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摸骨」之書,帶你揭開動物骨頭的10項世界之最

2021-01-13 Gloria的煥新筆記

《骨頭之書》是一本很棒的科普讀物,我先前想當然地認為,嘟嘟會對這類書不感興趣,事實出乎意料。

有一段時間,她幾乎每天睡前都會央求我,「媽媽,給我講這本《骨頭之書》好嗎?」(另外那本《隱藏的危險》她也很喜歡)我欣然答應,然後我們會用猜謎互動的方式,享受這本書帶來的樂趣。

本書的副標題「動物骨頭的10項世界紀錄」囊括了整本書的內容,書裡面介紹了10種有「世界之最」的動物骨頭,以及動物習性。

整本書的設計精巧,互動性很強,圖片採用了特製的磨砂工藝,有獨特的觸感,文字鮮活生動,符合小朋友的心理特徵。——這是一本讓大人和小孩都停不下來的有趣科普讀物。

本書的作者是加布裡爾·巴爾幹(Gabrielle Balkan ),他是生活在紐約布魯克林的編輯,曾經著有地圖集《50個州》及續作《50座城》,受到廣泛的好評。

除了編輯的工作之外,他還曾擔任圖書買手、特約編輯以及聯絡負責人等職位。「圖書買手」這個職位聽起來好fashion。

這本書的圖片非常講究,動物的骨骼表現很精細,這主要得益於畫家山姆·布魯斯特(Sam Brewster )精湛的技藝,他是知名獨立插畫家、攝影師兼導演,(讓我感慨下:「果然藝術都是相通的。」)長期居住在英國倫敦,他的插畫客戶遍及全世界,比較知名的有《紐約時報》《衛報》《創意評論》等。(真是羨慕這種生活狀態~居住在自己喜歡的城市,承接全世界的業務~)這本《骨頭之書》是山姆·布魯斯特首次參與插圖繪製的童書。


好啦,現在讓我們打開這本書,來探索關於動物骨頭的秘密吧。

整本書在編排上很有巧思,在介紹動物的時候,不是直接介紹某種動物,而是採用解謎的方式。在介紹動物之前,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猜一猜」模塊,這部分可以看做謎面,它以跨頁的形式呈現,左邊介紹動物的基本特徵,並給出幾點線索提示,右邊則是黑漆漆的動物骨架。

家長在陪孩子閱讀的時候,可以引導他們思考,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翻過「謎面」這頁,謎底就在下一頁。謎底是完整的動物形象,更加鮮活生動,對於動物的介紹也更加詳細。

整本書都是按照謎面+謎底的形式編排,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會形成比較清晰的心理預期,在猜謎-解謎-猜謎-解謎……的過程中,享受閱讀的樂趣。

郝廣才的《好繪本如何好》中說到繪本也有節奏和韻律。這本書的韻律就是謎面-謎底,謎面-謎底,交錯進行。除此外,在畫面的色彩安排上,以黑白跨頁+彩頁跨頁交錯進行,也形成了固定的節奏。

這樣的編排除了有韻律和節奏感之外,也增強了閱讀的互動性。我陪嘟嘟讀書的時候,就是採用了問答的形式。我會提問,「誰的骨頭最小?」她回答,「小臭鼩(qu,二聲)」,翻過來看答案,果然是。(這裡要說下,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這本書給她讀過兩遍之後,她幾乎就記住了這些動物骨頭之最,有些我都不記得。)

每次嘟嘟回答對了,我就會誇她「很棒!」,她就會很開心,催促我繼續讀,於是我又問,「誰的骨頭最輕?」她看著書上的骨架回答,「蝙蝠」,翻過謎底頁,答案是「遊隼」。一看答錯了,她會趕緊蓋住答案,心有不甘地讓我「再來一次!」於是,我就重新提問,「誰的骨頭最輕?」她大聲回答,「遊隼!」然後,我就誇她,「你怎麼那麼棒!」(捂臉.jpg)

……

小朋友的閱讀興趣就在這樣的互(chui)動(peng)中被激發了,變得越來越喜歡讀書,形成一個正循環,以後孩子上學,在閱讀這方面,家長也能少操點心。

作為科普書籍,本書的圖畫兼顧了嚴謹和美觀。展示動物骨架時,精細地刻畫了動物骨骼的各個部分,連最細微的趾骨、尾椎骨尖都刻畫清晰,而在介紹動物習性時,用跨頁彩圖的形式描繪動物的生活場景,色彩明麗,視野開闊。

