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批科學家為何紛紛「逃往」中國?日本人說出了心裡話……

2020-12-03 網易新聞

近年來,有關中國人才流失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但最近的一組數據卻揭露了另一種現象:

中國正在吸引著全世界的人才,有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紛紛湧入中國。

這其中,日本科研人員湧入中國的數量尤為顯著。

這不禁引起了人們的疑惑:明明日本國內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優秀的科研人員卻更願意到中國?

1

針對這一現象,近期日媒發表的一篇報導,揭示了日本科研人才紛紛「投奔中國」的原因。

一些來到中國工作的年輕日本科研人員這樣說道:

雖然曾打算在日本工作,但是找不到職位。

相對於在日本而言,中國的研究環境與報酬要比日本好太多。

確實,如今日本老齡化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供年輕人選擇的職位也越來越少。

有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兩年,日本的科學技術預算已經不及中國的1/7。這讓眾多日本科研人才選擇來到中國發展。

還有一些來華多年的日本研究人員,他們曾經在日本擁有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但由於眾多美國科技公司的收購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擄走,很多受不了這份氣的人紛紛離開日本,選擇了待遇更好、發展更穩定的中國。

除了日本國內科技發展的自身條件外,中國人不斷發展創新、努力拼搏的勁兒,也是吸引日本科研人員來華的原因。

一名在中國知名大學搞研究的日籍老教授覺得,中國的學生很有幹勁,讓自己熱血十足。

從日本外務省統計的數據來看,旅居中國展開研究的日本頂尖人才同比上漲25%,他們的加入,無疑給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助了一把力。

日本國寶級科學家福田敏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作為全球頂尖科學家,他曾任職日本一所學府的教授。

不過他所倡導的學術理念,不僅沒有得到日本主流學者的認可,還遭到了日本學術界的排擠。

▲福田敏男

為了能夠證明自己,福田敏男選擇了投奔中國,希望在中國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於是在2012年,福田敏男選擇到北京理工大學教書和做研究,並成為了首位全職在中國工作的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福田教授結合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了直徑最小的人工血管。他還帶領團隊創造了首個納米機器人,這項技術可以提高癌症的診斷成功率,他的種種成績都為人類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福田教授還幫助中國培育了大量的科技型人才。

其實,像福田敏男這樣為中國科學事業做出貢獻的外國科學家還有很多。

2

前不久,美國也有媒體曾報導說,越來越多的美國科學家都在陸續「逃往」中國。

據統計,最近3年來,陸續有1074名頂尖外國科學家選擇來到中國工作。

這些專家大部分都是美籍,有一些其他國籍的人才,之前也一直在美國工作。

目前,他們在中國的一些企業和名校中,從事科研和教學的工作。

比如,美國國寶級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加入阿里雲量子實驗室;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前校長Jeffrey Vitter加入了百度,Jeffrey Vitter是計算機和大數據領域的專家;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金榕和終身教授施堯耘;

亞馬遜前美籍華人科學家任小楓等等都加入了阿里巴巴。

他們都是量子計算、人工智慧、AI領域的世界級科學家。

▲馬裡奧·塞格德與妻子合影

美國強大的實力,確實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強國。

但是頂尖的科學家並沒有選擇繼續在美國發展,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美國相關媒體對此展開了調查發現,雖然美國曾是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國度。

但今時不同往日,中國對待科技人才給出了優厚的待遇,一系列的優勢,讓美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走向中國尋求機遇,希望能在中國實現夢想。

一位曾經在耶魯大學頂尖實驗室工作的華人科學家,在美國遭遇科研經費減少,領域進展困難的情況下,他毅然決然地回到中國發展,之後,他在果蠅細胞生物學上有了重大突破。

還有一位在美國工作的西班牙科學家,他每次都要為續籤的事情忙活很久。

有一次外出旅遊回到美國時,竟然被機場人員扣留了兩個小時。

但來到中國後他發現,這裡是一個充滿全新科學機遇的地方,有保證的研究基金、強大的科學領導能力,一切都是很難得的機會。

除了這些,美國政客越來越講究政治正確,科學家們在美國時常會受到幹擾,根本無法安心地工作,這也是科學家們逃離美國的重要原因。

有美國網友感嘆道:

