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在家庭成員內部傳播比想像中更快

2020-11-17 參考消息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16日報導,研究人員花了一年時間積極尋找有關新冠病毒傳播的新解釋。更好地了解家庭內部的傳播情況或許有助於在大流行期間選擇更好的控制措施。然而,很少有研究系統地描述家庭傳播的特點。相關數據隨機變化的空間很大,特別是關於兒童傳染率的數據十分有限。

報導稱,由美國田納西州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的卡洛斯·格裡哈爾瓦領導的研究團隊對在今年4月到9月期間有家庭成員感染病毒的大約100個家庭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每個家庭的成員每天都會填寫症狀記錄表,並定期提供鼻腔和唾液樣本以供分析。

據悉,在這一調查過程中,無論指示病例(即零號病人)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有可能在家庭內部檢測到嚴重的病毒傳播情況。在這些家庭中,四分之三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家庭成員都是在指示病例首次感染後5天內被發現的。

研究人員指出,新冠病毒的家庭傳播很常見,而且在指示病例發病後可能迅速傳播。因此一旦出現類似症狀或檢測結果呈陽性時,應立即對所有家庭成員進行隔離。在隔離期間,所有家庭成員共處一室時都應佩戴口罩。

報導認為,很多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都是在家庭內傳播的。此項研究指出,在這個傳播過程中會迅速發生繼發感染,大約75%的患者是在指示病例發病後5天內被發現的。所有種族群體的二次感染率都很高。無論指示病例是成人還是兒童,都發生了實質性的病毒傳染。

報導稱,此前有研究對家庭傳播進行了調查,均發現二次感染率較高。還有研究,特別是在境外進行的研究發現,由於病人在家庭以外的設施中被迅速隔離,或因採取了防控措施,例如佩戴口罩等,因此二次感染率較低。

報導還稱,應當在家庭內部形成這樣的概念,即所有家庭成員都應在接受病毒檢測並獲得結果之前就開始接受隔離,因為未能在確認感染之前及時接受隔離很可能導致喪失降低二次感染率的機會。

與此同時,包括疑似患者在內的所有家庭成員在家中都應當佩戴口罩,尤其是在無法充分採取隔離措施的共用空間。

報導指出,對指示病例在家庭中的密切接觸者也應儘可能進行隔離,特別是使其遠離最易罹患重症的人群。

作為這些家庭內部措施的補充,研究人員人員認為,在社區層面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的一個有效方法是在出現臨床症狀之前發現感染病例,而這需要在社區內進行頻繁和系統的檢測,並隨時提供結果,以便及早採取預防行動。

報導稱,此項研究的一個重要發現在於,在最終確診感染的家庭成員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首次發現感染病例時報告出現症狀,而在連續7天的隨訪中,很多家庭成員依然沒有報告出現症狀。這表明新冠病毒很可能通過無症狀的二次接觸者在社區內繼續傳播,而及時對其採取隔離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研究指出,雖然最初出現症狀的家庭成員被認為是指示病例,但其他家庭成員也有可能在同一時間被感染,只不過是在不同的時間出現症狀或一直沒有症狀。此外,雖然生活在同一家庭中可能有較高的感染風險,但病毒很可能源於家庭以外。

