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天津市網信辦和海河傳媒中心共同策劃舉辦的「十四五 開新局——2020委辦局長年終訪談」中,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超就人才引進、社會保障、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工作進行了介紹,並就本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暢談人社部門今後五年的發展目標和思路舉措。
「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是本市人才引進的一張重要名片。這項政策實施兩年多以來,本市共吸納各類人才33.6萬人,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匯聚了人才力量。「十四五」期間,本市著力打造「海河英才」升級版,通過實行更加開放有力的引進政策,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深化人才評價、激勵和使用機制,完善人才服務保障措施四方面工作,努力形成「天下天津用」的人才格局。
在第三代社保卡發放進展方面,沈超介紹,天津擬於2020年底開始發行第三代社保卡,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第三代社保卡將加載國家密碼體系,可非接觸使用,全市700多個銀行網點以及天津人社手機APP都可以申領。天津第三代社保卡將全面兼容交通出行,文化惠民等服務功能,將按照自然過渡方式開展有序換發。「十四五」期間,本市將以社保卡為載體推進居民服務「一卡通」,大力發展電子社保卡,實現一網通辦、一卡通行,推進民生服務與普惠金融服務深度融合。
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沈超介紹,自2019年5月,本市創新實施「海河工匠」建設工程以來,始終聚焦信創產業、智能科技產業等新動能發展需求,聚焦市場和企業對技術技能的需求,發揮企業培訓主陣地作用,大規模培養高技能人才。目前,全市共有技能人才267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7萬人。下一步,本市將重點創新升級技能人才培養政策,健全以企業為主體、技工院校為支撐、培訓機構為補充的培訓體系,健全以技能大賽為引領、企業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為基礎、社會廣泛參與的競賽體系,健全企業自主認定、社會組織評價、政府部門指導監管的評價體系,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助力廣大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道路,培育更多大國工匠,為建設先進位造研發基地提供人才戰略資源。
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遠景目標。其中提到「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等。這些目標的實現涉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沈超表示,「十四五」期間,市人社部門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堅持系統觀念,確保規劃建議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在就業方面,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與擴大就業聯動機制,培育扶持經濟社會吸納就業能力,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確保就業局勢穩定。
在人才方面,重點聚焦信創產業、智能科技產業等新動能發展,升級「海河英才」「海河工匠」,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政策。
在社會保障方面,進一步健全覆蓋全民、保障適度、可持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進社保制度可持續發展,提升社會保險保障能力。
來源:津雲
【來源:天津人力社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