美國高層並沒有把科學看得很重,而中國卻對未來的科學之路有詳細的發展計劃,照這樣的情況下去,中國科學遲早會超過我們。

3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當今世界大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說過:「外國很多高科技都是中國人創造的,結果中國企業去用還要花大價錢,應該讓中國的雞在中國下蛋。」

這話聽起來有些心酸,但確實有一定道理。

從改革開放至2018年底,中國人才流失成了不爭的事實。

這兩年國內各大企業開始出手,人才流失的境況出現好轉。

截至去年11月,已有260多萬人才從西方國家返回中國。

連《華爾街日報》都刊文稱,越來越多高技術人才,放棄蘋果、微軟等高科技雲集的矽谷,選擇回中國發展。

尹志堯博士就是歸國潮的一份子,他曾在英特爾中心研發晶片,東京電子的刻蝕機都是他一手教會的。

想到自己的國家還沒有刻蝕機,他帶著60多項專利回國,研製出屬於中國的刻蝕機。

▲尹志堯

還有微軟級別最高的中國AI科學家沈向洋,去年他辭去微軟執行副總裁職務,回國擔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員雙聘教授。

他的離開,讓比爾蓋茨都直呼損失。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

如今中國發展得蒸蒸日上,全世界有目共睹。

中國早已今非昔比,人才的湧入是大勢所趨,也是必然選擇。文/阿小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日本專家: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海外大批科學家紛紛「逃往」中國
    而想要吸引人才就需要拿出誠意,否則人才就會去到其他的國家,畢竟人才也是需要吃飯的,日本專家: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海外大批科學家紛紛「逃往」中國。這個日本專家表示在過去幾年時間裡,不僅有很多的日本科學家選擇到中國工作。
  • 海外科學家為何紛紛「逃往」中國?日本學者:這就是中國的實力
    有一位日本學者表示自己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那就是海外的科學家為何會紛紛逃往中國呢科學家們雖然掌握著更高深的知識,更先進的技術,但是畢竟他們還是人,還是對優渥的生活條件有所追求的這位日本學者進行過簡單的統計,單單日本一個國家,就有很多頂尖人才跑到中國不願回去,根據他的統計,這類人數每年都會比上一年上漲將近1/4。
  • 為何1000名頂級科學家皈依中國?日本國寶級科學家道出真相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因大量人才流失而飽受詬病,比如在納米材料領域,全球前10的科學家,我國就佔了6人,但這6人全都在美國工作生活。而美國之所以能夠在科技領域稱霸全球,離不開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湧入美國。雖然我國和美國在人才數量和質量上差距依然很大,但我國也正在成為人才流入的中心。
  • 1950年初大批中國科學家在海外「失蹤」
    1950年初大批中國科學家在海外「失蹤」文:老王講古近代中國歷史中,蘑菇雲的沖天騰起,無疑是十分絢麗奪目的一頁。20天後,美國把當時僅有的兩顆原子彈分別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造成了20多萬人的傷亡。1945年8月6日19時15分,美國B-29型轟炸機「依諾拉·蓋依」飛臨日本本州島東南沿海的廣島上空,投下一顆外號稱作」小男孩」的黑色原子彈,爆炸威力約1.4萬噸梯恩梯(TNT)當量!
  • 周杰倫《晴天》:有多少人打著歌詞的幌子,說出了心裡話
    周杰倫《晴天》,有多少人打著歌詞的幌子,說出了心裡話,周杰倫的一首《晴天》,雖然叫晴天,但整個故事都在下雨……每次想聽周杰倫的歌,就會想起這首《晴天》,真的很多年了,但是依舊喜歡。聽著就感覺,又有多少人打著歌詞的幌子,說出了心裡話呢?小A說:年少時用磁帶複讀機反覆的聽著周杰倫的睛天,可惜,我的青春啊,漸漸的長大成了孫悟空的壓力,豬八戒的身材,沙和尚的髮型,唐僧的絮絮叨叨招人嫌。
