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天真的認為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

2020-12-04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我們尋找外星文明、宜居星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適宜的溫度。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然而大家常常忽略了一點,除了距離,地球自轉也對溫度的調節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沒有自轉、自轉太快或太慢都無法誕生生命。

沒有自轉就沒有你

地球同時也圍著太陽轉,太陽就像一盞「燈」,正對太陽為光明,背對為黑暗。自轉給地球帶來了晝夜交替,如果沒有自轉,我們會經歷持續長達半年的白晝與持續長達半年的夜晚,這不單單是一睡就半年的問題。

打火機點著火,手迅速穿過,感受到些許溫度,如果速度更快,連溫暖都感覺不到。如果緩慢通過就會有一陣烤肉的香味撲鼻而來。地球就像架在燒烤架子上的肉,太陽就像篝火,必須不斷的旋轉,讓肉的各處受熱均勻,才不會烤糊。

如果沒有自轉,連續半年光照會使地表溫度達到100度以上,背面的海水會結冰,蛋白質即使出現也只會失活,生命將無法誕生。

如果地球自轉太慢,同樣會出現上面溫差大,溫度過高與過低的問題,不轉與慢轉區別就是開大火爆炒,還是小火慢燉。如果地球自轉太快,溫差會變小,地質活動會加劇,地震火山頻繁,颱風會增多,四季變化快,同樣是煉獄。

因此日地距離要適中,自轉速度也要適中,24小時為周期的晝夜交替就讓我們很舒服。那麼24小時是怎麼來的,僅僅是因為地球自轉嗎?如果你與檯燈保持靜止,你原地打轉,不是前面亮就是後背亮,然而地球與太陽並不像你和檯燈一樣相對靜止。

太陽日

如果地球和太陽相對靜止,地球在軌道X位置不動,原地轉動,當地球上的A點再次對準左側的太陽,地球將完成一圈自轉。

在實際情況中,地球會從軌道上X處移動到軌道Y處進行公轉,當地球僅僅只是完成一圈自轉,A點再對準左側時會發現太陽已經不在正左方位,而是左下方。地球還需要轉動一個角度,A點才能與太陽「對視」,這個過程中地球總共轉動了360°59′′,我們把這個以24小時為周期的日夜更替叫做太陽日。

太陽日的周期我們有很多種辦法得到,例如在地面上立根棍,它的影子會發生角度與長短的變化,當影子處於最短的時候就是當地的正午,用我們總說的話就是:太陽最高的地方。這也是A

點正對太陽的時候,但並不代表時間是中午12點,只能說是地方時的12點。

我們總說北京時間,然而北京的正午(影子最短)也並非北京時間的12點。地球根據經線分為24個時區,北京為東經116.4°處於東八區中(東經112.5°到東經127.5°),東八的中心線為東經120°,我們手錶與東經120°的地方時同步。常州市較為接近東經120°,所以北京時間也近乎於常州的地方時,而非北京的地方時。

早在戰國之前,古人發明日晷來計時就是基於這個原理,不過日晷所顯示的時間為地方時,例如新疆的日晷和北京的日晷肯定不同步。不過,我國區域內都是統一使用北京時間(東經120°地方時),而新疆處於東六區,地方時與東八區相差兩個小時,也就是說東部地區天亮了,新疆需要兩個小時以後才會亮,而下午放學後,東部的小朋友放學回家可以會動畫城、大風車,而新疆的小朋友到家看到的是「地球」伴隨著噔噔~噔噔的畫面。

圖:新疆晚上9點的天空

恆星日

地球真正自轉一圈(360°)所用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04秒,稱為恆星日。地球與太陽存在相對位移,因此我們不能把太陽作為參照物進行測量。

如果在封閉室內空間中,四面全是白牆,你轉上幾圈之後停下來,肯定分不清東西,如果在零重力的封閉空間中,可能連南北都找不到了。

茫茫宇宙各向同性,天體都在自顧自的移動,地球懸浮於其中同樣很難辨別準確的方向,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參照物來設定初始的方向。

宇宙中並不存在絕對靜止的天體,也很難找到和地球相對靜止的恆星或行星。不過我們可以找一顆足夠遠的恆星,雖然地球相對遠星也在動,但地球自轉一圈之後,原本相對於太陽需要補轉59分的β角度會隨著恆星距離的增大而減小,當對標的恆星距離足夠大,需要補轉的角度α就會小到忽略不計,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到地球自轉的真周期。

總結

(1)地球自轉帶來了日夜更替,適中的自轉速度使地球的溫差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變化,達到誕生生命的條件。

(2)地球公轉,與太陽存在相對的位移,導致地球自轉一圈之後無法達到完整的晝夜交替,需要再補轉59分來彌補相對位移之後出現的角度偏差,因此24小時為地球自轉的角度為360°59′′,接近於361°,這樣的周期稱為太陽日,我們根據不同的時區對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時間進行劃分。

