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給我們的生活究竟帶來了多大的改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接觸式餐飲蓬勃興起,機器人餐廳正是這一理念的代表。一批批中國智造的機器人登上時代的舞臺,為餐飲業智慧轉型按下「加速鍵」。
今年6月,在廣東順德開業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近期頗受消費者熱議,這是碧桂園旗下全資子公司千璽機器人集團所打造。集團成立於2019年,是一個以智能科技為核心驅動,致力於將更先進的科技、文化主張運用於多元化餐飲服務的創新型綜合性高科技企業。集團成立至今,迅速打造了五個全新機器人餐廳業態——中餐、快餐、火鍋、煲仔飯、粉面及單機設備為組合的「5+1」模式。截至到2020年10月,機器人餐廳已有13家實體門店正式對外營業。
當科技和美食在餐廳發生碰撞時,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在機器人負責「掌勺」、充滿科技感的地方就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廣東順德北滘南平路上,一家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餐廳格外引人注目,這家以金屬感和粉色為主基調的餐廳涵蓋了中餐、火鍋和快餐三大業態,可以同時為近600人帶來充滿科技感的就餐體驗,提供200種各式菜品,實現最快20秒即刻出餐。
在清潔明亮的操作間裡,排排站著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粉面機器人、早餐機器人、咖啡機器人等20餘種餐飲機器人。這些持證「上崗」的掌勺「大廚」們可非同尋常,個個都「內植」了千璽集團自主研發的核心「大腦」,不僅出餐效率高,還能按需供餐!
·中餐廳
從中餐區門口進入,迎面是一面碩大的落地玻璃幕牆,牆內18口炒鍋機器人整齊列陣。消費者掃碼點單後,機器人「大廚」的機械臂便迅速啟動開始炒菜,與此同時,AGV送菜小車在頭頂雲軌上平穩穿行,菜品很快就會放在盤子裡從「天」而降,抵達點餐者所在的桌位。
·火鍋區
在另一邊的火鍋區,消費者下單後物流傳送系統便實時、高效、快速、準確地把菜品輸送至對應的餐桌上。同時,地面輔助送餐機器人也能穿過人流來到桌旁送餐,客人按下桌上按鈕就可自行取用美食。
·快餐區
快餐區機器人單體設備包括雪糕機器人、自助式蒸箱、粉面澆頭機、漢堡機器人等,這可是小朋友們的最愛。甜品站內的機器人可以一邊製作冰淇淋一邊向客人打招呼賣萌;熬煮、澆頭過程全自動,佔地僅為4平方米的粉面機器人每小時可做120碗粉面;按需進行現磨、調味、加冰,咖啡機器人45秒鐘就能製作一杯個性化咖啡……
不得不說,這些機器人「大廚」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駐足體驗。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機器人「大廚」的廚藝水平究竟如何?
據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理事、中國烹飪大師林潮帶評價說:「通過標準化的電腦,機器人每個味道的控制都做到比人更好。」
傳統中餐菜品因為廚師不同、技藝差別容易出現品質不穩定、口味差異大等問題。自動化、標準化的機器人烹飪製作過程排除人為幹擾因素,保障菜品品質穩定,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出品效率。
據了解,千璽集團引入美食大廚作為機器人導師進行前期菜品研發,將菜品製作的烹飪工藝、菜餚原料、灶上動作、火候控制、烹製過程等數據輸入機器人電腦,進行成百上千次實驗。一道看似簡單的雞汁菜心,炒菜時的溫度、炒制的時間、炒鍋翻轉次數等都需要上千次反覆嘗試。最終大廚們從機器人製作的幾百道菜餚中提煉出優選菜品,從而讓機器人「徒弟」能夠精準記憶、穩定還原大廚們的地道手藝,實現菜餚的自動烹飪。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消費者更加關注食品安全、營養健康,這將倒逼餐飲業注重各環節的緊密合作及全產業鏈的協調發展,全行業會更加注重就餐環境的科學、合理、舒適。」
隨著新消費群體崛起,餐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行業結構轉向、供給側數位化、商業模式升維、智能商業、餐飲零售、精細化運營。後疫情時代,機器人餐廳在多個環節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這種用餐方式符合目前的需求,也代表著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