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的內科治療需要注意這四點

2021-01-18 丁香園

肝衰竭是臨床常見的嚴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極高。華山感染微信公眾平臺將從肝衰竭的定義、診斷、分期、治療及預後評估等方面進行系列報導,以幫助臨床醫生進一步全面系統地認識肝衰竭及其相關診療處理。


圖 1 肝衰竭診療

肝衰竭的一般內科治療

(1) 臥床休息,減少體力消耗,減輕肝臟負擔;

(2) 加強病情監測處理;

建議完善 PTA/INR、血氨及血液生化、動脈血乳酸、內毒素、嗜肝病毒標誌物、銅藍蛋白、自身免疫性肝病相關抗體檢測,以及腹部 B 超 (肝膽脾胰+腹水)、胸部 X 線檢查、心電圖等相關檢查;

(3) 推薦腸道內營養,包括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適量蛋白飲食,提供每公斤體重 35~40kcal 總熱量;肝性腦病患者需限制經腸道蛋白攝入;進食不足者,每日靜脈補給足夠的熱量、液體和維生素;

(4) 積極糾正低蛋白血症,補充白蛋白或新鮮血漿,並酌情補充凝血因子;

(5) 進行血氣監測,注意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特別要注意糾正低鈉、低氯、低鎂、低鉀血症;

(6) 注意消毒隔離,加強口腔護理及腸道管理,預防醫院感染發生。


圖 2 肝硬化患者要給予適當的蛋白質飲食

肝衰竭的病因治療

(1) 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不論 HBV DNA 滴度高低,建議立即使用核苷類似物抗病毒治療。慢性 HBV 相關肝衰竭常為終生用藥,應堅持足夠的療程,避免病情好轉後過早停藥導致復發,應注意後續治療中病毒耐藥的變異。

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未證明病毒特異性治療有效。

皰疹病毒感染,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使用阿昔洛韋(5~10 mg/kg,每 8 h 靜脈滴注)或更昔洛韋(5 mg/kg,每 8 h 靜脈滴注),並應考慮進行肝移植。

(2) 藥物性肝損傷

停用所有可疑藥物。

既往研究表明,N-乙醯半胱氨酸對藥物性肝損傷所致的急性肝衰竭有益。

(3) 確診或疑似毒蕈中毒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可考慮應用青黴素 G 和水飛薊素。

(4) 妊娠急性脂肪肝/HELLP 症候群所導致的肝衰竭建議立即終止妊娠,如果終止妊娠後病情仍繼續進展,須考慮人工肝和肝移植治療。


圖 3 某些藥物可能造成肝損傷

其他治療

(1)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目前對於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在肝衰竭治療中的應用尚存在不同意見。非病毒感染性肝衰竭,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其適應證,可考慮使用潑尼松,40~60 mg/d。其他原因所致肝衰竭前期或早期,若病情發展迅速且無嚴重感染、出血等併發症者,也可酌情使用。

(2) 微生態調節治療

肝衰竭患者存在腸道微生態失衡,腸道益生菌減少,應用腸道微生態製劑可改善肝衰竭患者預後。因此可應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乳果糖或拉克替醇,減少腸道細菌易位或降低內毒素血症及肝性腦病的發生。


圖 4 微生態調節治療

肝衰竭併發症的防治

(1) 腦水腫

①有顱內壓增高者,給予甘露醇 0.5 g/kg~1.0 g/kg;

②襻利尿劑,—般選用呋塞米,可與滲透性脫水劑交替使用;

③人工肝支持治療;

④不推薦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用於控制顱內高壓;

⑤急性肝衰竭患者使用低溫療法可防止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2) 肝性腦病

①去除誘因,如嚴重感染、出血及電解質紊亂等;

②限制蛋白飲食;

③應用乳果糖或拉克替醇,口服或高位灌腸,可酸化腸道,促進氨的排出,調節微生態,減少腸源性毒素吸收;

④視患者的電解質和酸鹼平衡情況酌情選用精氨酸、鳥氨酸一門冬氨酸等降氨藥物;

⑤對慢性肝衰竭或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可酌情使用支鏈胺基酸或支鏈胺基酸與精氨酸混合製劑以糾正胺基酸失衡;

⑥對Ⅲ度以上的肝性腦病建議氣管插管;

⑦抽搐患者可酌情使用半衰期短的苯妥英或苯二氮卓類鎮靜藥物,但不推薦預防用藥;

⑧人工肝支持治療;

