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多任務多開發環境雷達系統的設計

2020-11-26 電子產品世界

0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0807.htm

  某制導雷達主要用來準確、快速跟蹤低空飛行的小目標,以引導攻擊系統打擊目標。雷達的平臺控制系統應具有掃描精度高,響應速度快等特點。基於上述要求,本文給出了工控機為核心,在VC++開發環境下通過編程實現雷達終端實時數據的採集、顯控和數據回放等功能,同時在LabWindows CVI開發環境下通過編程操控控制平臺的實現方法。該方法集雷達實時顯控與平臺控制操控於一體,因而不僅提高了雷達系統的整體工作性能,同時也進一步改進了操控平臺的控制精度、穩定性、靈活性。

  1 系統整體結構

  本系統的整體結構簡圖如圖1所示。其中的PCI控機通過串口與雷達系統終端相連,用於接收從雷達終端傳輸來的數據,並在保證可靠性地基礎上完成數據採集、實時處理,數據回放等多任務要求。該PC工控機的配置是:CPU選用INTEL(R)Core(TM)2 Duo CPU E4600@2.40GHz;內存2GHz,顯示卡為INTEL(R)82945G Express ChipsetFamily;網絡適配器選用INTEL(R)PRO/1000 PMNetwork Connection;主板可支持包括INTEL雙核在內的多種CPU及三個串口、一個並口、四個USB口、兩個CAN口以及PS/2鍵盤和滑鼠支持的USB口;底板應選擇適當的PCI和ISA擴展槽數量。


該處理系統中,PC工控機不但可通過串口接收雷達終端數據。同時可通過在PC工控機中配備的PCI7841板卡來實現對操控平臺的控制。該PC 工控機配備有兩塊PCI7841板卡,可選用其中的任何一塊,因而相當方便。操作時,只要將操控平臺零點坐標的數值報告給計算機,計算機即可將該值設置為平臺控制軟體的零點。同時,通過選擇平臺的掃描方式、掃描範圍和掃描步進值便可精確控制雷達平臺的掃描行為。當所有的工作模式和參數設置完畢,就可以通過操作軟體界面上的功能按鍵開始工作,PC工控機便可通過和PCI7841板卡相連的CAN總線將控制命令發送出去,而操控平臺在接收到從CAN總線發送來的控制信號後,就可實現相應的平臺動作。

  2 系統工作界面及功能

  圖2所示是實時顯控系統軟體的應用界面,圖3是操控平臺控制軟體的應用界面。這兩部分可提供雷達實時顯控系統軟體與平臺控制軟體的實現界面及主要功能模塊。可通過綜合設計技術來實現系統實時顯控和平臺控制的綜合功能。


3 雷達實時顯控與平臺控制的綜合設計

  本系統通過使用一臺PC工控機來完成雷達與平臺的實時控制,該工控機配備有兩塊PCI7841卡,作業系統為Windows XP,編程環境為VC++6.0和LabWindows CVI8.5,可分別提供給雷達實時顯控軟體和操控平臺控制軟體開發使用。

  3.1 雷達實時顯控系統的實現

  雷達工作時,PC工控機通過串口將接收來自雷達終端的數據,數據格式為10 ms一幀,每幀38個字節,雷達工作參數和工作狀態就裝訂在此數據幀中。實時顯控軟體主要完成三個功能:一是終端數據採集,以供數據的後續處理;二是現場實時顯控,以供現場顯控和分析;三是數據回放處理,以供事後分析和功能調試。在現場系統聯調中,可通過使用實時處理功能來實時顯控到雷達的主要目標參數,包括距離、速度、方位角偏差、俯仰角偏差等,這些參數不但在數據欄中可實時顯示,而且還可以曲線的方式直觀地出現在坐標系中。本雷達的主要目標狀態有截獲或未截獲、寬波束或窄波束,根據這些狀態可以確定雷達現場工作的性能。此外,實時顯控軟體還應提供雷達本身的關鍵參數,以及幅度值AGC等的實時顯示。通過現場查看上述指標可以判斷雷達工作正常與否。另外,還能以動畫形式模擬飛彈來跟蹤目標的整個過程,也可根據飛彈處於大視場還是小視場來自動切換顯示不同的坐標系,從而達到直觀生動模擬飛彈運行過程的效果。

  3.2 平臺控制系統

  由於PC工控機配備有兩塊PCI7841卡,可通過PCI7841卡將其固有接口形式轉換為CAN總線對外輸出,從而通過CAN連接線將另一端連到操控平臺。由於在進行動態性能試驗時,需要平臺掃描配合,而本平臺控制軟體即為實現此功能而設計的,它能實現方位掃描、俯仰掃描、方框掃描、圓掃描等幾種掃描運動,完全可滿足雷達動態測試的要求。同時,每種掃描方式的掃描範圍、步長、時間間隔等均可設置。另外,使用本平臺軟體控制平臺還具有控制精度高,響應速度快等優點。同時界面中還設有優先級最高的復位鍵,可讓平臺隨時復位到原點位置,為新的系統聯調做好狀態準備。另外還添加了零時刻啟動功能鍵,通過該鍵可方便地關斷制導雷達的自檢信號,使雷達提前由自檢狀態進入工作狀態。

