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環保署建議限制使用四類可能有害的化學品

2021-01-14 食品夥伴網

    美國環境保護署最近公布對4類可能危害健康和環境的化學品採取連串行動,最終或會限制該等化學品進口。環保署是行使《有毒物質管制法》賦予的監管權力,採取上述行動。雖然該署認為《有毒物質管制法》已經過時,需要革新,但仍儘量利用這套法例來達到保護人類健康及環境的目標。該署表示會致力革新《有毒物質管制法》,以便全面評估市面上化學品的安全性,及採取有效的行動以減少化學品不符合安全標準所構成的風險。

    環保署近期採取的行動概述如下:

    鄰苯二甲酸鹽:環保署打算今年秋天公布建議規例,把下列鄰苯二甲酸鹽加入《有毒物質管制法》第5(b)(4)條下的化學品清單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鄰苯二甲酸丁酯苯甲酯 (BBP)、二戊基苯二甲酸酯(DnP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及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DP)。

    環保署計劃在2012年根據《有毒物質管制法》第6(a)條公布決定,把上述8種鄰苯二甲??委員會定於2012年完成的評估報告、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持續進行的鄰苯二甲酸鹽檢討結果,以及定於2011年完成的環保署綜合風險資料系統計劃評估結果。最後,該署可能禁止部分或全部8種鄰苯二甲酸鹽。

    多溴聯苯醚(PBDE):多溴聯苯醚在多類產品中用作阻燃劑。五溴聯苯醚(penta-BDE)和八溴聯苯醚(octa-BDE)的生產和進口已於2004年取締,但人體和環境仍然測出含有這些化學物質,這可能是由於含有多溴聯苯醚的進口產品釋出這些物質。環保署因此關注十溴聯苯醚(deca-BDE)的影響。最近美國三家公司宣布在2012年12月31日前停止生產、進口及銷售大部分在美國使用的十溴聯苯醚,2013年底前完全停用十溴聯苯醚,環保署表示歡迎此決定。

    為減少人類和環境接觸多溴聯苯醚的機會,環保署計劃:

    在2010年底公布建議規例,規定任何人若打算生產或進口含有五溴聯苯醚或八溴聯苯醚的產品,須於至少90天前通知環保署;

    支持並鼓勵業者自願逐步停止生產及進口十溴聯苯醚;

    在2010年底公布決定,就十溴聯苯醚提出下列建議:(1)訂立新用途規定,把生產及輸入含有十溴聯苯醚的物品列為新用途;(2)訂立測試規定,以判斷涉及十溴聯苯醚的活動對人類健康或環境有何影響;

    今年秋天公布建議規例,把商業用多溴聯苯醚加入化學品清單;

 l  今年春天開始進行十溴聯苯醚替代品分析。

    長鏈全氟化合物:環保署打算根據《有毒物質管制法》第6條制訂規例,監管長鏈全氟化合物。全氟化合物(PFC)包括兩個次類別:全氟烷基磺酸鹽(PFAS)及全氟羧酸(PFAC)。

    全氟化合物是用來製造炊具的不黏表面,衣服的透氣薄膜,地毯、服裝和紙張的防油汙塗層等。這些化學品在許多產品中發揮重要的防火特性,但會在人畜體內積累。雖然並未發現對人體有重大的負面影響,但環保署擔心持續接觸全氟化合物會加重人體負擔至某個水平,最終引致不良後果。

    環保署若發現氟化合物帶來負面影響,可根據《有毒物質管制法》第6條禁止或限制這些物質的生產、進口、加工及用途。

    短鏈氯化石蠟:只有部分進口或在美國生產的短鏈氯化石蠟被納入《有毒物質管制法》的監管清單,因此環保署擬規定企業在生產清單上沒有的短鏈、中鏈及長鏈氯化石蠟前,須預先通知該局。如有需要,環保署會根據《有毒物質管制法》第5條採取行動,處理短鏈氯化石蠟構成的風險,及和中鏈、長鏈氯化石蠟有關的潛在風險。

    同時,環保署打算考慮根據《有毒物質管制法》第6(a)條採取行動,禁止或限制短鏈氯化石蠟的生產、進口、加工、分銷、出口及用途;並進一步評估中鏈、長鏈氯化石蠟的生產、加工、分銷、使用及/或處置應否同樣根據第6(a)條處理。