藍鯨暢遊在蔚藍的大海裡,追逐著海底橙紅色的磷蝦,遠處是藍天白雲。

斑斕的網紋蟒蜿蜒在深綠色的叢林中,周圍點綴著黃色、橙色、紅色的樹葉。

棕色的阿拉斯加駝鹿漫步在綠色的雲杉林裡,深深淺淺的綠色鋪滿整個畫面,遠處的雲杉枝上還有積雪……

整本書的圖畫配色都很簡潔、大氣,幾乎每幅圖片都是三個色系,但不會讓人覺得單調,反而有種高級的美。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圖畫還採用磨砂UV工藝,將動物的骨骼凸顯出來,用手觸摸時,能感受到動物凸起的骨架。將書攤開放到眼前,和視線持平時,在自然光線下,就可以看到隱藏在肉身上的骨架。

這種表現形式不僅增添了閱讀的趣味性,還能讓小朋友更具體地感知骨骼的位置,以及骨架和肉身的關係。陪嘟嘟看繪本的時,她就很喜歡去觸摸圖片,感受動物骨骼的紋理。

這種圖片處理方式是山姆•布魯斯特受絲網印刷的啟發,而獲得的靈感。有網站評論說,「本書用一種幽默有趣的方式精妙地搭建並探索了骨骼、解剖學與自然界聯繫的橋梁。」從書本後面的致謝內容來看,本書的圖片諮詢過很多動物骨骼方面的專家,以確保其準確性。

書裡面的骨骼圖片有解剖學的嚴謹和精細,通過這些動物,我們也能關注到它們背後的大自然,說它「搭建了骨骼、解剖學與自然界聯繫的橋梁」,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科普書就怕枯燥無聊,這本《骨頭之書》很好地避開了這個問題,整本書的文字鮮活生動,幽默有趣,很符合小朋友的認知。

書裡面將動物擬人化,用動物的口吻來介紹自己,和讀者打招呼、互動,親切又有趣,增加了閱讀興趣。比如,網紋長頸鹿這麼跟小朋友say hi的:

「嗨,下面的小朋友!我長得太高了,差點兒沒看到你。我的頸骨可是陸地動物中最長的喲!我長長的脖子和腿骨可以讓我毫不費力的從二層樓的窗戶窺視你!」

短短幾句話,就把長頸鹿的外形特點勾勒出來,非常有畫面感,讀來饒有趣味。

我最欣賞的是書裡面的比喻,既形象生動,又和孩子熟悉的事物密切相關,便於他們理解。我隨手舉幾個例子:

在介紹藍鯨的時候,說它以磷蝦為食,每天要吃掉40,000,000隻磷蝦,為了感知這個數量,書裡面做了個類比,「如果以浴盆為單位來計算,相當於吃下24,000盆像豆豆軟糖般大小的魚!」讀到這句,我腦海裡面有畫面感了:滑溜溜的紅色磷蝦,Q彈的彩色QQ軟糖……

在介紹凹臉蝠的時候,說它的指骨「比通心粉還要細」,「我的指骨幾乎和我的整個身體一樣長!它們就如同風箏的支架一樣,支撐著我雙翼上纖薄的皮膚。」

在描述網紋蟒的時候,說它長達8米,用39個麥片盒連成一排來類比,寬度則是「5張大號雙人床連在一起」,具體可感。

在上述的幾個句子中,作者用了豆豆軟糖、洗澡的浴盆、通心粉、風箏支架、麥片盒以及大號雙人床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類比描述我們不太熟悉的動物,既生動有趣,又貼近生活,便於孩子感知和理解。

除此外,作者在描述動物的時候,文字很講究,淺顯易懂但又比較精緻。比如:在介紹藍鯨的時候,用到了「碩大無比」、「龐然大物」等詞語,說小臭鼩聽力敏銳,用「超乎尋常」來形容,這些用詞能大大拓寬孩子的詞彙量。