  以上綜合功能均可在一臺安裝有多個開發環境的PC工控機上實現。

  4 結束語

  採用雷達實時顯控與平臺控制綜合設計技術,只需一臺安裝有相應開發環境的PC工控機,就可同時實現對雷達終端數據的實時採集、顯控、回放和對操控平臺的控制。通過該實時顯控系統,可在第一時間掌握雷達的工作狀態,從而擺脫了只有數據採集處理後才能確認工作狀態的困擾,節省了時間,豐富了工作方式,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平臺控制軟體的應用,不但提高了操控平臺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改善了平臺的工作精度和靈活性。這樣當實時顯控和平臺控制系統同時啟用時,只需一個人用一臺PC工控機,就可快速、精確、靈活、實時地實現雷達性能的動態測試和分析。目前,該技術已在某雷達產品上多次成功應用。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開發新的雷達系統 或可取代雷射雷達
    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電氣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方法提高現有雷達傳感器的成像能力,可以使其準確預測場景中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新系統在夜間和大霧天氣測試時表現良好。
  • 史密斯英特康獲得通用原子能公司為空對空雷達系統開發多功能射頻...
    ualEETC-電子工程專輯該合作開發合同旨在設計一種多功能微波發射和接收組件,應用於雷達和軍事數據鏈路通信應用,將支持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認證的空中交通監控解決方案。ualEETC-電子工程專輯通用原子航空系統(GA-ASI)正在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合作,為航空交通監控系統開發符合技術標準訂單的空對空雷達,這將使無人駕駛飛機能夠在美國國家領空系統進行例行飛行。
  • 無人機集群研究,不可不知的多無人機任務規劃設計
    現代的無人機系統已經不僅僅是發展初期的靶機、偵查機等飛機可同日而語了,在現代戰場環境下,一個複雜任務往往需要多架UAV利用群體的優勢才能完成,這個無人機群由一個龐大的數據鏈完成信息交互,在任務制定的過程中要求快速、經濟,並且要求足夠的餘量控制以確保任務的完成,同時由於戰場環境的複雜性和實時性,任務規劃要求具有快速反應的能力
  • 第六講 DSP在雷達信號處理中的應用
    基於dsp的雷達信號處理系統結構設計 現代雷達信號處理系統是典型的實時並行處理系統,採用模塊化設計,多種模塊構成一個通用硬體平臺,根據軟體雷達的思想,通過改變算法和軟體,使其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和任務需要。由於多dsp處理模塊具有運算密集、體積小、實時性好以及處理時間可嚴格預測等特點,通常可作為系統的核心模塊。
  • 基於二維MEMS振鏡的雷射雷達系統的光學設計
    基於此設計結果搭建雷射雷達樣機,實驗驗證系統探測距離可達45 m,全視場角40︒ × 10︒。結果表明系統可一定程度上提高雷射雷達探測距離和視場角。光學系統作為MEMS雷射雷達重要組成部分,分為發射光學系統和接收光學系統,發射光學系統的主要任務是減小發射光束的發散角,使其光束質量更好,主要設計難點是MEMS掃描振鏡的鏡面面積較小,限制光束的直徑,直接影響準直光束的發散角。
  • 基於毫米波雷達的汽車盲區監測系統設計方案
    基於毫米波雷達的汽車盲區監測系統設計方案 智車行家 發表於 2020-12-04 09:36:18 本文提出一套基於毫米波雷達的汽車盲區監測系統設計方案。
  • 雷達航跡融合算法驗證系統設計
    摘要:在雷達多站點航跡融合算法設計中,算法驗證是設計的關鍵一環所設計航跡融合算法驗證系統是基於網絡的分布式計算機系統,結合自構建模式,可模擬多雷達站點、多目標、異步數據傳輸、分布式航跡關聯與融合等功能。
  • 淺析我國超導光電子雷射雷達系統
    近期中國超導電子領域傳來一則好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遠距離實時跟蹤探測 雷射雷達試驗成功 超導光電子雷射雷達系統是中國電科十四所與南京大學共同研究而成,研究團隊根據大氣層具體情況分析,結合低空大氣減弱的複雜環境,針對性研製探測器,使其更加精準靈敏。成品研製完成後在外場對探測器進行試驗,研究團隊從試驗過程中發現存在的缺陷,進而改善探測器性能,提升抗環境能力,終於成功完成了數百公裡實時跟蹤任務。
  • 多處理器系統晶片設計:IP重用和嵌入式SOC開發的邏輯方法
    * 排除設計缺陷的成本:設計團隊越大,NRE費用越高,利潤和市場份額損失就越大, 這都使避免設計缺陷的成本變得不可忍受。 * 硬體/軟體集成時間滯後:作為系統開發過程的最後一步,軟體集成通常使得整個開發計劃延遲。對於新的產品開發工程而言,硬體/軟體驗證的滯後是一個極大風險。
  • 基於ADSP21161的比相測距雷達跟蹤控制系統設計
