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器官,位於人體左季肋區,其不僅具有解毒功能,還具有儲存肝糖,合成蛋白等功能。同樣肝臟也分泌消化系統中的膽汁。肝衰竭患者可出現精神症狀、消化道症狀、凝血功能障礙、黃疸等症狀,B肝患者需要掌握不毒、不誤、不斷三不原則,防止B肝發展成肝衰竭。
一、肝衰竭患者的症狀
1、神經精神症狀,精神錯亂、昏睡甚至昏迷。
2、嚴重的消化道症狀,患者可出現食物下降、厭食、噁心嘔吐、腹脹、腹瀉、便秘等。
3、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凝血因子滅火障礙,導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小於40%,患者可出現出血不止等症狀。
4、黃疸,該患者黃疸進行性加深,總膽紅素可超過171μmol/L或每日膽紅素上升幅度大於17.1μmol/L,患者皮膚、眼瞼呈黃色改變。
5、腹水,腹脹。
二、防止B肝發展成肝衰竭,掌握3不原則
1、不毒:不毒指的是不服用對肝臟有任何毒性作用的藥物或者食物,肝臟是人體的最大的解毒器官,能夠幫助機體把有毒的物質轉化為無毒或者低毒的物質。所以大部分有毒物質是需要運輸到肝臟的,如果大量毒物進入體內,可增加肝臟負擔,引起肝細胞損傷或壞死。因此不服用對肝臟有任何毒性作用的藥物或者食物。
2、不誤:不誤指的是不能延誤病情治療,因為大部分B肝患者並沒有特異性症狀,有的患者往往只出現輕度的轉氨酶升高,沒有特異性,只有做體檢時才能被發現。所以患者需定期檢查肝功能,查看B肝病毒複製的情況,只要肝功能出現異常,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3、不斷:不斷是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能隨意停藥或中斷治療,B肝抗病毒治療需要一定療程,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治癒的,需長時間堅持下去,患者只有按時用藥,才能維持血液中穩定的抑制病毒藥物濃度,若突然停藥會使得B肝病毒重新活躍,從而引起重症肝炎或肝衰竭。
肝衰竭是消化系統中非常嚴重且預後不良的疾病,肝衰竭不可逆轉,需要患者早發現、早治療。當患者出現肝衰症狀時如肝區疼痛、黃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礙時,應及時就醫,掌握三不原則,防止肝功能惡化進一步進展,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