此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家庭內部的傳播率很高,且大人和孩子之間的傳播沒有差異性。及早採取防控措施,例如所有家庭成員在家中接受隔離、對家庭成員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所有家庭成員在共用空間佩戴口罩等,可以在家庭內部乃至社區層面降低病毒傳播率。(編譯/劉麗菲)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研究:英國變種病毒傳播速度更快 感染機率大增
    來源: 劉菲談娛樂 舉報   歐聯網12月30日電,據歐聯社綜合報導,英國公共衛生部最新研究顯示
  • 英國發現新冠變種病毒:傳播速度更快
    聯合早報消息,英國發現了一種新冠變種病毒,該變種病毒在英格蘭某些地區的傳播速度更快。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衛生部長漢考克周一(14日)在國會上表示,至少有60個地區發現了由這一新變種病毒引發的病例。不過,漢考克強調,沒有證據指明新變種病毒會加劇病情或導致新冠疫苗不能發揮作用。英國科學家正在對新變種病毒進行深入研究,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收到通知。
  • 研究指出:新冠病毒變異不會影響疫苗有效性
    據拉美社倫敦11月4日報導,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1月4日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突變不會影響正在研發的疫苗的有效性。這種觀點可能讓國際社會把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來。此前有消息稱,全球最主要的「變異版新冠病毒」可能比原來的病毒變種更具傳染性。
  • 英國發現病毒變異震驚世界:接種新冠疫苗能否阻止疫情傳播?
    他在過程中感謝了醫務工作者,稱他們為英雄,同時也對川普政府在「曲速防疫行動」中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該行動有助於快速提供疫苗。同樣在周一,歐盟做出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決定,批准向其27個成員國中的4.1億公民發放新冠疫苗。但在歐盟範圍內購買、批准和分發疫苗的行動非常複雜,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且風險巨大。而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種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 「病毒獵手」利普金:新冠病毒或已在人群中傳播數十年 後來發生...
    「病毒獵手」利普金:新冠病毒或已在人群中傳播數十年 後來發生致命突變  Winnie Lee • 2020-04-06 11:28:28 來源:前瞻網 E5838G0
  • 最新:新冠病毒變異對兒童威脅更大
    弗格森說:「我們需要搜集更多的有關新冠病毒變異傳播、繁殖、感染的數據和資料。這種新冠病毒變異在特性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流行病學趨勢。英國政府日前通報,新冠病毒的一個新變種病毒株正在倫敦與英格蘭南部地區快速傳播,該變種的傳播力較原有病毒高出70%。
  • 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有多快?英國研究:10小時遍布欄杆和把手
    病毒在這些區域可以存活至少5天。 而針對新冠病毒的研究發現,即使在專門設計的用於遏制傳播風險的醫院病房中,病毒也可以輕鬆傳播到其他區域。 倫敦大學學院微生物學家莉娜·西瑞克說:「我們的研究表明,病毒在物體表面間的移動非常容易。
  • 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或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威脅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威脅。報導稱,位於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達爾豪西大學醫學院的病理學家薩巴齊尚·馬薩瓦拉賈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指出,廢水管理不善可能會對已在不斷減少的海洋哺乳動物種群造成毀滅性影響,因為這將使它們暴露在被新冠病毒汙染的環境中。儘管COVID-19本質上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但分析人士指出,這種疾病會導致多器官感染,包括胃腸道感染等。
  • 柳葉刀:武漢不可能是新冠最早傳播的地方
    柳葉刀:武漢不可能是新冠最早傳播的地方自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各界最關心的就是新冠病毒的溯源問題,當然很多國家也想要把「髒水」潑到中國武漢頭上,想讓中國給出賠償。據了解,這篇名為「新冠病毒早期在人類中秘密傳播以進化」的論文中,作者分別是來自中國科學院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
  • 英國專家:新冠病毒變種對兒童的威脅更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倫敦消息 英國政府新呼吸道病毒威脅諮詢小組成員、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尼爾·弗格森認為,與我們所熟知的新冠病毒相比,兒童更易感染變異後的新冠病毒。在新聞發布會上他說:「我們需要搜集更多的有關新冠病毒變種傳播、繁殖、感染的資料。這種新冠病毒變種在特性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流行病學趨勢,有跡象表明,新冠病毒變種『更喜歡』兒童,為什麼這樣,尚不得知,但統計數據反映出了這點。」
