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煮茶,玲瓏剔透的玻璃壺,比其他材質的茶壺更出色?

2020-12-0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冬日陽光杲杲,午後光線正好,適合拍照。

明亮溫和的日光,讓人舒服而愜意。

追著灑落到窗前的光影,喝一泡正巖肉桂。

橙黃透亮的茶湯,倒出錘紋的玻璃公道杯後,一束光剛好打過來。

被玻璃錘紋切割下的光影,如晚霞般變幻莫測。

換作了其它材質的公道杯,可呈現不出這樣的倒影。

李白因寫過,「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最近,被網友調侃為凡爾賽文的鼻祖。

但李詩仙的塞外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實則更為經典。

美酒夜光杯的形象浮現在腦海裡,正是面前這樣。

一束柔光打在晶瑩的錘紋杯上,倒入茶湯,波光粼粼。

閃亮得,仿佛在發光。

認真說起來,玻璃材質的茶具其實在茶桌上,平常可見。

小到普通的玻璃公道杯,品茗杯。

大到玻璃煮茶壺,玻璃蒸茶壺。

還有就是江浙一帶朋友在喝綠茶時,最常用到的玻璃杯。

一應的清透晶瑩,玲瓏夢幻,光華流轉。

下面就來盤點那些茶桌上常見的玻璃茶具,為什麼玻璃壺煮茶,玻璃杯泡茶常見。

而玻璃材質的蓋碗,卻遠不如白瓷材質的普及呢?

《2》

玻璃壺煮茶,究竟有什麼好?

冬天到了,氣溫逐漸轉冷,煮茶正流行。

現代生活裡煮上一壺茶,玻璃煮茶壺可謂高頻出現。

電陶爐+耐高溫的玻璃壺,是冬日煮茶的常見搭檔。

比起其它材質的煮茶壺,玻璃煮茶壺有著不少獨到優勢。

1.玻璃材質透明,方便在煮茶過程中,留意壺內的變化。

自古來,煮茶先煮水。

等到一壺水燒沸,水泡連珠湧起,波浪翻滾時,可以準備投茶。

投茶後稍微等一會,等茶葉被煮出略微湯色時,便可以摁下加熱鍵的開關。

此時趁著電陶爐面板的餘溫,處於高溫滾沸狀的茶湯,還需等待「止沸」。

當茶湯不再咕嚕-咕嚕的沸響時,回歸平靜後,一壺茶方才正式煮好。

比起陶壺,砂壺,鐵壺等,玻璃壺煮茶更方便茶湯的濃度深淺變化。

從而,及時的調整煮茶時間。

避免長時間煮茶將湯色煮得極其濃釅後,還渾然不知。

2.玻璃煮茶壺,日常清洗養護更方便。

玻璃壺的表壁,細膩光潔,不容易藏汙茶垢,殘留茶漬。

每次煮茶後只需稍加衝洗,用海綿輕輕擦拭,便能恢復光潔如新的狀態。

比起內壁粗糙的陶壺,砂壺,玻璃煮茶壺的清洗過程更輕鬆。

比起易鏽的鐵壺,易生出銅綠的銅壺,玻璃壺在日常使用和養護過程中,尤為省心。

3.耐高溫的玻璃煮茶壺,性價比高。

玻璃材質的種類眾多,但玻璃煮茶壺的用料,大多為耐高溫的款型。

耐熱耐高溫的玻璃煮茶壺,能夠經得起在煮茶過程中,持續加溫的考驗。

並且,市面上的玻璃煮茶壺,種類豐富,器型多變。

有提梁壺,有側把壺。

有容量大的,也有容量小巧的。

有內膽的,也有無內膽可以直接煮茶的。

其中在煮茶壺的內膽上,還有不少為「蒸茶煮茶兩用款」。

煮茶的內膽,茶與水隔了一層濾網,可以直接接觸。

蒸茶的內膽,工作原理是讓水蒸氣源源不斷接觸上方的幹茶,將滋味緩緩提取。

茶壺+內膽,兩兩搭配,能成就一組高性價比的搭檔!

《3》

玻璃杯泡茶,有什麼特點?