⑨III~IV 度肝性腦病可行頭顱 MRI/CT 檢查,幫助鑑別腦水腫、顱內出血等其他顱內疾病。

(3) 合併細菌或真菌感染

①推薦常規進行血液和其他體液的病原學檢測;

②除了慢性肝衰竭時可酌情口服氟喹諾酮類作為腸道感染的預防以外,一般不推薦常規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

③一旦出現感染,應首先根據經驗選擇抗菌藥物,並及時根據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調整用藥。使用強效或聯合抗菌藥物、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時,應同時注意防治真菌二重感染。

(4) 低鈉血症及頑固性腹水

託伐普坦 (tolvaptan) 作為精氨酸加壓素 V2受體阻滯劑,可通過選擇性阻斷集合管主細胞 V2 受體,促進自由水的排洩。

(5) 急性腎損傷及肝腎症候群

①保持有效循環血容量,低血壓初始治療建議靜脈輸注生理鹽水; 

②頑固性低血容量性低血壓患者可使用系統性血管活性藥物,如特利加壓素或去甲腎上腺素加白蛋白靜脈輸注,但在有顱內高壓的嚴重腦病患者中應謹慎使用,以免因腦血流量增加而加重腦水腫;

③保持平均動脈壓 ≥ 75 mm Hg;

④限制液體人量,24 h 總入量不超過尿量加 500~700 ml;

⑤人工肝支持治療。

(6) 出血

①推薦常規預防性使用 H2受體阻滯劑或質子泵抑制劑。

②對門靜脈高壓性出血患者,為降低門靜脈壓力,首選生長抑素類似物,也可使用垂體後葉素 (或聯合應用硝酸酯類藥物),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所致出血者可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或行內鏡下硬化劑注射或套扎治療止血,可行介入治療,如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 (TIPS)。

③對顯著凝血障礙患者,可給予新鮮血漿、凝血酶原複合物和纖維蛋白原等補充凝血因子,血小板顯著減少者可輸注血小板;對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DIC) 者可酌情給予小劑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對有纖溶亢進證據者可應用氨甲環酸或止血芳酸等抗纖溶藥物。

④肝衰竭患者常合併維生素 K 缺乏,故推薦常規使用維生素 K1(5~10 mg)。

(7) 肝肺症候群

動脈血氧分壓 (PaO2)<80 mm Hg 時應給予吸氧治療,通過鼻導管或面罩給予低流量氧 (2~4L/min),對於氧氣需要量增加的患者,可行加壓面罩給氧或者行氣管插管後上同步呼吸機。


圖 5  愛護你的肝臟

參考文獻:

1、肝衰竭診治指南 (2012 年版),  中華肝臟病雜誌 2013 年 3 月第 21 卷第 3 期

2、The Management of Acute Liver Failure: Update 2011,HEPATOLOGY, Vol. 55, No. 3, 2012

3、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2, 57:1336–1348

4、Jalan R, Pavesi M, Saliba F, et al, and the CANONIC Study Investigators; EASL-CLIF Consortium. The CLIF Consortium Acute Decompensation score (CLIF-C ADs) for prognosis of hospitalised cirrhotic patients without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J Hepatol 2015; 62: 831–40.

5、Jalan R, Saliba F, Pavesi M, et al, and the CANONIC study investigators of the EASL-CLIF Consortium.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ognostic score to predict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J Hepatol 2014; 61: 1038–47.

6、Gustot T, Fernandez J, Garcia E, et al, and the CANONIC Study Investigators of the EASL-CLIF Consortium. Clinical course of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syndrome and eff ects on prognosis. Hepatology 2015; 62: 243–52

7、Kamath PS, Kim WR, and the Advanced Liver Disease Study Group. 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 Hepatology 2007; 45: 797–805

8、Bernal W, Jalan R, Quaglia A,et al,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Lancet 2015 Oct 17;386(10003):1576-87

編輯:劉其會
審閱:邵凌雲 副教授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專題!


