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生物學原理》(中文版)
[美]LIQUN LUO 著
李沉簡 李芃芃 高小井 董昕彤 王杉 等 譯
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預計出版時間:2018年2月
估定價:230元
字數:130萬字
本書闡釋了神經科學中的重要概念,以及它們被逐步揭示的科學研究過程。書中通過一系列經典實驗向讀者展示了神經科學發展的歷程,每章均從電生理學、分子遺傳學與系統水平等多種角度進行展現,緊密關聯的章節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各知識點,以及它們之間的脈絡與聯繫。本書英文版由史丹福大學駱利群(LIQUN LUO)教授編著,其寫作風格清晰、引人入勝。中文版由北京大學李沉簡教授主持翻譯工作,他長期從事神經科學相關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語言功底深厚,翻譯流暢、嚴謹。
本書配備「數字課程」,讀者可上網獲取視頻動畫、文獻導讀、原書彩圖、術語解釋等更多學習資源。其中,「文獻導讀」資源可使讀者深入理解相關研究過程,並訓練批判思維能力。這使本書兼具學術性與教學適用性。
本書特色
本書共13章,每章重點闡釋一個研究專題,深度挖掘現代神經生物學重要課題,展現研究前沿。各章專題將分子、細胞、神經通路、神經系統及行為等多元內容進行高度整合,章節之間的大量交叉引用使知識結構網絡化。研究案例涉及對包括無脊椎動物在內的多種動物模型的使用
每章章首介紹概覽每章學習要點及基本框架,章末小結幫助讀者及時複習和評價其學習效果。各章「知識窗」與「深入閱讀」專欄可供讀者進行拓展學習並查找相關經典文獻
第12章「神經系統的演化」特別從進化角度討論了神經元通訊、感覺系統、大腦結構和發育。第13章「神經科學研究方法」對神經生物學重要的實驗方法進行綜述,介紹了研究神經通路功能時所運用到的一些最新技術
本書全彩色印刷,為讀者提供經典實驗描述、原始論文的數據圖表、參考文獻等豐富的學習資源。配套網絡「數字課程」進一步豐富紙質教材,手機等移動終端均可使用,讓學習方式更為便捷
本書目錄
第1章 來自神經生物學的邀請
第2章 神經元內的信號通路
第3章 神經突觸的信號傳遞
第4章 視覺
第5章 視覺系統神經迴路的連接
第6章 嗅覺、味覺、聽覺及體感
第7章 神經系統的連接
第8章 運動和調控系統
第9章 性行為
第10章 記憶、學習與突觸可塑性
第11章 腦疾病
第12章 神經系統的演化
第13章 神經科學研究方法
駱利群(LIQUN LUO),美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Howard Hughes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史丹福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畢業,在美國布蘭代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97年起在史丹福大學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神經生物學課程,並組建實驗室研究神經通路的發育和功能。
李沉簡,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高級研究員。就讀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醫學專業,在美國普度大學獲得分子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紐約大學西奈山醫學院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講席教授。主要從事神經生物學和神經性疾病領域研究工作。
精彩內容
作者寄語
駱利群院士蒞臨高教社與編輯親切交流精彩書評
「我絕對會使用這本教科書!本書的廣度和深度都十分適合學生學習。書中引用了真實實驗案例來闡釋神經生物學原理,並完美地融合了神經生物學的經典研究成果和最新前沿進展,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神經生物學,並激發他們的靈感。」
——Guoping Feng(麻省理工學院)
「與其他教材相比,這本書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對信息量把握適度,並鼓勵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概念』上,而非記憶大量的『事實』。故此書名為《神經生物學原理》非常恰當。」
——Haig Keshishian(耶魯大學)
「作者在書中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闡述神經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即科學史考察法。在我看來十分有趣,也十分具有教育意義,這使本書在教學法方面出類拔萃。」
——Eric Warrant(隆德大學)
「我最欣賞這本書的地方是:這本書十分貼合我的實際教學內容,它沒有枯燥地陳述事實,而是更注重闡述當前神經生物學原理的發現過程。我認為這種知識呈現方式更適合神經生物學的學習。」
——Marla Feller(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圖書預訂方式
諮詢電話:010-58581264/58556227
電子郵件:jinran@hep.com.cn
在評論區中寫下您的讀後感或相關的故事,留言獲贊數最高者,我們將贈送精美科普雜誌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