普普通通的玻璃杯,隨處可見,尋常平易,普及率高。

與喝功夫茶常用的蓋碗/茶壺泡茶不同,玻璃杯泡茶的操作更為簡便。

簡化下來,主要不過是投茶和注水這兩步。

比起蓋碗等形式,玻璃杯泡茶亦擁有獨到優勢。

一來,玻璃杯泡茶不挑場合。

不論是居家休閒,還是差旅途中,亦或辦公閒暇。

都可以隨手泡一杯清香鮮潤的好茶,享受片刻放鬆。

對工作節奏快,閒暇時間有限,沒有足夠空閒支撐喝功夫茶享受時。

用玻璃杯泡茶,亦能過一過茶癮。

二來,玻璃杯泡茶的衝泡難度不高。

用玻璃杯泡茶,預先用熱水燙過一遍杯子後,便進入正式泡茶環節。

泡綠茶,針對不同的綠茶的特點,有上投,中投,下投的講究。

而換成白茶時,萬變不離其宗——先投茶,再注水即可。

以玻璃杯泡白茶為例,因茶水不分離的緣故,投茶量宜少不宜多。

200毫升的水量,搭配1-1.5克幹茶,足矣。

投茶後,注水沸水,稍待片刻,好茶即成。

《4》

玻璃公道杯,品茗杯,是功夫茶具的點綴。

和玻璃杯隨手泡茶不同,喝功夫茶,則要正式許多。

至少在功夫茶具的選擇上,有不少基礎必備款。

1.主泡茶器,蓋碗或茶壺。

2.公道杯。

3.主人杯,品茗杯,茶杯。

4.其它零碎小工具。

茶濾,茶剪,茶秤,茶刀,茶巾,茶夾等,一應涵蓋與此。

常見的功夫茶具當中,玻璃公道杯和品茗杯,較為常見。

先來看玻璃材質的公道杯,它擁有不少獨到好處。

它能夠做到藝術欣賞性和實用性,完美的相結合。

錘紋材質的公道杯在倒入茶湯後,能夠欣賞到光華流轉般的倒影。

純透明,無裝飾的公道杯在裝入茶湯後,可以更好的觀察裡面的狀態。

茶湯顏色的濃淡深淺,茶湯質感的清透與否,茶湯是否渾濁發暗……

此番種種,都能及時看出不同,一覽無遺。

當遇到一杯渾濁不乾淨的茶湯時,可以及時發現不對勁,避免將這樣的爛茶喝入口,帶來不舒心的喝茶體驗。

另外,公道杯的器型上,琳琅滿目。

寬肚的,直筒的,細高的,方形的,圓柱形的,任君所選。

至於把手的有無,則看個人喜好。

當公道杯裝入一衝茶湯時,往往只佔整體容量的一半。

握在公道杯的上方再倒出茶湯,也不必擔心會燙到手。

而公道杯的容量,有大有小,看個人所需。

日常喝功夫茶使用時,容量不需太多。

不然在茶席上擺一個憨厚大杯子,總會缺了幾分精緻範兒!

而玻璃材質的茶杯,更是茶席布置上的巧思。

昨天剛泡了桐木紅茶,將橙黃的茶湯,倒入磨砂材質的品茗杯內。

端起杯,如同握住了冬日暖陽般,觸感細膩非凡。

曾買過一套,被朋友戲稱為「妙玉同款」的玻璃四方杯。

材質透明,倒入茶湯後,能清澈看到湯水的狀態。

總而之,玻璃材質的公道杯也好,品茗杯也罷。

它們兼美觀與實用為一體,與各式茶席風格百搭匹配。

也難怪會有這麼多人,喜歡用玻璃材質的杯子,充當作茶桌的點綴!

《5》

玻璃蓋碗,為何沒有瓷質蓋碗普及?

這點,說來話長。

古代的時候,玻璃有琉璃之稱,是當時的高級貨。

僅供王公貴族,上流階層實用,尚未飛入尋常百姓家。

但到了現代,機械化,標準化生產出來的玻璃製品,早已流於大眾與通俗。

手工製作的玻璃器物,數量極少,精品少。

何況在眾多手工藝術類玻璃材質的瓶瓶罐罐裡,擺放品多,日用品少。

而專門用於茶具設計的,更少。

所以在當下,玻璃杯,玻璃壺,玻璃公道杯,尚且在茶生活中常見。

而玻璃材質的蓋碗,則屬於較冷門的存在。

因為提到玻璃蓋碗,大多數茶友的心目中聯想到的不再是「玉盞流光」,而是流水線產物,缺了幾分韻味。

尤其是對標瓷質茶具時,更是缺少了文化蘊含。

瓷質的蓋碗,它的概念眾多。

甜白釉,手繪青花,仿古釉,天青仿汝窯,柴燒,梅子青,郎紅……

從市場普及率而言,作為後起之秀的玻璃蓋碗,難以與瓷器蓋碗做到平分天下的實力。

何況,素簡雅致的茶席布置上,簡潔的白瓷蓋碗,空間美學更是相宜。

而作為大批量工藝品的玻璃蓋碗,未免要看起來略微呆頭呆腦,少了精緻感。

何況與瓷器相比,玻璃材質耐熱耐高溫,性能優異。

所以,不少的大牌炊具,選擇用玻璃材質當做炊具。

茶具上,比起玻璃蓋碗,玻璃煮茶壺更常見。

各種原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恰恰在於玻璃材質的快速導熱屬性上。

玻璃導熱快,用於炊具、煮茶壺時是明顯優勢。

用在蓋碗上,則成了重大短板。

從實用性考慮,玻璃蓋碗易燙手,才是它不受歡迎的主因!

