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實習生王鶴鵬本報記者張桂英
當私人訂製遇到農業網際網路,當農業4.0遇到脫貧致富,位於我省西南部的明水縣創新思路,借網際網路東風、以私人訂製模式走出一條精準脫貧的新路子。
私人訂製搭建供需新平臺
如何推進農產品賣得好,如何增強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打好脫貧攻堅戰,面對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難點,明水縣在思考:能否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網際網路思維讓他們找到了答案:將私人訂製植入到農產品營銷、管理和全縣的扶貧工作中,讓貧困戶昔日不起眼的菜園子成為脫貧增收的致富園。
他們針對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將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率先探索農業4.0模式,創新開展了「我在鄉村有塊園、我在明水有畝田、我在明水有基地」活動,針對不同用戶展開私人訂製式營銷。「我在鄉村有塊園」活動主要以周邊200公裡半徑內的居民為服務對象,為消費者提供基礎、半託管、託管3大類共10餘種套餐服務,訂製者不但可以享受定期免費送貨服務,同時還可以在節假日帶著家人、朋友到種植基地親自管理、採摘,體會田園樂趣;「我在明水有畝田」活動以讓消費者吃到真正優質綠色健康的農產品為宗旨,主打優質稻米、月子小米、豆漿豆、鮮食玉米及多種小雜糧,由專業人員按不同農作物產出設計套餐,採取合作社的生產管理模式,讓消費者吃的健康,吃的安心;「我在明水有基地」活動以各類批發市場、電商平臺、超市、學校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為服務對象,採取點對點營銷、訂單農業、綠色農產品直採直供的銷售模式。
「八大員」全程保障實施
為了保證私人訂製模式的順利推進,明水縣政府專門抽調八個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息息相關的部門人員組成「八大員」,對定製產品的產銷全程進行質量和服務管理。
「訂製管理員」,由專業的管理團隊組成,對定製產品和項目進行精心管理,從源頭工作開始保障,提供全方位的田間服務;「土壤檢測員」,由縣農業局派專業人員,對土壤成分進行分析比對,為訂製者提供權威的產地環境綜合報告;「技術指導員」,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組成,對定製產品提供從種到收的全程技術指導;「食品安全員」,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派專業人員,配備先進檢測儀器,為訂製者提供食品安全保障;「配送快遞員」,第一時間即時配送,確保訂製者吃上新鮮可口的優質農產品;「環境監測員」,由縣環保局派專業人員,每周監測種植地塊空氣環境,為訂製者提供詳實的數據報告;「跟蹤服務員」,由專門的客服人員與訂製者進行貼心交流,把訂製者的要求和建議第一時間反饋到位;「誠信監督員」,由縣法制辦派專人組成,為訂製者提供全過程的誠信監督服務。縣鄉村三級政府還同時對訂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行背書,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費者的餐桌安全。
網際網路營銷開創扶貧新路徑
通過將網際網路營銷、私人訂製植入到扶貧工作中,明水縣通過市場營銷手段將貧困戶的資源、勞動力與市場主體進行對接,使得消費者不但吃到了放心的農產品,還激發了扶貧助困情懷,讓消費有了價值感,實現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雙贏。該縣還組織號召各級幹部、包聯單位在貧困戶手中訂製「一塊園」,結成城鄉聯誼對子。
據統計,截至目前,明水縣私人訂製「園、田、地」面積已達到23萬畝,籤訂各類訂單15.8萬畝;全縣4391戶貧困戶通過「我在鄉村有塊園」活動,實現了訂單銷售全覆蓋,預計每戶將增收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