對於不認識的字,或者比較生僻的字,書裡面會注音,既方便孩子自主閱讀,也讓家長在陪讀的過程中避免了尷尬。比如:在介紹小臭鼩的時候,說「它位於顱骨的耳朵裡,有世界上最小的骨頭,錘骨,砧骨,和鐙骨。」砧,念做zhen,一聲,鐙,念做deng,四聲。這個注音的細節,很貼心。

文中還用了很多擬聲詞,讓整本書更加生動。比如:「嘶——嘶——我是世界上最長的蛇!」網紋長頸鹿用長腿踢飛獅子的時候,會得意地發出「嘿哈」聲,阿拉斯加駝鹿希望它的角長得越大越好,這樣可以吸引美女,「嗨,那邊的美女,你好啊!」

《骨頭之書》用獨特的講述方式,展示了動物骨骼的有趣和多樣,這本書可以有許多閱讀方式:問答,猜謎,對比,或者講故事。不僅小朋友能學到有趣的知識,大人也能從中受益。




甜橙派Gloria

文字愛好者,每天讀書&寫作1小時踐行者

愛好閱讀、寫作、觀影

對新事物永保好奇心,有頑強不滅的少女心

努力讓每天過得有新意,升級日常生活版本

微博&微信公眾號:Gloria的煥新筆記




掃碼關注,邂逅更好的你



相關焦點

  • 書評|《骨頭之書》:「動物骨頭屆」的優秀科普讀物
    我順應時節,給大家介紹一本很棒的科普繪本——《骨頭之書:動物骨頭的10項世界紀錄》。《骨頭之書》由中國科學院專家特約審稿,美國10餘家主流媒體聯袂力薦,是「動物骨頭屆」中一本優秀的少兒讀物。它以問答的形式構建全書,並串聯起眾多知識點。孩子們可以在《骨頭之書》循著問題,循著線索捕捉有趣的科普知識。
  • 《骨頭之書》:骨頭能夠被摸到?帶孩子開啟興趣盎然的骨頭之旅
    女兒說道「當然硬啦,這可是他用來保護自己的骨頭呢!」這個切入點真是完美啊,孩子自己說到了知識點。老母親趕緊問:「你能摸到螃蟹的骨頭,那你能摸到大象的骨頭嗎?」女兒跑到書架上,拿出那本大大的《骨頭之書》,開心地說「可以呀,不僅能摸到大象的骨頭,還能摸到長頸鹿、大藍鯨好多動物的骨頭呢!」
  • 孩子能觸摸到動物骨頭,這本《骨頭之書》與眾不同
    這本《骨頭之書》很有趣,孩子看一眼就會喜歡上它的。它的設計形式、語言風格、美術風格都很有趣。中國科學院專家特約審稿,美國10餘家主流媒體聯袂力薦。我們來一睹為快吧?01版面設計利用「猜謎」「世界之最」引起興趣介紹每一種動物骨頭之前,先設計成猜謎的形式,接著給出特徵描述+線索提示,然後對照骨骼圖,讓小朋友猜一猜是哪一種動物,下一頁才給出答案,最後介紹這種動物生活習性。這種設計吸引小朋友開動腦筋,展開想像。
  • 快打開《骨頭之書》吧
    節假日帶孩子逛動物園,對很多家長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無論是大象還是長頸鹿,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能讓孩子們驚嘆,親近大自然也是一種幸福。然而,小朋友的好奇心要重很多,不要指望他們只是看看,如果他們提出一個問題,長頸鹿的骨頭有什麼特點?作為家長的你又該怎麼辦呢?
  • 遊隼的骨頭甚至比羽毛輕?這本摸得到動物骨架的科普書精緻好玩
    據說遊隼的飛行速度能夠比賽車快,比獵豹快,這和它輕盈的骨骼、寬闊的胸骨有關,它的骨頭甚至能比羽毛還輕。翻開科普書《骨頭之書》,就好像踏進了迷人的動物世界,不僅可以了解到動物骨頭的10項世界紀錄,還能知道很多小動物們的秘密。
  • 遊隼的骨頭甚至比羽毛輕?這本摸得到動物骨架的科普書精緻又好玩
    據說遊隼的飛行速度能夠比賽車快,比獵豹快,這和它輕盈的骨骼、寬闊的胸骨有關,它的骨頭甚至能比羽毛還輕。翻開科普書《骨頭之書》,就好像踏進了迷人的動物世界,不僅可以了解到動物骨頭的10項世界紀錄,還能知道很多小動物們的秘密。另闢蹊徑的科普,是親子共讀的好選擇《骨頭之書》以動物的骨頭為切入點,百科知識點卻新奇好玩,有一種簡單明快的既視感。
  • 骨頭的秘密,你都知道麼?
    01 圖片精美,講述骨骼知識《骨頭之書 動物骨頭的10項世界紀錄》是一本裝幀精美的兒童繪本,主要介紹十種特殊的骨骼比如,世界上骨骼最大的動物是藍鯨,骨骼最小的動物是小臭鼩,骨頭最多的是網紋蟒,頸骨最長的是長頸鹿,最特殊的動物是人類。
  •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曝「水下坐騎」片段
