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行星的角度傾斜和變動並不會成為生命發展的絆腳石!

2020-12-03 張狂很好奇

在過去,大多數科學家認為,行星的自轉軸傾斜火變動,會引起星球表面的氣候變化,非常不利於生命的發展。

可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教授「約翰·拉姆斯壯」卻認為,行星軌道角度的變動並不會阻礙生命的發展,有時候反倒會對生命起到保護的作用。在宇宙中,有些行星在受到其它星球重力的幹擾後,可能會使星球的自轉軸傾斜或倒轉。

不過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導致星球的發生大滅絕事件,甚至可能導致星球接受到的光和熱散布的更加均勻,這種情況反倒更加適合生物生存。

科學家認為,這樣翻轉的世界之所以更適合生物生存,主要是兩極的冰雪,會在翻轉的過程中融化變成水,從而增加星球上水的含量。在這種理論下,研究人員利用電腦模擬重建了這種行星系統,得出的結論確實與推理類似。

但也讓科學家非常好奇,如果這樣的星球上存在生命,會是什麼樣子呢?尤其是在自轉軸翻轉的過程中,它們該如何生存呢?會不會被甩到天上呢?

相關焦點

  • 行星軸傾斜度是衡量行星氣候和存在生命因素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美國太空網站報導,一些科學家指出,如果人們認為夏季過於炎熱,冬季過於寒冷,那麼地球遠古時期極端氣候則讓我們對當前的環境氣候感到欣慰。在6億年前,伴隨著地球氣候的平緩,地球上出現了一些複雜生命形式。
  • 行星自轉軸傾角高或降低生命存在可能性(圖)
    (註:一般黃赤交角一詞僅用於地球,但為方便起見,並強化對比意義,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在本文中默認將其它天體的自轉軸傾角也稱為黃赤交角)黃赤交角數值較大的行星會反覆經歷高溫炙烤和嚴重冰凍的折磨,這種環境讓生命的生存倍加艱難。  如果你抱怨夏天太熱,冬天又太冷,那麼你可以感到安慰的是,在久遠的過去,地球上的四季氣候可能還遠比現在極端。
  • 系外行星具有類似地球的傾斜軸角:有生命存在可能性
    顯然這與地球的軸向傾斜有關,但這種傾斜的意義並不僅僅是帶給我們春夏秋冬的變化。對地球生命賴以生存的大氣層而言,這種軸向傾斜是非常重要的穩定力量。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傾斜軸角可能在促進其他行星產生生命時發揮著重要作用。
  • 如何判斷一個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先看看是否有類似地球的傾斜軸角
    近期發表在《天文期刊》上的論文指出,兩顆具有潛在適居性的行星也具有類似地球的穩定傾斜,這使它們適合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  這兩顆行星被稱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分別距離地球550和990光年。克卜勒-186f發現於2014年,是第一顆在太陽以外的恆星系統中發現的適居帶半徑與地球相近的行星。
  • 傾斜角度傳感器,傾斜角度傳感器作用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那接下來就和電動邦小編一起圍觀傾斜角度傳感器吧。
  • 沒有這5個產生智慧生命的條件,行星是無法出現生命的!
    科學家一直在宇宙中尋找人類起源的秘密,雖然科學家認為生命在宇宙中應該是普遍存在的,但從上世紀通過發射衛星開始探測其它行星以來,並沒有發現第二顆存在生命的行星,而且其它星球的環境與地球相比較都顯得非常極端,那麼至少有2000億顆恆星的銀河系裡就只有人類存在嗎?
  • 地球為什麼會是傾斜的?傾斜角度是如何產生?看完長見識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生存的家園,地球有著完整的生態系統,和適宜生物生存的環境,讓一個個生物在此繁衍生息。但是世界就是這麼奇妙,我們生存的地球竟然是傾斜的。科普一下,我們的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其實也在公轉,並且自轉軸和公轉軸還不是垂直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夾角竟然有66.5°;自轉軌道與公轉軌道也不重合,也有些23.5°的夾角。雖然這個傾斜的角度讓地球有了四季的變化,但是這個傾斜角是如何產生的呢?還是地球原本就是這樣?
  • 如果太空人在外太空身亡,會不會成為其他行星的生命起源?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五百萬年,從最開始的簡單細胞進化到智慧生命,從只能鑽木取火到現在可以上天入地。每一年,都會有國家將自己研發出來的衛星或者宇宙飛船送往外太空;每一年也都會有突破原先某一限制的深海潛艇問世。
  • 吳國盛 | 重述生命的故事 ――讀《傾斜的真理》
    ·薩根母子倆合作的《傾斜的真理》是一部奇書,充滿著反叛的性格。作者宣稱要以一種宗教的態度來從事科學研究,但這裡所說的宗教不是已經成為俗世活動的宗教,而是指本原意義上的宗教即追問人類面臨的那些最根本最本源的問題:世界是什麼?我們是誰?生和死的意義何在?他們願意從科學的角度回答這些通常科學家不太關心的問題。
  • 45億年前,地球吞噬了一顆行星,後來地球上才出現了生命
    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之後,現在的我們早已明白,在月球的幫助下,地球的自轉軸才會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傾斜角度(相對於地球軌道平面),從而使地球上擁有一年四季的更替,除此之外,月球的引力還會讓地球的海洋出現明顯的潮汐,這對地球上生命也具有重要的意義,那麼月球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遊走於太陽系四大行星之間!高傾斜軌道暴露這群小行星的真實起源
    編者按:聚集在木星軌道附近的半人馬座小行星有可能是一群來自其他恆星的小行星族,它們的特點是軌道非常特點,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來回穿梭,科學家認為半人馬座小行星族有可能起源於太陽系之外,當它們進入太陽系之後,如果速度沒有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就可能被各大行星的引力所控制,最終推入這個軌道。