  • 大量外國科學家湧入中國,日美首當其衝,為何優秀人才願意來中國
    近些年來,關於中國科學家前往外國的報導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在感慨中國留不住人才,大量人才外流。但是,其實人才外流不僅僅只是中國的問題,外國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人才「流失」到了中國。尤其是近些年來,大量的外國科學家湧入中國,其中日本和美國的科學家數量眾多。
  • 海外明星紛紛聲援武漢,比伯發文,水果姐用中文祈禱被大讚
    海外明星紛紛聲援武漢,比伯發文,水果姐用中文祈禱被大讚2月7日賈斯汀·比伯在微博發文回應新專輯預售推遲一事,比伯在文中表示:「我想讓你知道你不是在孤軍奮戰,我相信我們會一起戰勝病毒。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定推遲我的新專輯《Changes》的預售」,並對粉絲的理解表示感謝,同時為武漢加油。粉絲們紛紛表示感謝,並表示期待比伯的新專輯。
  • 現在在海外,是日本人的社會地位高,還是中國人?
    以前在海外,如果有一件拉風的事情,是黃皮膚的人幹的,白種人一般都會認為是日本人幹的,因為日本國富民強,而且科技也很發達,是難能可貴的世界強國,在黃種人中。而中國雖然人口眾多,海外移民人口之眾,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不過中國民貧國弱,文化落後,自己吹噓自己的文明有多了不起,別聽那幫傻大粗的,就會扛包。一個世紀以來,華人在海外的地位都是很低的,他們受到了許多不應有的歧視,就算是在中國近鄰的東南亞一帶,華人的地位都是如此,李光耀的經歷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華人都是被歧視的對象。
  • 中國撿漏大批尖銳科學家,來華不是因為賺錢?
    如今由於外國的一些國家待遇十分的誘人,也導致大量的國內高材生都紛紛到外國進行移民和留學。所以這對於自己國家來說更是一種損失。但是到了現在,美國更是開始以經濟為中心,因此也很少關係一些科學家。到了最會大量的科學家也是紛紛的到別的國家進行發展。
  • 為何科學家對複製人爭議性很大?科學家說出弊端,令人細思極恐!
    為何科學家對複製人爭議性很大?科學家說出弊端,令人細思極恐!目前科學技術得到迅速的發展,人們一直都在享受這麼多的便利。即便足不出戶,也可以購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近幾十年來,很多新技術的頻繁湧現,已經將人類社會推向全新的階段。
  • 日本專家:科學家紛紛「逃」往中國,日本可能再難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作為一個世界性質的獎項,就算是中國的小學生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含金量,畢竟在我們的教材上發明各種定理公式的大佬們,動不動就是拿著諾貝爾獎做背書,很多現在改革性的技術,也都能夠拿到諾貝爾獎,因此認可度非常的高。
  • 法國海外有的是殖民地,為何沒有選擇抵抗到底?
    由於英法荷比盧五國聯軍沒有扛住德國的進攻,德國輕鬆的突破了防線,英法殘存的主力部隊渡海逃往英國。法國政府見勢不妙,沒怎麼抵抗就舉起了白旗宣布投降,德國人幾乎兵不血刃就進入了巴黎。當時法國還控制著本土的南部,海外更是擁有本土面積數十倍的殖民地,為何法國沒有選擇繼續抵抗,而是向德國投降?
  • 不遜於人工智慧的克隆技術,為何複製人不行?科學家說出弊端!
    不遜於人工智慧的克隆技術,為何複製人不行?科學家說出弊端!人工智慧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一項技術,自它出現之後,人類的辦事效率提高了,很多事情都可以依靠人工智慧解決,缺乏了動手的能力。與人類不同的是,機器人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必須在人類的操控下才能進行。
  • 15年駕齡懂車人,提車執意提了勁炫ASX,車主說出了幾句心裡話