    馬形水怪馱著紐特水下馳騁  由《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全新創作的《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正在全國熱映中,電影在上映以來,引爆全民熱議,頻頻爆出熱門話題,以屠榜之勢狂登微博熱搜榜。11月21日電影曝光「水下坐騎」正片片段,揭開了紐特家中的奇妙水世界,再現紐特身騎馬形水怪衝出水面的震撼一幕,很多觀眾看過電影後對此情此景記憶猶新,「馬形水怪超酷!紐特水中和它互動的一段,視覺衝擊力太強了,看呆!」片中眾多神奇動物接連登場各顯神通,讓人們盡享魔法世界的瑰麗神奇。全民熱議的魔法巨製正在熱映,即刻購票,走進前所未有的神奇動物園!
  • 小細胞大世界:科普書帶你走進神奇細胞世界—新聞—科學網
    隨後,生物學研究向人們展開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進化論、遺傳學、DNA雙螺旋模型、基因工程、人類基因組計劃、細胞治療……科學家正在逐步揭開生命的神秘面紗。 生命科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了解生命科學,可以將細胞作為一個起點。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幹細胞專家王佃亮最近出版的科普書《細胞與幹細胞:神奇的生命科學》,帶你走進一個神奇的細胞世界。
  • 揭開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在西北大學,一項被譽為「行走的仙人掌」的科學發現揭開了節肢動物的起源之謎。  2011年2月24日,西北大學劉建妮教授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封面論文,內容是通過對我國雲南澄江化石庫中一種叫作「仙人掌滇蟲」的葉足動物的研究,首次初步破解了節肢動物門起源與早期演化這一長期困擾學術界的科學難題,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一難題當時是如何破解的?
  • 《神奇動物在哪裡》:再續魔法世界,覽神奇動物們
    因為紐約的如今情況,所以,紐特的一舉一動都在魔法部的監視之下,然而因為偶然 紐特跟人類雅各布手提箱被調換,因此紐特手提箱中的神奇動物也逃跑出來。於是他們不得不開始踏上找回魔法動物的旅程。不得不說,閒暇之時觀看一部視覺盛宴電影是會給人以享受的,畢竟影視為視聽藝術,是滿足我們的日常審美需要。
  • 【臨夏地質公園】佔據6項世界之最——和政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全景 屬新生代晚期的4個不同哺乳動物群,分別埋藏於和政地區四種巖性不同的地層中,佔據了六項世界之最,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化石產地、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鏟齒象頭骨個體發育系列、世界上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頭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馬——埃氏馬和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 揭開動物考古神秘面紗 一具熊骨帶你回到3000年前
    而動物考古學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文圖並茂地解決了鼎裡的幾根牛骨屬於黃牛還是水牛、處於身體哪個部位、最初帶不帶肉,甚至這頭牛的年齡、健康等問題,這門兒學科的神奇一面已經不止一次地被大眾領略。那麼,究竟什麼是動物考古?動物考古學家的工作內容又是什麼?除了熟稔到可以輕易分辨動物骨骼,他們還做些什麼別的?帶著好奇,大河報記者探訪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動物實驗室。
  • 18本書架必備書,揭開頂級博物館裡的小秘密
