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口罩價格罰20萬 寧夏中衛發布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

2020-12-01 人民網寧夏站

人民網銀川3月15日電 (梁宏鑫)近日,寧夏中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外通報了2019年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這十個案例涉及不同領域且具有代表性,相關部門嚴厲懲罰個別單位和商家的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淨化市場環境,希望消費者提高維權意識。

案例一、中衛市健安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慈濟堂大藥房哄抬價格銷售口罩案

2020年1月25日至27日,中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熱線接到多起舉報反映該藥房高價銷售KN95口罩。經查,發現當事人採購300隻KN95防霧霾口罩,分別以每隻35元和58元的價格銷售,且未明碼標價,不能提供涉案口罩採購、銷售、庫存的原始憑證及檢驗合格等證明材料。疫情期間,當事人哄抬價格,推動KN95口罩價格過高上漲,嚴重擾亂市場價格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給予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二、中衛市農樂豆芽菜加工廠(馬生保)加工銷售有毒、有害的豆芽菜案

2019年3月21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當事人生產的豆芽菜進行抽樣送檢後,發現添加了國家明令禁止的4-氯苯氧乙酸鈉(稱俗「無根素」),使用「無根素」主要起到去根、增粗、白嫩、除葉的作用。如長期食用會影響人體健康,導致激素不平衡、骨質疏鬆、兒童發育早熟等問題。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對當事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豆芽菜的行為,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三、李成忠未取得登記加工腐敗變質、感官性狀異常的牛肚、魷魚案

2019年1月16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自治區食品藥品舉報投訴中心轉辦線索檢查,當事人無任何資質擅自從事加工活動。現場發現加工的牛肚、魷魚汙穢不潔、感官性狀異常、散發腐敗臭味。當事人採購牛肚3000公斤、幹魷魚175公斤,分別以10元/公斤、20元/公斤的價格銷售,獲違法所得共計3770.34元,貨值金額34200元。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經營店和食品小攤點管理條例》沒收用於違法加工的冷櫃、空氣壓縮機等設備,沒收變質牛肚、魷魚共計2418.5公斤,沒收違法所得3770.34元。

案例四、慕永平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用柴油案

2019年4月19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線索檢查,發現當事人未取得任何資質,在沙坡頭區營盤水交通要道旁利用箱式貨車裝載油罐銷售柴油,經稱重該批柴油淨重7.7噸,共計為9055.2升(密度以 0.85×103kg/m3計算),進價每升4.52元,售價每升4.88元,貨值金額共計44189.38元。執法人員對該批柴油進行了抽樣送檢。檢驗結果該批柴油嚴重不合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沒收不合格柴油7.7噸(做回爐處理,貨款共計25879.5元),並給予罰款88378.76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五、中衛市博林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消費者同意向其發送商業信息案

2019年9月19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在開展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整治中,發現該培訓中心為達到招收培訓學生的目的,通過朋友收集學生家長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共計90餘條,在未徵得學生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逐個撥打電話,介紹公司培訓業務,詢問是否給學生報班等事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責令改正違法行為,並給予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六、沙坡頭區宣和鎮宏濟堂大藥房未按規定儲存藥品案

2019年10月17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督查轉辦通知,對該藥房進行檢查,發現店內藥品未按說明書要求進行陰涼儲存,且對執法人員屢次檢查中發現類似問題提出的整改要求不予落實。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給予罰款9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七、沙坡頭區永康鎮兆軍農資店銷售不符合行業標準的化肥案

2019年7月12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接到市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轉辦的中央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二十督導組移交第九批群眾電話線索,反映林某從該農資店購買了7噸生物有機菌肥和土壤調理劑,其中生物有機菌肥31袋,使用後導致70棵蘋果樹死亡。執法人員迅速對該農資店進行檢查,對銷售的兩種肥料進行抽樣送檢,檢驗結論為:生物有機菌肥總鉛項不符合標準要求。經調解,由經營者補償林某損失23500元。經查,當事人購進生物有機菌肥87袋,以每袋36元價格銷售31袋,貨值金額為3132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沒收不合格生物有機菌肥56袋,並給予罰款6264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八、清水灣水療會所提供服務未明碼標價案

2019年5月7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反映該會所沒有明碼標價,憑藉店內發的手牌向消費者收取住宿費498元。經查,該會所主要從事洗浴、住宿服務,收費中憑店內發的手牌收取,沒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498元,並給予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九、詹仲德未經許可擅自生產銷售黃酒案