相關焦點

  • 韓濤教授解讀《2018年肝衰竭診治指南》_肝衰竭指南_指南解讀_醫脈通
    組織病理學檢查在肝衰竭診斷、分類及預後判定上具有重要價值。肝衰竭發生時(慢性肝衰竭除外),廣泛的肝細胞壞死,壞死的部位和範圍因病因和病程的不同而不同;凝血功能嚴重降低,實施肝穿刺具有較高的風險,臨床應特別注意。
  • 研究人員通過代謝重編程研究提出代謝幹預治療肝衰竭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研究組研究員許國旺團隊與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餘祖江團隊及美國NIH教授莊正平團隊合作在肝衰竭轉化醫學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共同揭示了肝衰竭的代謝重編程機制,提出代謝幹預治療肝衰竭的新策略
  • 避免B肝走向「肝衰竭」,收下這3個不,肝會感謝你一輩子
    肝衰竭患者可出現精神症狀、消化道症狀、凝血功能障礙、黃疸等症狀,B肝患者需要掌握不毒、不誤、不斷三不原則,防止B肝發展成肝衰竭。一、肝衰竭患者的症狀1、神經精神症狀,精神錯亂、昏睡甚至昏迷。所以大部分有毒物質是需要運輸到肝臟的,如果大量毒物進入體內,可增加肝臟負擔,引起肝細胞損傷或壞死。因此不服用對肝臟有任何毒性作用的藥物或者食物。2、不誤:不誤指的是不能延誤病情治療,因為大部分B肝患者並沒有特異性症狀,有的患者往往只出現輕度的轉氨酶升高,沒有特異性,只有做體檢時才能被發現。
  • 注意!自己採的蘑菇做了湯,青島56歲男子喝了一碗導致肝衰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高雅潔日前,56歲的代先生一碗蘑菇湯下肚便開始上吐下瀉,原來是誤食了自己採摘回來的毒蘑菇引起中毒,病情持續發展成了肝衰竭。代先生轉診來到青島市第六人民醫院,經過人工肝治療,一個月後各項指標恢復良好得以出院休養。專家提醒:野生蘑菇切勿亂採食。
  • 我國人工肝技術開闢肝衰竭治療新途徑 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新華社杭州1月11日電(記者張樂)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領銜,100多位科研人員歷時14年攻關創建的「李氏人工肝系統」顯著降低了肝衰竭的病死率
  • 中國醫大一院消化內科肝病團隊運用人工肝技術成功救治藥肝肝衰竭1例
    近日,我院消化內科肝病團隊在副主任李異玲教授的帶領下,運用人工肝技術成功救治1名藥肝肝衰竭病人。
  • B肝患者為控制病情,吃藥很正常,不過要注意這6點,別亂來
    B肝是最為常見的慢性傳染性病,目前來說並沒有特效藥,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過治療來控制住病情。B肝主要有兩種治療方法,第一種是護肝降酶治療,第二種是B肝抗病毒治療,這兩類治療方法都是通過藥物來進行的。吃藥貫穿著B肝患者的日常,正確的吃藥才能把病情控制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B肝患者在吃藥的時候需要注意哪幾個方面。B肝患者在吃藥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 聽律法律解讀:醫院自製藥物造成病人急性肝衰竭!
    首先,一些藥品和護膚品的價格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偏高,目前市場上,部分醫院自製藥品價格更為親民,常常在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這無疑使其更加具有競爭力。其次,良好的口碑也使這些藥品受消費者青睞。這些藥品多數是在同類藥物供給不足或療效不顯著的背景下,大型醫院為了滿足患者的需求自行研發而成的。它們可以滿足消費者治療疾病的需求,口碑良好。
  • 著名醫院神經內科專業
    開設癲癇、睡眠、腦卒中篩查、腦血管狹窄與供血不足、帕金森病、記憶障礙與老年痴呆、眩暈、不安腿症候群、頭痛、神經病理性疼痛、不自主運動、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神經調控、神經肌肉病、神經脫髓鞘、運動神經元病、多發性硬化、中西醫結合、心身疾病等20多個專業門診。日均門診量兩千餘人次。
  • 從炎性刺激到肝衰竭,毀掉一個肝臟只需4步?日常護肝,牢記3點
    疤痕組織替代原有的肝組織,從而引起肝功能異常,這被稱為肝纖維化。此階段是可逆的過程,由於肝臟有強大的代償和再生能力,只要及時糾正壞習慣,合理用藥就能讓肝臟恢復。3、肝硬化肝纖維化放任不管可發展成肝硬化,這是不可逆的過程,肝臟已經無法自行恢復。肝硬化持續時間長,肝臟發展到肝硬化階段時沒有明顯症狀,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再去醫院做檢查,已經達到中晚期。
  • 山東省省立醫院呼吸內科劉慶華聊呼吸疾病介入治療
    ,這是心臟疾病的一種介入診療手段。3.1.6        不明原因的胸膜結節性病變:內科胸腔鏡3.2        治療方面3.2.2        氣管內良性腫瘤:如氣管內息肉,氣管鏡下治療可以避免開胸的大手術。
  • ...我院血液內科完成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治療惡性淋巴瘤