  •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傳播速度更快
    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報導稱,英國確認發現新冠病毒的新變種,傳播速度更快。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14日證實,英國至少有60個地區記錄到了新冠病毒新變種,主要集中在英格蘭南部。變種病毒的傳播速度比現有新冠病毒要快,而且會使整個東南部地區的病例呈「急速增長狀態」,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1000例新變種。
  • 研究指出:一種常見突變使新冠病毒更「懼怕」疫苗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16日報導,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一種常見突變使病毒在全世界迅速蔓延的同時,也讓病毒對疫苗的敏感性更強。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查珀爾希爾校區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的新毒株D614G出現在歐洲,且已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毒株。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與原始病毒相比,D614G毒株的繁殖速度更快,傳染能力也更強。
  • 研究稱新冠病毒或在2019年9月就已經在義大利傳播
    據外媒BGR報導,來自義大利的一項新冠研究顯示,SARS-CoV-2實際上早在2019年9月就已經在該國傳播,比預期的早了幾個月。來自米蘭的研究人員在一項癌症篩查研究的志願者血液中發現了新冠病毒中和抗體。
  • 勒索病毒變種:取消Kill Switch傳播速度或更快
    勒索病毒變種:取消Kill Switch傳播速度或更快發稿時間:2017-05-14 15:30:16 來源: 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  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關於WannaCry 2.0的緊急通報  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緊急通報:監測發現,在全球範圍內爆發的WannaCry 勒索病毒出現了變種
  • 英國發現南非變種新冠病毒:傳播更快、病毒載量更高
    據外媒報導,率先在南非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近日在英國被發現,據悉,有兩人感染了該種被叫做501.V2的病毒變體。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表示,該病毒比正在英國肆虐的病毒更容易傳播。在南非,501.V2病毒被認為是導致感染迅速復甦的原因,一些專家估計,在新病例中,V2病毒佔到了80%至90%。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它可能會在年輕人群中傳播得更快。流行病學家、美國科學家聯合會高級研究員Eric Feigl-Ding博士表示:「新501.V2變體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細節:它似乎傳播得更快,病毒載量更高,在年輕群體中表現得可能更嚴重。」
  • 警示:新冠肢體接觸傳播風險高於預期!新冠病毒在皮膚活躍長達9h
    與粘液相比,粘液上其他表面的IAV失活更快,而SARS-CoV-2在粘液和介質中顯示出相似的穩定性。SARS-CoV-2的生存時間比IAV的生存時間長得多[11.09 h(10.22–12.00 h)vs. 1.69 h(1.57–1.81 h)]。此外,通過乙醇處理,人類皮膚上的粘液/介質中的SARS-CoV-2和IAV均在15 s內完全失活。
  • 北大研究團隊首次證實:人體呼吸是新冠病毒重要排放傳播方式
    最近,全球科學家們呼籲承認COVID-19的空氣傳播,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相應地對指南進行了修改,指出不排除在擁擠和封閉環境下的空氣傳播可能,但是關於新冠病毒是如何排放到空氣中的直接證據非常稀少,也因此成為爭論的主要焦點。
  • 英國發現變異病毒,傳播速度更快,政府緊急封鎖,專家:別緊張
    【南方+12月15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一種傳播更快的新冠病毒新變種在英國南部肆虐,該病毒傳播速度更快,增長速度也快於現有的所有變體,並且不會對新冠疫苗產生反應,英國南部緊急封鎖。,發現新的毒株並不是加強封鎖等級的原因,而是因為這種變異病毒的傳播速度比原本的新冠病毒更快,現在已經有超過1000例感染病例,而且這種變異病毒還在不斷地變異傳播,在其他國家也發現了類似的毒株,並且研究表明,現在研究出來的新冠疫苗對這種變異病毒無效,而關於這種變異病毒的致命性還在研究之中。
  • 為何倫敦新冠病毒突變毒株如此可怕,僅僅是傳播速度更快?
    已經發現的可怕之處——傳播速度更快雖然SARS-CoV-2在不斷突變,新亞型也陸續出現,但英國的這一新突變株具有特殊性。這一毒株從9月在英國東南部出現,在英國迅速蔓延,目前已經成為倫敦地區的主要毒株。華盛頓郵報援引Boris Johnson在公告中指出的,這一毒株的傳播速度可能比之前的毒株高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