2019年1月28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在開展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中,發現當事人未取得許可,採購大米、酒麴、焦糖色素等原材料,利用桶裝生產線、過濾設備等,使用廢棄化工塑料桶儲存已生產黃酒800公斤,貨值金額為2860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的桶裝生產線等設備,並給予罰款5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十、中衛市五穀豐盛商貿有限公司銷售標籤含有虛假內容的胡麻油案

2019年10月21日,中衛市市場監管局收到在開展國家食品安全抽檢工作中,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當事人經營的「蘇酥」胡麻油棕櫚酸、亞麻酸、亞油酸項目不符合《GB/T8235》的要求,屬非純胡麻油。經查,當事人共購進不合格胡麻油共計20桶,每桶售價41元,貨值金額820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給予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責編:梁宏鑫、寬容)

相關焦點

  • 中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案例一、中衛市健安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慈濟堂大藥房哄抬價格銷售口罩案2020年1月25日至27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熱線接到多起舉報反映該藥房高價銷售KN95口罩。經查,發現當事人採購300隻KN95防霧霾口罩,分別以每隻35元和58元的價格銷售,且未明碼標價,不能提供涉案口罩採購、銷售、庫存的原始憑證及檢驗合格等證明材料。疫情期間,當事人哄抬價格,推動KN95口罩價格過高上漲,嚴重擾亂市場價格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給予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 2020,省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批典型案例公布
    山西畫報新媒體記者王國偉報導:4月30日,省市場監管局舉行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我省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批典型案例。2020年山西省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批十件典型案件,是從今年以來全省市場系統查辦近3000件案件中評選出來的,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密切相關。
  • 2020年長三角市場監管聯動執法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全市累計查辦簡易處罰案件共32516件。會議現場,還發布了《2020年度長三角市場監管聯動執法十大典型案例》。揚州市江都區局對揚州某防護用品廠作出沒收庫存假冒3M口罩、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案例二浙江、上海聯動查處虛假宣傳和生產銷售違反食品安全管理規定配方奶粉案2020年6月,溫州市市場監管局對上海某商貿公司銷售「佳瑞寶」胺基酸配方粉標籤不符合規定和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 ...哄抬物價、不明碼標價、添加食品添加劑等擾亂市場秩序典型案例...
    疫情防控期間違法、犯罪典型案例(第三期) 哄抬物價、不明碼標價、添加食品添加劑等擾亂市場秩序典型案例3起   (1)2020年7月21日,克拉瑪依區某藥店口罩進價為0.65元/個、售價為1.5元/個,進銷差價率達56.66%。
  • 廣西發布2019年度商標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指導提升商標辦案質量與效率,有力震懾侵權假冒行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近日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廣西商標行政保護典型案例評選,並將評選出來的十大典型案件向社會公布。此次評選經過全區各市局推薦、專家評審和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審定等環節,最終從2019年查處的商標違法案件中確定商標行政保護典型案例10個。
  • 北京對哄抬口罩價格罰300萬;首現養殖貂感染...
    (人民日報)  首都機場發布離京三項條件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公眾號18日發布公告:根據首都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即日起所有旅客須展示北京健康寶「未見異常」的健康碼並通過體溫檢測後方可進入航站樓。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方可離京:①目的地政府防控要求;②北京健康寶健康碼「未見異常」;③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行政處罰考點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行政處罰考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21年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行政處罰考點由寧夏華圖教育整理髮布,更多備考資料可訪問寧夏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頁獲取。
  • 【6•5專刊】發布首部白皮書、十大典型案例、宣判工業汙泥汙染...
    《被告人劉祖清汙染環境案》等多起案件入選最高法院環境汙染犯罪典型案例、福建法院生態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二 、發布生態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 發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刑事8件,行政1件,民事1件。在刑事案件中,依法嚴厲懲治汙染環境、盜伐林木、涉野生動物保護、非法捕撈水產品、盜採海砂等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在行政案件中對企業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支持行政機關依法從嚴查處;在民事案件中,依法保護民事權益,注重實質性化解民事矛盾糾紛。
  • 十大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附全部細節)
    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外發布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據悉,該批典型案例共涉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七類犯罪。最高檢發布的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都是檢察機關剛剛辦理的案件,且屬於疫情防控期間常見易發的案件類型。
  • 欣龍控股子公司行政處罰塵埃落定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林娉瑩欣龍控股於12月2日晚間發布公告,欣龍控股子公司宜昌市欣龍衛生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欣龍衛材」)收到宜都市市場監管局發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宜都市市場監管局認定欣龍衛材在疫情期間,多次大幅提高熔噴布的銷售價格,責令欣龍衛材改正違法行為,處300萬元罰款。此次行政處罰的背景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到來的疫情,打破了熔噴布的供需平衡,一直以來默默無聞的「熔噴布」被拽入大眾視野,熔噴布生產企業也前所未有地成為大眾焦點。