(3)當我們以足夠遠的恆星為參照物,地球與恆星的相對位移可以忽略不計,如同宇宙中距離遙遠的兩個質點,我們就可以以此測算出地球真正自轉一圈的周期為23小時56分04秒,我們稱地球自轉一圈的周期為恆星日。

相關焦點

  • 科普:365天地球自轉不是365圈的真相
    今年共有365天,請問今年地球一共自轉了多少圈?大部分人一定會脫口而出:365圈!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365天當然就是365圈啦。但是,這個答案對嗎?讓我們的數學教授來告訴你: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地球自轉一周為一天。假設一年正好365天,問地球自轉了多少周?
  • 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月亮自轉一圈是一月,那太陽呢?自身都不同
    我們看月亮,會發現月亮總是一個樣貌,這是因為月亮只用一面面向地球的原因,那麼太陽也是這樣嗎?月亮總是一面朝向地球,是由於它已經被地球潮汐力鎖定了,就好像我們手裡甩一根繩子,繩子上面繫著一個小球,那麼小球就只會一面對著我們手的方向,我們每甩一圈,小球自己也轉一圈,同樣道理,被地球潮汐鎖定的月亮隨著地球公轉一圈,正好它自己也會自轉一圈,所以我們只能看見月亮的一面。那麼太陽是這樣嗎?
  • 地球自轉一圈不是24小時,一年不是繞太陽一圈,到底怎麼回事?
    小夥伴們都有這樣一個常識,地球自轉一圈是24小時,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圈是一年,如果有人現在告訴你並不是這樣的,你肯定會認為這個人是個槓精。但是真實的情況是,這個人說得對,我完全同意這個人的說法!現在再來看地球上的白點,其實它從起始位置開始轉,再次回到起始位置的話,用時為23小時56分4.09秒,這就是地球自轉一圈的情況。因此地球自轉一圈並不是我們的一天24小時,我們每天給地球的自轉加了3分56秒。那麼我們為什麼非要規定一天是24小時呢?非要加3分56秒呢?這就要說,地球上的那個紅點與太陽中心線對齊的重要性了。
  • 地球自轉一圈不是24小時,一年不是繞太陽一圈,到底怎麼回事?
    小夥伴們都有這樣一個常識,地球自轉一圈是24小時,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圈是一年,如果有人現在告訴你並不是這樣的,你肯定會認為這個人是個槓精。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這個人說得對,我完全同意這個人的說法!
  • 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嗎?科學家:還真不是
    太陽日如果地球和太陽相對靜止,地球在軌道X位置不動,原地轉動,當地球上的A點再次對準左側的太陽,地球將完成一圈自轉。Y處進行公轉,當地球僅僅只是完成一圈自轉,A點再對準左側時會發現太陽已經不在正左方位,而是左下方。
  • 地球自轉一圈是23小時56分4秒,為什麼我們把24小時規定為一天?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不錯地球的一天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可以說就是自轉的結果。不過雖然有關,但地球的一天卻是用太陽每次經過我們頭頂的時間間隔來衡量的。人們把太陽每次經過我們頭頂的時刻叫做「正午」,把兩個正午之間的時間間隔定為一天的時間,這也符合人的日常體驗。
  • 面試官:地球自轉1圈24小時,自轉半圈多少小時?小夥秒答被錄取
    面試官:地球自轉1圈24小時,自轉半圈多少小時?小夥秒答被錄取通過簡歷的篩選,再到獲取面試資格,職場的競爭就是這麼殘酷。正常來說,規模大的公司的面試都很正規,但是小公司就比較隨心所欲。不過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理念和文化,所需要的職工要求也不一致。所以在求職路上,找到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企業也是較為困難的事。在求職的時候,面試官發問的問題也讓人捉摸不透,所以,平時要培養好自己應變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曉東是一名已經畢業的大學生,跟很多的大學生一樣,曉東一畢業就投身到畢業生的求職大軍中。
  • 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月球自轉一圈呢?太陽的自轉最奇葩
    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周,月亮每個月自轉一周(因為被地球潮汐鎖定,只能以一面向著地球,因此公轉與自轉時間相同),八大行星也都在自轉,水星自轉一周需要58.65天(地球日,下同),金星自轉一周需要225天,火星自轉一周需要24.6個小時,木星自轉一周需要9個小時50分30秒,土星自轉一周需要10個小時14分鐘,天王星自轉一周需要17個小時14分鐘,海王星自轉一周需要時16個小時
  • 面試官:地球自轉一圈24小時,自轉半圈多少小時?答12小時被淘汰
    不過接下來的問題可不是考驗心態,面試官語氣宏亮地問道:「地球自轉一圈24小時,自轉半圈多少小時?給你們半分鐘思考」過了一會兒,一個男生站起來說道:「我覺得吧!你這個問題是不是有點太簡單了,一圈是24小時,那么半圈的話,也就是12小時唄。」面試官聽完以後也是搖搖頭,說不對,然後看著第二個面試者。
  • 地球自轉正在不斷變慢,終有一天,地球的一天就是一個月
    很少有人知道,地球正在剎車,也就是地球自轉速度正在逐漸減慢,如今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是24小時,如果地球的壽命足夠長,那麼終究有一日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就是一個月。地球自轉在地球剛形成之初時,地球自轉的速度其實非常快,只需要8小時就可以自轉一個周期。