    《人到了美術館會好看起來》祝羽捷 著藝術作家祝羽捷帶你打卡50多座美術館窺探世界名畫裡的精彩故事美術館、博物館所安放的不僅是珍貴的藏品,更是被傳承的美學與精神。書中,祝羽捷帶我們進入羅浮宮、梵蒂岡博物館、倫敦設計博物館、丹尼斯世家博物館等世界級展館,將館藏還原成立體的情感與故事。感知藝術是一件如此美妙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木有做過穿越的夢,幻想有朝一日能夠返回歷史或去到未來,阿信一直覺得,美術館、博物館和藝術展覽,就是通向過去或未來最可能的任意門。
  • 神奇動物在哪裡今日上映 六大看點帶你搶先觀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奇動物在哪裡今日上映 六大看點帶你搶先觀看 【神奇動物在哪裡今日上映 六大看點帶你搶先觀看】神奇動物在哪裡百度雲,神奇動物在哪裡在線觀看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J.K.羅琳首任編劇的3D魔幻巨製《神奇動物在哪裡》,將於11月25日登陸內地銀幕。
  • 盤點世界動物之最,你都知道麼?
    大家好,今天小生來嘚吧一下動物世界之最。在我們地球上生活著不計其數的動物,動物也是千奇百怪。我們人類有各種各樣的金氏世界紀錄,動物界的世界之最你都知道嗎?下面我就帶大家來看看。1,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莫過於藍鯨了,由於體積太大不能精確測量,根據科學家推測,目前最大的藍鯨大約220噸。2,世界上最小的動物:H39一種代號為H39的原生動物在原生動物中的一種同肋膜肺炎菌相似的單細胞動物。
  • 動物骨頭不屬於廚餘垃圾?市民被科普書搞暈
    -戴女士為女兒買的書上說,動物骨頭不屬於廚餘垃圾。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謝雨真 供圖/戴女士)市民戴女士近日被一個關於「骨頭」的問題難倒了。她一直認為「骨頭」屬於廚餘垃圾,不過她為女兒購買的科普書中卻說「骨頭不是廚餘垃圾」。那麼,骨頭到底屬於哪一類呢?戴女士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詢問。  記者從環衛部門了解到,按照我市「垃圾四分法」的原則,「骨頭」在廈門被歸屬為廚餘垃圾。
  • 你絕對不知道的神奇動物之——鶴鴕
    神奇的大型鳥類,體型龐大卻只吃水果,一起了解一下吧鶴鴕生活在遙遠的大洋洲東部、紐幾內亞等區域,它們最喜歡的生存環境就是生機勃勃的熱帶雨林,經常在茂密的草叢中穿梭,但它們的腿長皮厚,根本不怕被尖銳的樹木扎傷。很多喜歡動物的朋友都知道,世界上有四種大型鴕類,分別是美洲鴕、非洲鴕、鴯鶓和鶴鴕。
  • 崑崙山地獄之門,成為四十年未解之謎,在它背後隱藏了怎樣的神秘
    在我國有這樣一個地方,它被稱之為世界的禁地,任何人都不敢去它的腳下,它也是世界上公認的十大不解之謎之一的地方,大家跟著麗霞帶你去旅遊的腳步來到有著崑崙山地獄之稱的耀眼之門,看看它背後的恐怖與不解之謎!我們大家都在書上學過崑崙山是中亞最大的山脈,是我國西部山地的支柱,它延伸長達兩千多公裡。崑崙山的寬度差距也很大,最少的地方都有二百多公裡。而崑崙山是世界上少有的山峰,它的海拔甚高,面積最大。仰視崑崙山,它是中國領土的源頭,仰視崑崙山它是中華文明的源泉。它不是一個山區,它在秦朝之前,崑崙山繁衍出崑崙為城市的載體,而最有名的就是崑崙山的地獄之門!
  • 《小羅觀影》神奇動物中的那些神奇動物
    神奇動物中的那些神奇動物,這不是個繞口令,而是小羅今天要分享的主要內容。昨天和大家一起對《神奇動物在哪裡》的劇情進行了一次回顧,同時捋順了一下神奇動物系列故事與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之間的架構關係及幾處人物脈絡,以便能在觀看《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的時候能獲得更好的觀影體驗,也算是一個一邊複習一邊整理素材的過程,畢竟這一系列故事的架構過於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