  • 科學家觀察到嬰兒期雙星系統中的行星形成
    年輕的恆星被密密麻麻的氣體和塵埃盤包圍,這些氣體和塵埃是製造行星的原材料。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碟片會分散並消失,使外部觀察者可以看到新的行星。圖片:NASA/JPL-CaltechDS Tuc雙星系統的年齡僅相當於太陽的1%,向我們展示了行星如何在其軌道受到外力幹擾之前自然地發展。
  • 研究稱全球變暖可致地球傾斜角度改變
    地球圍繞地軸旋轉,其傾斜角度為23.5°。但由於地球質量分布情況並非一成不變,因此地軸的傾斜角度也不會永遠固定不變,而是隨著質量分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就如陀螺,當一端的重量高出另一端時,陀螺的旋轉軸就會發生偏移。氣候變化對地軸偏移的影響早已為科學家知曉。例如,受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大量冰原影響,地球北極點以每年大約10釐米的速度向西經79度方向移動。
  • 太陽系將有大變動發生,第九大行星會出現,這是瑪雅人的預言?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系將有大變動發生,第九大行星會出現,這是瑪雅預言?在宇宙太空中有非常多的星球,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顆,甚至比較的普通,毫不起眼,但正是因為地球中有的生命的存在,才使得地球的存在變得不平常。人類如今的科技水平也只能夠在太陽系中活動。太陽系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動,第九大行星也即將誕生,瑪雅預言難道是真實的嗎?
  • 地球的生命究竟起源何處?科學家分析後認為:有可能起源於火星!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積極尋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學家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來源沒有明確的答案。有些人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地球本身產生的,這符合生命誕生的條件。其他人認為地球上的早期生命可能來自外太空小行星的撞擊。也就是說,小行星攜帶著生命的種子,並在撞擊地球後帶來生命。真相是什麼?我相信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 美科學家稱氣態行星也有生命,敦促NASA擴大搜索,木星也有生命?
    麻省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和行星科學家Sara Seager領導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生命可以在100%氫氣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因此Sara Seager在一份聲明中敦促天文學家應該更廣泛地考慮什麼樣的行星可能適合居住,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就是一顆富含氫氣的巨型氣態行星,難道也有存在生命
  •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
    太陽、地球和其他七大行星的共同祖先原本是宇宙中旋轉著的氣體和塵埃雲團。無數運動的物質顆粒碰撞後黏附在一起,物質團越長越大形成小星球,小星球之間又在相撞後合二為一,直到一顆行星大小的星球誕生。按照克拉克·查普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圖森行星科學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員)的理論,在形成過程中,地球經受了無數次的衝撞,但最後一次強衝撞最終確定了地球今天的位置和姿勢。並且科學家推測今後冰川融化會導致夾角變化。
  • 為何科學家們認為,除碳基生命外,宇宙不可能存在其他基礎生命?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在地球誕生的46億年中,它以種種不可思議的巧合孕育了生命,經過幾十億的生物轉化,地球的土壤中出現了大量的有機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有機礦物,這使得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可以借用這些資源來發展壯大,在很多時候很多人類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存在,生命又是如何誕生的
  • 發現「第二個地球」,它有穩定性的季節性氣候變化,也許還有生命
    我們所知道的所有生命都存在於地球上。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在地球之外發現生命的跡象。當人類想要發現其他宇宙文明或生命時,他們也害怕外星文明。從許多科幻作品中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外星人都是「邪惡的」,他們想要毀滅地球,掠奪資源。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科學家們相信如果人類被外星文明發現,人類和地球很有可能都不會有糟糕的事情發生。
  • 系外行星具有類似地球的傾斜軸角:宜居有生命可能
    《天文期刊》上的報告顯示,這兩顆行星被稱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分別距離地球550和990光年,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具備類似地球傾斜的軸角,而對地球生命賴以生存的大氣層而言,這種軸向傾斜是非常重要的穩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