    9月9日,對血液內科的醫護人員來說,是一個令人既期盼又喜悅的日子。因為,這一天的早上9點,我院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在張明副院長、相關科室負責人以及血液內科全體醫護的見證下,成功出艙。為了預防復發,血液內科依據國內外最新指南,為他定製了維持兩個療程單抗,再做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佳治療方案,這樣才有完全治癒把握。為此,去年10月,科室朱斌醫生、陳林霞護師為他採集了足夠量的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 2020年美國SCCM指南:重症監護室成人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
    肝衰竭表現為心輸出量增加和血壓降低或接近正常的高動力循環狀態,其主要機制是外周和內臟血管舒張,大多數患者可能需要液體復甦。目前尚缺乏大樣本隨機試驗比較不同種類的液體復甦在肝衰竭患者中的應用,但對危重患者現有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羥乙基澱粉或明膠溶液並不優於晶體液。這些研究因很少納入肝衰竭患者,因而結果受到間接性限制。且澱粉可能會加重肝衰竭患者的凝血障礙。
  • 神經內科疾病治療的根本 你真的知道為何會頻繁犯病麼
    這種病一旦發生是不能恢復或改善,只能預防再發生為治療前提。小編在這裡要提醒家有腦梗塞患者的家屬,一定要注意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個人情緒,因為情緒也會導致病情復發,甚至直接死亡。偏頭痛這是大多數人常有的狀態,只不過是它的嚴重性了,這類病情發病高峰期的年齡大多數是四十到五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較多,這是最常見的臨床性頭痛類型,過了4--72個小時不注重的話,就會延遲頭痛,這種情況在醫學中稱為偏頭痛延遲症狀,雖然它也不能治根,但是在患病的後期中,如果自身控制的好,發病率會逐漸降低。
  • 上海比較好的神經內科醫院是哪家?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
    上海比較好的神經內科醫院是哪家?  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是一家以神經系統疾病科學研究與臨床醫學診治為特點,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專科醫院。醫院堅持「專科、專病、專治」的醫治特徵,把神經內科病種細化聚焦,解決神經內科常見病中的「疑難」,專業詳盡的病種區分,真實凸顯了專科專病專治的共同優勢。
  • 吃感冒藥吃出了肝衰竭?買藥吃藥「雷區」千萬別踩
    27歲小夥幾種感冒藥同時吃,結果出現肝衰竭日前,微博上一個熱門話題,引起網友關注:27歲的梅州小夥劉某,感冒後自行買來感冒藥。吃了幾天,退熱作用不明顯,於是,他又買了幾種感冒藥,還加大劑量吃了幾天。結果導致肝腎功能衰竭、全身肌肉溶解、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原來,劉某服用多種感冒藥,導致一種藥物「對乙醯氨基酚」超量!
  • 老年人常患的神經內科疾病有哪些?
    B老年痴呆現如今,有好多老年人出現記性不好的情況,這是否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陸正齊稱,老年痴呆症患者早期會表現為記憶的障礙,尤其是近記憶的障礙,通常在幾小時前甚至幾分鐘前剛剛發生的事情就回憶不起來。
  • 涉心內科和神經內科
    心內科專家手術時間:本周五 11月27日心內科專家坐診時間:本周五 11月27日上午9:50--11:30(限號15人)地點:門診樓三樓內科門診專家介紹:>賈德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醫院教授專家履歷:專業特長: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及腔內影像學、功能學評價 多支病變,慢性完全閉塞等複雜病變的介入治療心血管內科醫學博士,在冠心病及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
  • 西京醫院神經內科醫生凌晨三點的朋友圈
    11月26日凌晨3時04分,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魏東發了一條朋友圈:72歲,突發意識障礙3小時,既往多次梗死、出血病史,高血壓,房顫。西京醫院卒中中心給予急診介入治療,SWIM技術一把完全再通……當天早上7時07分,他又發一條朋友圈:病人已經恢復了意識,總算沒有白忙活。26日凌晨3時是魏東剛剛走出手術室的時間,而早上7時是他要去上班的時間。11月27日上午,記者在西京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部見到魏東時,他剛剛從重症監護室查房出來。
  • 李君課題組發文揭示B肝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發病新機制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種在慢性肝病基礎上出現的急性肝功能惡化,伴隨肝臟和肝外器官衰竭的高病死率複雜症候群,內科綜合治療的短期病死率高達50-90%,其關鍵原因是發病機制不清。歐洲肝衰竭研究聯盟(EF-CLIF)研究發現系統性炎症反應是酒精肝、C肝等人群ACLF發病的關鍵機制,但我國B肝人群ACLF(HBV-ACLF)的發病機制至今沒有系統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