    環保署表示,短鏈氯化石蠟在金屬切割及成形過程中用作潤滑劑及冷卻劑,但一些來自加拿大和英國的人奶樣本、來自日本和歐洲的食物樣本卻被測出含有這些化學物質。

相關焦點

  • 用來評估化學品安全性的動物實驗,美國環保署計劃取消惹爭議
    用來評估化學品安全性的動物實驗,美國環保署計劃取消惹爭議 據美國《科學》周刊網站9月10日報導,美國環境保護署(EPA)今天宣布,將於2035年停止進行或資助針對哺乳動物進行的研究,此舉使EPA成為美國首個為逐步停止動物研究而設定嚴格期限的聯邦機構
  • 美國環保署首次承認溫室氣體危害公眾健康和福祉
    新華社/路透溫室氣體危害健康根據美國環保署的報告,美政府能依據美國《潔淨空氣法》對「危害公眾健康和福祉」的定義採取行動,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美環保署署長莉薩·傑克遜在發表報告當天表示:「對當代以及今後數代的美國人而言,溫室氣體構成了嚴重問題。」要解決這一汙染問題就必須加緊新能源開發。
  • 美國環保署重申溫室氣體危害
    12月7日,美國環保署(EPA)署長麗莎·傑克森重申溫室氣體會對公眾健康和自然環境造成威脅,呼籲政府加大清潔空氣法案執行力度,並稱美國環保署正在考慮制定新條例,以進一步限制發電廠、煉油廠
  • 美國環保署:溫室氣體確實危害人類與全球氣候
    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倡言新能源,美環境保護署17日宣布,溫室氣體汙染源確實是人類健康與地球氣候的重大危害。這項聲明等同是歐巴馬政府推動立法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背書。     環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主管傑克森(Lisa P.
  • 美國環保署稱溫室氣體有害 歐巴馬藉機施壓國會
    傑克遜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媒體12月8日報導, 美國環境保護署當地時間7日發表聲明,稱氣候變化引發的汙染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都有危害作用,並呼籲政府通過嚴格執行美國環境保護署表示,充分的科學證據顯示「溫室氣體正在威脅美國人民的公眾健康和福祉」,而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分——由石化能源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汙染物——必須按照美國《清潔空氣法案》得到嚴格的控制。「美國政府必須開始認真解決這種氣體汙染帶來的挑戰,」環境保護署的官員麗莎•傑克遜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據悉,這是美國環境保護署在應對溫室氣體問題上的最新表態。
  • 美國環保署發現三種有機磷殺蟲劑對眾多物種具有風險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美國環保署指出,三種有機磷殺蟲劑可能危害聯邦保護的多數瀕危和受威脅物種。繼美國環保署公布毒死蜱、二嗪農和馬拉硫磷的生物學評價報告草稿後,根據瀕危物種法案(ESA)規定,該機構又發布了毒死蜱、二嗪農和馬拉硫磷的最終生物學評價報告,更新了「作用效果測定」的內容。   評價報告顯示,在列出的超過1800種物種中,約97%物種可能受到合法使用的毒死蜱和馬拉硫磷的不利影響,78%可能被二嗪農危害。
  • 用來評估化學品安全性的動物實驗,美環保署計劃要取消……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美國《科學》周刊網站10日報導,美國環境保護署(EPA)今天宣布,將於2035年停止進行或資助針對哺乳動物進行的研究,此舉使EPA成為美國首個為逐步停止動物研究而設定嚴格期限的聯邦機構。
  • 全國塗料行業環保標準 限制有機揮發物VOCs的使用
    全國塗料行業環保標準 限制有機揮發物VOCs的使用北極星VOCs在線訊:溶劑型塗料的有機溶劑揮發是塗料行業造成大氣汙染的主因,我們要保護大氣不再繼續受汙染,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便是用水漆代替溶劑型塗料。為此,國家的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也提出要大力推廣和使用環保的水漆。
  • 美國EPA開放包含化學品毒性測試結果的公共資料庫
    美國EPA開放包含化學品毒性測試結果的公共資料庫 2010-05-10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近日,美國環保署建立了一個公共資料庫,
