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稱氣態行星也有生命,敦促NASA擴大搜索,木星也有生命?

2020-12-0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麻省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和行星科學家Sara Seager領導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生命可以在100%氫氣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因此Sara Seager在一份聲明中敦促天文學家應該更廣泛地考慮什麼樣的行星可能適合居住,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就是一顆富含氫氣的巨型氣態行星,難道也有存在生命?

木星上存在生命嗎?

木星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它應該是除開金星和火星之外,探測次數最多的行星了,因為幾乎所有的外行星探測器都會路過木星,順便蹭個速度拍個照,另外2016年1月14日到達木星的朱諾號探測器到現在還在軌道上繼續工作,這是繼伽利略後第二個專門探測木星的探測器,我們現在看到的木星所有精美照片,都來自於它的鏡頭!

朱諾與木星

木星與太陽距離大約在4.95AU~5.25AU之間,軌道略橢圓,直徑大約14.3萬千米,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系其他行星總質量的2.5倍以上,所以要說木星是一個巨無霸一點都沒錯。除此外木星還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只要十小時不到就能自轉一周,這個自轉速度下,木星的赤道直徑比兩極大了一圈,而且赤道的線速度高達12.66千米/秒,好在木星質量夠大,它的第一宇宙速度高達57.5km/s,所以木星還不至於解體。

整顆木星絕大部分都由氫和氦構成,兩者佔了99%以上,其它還有少量甲烷、氨、重氫、乙烷、水等,這些氣體在木星高速自轉的科氏力作用下形成了超級風暴,色彩斑斕的木星表面各種氣旋就是它們的舞臺,展現了一個無比豔麗又詭異的木星!

但從來都不會有人想起來在木星上尋找生命!

應該說太陽系最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就是太陽和四顆巨大的氣態行星,這些都是生命的禁區,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標準,第一條就是巖石質行星,第二條就是它位於宜居帶上,第三條則是有水,如果滿足這三條,那麼全球媒體就會冠以第二地球或者超級地球這種名號,就像1995年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儘管引起了轟動,但科學界並不認為這是宜居行星的開始,這要到2006年以後才有新的突破。

第一顆系外行星距離恆星太近了,據說4小時就公轉一周

所以假如要去氣態行星上找生命,估計第一個就會被NASA給槍斃了!

Sara Seager研究小組的成果

Sara Seager領導一個研究小組對腸桿菌進行了實驗,她們將這些菌群置於100%的純氫環境下,結果發現這些微生物可以在中極端環境下蓬勃發展,似乎氫氣對它們沒啥影響,因此Seage認為天文學家應該更廣泛的考慮什麼樣的星球才適合生命發展!

因為生命完全可以在氫氣為主的大氣層中生存,她們的工作無疑證明了這一點,而且對這類行星的尋找,將會對系外行星搜索難度降低幾個數量級,因為富氫大氣層的行星都比較大,比如太陽系四大氣態行星都是巨無霸,會更容易尋找,比如第一顆系外行星就是屬於氣態巨行星。

Seager稱,這些厭氧性微生物在氫氣環境下比正常大氣中生長要緩慢,這主要是這些微生物只能依靠發酵中獲得能量,但Seager認為這個發現很重要,將對未來的地外生命搜索擴大到氣態或者巨型巖石質行星級別。並且對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對此類行星搜索充滿了希望。

NASA會改變主意去搜尋這類行星上搜尋生命嗎?

很顯然NASA不可能將這個方向作為主要的地外生命搜尋選項的擴展,當然也不會排斥這樣的課題,科學是非常寬容的,但科學同樣非常吝嗇,這並不是科學不夠博愛,而是經費有限!比如科學家在設想生命種類時天馬行空,甚至連電磁生命,能量生命都設想到了,但你見過哪個天文學家在太陽上尋找生命呢?

《幽冥》中的能量生命

資金決定了研究方向,如果有土豪投資100億美元研究四大氣態行星有沒有生命,那麼全球很多科學家同樣會掉轉槍口,甚至專門發射探測器去這些行星研究,但土豪一撤資,100%鳥獸散,畢竟大家都知道不會有官方來投資研究木星和土星上的生命研究,當然更不太可能出成果了!

另外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指出的是,Seager的研究有些本末倒置,比如水熊蟲能在真空中生存,很明顯我們不可能去真空中尋找生命,同理在純氫環境中大腸桿菌這類厭氧菌能生存並不表示在這些氫氣大氣層的星球中有生命!

所以,再次感謝MIT科學家的研究!