    大家好,我是勁炫ASX用車者,當前行駛213天,接下來為各位分享《15年駕齡懂車人,提車執意提了勁炫ASX,車主說出了幾句心裡話》。後排也有出風口,還有兩個USB接口,坐在後座的人也很便捷。對於空間來看絕對可以說同級別空間最大,大小一樣的車勁炫ASX的軸距就是長一丟丟。第二排平的,對於坐三個人的話,愜意。駕駛位儲備空間不大,門板上缺少小儲物空間。後尾箱空間挺大的,放兩三個衣物箱沒異議。開起來挺舒服的,坐著也還可以。道路質感還是特別好,沒有太大顛婆的路段。
  • 中國科學家為何紛紛出走
    在短短幾年之內,中國本土的頂尖年輕科學家,已經被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和研究機構所認可的很多牛人,紛紛離開中國。顏寧,世界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30歲時帶領一群本科生用6個月的時間,攻克了世界生物學界50年都沒有攻克的超級難題。她在前途璀璨的時候,突然離開中國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併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五年級第六單元作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
    正因為如此,對爸爸說心裡話的作文,選材和角度不同,才比較新穎,更能引起讀者注意。一篇《爸爸,我想對您說》,孩子終於說出心裡話,當爸爸的看一下孩子想說什麼,小朋友們可以參考和借鑑怎樣寫好作文。我就鬥膽給你寫信,說出憋在我心裡很久很久的心裡話,希望您能理解一下我的苦衷。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就是有點兒愛嘮叨。雖然我對她的嘮叨有點兒煩,可是我和媽媽相處的很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毛病,我的問題就是每天下午放學後的作業有點拖拉,字還有點醜。於是,媽媽就開始嘮叨了,可是我們都習慣了。只是有一次,我覺得好煩呀!
  • 三個男人說出心裡話
    三個男人說出心裡話,恐怕與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哦。 她只是外貌上發生了一些改變罷了,人還是從前我喜歡的那個她。何況,經過這些年一起的生活與了解,我又發現了她身上許多之前不為人知的優點與長處。總的來說,感覺自己挺幸運的,能夠遇到這樣一個好女人。 你問我老婆胖胖的是什麼感覺?我能回答你的就是「娶妻如此,夫復何求。我不但依舊愛她,而且是大愛,最愛。」
  • 日本學者為何紛紛來華搞科研:在這裡得到的支持日本完全不能比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日本學者為何紛紛來華搞科研:在這裡得到的支持日本完全不能比【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破格提拔,高薪待遇,日本科研人員『投奔』中國的動向引人注目。」前不久,有日本媒體報導稱,中國正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日本的科研人員因在本國難以就職流向海外,而在華開展研究的日本人持續增加。
  • 中緬邊境的緬甸人:最大的幸福,是逃往中國躲避戰亂
    對於中緬邊境的緬甸人來說,他們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幸福,是逃往中國躲避戰亂。只要到了中國,命就保住了,因為緬甸再亂,炮火始終不敢打過邊界。而位於邊境這邊的雲南老百姓,也深知這點,紛紛在自家屋子上插上了五星紅旗。插上一面五星紅旗,就意味著有了保護,緬甸的炮火像是長了眼睛,在中方警告過之後,任對面炮聲連天,插著五星紅旗的屋子巍然不動,仿佛自帶結界。
  • 日本論壇出現一位預言家,自稱來自2062年,說出地球未來後消失!
    自從上個世紀,愛因斯坦首次提出相對論後,在相對論的基礎上,科學家們認為人類通過某一種途徑,可以隨意進行時空旅行,當然在科學界內得到了很多人否認,目前人類都無法飛出太陽系,談何而來能實現穿越呢?由於今年地球災難不斷,大家開始查閱資料,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位飽受眾人爭議的預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