  • 卡瓦布CaviWipes入選美國環保署殺滅新冠病毒消毒產品列表
    這份備忘錄是為了告知您,卡瓦布CaviWipes被列入美國環保署(EPA)殺滅新冠病毒消毒產品列表( List N)。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發布的針對新冠肺炎的《中期感染預防和控制建議》參考了EPA - List N中列出的通過EPA註冊的能有效殺滅新冠病毒SARS-CoV-2 (COVID-19)消毒產品。為有效殺滅新冠病毒,請遵循產品標籤針對分枝桿菌的使用指南。
  • 美國環保署局長惠勒在成本審查後放棄訪問臺灣計劃
    11月25日,據彭博社消息,美國環保署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取消了下個月對臺灣的訪問計劃。在川普政府即將卸任之際,有人對此次訪問的成本表示擔憂,惠勒的訪問有可能引發對中國的憤怒。美國環保署發言人詹姆斯·休伊特周二在電子郵件中表示:「由於美國國內緊迫的國內事務,惠勒對臺灣的訪問已經被推遲。」美國《紐約時報》對,美國環保署署長惠勒臺灣旅行計劃的成本問題進行報導後,美國環保署將要求其監察長對惠勒臺灣旅行計劃細節的披露進行調查。
  • 美國重新允許使用「氰化物炸彈」 遭環保組織反對
    圖源:CNN海外網8月11日電近日,美國環境保護署宣布,重新允許人們使用「氰化物炸彈」作為化學陷阱來殺死野生的肉食動物,這遭到環保組織的強烈反對。據美國電視有線新聞網(CNN)報導,「氰化物炸彈」是 M-44s,一種由氰化鈉製成的化學陷阱。
  • 美提議增加環保製冷劑種類
    966次閱讀 作者:欣華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4年08月13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為了支持美國總統歐巴馬的
  • 江蘇設定化工項目新紅線:限制13大類,淘汰18大類,禁止5大類...
    目錄要求限制類僅限於技術改造,不得新增產能。新增產能項目,項目核准備案機關不予核准或備案。淘汰類項目18大類,分為11類落後工藝和裝置、7類落後產品。淘汰類需立即淘汰或限期(2020年12月31日前或證照到期前)淘汰。
  • 新版中國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名錄發布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中國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名錄》(2020年),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  名錄包括8大類產品:全氟辛基磺酸及其鹽類和全氟辛基磺醯氟(PFOS/F)、六溴環十二烷、汞、四甲基鉛、四乙基鉛、多氯三聯苯(PCT)、三丁基錫化合物、短鏈氯化石蠟。
  • 法國環保組織呼籲在牙膏中禁用鈦白粉:可能致癌
    日前,法國「環保行動」協會從超市、藥店、藥妝店、有機產品專賣店等渠道抽檢了在售的408款牙膏,其中59款為兒童牙膏。結果表明,三分之二的產品含有二氧化鈦(鈦白粉),其中還包括25款有機產品,而且一半的兒童牙膏都在使用這種成分。二氧化鈦常被稱為鈦白粉或者鈦糖,是一種鬆散的白色粉末,屬於常見的食品和化妝品添加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為它是安全的。
  • 盤點那些對人有害的化學品
    三公約中,《鹿特丹公約》和《巴塞爾公約》是針對危險化學品的貿易和處理處置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則是針對所謂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的,即化學性能穩定,自身不會分解因而會對環境產生持久性影響的有害物質。大部分國家都希望杜絕毒性物質。本周,各國專家會聚日內瓦,共同討論還應把哪些化學品納入禁用清單。下面我們就向您介紹對日常生活最具危害的幾種毒性物質。
  • 新國標|塑膠跑道成品中六類有害物質有誰
    美國環保署對16種多環芳烴、歐盟REACH法規對橡膠製品中8種多環芳烴、歐盟對玩具橡膠中18種多環芳烴採取規制措施。   多環芳烴的人為來源包括各種礦物燃料、木材、紙以及其他含碳氫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燒或在還原狀態下熱解而形成的有毒汙染物。多環芳烴常存在於原油、木餾油、焦油、染料、塑料、橡膠、潤滑油、防鏽油、脫膜劑、汽油阻凝劑、電容電解液、礦物油、柏油等石化產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