相關焦點

  • 美科學家稱木星也能存在生命,敦促NASA擴大搜索!
    麻省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和行星科學家Sara Seager領導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生命可以在100%氫氣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因此Sara Seager在一份聲明中敦促天文學家應該更廣泛地考慮什麼樣的行星可能適合居住,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就是一顆富含氫氣的巨型氣態行星,難道也有存在生命?
  • 氣態行星也可以孕育生命?研究者:木星或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太陽系的諸多行星之中,木星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根據數據顯示,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它的主要構成是氫氣。通過觀測,可以在木星上發現很多大紅斑,一開始,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這些紅斑是如何形成的,後來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才得知這些大紅斑竟然都是巨大的風暴,在木星上一直持續著。如果這些風暴是發生在地球上,或許地球上的一切都會被夷為平地。
  • 氣態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嗎?科學家給出的猜想,讓人刮目相看
    ,發現了太陽系有巖質行星,還有氣態行星,木星和土星就是氣態行星,那麼這些氣態行星上面可能存在生命嗎?對於地球這樣的巖質行星來說,有龐大的巖質表面,有厚厚的大氣層,而像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星球完全被濃厚的大氣層包圍,大氣層的環境就是整個生態環境,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樣的氣態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一個沒有固態表面的行星,生命很難演化出來,不過隨著人類對宇宙的不斷了解,對宇宙和地球之外生命的認知不斷提高,有的科學家提出了氣態行星也可能會誕生特殊的生命,科學家認為這種生命可能是一種巨大的懸浮生物
  • 氣態行星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嗎?大氣層有可能孕育奇特的漂浮生物
    我們知道,宇宙的行星分兩類,一種是像地球一樣的巖質行星,還有一種就是氣態行星,比如木星和土星。氣態行星沒有固態的表面,有著非常濃厚的大氣層,密度也比較大。對於像地球一樣的巖質行星來說,有龐大的巖質表面,有一定的大氣層,有腳踏實地感覺。
  • 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上面絕對沒有生命嗎?可能會有「水母」存在
    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上面絕對沒有生命嗎?可能會有「水母」存在我們人類所賴以生存的這個美麗的地球,在這個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四十六億年了。而在這個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顆很渺小的行星而已。大小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但是地球上面有生命的存在,讓這個地球在這個宇宙中,顯得不是那麼的平庸。
  • 氣態行星有生命存在的可能嗎?科學家給出的猜想,讓人刮目相看
    ,還有一種是氣態行星,比如說木星和土星!氣態行星沒有固定的表面,有非常濃厚的大氣層,密度也是比較大的,對於像地球一樣的巖質行星來說,有龐大的巖質表面,有一定的大氣層,像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你沒有辦法感受到腳踏實地的感覺,星球完全被厚厚的大氣層包圍,大氣層的環境就是整個生態環境,科學家認為這樣的氣態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是非常低的,一個沒有固態表面的行星,生命很難演化而來,不過隨著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對宇宙外星生命也是有了很多認識,
  • 木星,一顆巨大的氣態行星,它上面是否有生命存在?
    乍一看,木星也許是您期望找到生命的最後一個地方。畢竟這是一個不穩定的,熱氣巨行星。但有一件事可能會使您驚訝,至少在過去,這個氣態巨行星本身被認為可能是某些生物的家。不僅是微生物生命,還包括複雜生命。雖然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但並不排除某些生物可能棲息在其大氣層的上方。木星是一個被普遍誤解的世界,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氣態球體。但是實際上,木星比那要複雜得多。
  • 木星影響太大!科學家推測星系最多有7顆類地行星,或存在生命
    集齊七龍珠可以召喚神龍,那要是一顆恆星湊齊7顆類地行星,是否可以召喚外星人?雖然人類尋找外星人數十年一無所獲,但科學家的熱情及動力不減半分。發表於《天文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只要太陽系裡沒有氣態巨行星,那麼在宜居帶可能就會有更多的類地行星。而外星人可能生活在擁有驚人數量類地行星的星系中。