《6》

穿越回千年之前,玻璃的身價,堪比金垺。

穿越回到千年之前,玻璃的身價可比珠寶。

玲瓏剔透,玉盞流光,熠熠生輝的玻璃。

令無數的文人雅士們,留下讚美筆墨:

「嵐影浮春,雲容閣雨,澄泓碧展玻璃。」

現如今,玻璃材質的茶具,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玻璃杯,再到玻璃煮茶壺,最後到玻璃品茗杯,公道杯等。

它們像茶席上的一抹亮色,充當著點綴。

至於說,為何玻璃材質的蓋碗,尚未普及?

唯燙手二字,才是主因。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喝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時,如何為你的好茶,挑選適合的茶具?
    煎湯、熬藥、煮茶、煲湯……面面俱到。 而提到復古風的煮茶,選一個造型雅致的柴燒側把砂挑。 洗淨,注水,燒水,煮茶。 煮出來的茶湯,風味會特別順口、細膩。 而陶器茶具當中,現代茶圈內最為有名的在於紫砂。
  • 圖文並茂,詳解煮老白茶全過程,撬茶、煮茶完整流程演示!
    2.壽眉體積大,壓成餅後才會不佔空間3.餅茶方便運輸,損耗低與散茶相比,餅茶的確更方便攜帶。餅茶這種形態,除了方便運輸、保存之外,它在口感上也有獨到之處。秋冬季節,沒有什麼比能喝上一壺棗香老白茶更愜意了。不過,要喝壽眉餅,首先要學會一件事——撬餅。《3》煮白茶餅,先學會撬茶!
  • 玻璃壺溫度太高不適合泡茶?
    大家要是有關於普洱茶的問題,都可以私信給老胡,也歡迎來老胡的直播間提問哦~玻璃壺茶具回到正題,說玻璃壺溫度太高不適合泡茶原因主要在於材質不同而導致,例如玻璃製品的容器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出現瞬間溫差的時候,容易炸裂,存在安全隱患。這是因為以前的玻璃容器大多都是鈉鈣材質(容易炸裂)玻璃。事實上現在的玻璃製品已經不容易炸了,不過普通玻璃杯還是怕溫差過高,所以千萬別去挑戰玻璃杯的生命底線。
  • 夏天解暑最重要 4種茶一定要多喝
    香蘭涼茶:藿香9克、佩蘭9克洗淨,和茶葉6克一起放茶壺中,加500毫升開水,上蓋悶5分鐘,冷卻待飲。這款涼茶有解熱祛風、清暑化溼、開胃止嘔的作用,有助於預防中暑,適合風熱感冒初期的患者,但陰虛火旺的患者不宜食用。   陳皮茶:將陳皮10克洗淨,撕成小塊,開水衝泡,10分鐘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冰鎮後再喝,效果更好。此茶能消暑、止咳、化痰、健胃。
  • 蓋碗、玻璃杯、飄逸杯、保溫杯、煮茶,誰才是你白茶衝泡的首選!
    【泡茶用水要留意】衝泡白茶,在泡茶用水上,一是要確保水質的透徹潔淨,才能得出好茶味;二是要確保水溫達到100℃,更能激發深層茶香和茶味。水是茶之母,好水才能得出好茶味。【選具】煮茶要用壺,將白茶煮著喝,適合選擇什麼茶壺呢?
  • 綠茶、白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都能煮茶嗎?這裡有個完整解釋
    冬夜氣寒,煮茶取暖。竹爐湯沸,壺內茶湯滾沸。倒一杯暖心的茶,分享給老友,是份體貼細膩心意。而獨自喝茶,煮壺熱騰騰的老茶作伴。低徊沉思,將平日的勞碌拋在身後,靜享片刻安寧。人間萬物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冬日煮茶,思量之間,可抵十年塵夢。天冷了,宜煮茶,此時不煮茶更待何時?
  • 降火潤喉茶喝起來!
    例如烏龍茶、綠茶、花茶、金銀花茶、橄欖海蜜茶等都具有鎮痛、提高免疫力、清除體內積熱的功效,潤喉效果明顯。那麼泡茶用什麼器具呢?養生壺使用效果上佳,不僅多段溫度可控,且可長時保溫,使用方便易上手。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幾款便捷實用的養生壺,泡煮茶水交給它,這個冬天水潤起來。
  • 泡茶注意幾個小細節,讓你的茶好喝一百倍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愛茶人的必修課。 可總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麼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會為自己不穩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惱。 泡茶是技術活,更是精細活。從選水、煮水、選器、備茶到衝泡,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對茶湯造成影響。