  • 南京公布2020年度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現代快報訊(記者馬壯壯)日前,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系統組織案件申報和專家評審,評選出2020年度南京市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據了解,今年以來,南京市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以率先在全國建成智慧財產權強市為目標,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建設。
  • ...公布2020年度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市場監管-中國消費網
    江蘇南京:公布2020年度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2020-11-30 12:33本文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作者:薛慶元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近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評選出2020年度南京市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案例涉及假冒專利,侵犯發明專利權、外觀設計專利權,專利標識標註不規範,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手機、口罩、膠合板、洗衣粉香皂以及未經備案從事二類醫療器械經營活動等方面。 責任編輯:任震宇
  • 江蘇省南京市公布2020年度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在2019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績效考核中取得全國第三、全省第一的歷史最好成績。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系統積極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優勢,重拳打假治劣,調處專利侵權糾紛,持續優化該市營商環境,湧現出一批智慧財產權保護典型案例。經在全市系統內組織案件申報和專家評審,評選出2020年度南京市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現予以公布。
  • 浙江工商發布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原標題:浙江工商發布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十大典型案例法制網訊 記者餘瀛波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國家工商總局73號令)將於今年3月15日起施行,對「7天無理由退貨」、「個人信息保護」、「預付款消費」等多方面的消費者權益及相應的處罰辦法作出了具體規定,違法者最高可處3萬元罰款。
  • 雲岡區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康寧司藥店哄抬口罩物價案件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 穆帥)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戴口罩成為人們出行的常態,但在這時卻有不少不良商家惡意提高口罩價格,嚴重違反商業道德,嚴重違反價格法律法規。1月27日,大同市雲岡區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一起鬨抬口罩物價的違法行為,及時維護了群眾的合法利益。當日,雲岡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看到一則網絡視頻,有消費者反映康寧司藥店銷售一次性口罩為38元/包。隨後,該局執法人員立即對康寧司醫藥有限公司泉武分公司進行檢查。現場檢查發現該藥店銷售的「飄安」牌一次性醫用口罩庫存只有一包。
  • 重慶公布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例
    11月23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從2020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查辦的虛假違法廣告案件中選出十大典型案例向社會公布,其中就包括了重慶狂歡樂園旅遊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記者注意到,在十大典型案例中,涉及到藥品、醫療的違法廣告有4個,涉及房地產領域的違法廣告有2個,涉及教育服務領域的違法廣告有2個,涉及食品領域的違法廣告有1個,涉及旅遊領域的違法廣告有1個。
  • 關於杭州未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申報不實行政處罰決定書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日,上海海關網站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洋山海關關於杭州未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申報不實行政處罰決定書(滬洋山關檢罰字〔2020〕1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洋山海關行政處罰決定書滬洋山關檢罰字〔2020〕17號當事人:杭州未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萬達商業中心3幢3單元701室法定代表人:李國堯海關代碼:3301961K02當事人委託上海京元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3日向海關申報出口一般貿易項下PROMEDICAL
  • 金華市市場監管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金華日報2月14日訊(記者 盛遊)2月13日,金華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18年執法辦案十大典型案例。去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始終堅持以案件查辦為核心,突出辦案主業,深挖案源,攻大案、破重案,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去年全市共查處案件5206起,大要案1409起,罰沒7169萬元,移送公安129起。
  • 江蘇省工商局公布商標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為更好地展示全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成果,普及商標法律法規知識,震懾違法分子,在全社會營造尊重智慧財產權的良好氛圍,近日,江蘇省工商局推選了全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商標保護十大典型案例,現予公布。  典型意義:  執法過程中,當事人以商品有合法來源,且「不知道」是侵權商品為由,企圖逃避行政處罰。執法人員根據進貨渠道、價格、發票和當事人應盡的進貨把關義務等事實,證明當事人並非「不知道」,不符合《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九條規定的合法取得的情形。執法人員依法履職,準確認定,嚴厲打擊了違法行為,受到商標權利人的好評。
  • 雲南省發布2019年三季度涉旅典型行政處罰案件公告
    為進一步保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的高壓態勢,規範旅遊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經營服務行為,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2019年三季度涉旅典型行政處罰案件:案件一、雲南新風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未徵得旅遊者書面同意,委託其他旅行社履行包價旅遊合同案案件情況:2019年3月18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