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北鬥衛星、打靶射擊……台州「中科院級」研學基地...

2020-12-01 浙江在線
11月24日,在大家的期盼中,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始試運行,首批1000名學生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科學實踐帶來的樂趣。

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課程是根據不同年級設置課程內容,目前已經開設了北鬥導航、無人機、木工、中草藥、陶藝等17個科目,涉及學科技、學軍、學農、學工等領域。

北鬥導航

在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北鬥導航教室裡,前所中學的八年級學生正在認真地學習他們非常感興趣的北鬥導航知識。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航天事業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這個過程,離不開我們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今天,我們就來動手操作,體驗一下這個北鬥最基礎的定位功能。」北鬥導航老師張靈麗在簡單的介紹後,就帶著學生們正式進入主題。

經過十多分鐘的合作,同學們就將核心處理模塊、led顯示屏、定位模塊、電源模塊等組裝好了最基礎的北鬥導航定位設備,並精確地顯示出了所在地的經緯度。

「自己親手組裝設備,更有成就感。」學生尹江浩說,原本他對經緯度定位感受比較抽象,通過北鬥導航系統操作,對經緯度所表現的位置有了更加直觀的印象。

                       

在智能未來AI教室裡,同學們通過傳感器,將方塊運送到了指定位置。還通過同臺PK的形式,更展示了智能AI在力學、運動學上的運用。

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課程有團隊合作,又有團隊競爭,很有意思。

當前安排的是前所中學七年級和八年級的課程,接下來安排的是前所中心校。課程內容全部由學校自由選擇。

浙江前所旅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賀龍:「所有科目都由前來研學的學校決定,再由基地進行安排,課程會不斷地進行更新。我們現在正在抓緊時間把住宿樓建好,爭取在明年春季,滿足學校來這裡集體培訓時的住宿需求。」

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一期總投資2500萬元,佔地面積165畝;以北京中科院航空航天、現代科技為特色的全國性綜合實踐研學基地,整體採用「一中心多片區」布局,包括教學大樓、生活區與教學區3大部分。

教學大樓區域佔地面積10畝,包括17個科技教室(含航天、人工智慧、AR科技、編程、steam等)、軍事營地、中草藥種植基地等;生活區佔地面積35畝,擁有學生宿舍、書吧、醫務室、餐廳、職業體驗中心、匯報廳等區域。

