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來完成的。
我們的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數顆繞日彗星,一個剛好適中熱度適中的恆星,太陽是銀河系較典型的恆星,位於分支懸臂獵戶臂上,離銀河系中心有2.61萬光年,太陽系移動速度約240㎞/s,2.26億年轉一圈。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於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圓軌道上運行,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彗星的繞日公轉方向大都相同,多數為橢圓形軌道,一般公轉周期比較長。這真是一個完美的旅居場所與其宇宙的巨大尺度來講,找到這樣一個完美的星系生存或許才是對生命最大的負責。
不光是太陽系內各個行星有著自己的自轉與公轉軌道太陽系也是有著自己的自轉與繞銀河系的中央是超大質量的黑洞(人馬座A*)的公轉
再來看銀河系
銀河系(Milky Way Galaxy,別名銀漢、天河、銀河、星河、天漢等),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以及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從地球看銀河系呈環繞天空的銀白色的環帶。總質量約為太陽的2100億倍 ,隸屬於本星系群,最近的河外星系是距離銀河系4萬2千光年的大犬座矮星系。
有理論認為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也有著自己的自轉與公轉的運動的。但是繞哪裡的什麼天體做運動的呢?按照物理定律看前面的運動分析的話,則是在本溪星群內可能有某個巨大引力的黑洞或者未知的天體在用自身引力拖動著巨大的本星系群在做自轉與公轉運動的。而由於尺度十分的巨大這個行為就算是整個人類的歷史也不能得到有效到觀測數據。
我們再看本星系群與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團 室女座超星系團或本超星系團是一個包括地球屬於的銀河系所屬之本星系群在內的一群星系組成的超星系團。其形狀類似平底鍋裡的薄餅,覆蓋一塊直徑約為2億光年的區域。
室女座超星系團包含約100個星系群與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約位於其中心位置。 本星系群位於室女座星系團的邊緣並且仍在繼續向遠離室女座星系團的方向移動。
由此數據可以看到宇宙中的各個天體無論是目前可定義的最大的室女座還是小到某一個單獨的衛星都是在向著某一個目的地前進的這個前進的動力或許就是引力,再往大來說的話可能就是宇宙網。這個目的看似不那麼單純卻又有著從小到大而又由大包含小,這樣的行為宇宙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或許是因為運動才有意義,運動才造就的時間。這樣才可以使記錄得到發展。各天體間的運動都在朝著目標所本能的運動才使我們的存在更加豐富多彩。
又或者從宇宙空間的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些巨大的天體們集合在一起看上去僅僅只是一小片漂浮動蕩的星雲而已,又或許宇宙本身有著難以想像不可揣摩的尺度這些一片片的小小星雲在我們近距離進入後才會感覺得到非常的巨大吧。畢竟我們是那麼的渺小那麼的微不足道,從宏觀角度來看大家都在運動且有著自己的使命與目的。但不管宇宙的終極意義與目的如何,這個過程終究才是具有真實意義的存在。
綜上僅為筆者個人觀點大家是怎麼想的呢?大家是否也跟筆者一樣認同宇宙間個天體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運行軌跡與運行意義呢?歡迎大家點擊下面評論區留言討論哦。我們明天見。 ( ^_^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