    摘要: 介紹了ADSP21161的結構及性能,主要討論了其在連續波比相測距雷達中的應用。介紹了比相測距雷達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以DSP為核心的雷達跟蹤控制系統的硬體結構和軟體設計,詳細討論了軟體部分的設計和實現。
  • 毫米波雷達系統方案
    但是,目前在全球範圍內77GHz毫米波雷達晶片並沒有穩定的供應體系,由於相關智慧財產權與合作協議的原因,英飛凌、飛思卡爾、意法半導體等晶片商對中國並沒有放開77GHz雷達晶片的供應,因此國內77GHz毫米波雷達的開發受到一些限制。
  • 多傳感器智能輪椅的硬體系統設計
    0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6076.htm  智能輪椅的任務是安全、便捷地把用戶送到目的地,完成既定任務。這就要求在設計之初就把人這個因素納入考慮之中,所以,安全、舒適和容易操作應成為智能輪椅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使用者身體能力的差異決定了智能輪椅需被設計為一個功能多元化,能滿足多種層次需要的電子系統,而模塊化最能體現系統多功能化的特徵,每個用戶都能根據其自身殘障類型和程度選擇適當的模塊集成,且設計者可以在現有基礎上通過增添功能模塊,很方便地對輪椅功能進行改進。本文著重就智能輪椅模塊化設計進行了闡述。
  • 多線雷射雷達與單線雷射雷達有哪些區別?
    多線雷射雷達是指同時發射及接收多束雷射的雷射旋轉測距雷達,市場上目前有4線、8線、16 線、32 線、 64 線和128線之分,多線雷射雷達可以識別物體的高度信息並獲取周圍環境的3D掃描圖,主要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
  • 基於BF533和FPGA的雷達信號模擬器設計實現
    且隨著雷達信號模擬技術的不斷發展,已成為雷達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936.htm當今雷達信號模擬器多採用軟硬結合的設計方式,使得系統有更大的靈活性。可採用編程的方法設置所需的模擬雷達信號的各種參數,使模擬器能實現多種信號類型。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雷射雷達技術產品種類繁多,性價比高,在我國眾多行業領域得到「大」規模應用,尤其是環境監測、電力、汽車、城市規劃、鐵路、林業、礦山、海岸線、考古等領域。隨著計算機技術、GPS和其自身技術發展和完善,雷射雷達技術應用最近幾年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 什麼是超視距雷達?有多厲害?
    超視距雷達,不是指超過人眼視力範圍的雷達,而是超過直線觀測範圍的雷達。它在作用上有獨特之處,某種程度上還是很厲害的。 先說它「超」在哪。對於普通人來說,遠方的地平線也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但對於傳統雷達而言,這道地平線是其成為「千裡眼」的重大阻礙。受地球曲率的影響,地面雷達對遠距離低空目標的探測始終是個難題。
  • 科普:先進合成孔徑雷達的工作原理及系統組成
    垂直於軌道方向的解析度或距離解析度是發射雷達帶寬的函數。考慮到儀器的峰值功率限制,利用了脈衝壓縮技術來提高其性能。端到端系統相參工作的事實意味著,在整個儀器和信號處理鏈中,複雜的傳輸和接收信號之間的振幅和相位關係都保持不變。ASAR設備的設計提供了很強的任務靈活性。地面控制站可以在五種工作模式中任選其一:--圖像模式。
  • 合成孔徑雷達系統
    幹涉SAR可以全天時、全天候、近實時地獲得大面積地球表面三維地形信息,空間解析度高,對大氣和季節的影響不敏感。整個衛星系統, 每天可以提供全球從北緯80°到南緯80°地區的30 多幅圖像, 具有SpotLight和Strip-Map兩種工作模式, 並且具有星際鏈路能力, 縮短了系統相應時間, 具備對「熱點」地區每天30 次以上的成像能力。
  • 康耐視推出3D和多相機視覺系統
    全球領先的機器視覺公司康耐視公司今日宣布推出一個全套的機器視覺解決方案,使 3D 和多相機 2D 應用的開發、部署和維護比以往更加簡單。另外,簡單易用的 Cognex Designer?軟體、強大的 VC5 視覺控制器、3D 雷射位移傳感器和全新康耐視工業相機 (CIC) 模式能夠滿足最苛刻的 3D 輪廓和高性能多相機應用的需求。  VC5 視覺控制器預安裝了 Cognex Designer 軟體,這是處理視覺任務配置、工廠通信和運行時用戶界面設計的全套環境開發。拖放連結圖形界面有助於輕鬆配置康耐視業界領先的 2D 和 3D 視覺工具庫。
  • 人工智慧分支——多智能體
    、易於擴展性和設計靈活簡單,客服了建設一個龐大的系統所造成的管理和擴展的困難,能有效降低系統的總成本;(3) 在多智能體系統的實現過程中,不追求單個龐大的複雜體系,而是按面向對象的方法構成多層次,多元化的智能體,其結果降低了系統的複雜性,也降低了各個智能體問題求解的複雜性;(4) 多智能體系統是一個講究協調的系統,各智能體通過互相協調去解決大規模的複雜問題;多智能體系統也是一個集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