  • 科學家測出:地球自轉在加速,一天時間變短,對人類有何影響?
    因為自2020年以來地球自轉加快,轉一圈不再需要24小時了,也是毫秒級別的波動,例如:2020年7月19日,這一天比整整24小時短了1.4602毫秒,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2005年7月5日,這一天地球自轉用時比24小時少了1.0516毫秒。
  • 處處是陷阱,面試官:地球自轉1圈24小時,自轉半圈多少小時?
    在人的一生中,大家都會進入各行各業去進行工作。那麼工作是那麼容易就能讓你進去的嗎?答案肯定不是這樣的。現在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人們也在進步,人們學到的運用到的知識也越來越多了。所以,現在很多公司對工作人員的要求特別的嚴格。他們不但會看你自己的學歷有多高,還會看你的有沒有工作經驗。如果有,那你的機會便會大一些。還有些會看你的人格,他們會把你經過的垃圾桶弄倒,看你是否會撿起來。這也是考驗你的一部分。
  • 一天為什麼是24小時?古代一天是多長?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地球人都知道,一天有24小時,每小時有60分鐘,每分鐘有60秒,就算以小孩子的認知水平也能接受這件事。但是,一天究竟為什麼是24小時呢?為什麼不能多一秒或者少一秒呢?這就要從人類的計時方法說起了。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古代人的計時工具也都與太陽有關,如日晷、華表、漏壺等等——對於這些需要藉助太陽光的計時工具來說,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下雨天用不了。直到機械時代才結束了這種尷尬局面,人們開始使用鐘錶。
  • 地球自轉的能量哪來的?會不會有一天消耗完能量,而停止自轉!
    人們都知道,地球無時無刻地都圍繞著太陽公轉,同時又繞地軸自轉!如果有人問你,地球自轉的能量來自哪裡;地球是否一直在自轉;等等這樣的問題,你或許會感到提問者物理不及格。你也許會用慣性來回答此問題。但是地球自轉的情況並非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 地球自轉加速,一天時間已不到24小時,對我們有何影響?
    宇宙中的任何天體都在規律的運動之中,地球也不例外。我們已經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鐘,一天是24小時,一年是365天。經過了漫長歲月的演變,這樣的規律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但是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數據來看,進入2021年來地球時間似乎變快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面試官:地球公轉1圈是1年,地球自轉1圈是多久?本科生精彩回答
    圖片來自網絡由於大家實力相當,只好最後一道題來決一勝負了,面試官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公轉一圈是一年,地球自轉一圈是多久大家聽到題目都覺得有些奇怪,以前只聽說過現在面試有多麼的奇葩,沒有想到自己就遇上了,面試都進行到了最後的時刻,就差臨門一腳了,要抓緊機會才行。第一個面試者是一個90後的小夥,長得斯斯文文的,聽到問題後,他思考了一會兒,最後站起來回答道:「這個問題很簡單啊, 地球公轉一圈是一年,地球自轉一圈是多久?一天啊,這還用問嗎!」
  • 地球自轉速度在變慢?科學家稱億年前地球自轉一圈只需18小時!
    地球上一天的長短不是固定不變的?據威斯康星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以及紐西蘭的一個研究小組稱,曾經的地球自轉的速度更加的快速,其自轉一圈可能只需要18個小時,也是說一天只有18個小時!研究人員邁耶斯也將這一變化歸結為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 地球自轉速度正被月球拖慢,科學家發現未來一天或達1000小時
    因為地球的自轉,地球上才有了晝夜之分。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是一天,但是從其自轉的趨勢上來看,地球自轉時間一直處於變慢的過程中。
  • 面試官:地球自轉1圈24小時,轉2圈需多少時間?回答48小時淘汰
    面試官問了他們一些比較專業性的問題以後,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自轉1圈24小時,自轉2圈需多少時間?幾個面試者也是懵了,心想這個答案,有什麼難的嗎?這不就是個數學題嗎!過了一會兒,一個男生站起來說道:「我覺得吧!你這個問題是不是有點太簡單了,一圈是24小時,那麼2圈的話,也就是48小時唄。」面試官聽完以後也是搖搖頭,說不對,然後看著第二個面試者。
  • 面試官:地球自轉24小時,那自轉半圈是多少個小時?王東鵬這樣說
    面試官:地球自轉24小時,那自轉半圈是多少個小時?王東鵬這樣說面試現在已經成為了,每個職場人必經的一條路了,不經歷職場面試的考驗,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是個合格的職場人。起初面試官都是就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問了點基礎狀況和一些崗位及專業上的問題,三個人的水平資質也都差不多,就在面試快結束時,面試官還問了這麼個奇妙的問題:地球自轉24小時,那自轉半圈是多少個小時?這讓三人有點犯難,一時間都懵了。不過很快,一個90後的男生站起來說:「我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一圈是24小時,那半圈不就是12個小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