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美新疆遼闊的土地上,不僅有著旋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悠久的歷史,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而且也是動物們的家園,各種飛禽走獸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在一個專注拍鳥而且鳥拍的很棒的攝影師朋友帶領下,我來到這個位於新疆奎屯市北郊十公裡的溼地。這片溼地由數個大的池塘組成,周邊全是大片大片的蘆葦。在深秋的暖暖的陽光的照耀下,蘆葦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因光線照射來自不同角度,散發著淡黃或白色的光芒,非常漂亮。
剛一走上堤壩,就驚起一大群鳥在「哇哇」的叫聲中從池塘飛向空中,那個景象很美,但來的太突然,都來不及拿相機。朋友說這是野鴨,這裡有幾十個野鴨品種,它們很怕人,不會讓人靠近。於是我們放慢腳步,說話也放低語氣,希望不要打擾到這些鳥類。
深秋的這片溼地水非常乾淨,在陽光下泛著藍色的光,池塘周邊已經結了薄薄的一層冰,耳邊傳來的都是各種鳥此起彼伏的叫聲。看著這一切,內心好歡喜。
大大小小的池塘裡,全是各種不同的鳥。有的在嬉水,有的在溼地上空飛來飛去。在一個池塘裡,我們發現了天鵝,離我們非常遠,潔白的羽毛在陽光下煜煜生輝。它們安靜的浮在池塘裡,看起來還是那麼高貴。朋友說以前沒有天鵝來這兒,現在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對環境特別挑剔的天鵝就來了。但它們就待一段時間,天氣再冷些,它們就飛走了。
我們在遠處觀賞了一陣美麗的天鵝,就順著兩邊全是蘆葦的小徑慢慢的往裡走。朋友說這段時間文須雀應該有了,想去看看有沒有。走著走著,傳來了鳥的叫聲。朋友一看,頓時興奮起來,說這是長尾雀,以前沒有這種鳥,今天碰到了。我們便悄悄地跟在這群長尾雀身後,拍攝它們。其中有一隻雌性長尾雀,長的特別漂亮,頸部、腹部的羽毛都是水粉色的,而且胖嘟嘟的,好可愛。它們在蘆葦叢裡自由的飛翔、起落,也不怕我們。朋友抱怨那隻雌性長尾雀不好拍,非常機靈,見有人拍攝很快就飛走了。但那隻雌性長尾雀真是很給我面子,在我經過時,硬是在離我很近的蘆葦杆上停留了好幾分鐘,在我的相機咔嚓聲中,還用黑的發亮的眼睛靜靜的看著我,一個非常棒的鳥類模特,像是想要與人類交流什麼的樣子。
就這樣,我們與這群長尾雀在蘆葦叢裡玩了幾個小時,不知不覺中,已經是日落西山了。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鳥類專家、新疆觀鳥協會都常年在這裡觀察鳥類。也是疆內外拍鳥攝影師的最愛,常常是不遠萬裡,來到這兒進行拍攝,行業人士把這裡稱之為「魔池」。之所以把這裡稱之為「魔池」,就是因為個地方很神奇,而且變幻莫測。據新疆觀察鳥類協會實地觀察,這裡有118種鳥兒,其中有40種鴴鷸,這意味著這塊地方出現的鴴鷸種類佔新疆鴴鷸種類的89%,可謂豐富之極。 許多新疆稀有鳥種,包括三趾鷸、翻石鷸、闊嘴鷸、半蹼鷸,尖尾濱鷸、紅頸濱鷸、長趾濱鷸、針尾沙錐、蠣鷸、鐵嘴沙鴴、蒙古沙鴴、劍鴴等鳥類,也都在這裡出現。
每年都會發現新疆鳥類的新紀錄,因此叫魔池是非常非常恰當的。
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鳥類習性,全新疆僅此一處。隨著夕陽西下,暮色初現,在靜謐的溼地裡,只有歡快的鳥叫聲。水面上的鳥兒生機勃勃,更有活力了。鸕鷀、黑翅長腳鷸、紅腳鷸、金眶鴴、燕鷗及各種野鴨雲集,時不時傳來或婉轉、或悠遠,長短不一的叫聲。
這裡是新疆鳥類「加油站」,奎屯市處在北疆中部,向南仰望天山,向北俯瞰準噶爾盆地,位於候鳥重要的遷徙通道上。春季,鳥兒北上翻越天山,體力耗費殆盡,需要在奎屯周邊短暫休息。秋季,鳥兒南遷,也需要在此「加油」,儲備翻越天山的能量。而獨特地域環境裡的這片溼地,正好符合它們的要求。因此,各種鳥兒是越來越多,許多稀有品種也不斷出現。
據了解,新疆鳥類新記錄中半蹼鷸、尖尾濱鷸等鳥類的發現地就在「魔池」。這裡還是世界瀕危動物白頭硬尾鴨繁殖地之一,一直以來,烏魯木齊市白湖是全國最大白頭硬尾鴨繁殖基地。不過,受附近採石、建設開發區等人類活動的影響,此種群銳減,其全國最大繁殖地稱號已有被「魔池」取代的趨勢。
朋友說在這裡拍鳥讓他很快樂,什麼都不想。和鳥類打交道也非常有意思,它們非常有靈性,有的鳥兒就在你身邊來回的飛,像是逗你玩。很少拍鳥的我在這片溼地也很快樂,是因為這片溼地,更是因為這些種類繁多的鳥兒。
選擇一種讓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無疑是智者的首選。
曾經的新疆是遙遠的、荒涼的,是一個戰爭不斷的地方。唐代著名詩人岑參就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
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
愁雲慘澹萬裡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
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
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現在的新疆是朝氣蓬勃、富庶安寧的一塊樂土,我也深深的愛著這片熱土!
嗨,我是青青子衿皎月,一個愛讀書、寫作、攝影、旅行的小女子。請關注我哦!一同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