相關焦點

  • 航空航天、北鬥衛星、打靶射擊……台州「中科院級」研學基地「開張」了
    11月24日在大家的期盼中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始試運行首批1000名學生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科學實踐帶來的樂趣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課程是根據不同年級設置課程內容,目前已經開設了北鬥導航、無人機、木工、中草藥、陶藝等17個科目,涉及學科技、學軍、學農、學工等領域。
  • 航空航天、北鬥衛星……台州「中科院級」研學基地開張了
    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課程是根據不同年級設置課程內容,目前已經開設了北鬥導航、無人機、木工、中草藥、陶藝等17個科目,涉及學科技、學軍、學農、學工等領域。北鬥導航在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北鬥導航教室裡,前所中學的八年級學生正在認真地學習他們非常感興趣的北鬥導航知識。
  • 北京航空航天主題研學營
    航天精神 1、參觀中華航天博物館,認識東方紅一號衛星(備份星)、長徵系列運載火箭、返回式衛星回收艙、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及返回艙主傘、火箭發動機、首個中國航天日在天安門廣場國旗杆上懸掛使用的國旗等珍貴的航天實物展品,在講解中學習我國航天事業的光輝歷程,普及航天知識; 2、航天知識講座
  • 這位台州人是「北鬥」衛星創始人!回顧他的光輝一生
    ——陳芳允酒泉發射基地第55顆北鬥衛星發射情況隨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官宣,第55顆北鬥衛星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意味著北鬥三號大家族30顆衛星組網全部完成。橫跨二十載,中國北鬥,服務全球。在這舉國歡慶的時候,我們一起重溫「北鬥」衛星創始人陳芳允院士這首詩,回顧院士光輝一生。
  • 圓孩子一個航空夢,深圳開承航空研學基地正式開業
    (通訊員:邱雪冰)當航天科普和研學活動碰撞到一起,會產生怎麼樣的火花?在研學旅行熱的當下,研學基地有哪些創新模式?據了解,該基地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位於龍崗區坪地街道崇德南路8號,是一個以航空航天體驗教育為主,集「知識性、趣味性、科技性、創新性、互動性」為一體兼具國防教育和實踐教育功能的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
  • 「九號宇宙」沉浸式航天主題研學基地落戶松滋
    雖然是第一次接觸航天定位系統,但每個小組根據視頻提示,分工明確,動作有條不絮。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家陸續完成了手裡的動作。操場上,看著手上的深空探測器準確顯示出了自己所在地方的經緯度後,孩子們都大讚神奇。「將四顆衛星對接組成一顆衛星,就更加方便環保了……」活動結束後,同學們意猶未盡,討論航天未來時也是奇思百出。
  • 遜克:組織開展射擊打靶訓練 提升民警實戰水平
    遜克:組織開展射擊打靶訓練 提升民警實戰水平 2020-07-09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硬科技之:中國航空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和航天基地!
    陝西省是中國航空、航天產業資源最集中的區域,設計能力、製造水平和工業產值佔全國航空航天的1/4多。陝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又叫中國航空城、閻良飛機城。擁有1000多家科技企業,圍繞航空及高端裝備產業。
  • 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加上引擎
    最近,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眾多項目助推揚州產業轉型,揚州終於走上了一條高科技之路。一.9月21日下午,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暨2020年開學典禮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行。將成為揚州國防教育基地,航空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揚州將掀起航空風暴,家長們周末可以多一個選擇,讓孩子對祖國的航空產業引以自豪。
  • 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海上航天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對我區培育航空航天產業、聚集高質量發展戰略科技力量具有示範引領作用,將聚焦海洋智能裝備與航天發射交叉融合,系統研究解決海上衛星發射面臨的發射回收支持裝備、指揮控制系統、海上發射火箭適應性及衛星應用等關鍵共性及卡脖子技術,為海上高頻、常態化發射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海上航天產業技術需求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中樞。
  • 航天夢·中國夢——中國·廣南航天城 2020年10月3日首期開幕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幾十年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裡是廣南「第二城」)是一個以航天體驗、教育為主集「知識性、趣味性、科技性、創新性、互動性」為一體兼具實踐教育功能的航天基地。)(實踐二號)該基地以航天研學為主
  • 北鬥衛星成功發射,科研基地「變身」旅遊勝地
    近日,北鬥衛星成功發射,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此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這個擁有50年歷史的衛星發射中心,不僅成功送走了所有的北鬥導航衛星,還送走了包括「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在內的登月探測器,出鏡率之高,已是家喻戶曉。
  • 高質量培育航空航天產業生態圈 探索「北鬥+ 」的無限可能
    構建生態 促進通航產業發展11月6日11時19分,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該空事衛星系統不僅可為大範圍航空用戶提供通信、導航、監視等信息服務,增強現有空管系統能力,促進國家低空空域開發,促進通航產業發展。
  • 中國北鬥星耀全球,中國航天動力之鄉西安航天基地深耕科技藍海
    7月31日中國北鬥,星耀全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收官衛星,完成了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正式入網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鬥三號衛星的有效載荷實現了部件級100%國產化的目標,是中國人在高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的典範。
  • 西安航空基地:「夢想起航」航空研學暑期夏令營正式開營
    航空研學夏令營暑假到了孩子們也從校園重新回到家裡大好時光,不能荒廢雛鷹展翅青少年航空研學基地飛鷹亞太民航安全體驗營地三大航空特色旅遊項目以及周邊知名紅色文化景區雛鷹展翅青少年航空研學基地活動時間7月22日-9月中旬活動亮點01量身定製路線圖,趣味十足此次夏令營立足於航空基地三大航空特色旅遊項目,可為學員團體結合自身實際需求量身定製「菜單式」路線圖並進行體驗。
  • 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永不止步
    近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推廣航天文化,零壹空間永不止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建築面積1500㎡,展廳面積1000㎡,包含航天發展歷程區、火箭展示區、衛星展示及應用區等,科普教育內容板塊設有太空飛行器、固體發動機、制導一體化、通用地面站等七大主題。
  • 同為國家級開發區,航空基地經濟發展為什麼不如航天基地?
    陝西是我國的航空產業第一大省,其擁有的航空產業資源、產業規模、產業產值、人才數量佔全國三分之一左右。同時陝西也是我國航天領域實力最雄厚的省份之一,在衛星服務業、衛星製造業、地面設備製造業等領域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
  • 參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泉城外,碧雲端,海洋衛星衝蒼穹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簡稱JSLC,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
  • 天津成全國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將形成400億規模
    、空間站,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從無到有,成為全國重要的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預計到2011年,航空航天產業將形成400億元的規模   ■新一代運載火箭項目研製成功後,將滿足我國未來30至50年發展空間技術及和平利用空間的需要   天津網訊  隨著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新一代運載火箭、衛星、空間站等一批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航空航天項目兩年多時間先後落戶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