  • 30秒認識土耳其茶(ay)
    土耳其最出名的茶是紅茶,然而這紅茶並不是用開水衝泡的,而是用他們特有的雙層茶壺煮製。雙層茶壺分為了一大一小兩個茶壺,在煮製時,小茶壺裡要放入適量的茶葉,而大茶壺則要添兩次水,在大茶壺裡的第一道水煮沸時,倒入已經被烘烤出茶葉清香的小茶壺裡,然後再往大茶壺裡添一道水,繼續煮沸,之後就可以喝了。
  • 高硼矽玻璃茶壺與普通玻璃的差別
    文中簡單分析了玻璃茶壺的優勢,介紹了哪些荼葉適合應用。1.玻璃茶壺與一般瓷壺的差別玻璃茶壺分成普通玻璃茶壺和高硼矽玻璃茶壺。一般玻璃茶壺,美觀大方,材料是玻璃,耐高溫100C-120C。高硼矽玻璃是加入硼傳統玻璃製造的釉料的水玻璃砂,蘇打水和地面石灰。由於硼矽玻璃在比普通矽酸鹽玻璃較高的溫度融化,所以還需要一些新的技術。
  • 玻璃茶具水晶材質好還是髙硼矽材質好?後悔知道得太晚了
    【3】髙硼矽材質的優勢其實對於高硼矽材質的茶具來說,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耐高溫,因為對於玻璃茶具中的其他兩種材質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不可以直接用明火去煮,而高硼矽材質的茶具是可以的。這也是它的一個最大的優勢,而且高硼矽材質的玻璃茶具可以做成雙層的,這也是為了更好的避免燙手的現象。
  • 過了這麼多年才知道,工夫茶居然不是源自潮汕?
    走在潮汕地區,感覺自己像被泡在茶壺裡。這裡家家戶戶都會喝工夫茶,從早晨到晚上,從家裡到車上,簡直是見縫插針的喝。說起愛喝茶,潮汕人自認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潮汕人具體有多迷喝茶,我們之前在《潮汕人喝茶有多野》裡已經做了詳細描述,想了解的茶友可點擊查看。
  • 茶|對於這個民族來說,茶也是一道菜
    吃茶源自中國古代食茶法的延續,一道鮮香辛辣的涼拌茶,在雲南可是美味絕佳的菜品。基諾族與茶基諾族生活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諾山上,世代過著安樂平和的生活。煮茶是他們最普遍的飲茶方式。他基諾族的煮茶,要將茶壺裡的泉水煮沸之後再加入茶葉,等到開水再次沸騰起來,茶葉從水中漫出來的時候再飲用。
  • 荷葉茶能減肥嗎 喝荷葉茶需注意這些
    第二泡的茶毫無效果,雖然只要能泡出顏色來沏多少遍都可以。但除第一泡之外,其它的不可能有減肥效果。2、基本上一天可衝3-4次。有便秘跡象的人可適當增加次數。大便暢通,對減肥更有幫助。3、最好是空腹時飲用。在飯前喝下。4、不必節食。
  • 【號外號外】臺灣三所大學科學實證,紫砂壺泡的茶確實比較好喝
    紫砂壼泡的茶較好喝?臺灣中興大學與臺灣成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興大等教授用儀器研究不同材質泡出的茶湯特性,發現以宜興黏土製成的紫砂、朱泥壼泡出的茶具鉀離子、咖啡因相對低、兒茶素相對高,茶湯具苦味更少,健康化合物更多的特性。
  • 「懸空茶壺」震驚外國遊客,還以為是中國魔法,其原理很簡單!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位於重慶平川茶廠內的「懸空茶壺」,不僅吸引了大量的中國遊客,就連外國遊客對此也是讚不絕口。整體是一個茶壺倒茶的形象,但是茶壺卻是懸空提起來的,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茶壺究竟是怎樣吊起來的?這個茶壺雕像位於一個茶場之內,與其環境非常的貼合。很多人看到眼前這一幕都會疑惑,茶壺憑空懸掛起來完全是違背了地心引力的原理,不少外國人還以為這是中國的魔法。
  • 【定州文創產品】鐵壺煮茶 飲盡芳華
    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淡淡秋風微雨過,流光瘦減繁華。人生似水豈無涯。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還憶經年唐宋事,心頭一點硃砂。相逢千裡負煙霞。空山人去遠,回首落梅花。——白臘梅《臨江仙》煮世鐵壺的起源鐵壺起源於我國,後流傳並盛行於至日本,距今已有數百年之遙,一直被視為提升茶品品感標準的必備器具。中國的鑄鐵文化可追溯到秦漢時期,到唐朝由日本僧人把鑄壺技術及茶文化傳送到日本,張氏祖輩從北宋時期就開始從事鐵壺的鑄造,到新中國文革時間停止了此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