  • 木星和地球上的生命有什麼關係?科學家:沒有木星就沒有地球生命
    所以我們在看到一些行星的表面時會看到坑坑窪窪的現象,地球曾經也遭受了多次撞擊。後來太陽系逐漸趨向穩定了,地球上也開始出現了生命。可以說地球上生命的存在與穩定的太空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在這方面起到保護作用的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木星。
  • 科學網—美科學家稱太陽系或曾擁有第五顆氣態行星
    科學家認為人類所在的太陽系可能一度存在除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外的第5顆氣態行星。木星照片。尼斯沃尼認為第5顆氣態行星因無法逃脫木星的引力最後被拋離太陽系。 北京時間9月26日消息,美國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太陽系可能一度擁有5顆氣態行星。
  • 木星是氣態行星,那麼太空飛行器能直接穿過木星嗎?科學家:很困難
    科學家介紹道,氣態行星與類地行星相比,氣態行星的體積和質量更大一些,但是因為氣態行星的組成部分大多數都是氣體,所以氣態行星的密度相對於類地行星就會小一些。對此就有人提出猜測,既然木星是氣態行星,那麼人類,所發射到太空中的太空飛行器,宇宙飛船,是否可以直接穿越木星的中心呢?科學家對此解釋道,目前來說,人類的太空飛行器要想穿越木星,困難很大。
  • 木星上也有水?來看看NASA「朱諾號」探測器的最新發現
    最近發表在雜誌《自然天文學》上的朱諾號探測結果估計,在木星赤道處水約佔大氣分子的0.25%,幾乎是太陽的三倍。這是自1995年美國航天局的伽利略號任務提出和太陽相比木星可能是極其乾燥的(這個對比並不是基於液態水,而是基於液態水中存在於太陽中的氧和氫)以來,首次發現該氣態巨行星上含有豐富的水資源。幾十年來行星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準確地評估木星大氣中水的總量。
  • 木星上是否有生命?
    木星是氣態行星,表面全是海洋,沒有陸地不會有生命木星上的海洋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海洋,只是氫氣和氦氣,在高壓下成為液態我們計算這類行星的半徑是以一個大氣壓為標準的。木星雖然是氣態星球,雖然自然條件惡劣,所有氣體受萬有引力的原因,在木星內部分層次分布吧就像彩虹那樣,如果這樣那氣態水,或者說霧狀水就會存在在內部。
  • 科學家說氨基生物很可能存在,金星、木星、土星或都是生命星球
    那些外層電子太多或太少的元素往往無法形成複雜的分子,所以難以構成生命所需物質的基礎。目前地球上已知的生物都為碳基生物,包括人類在內,其生命體的構成都是以碳和水為基礎的。但是在宇宙中,科學家認為可能還存在著碳基生物之外的生命類型,主要包括矽基生物、氨基生物、硫基生物等,本文主要講一講被認為很可能存在的氨基生物。
  • 木星為什麼是一顆氣態行星?
    太陽的質量佔到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而木星質量超過太陽系中其他八顆行星質量的總和。與其他巨行星一樣,木星沒有固態的表面,而是覆蓋著966公裡厚的雲層。通過望遠鏡觀測,這些雲層就象是木星上的一條條絢麗的彩帶。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最外層是一層主要由分子氫構成的濃厚大氣。隨著深度的增加,氫逐漸轉變為液態。
  • 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太空人登陸木星後,他能否站得穩?
    引言:在《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木星是一顆比地球要龐大許多的行星。不僅如此,它還是一顆充滿氫氣的行星,以至於電影的結局人類通過點燃木星來逃離它的束縛。既然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那麼太空人是否能在木星順利登陸?如果強行登陸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 生命存活一定需要氧氣麼?或許太陽中也有生物,體溫高達幾萬度!
    從這個層面中可以看出,理論對生命存在的概念是非常狹隘的。打個比方蘋果樹結的一定是蘋果嗎?在老一輩人眼裡,蘋果樹自古以來結的就是蘋果,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通過「嫁接」種植技術,如今的蘋果樹結出來的果實並不是蘋果,也有可能是其他物種。有相關科學家表示:「在宇宙中並不是所有的星球都像地球一樣存在著碳基生命組成的必要元素氧氣和水。
  • 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白雲」,由此認定木星可能有生命靠譜嗎?
    最近NASA發布了幾張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新照片,有一張上面木星大氣裡有幾抹白雲,而且NASA發布的消息稱,木星大氣中含的水分可能比之前伽利略號探測到的要多。由此一些人就開始幻想著木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這種想法靠譜嗎?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 太陽系「教父」氣態巨行星木星
    沿著內太陽系向外,穿過小行星帶,木星映入眼帘。木星距離太陽7.8億公裡,它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氣態巨行星。它表面斑駁的花紋是肆虐的風暴經過木星雲層時形成的。 誕生之初年輕的木星就開始橫衝直撞,這顆氣態巨行星開始了穿越太陽系的毀滅之旅,它改寫了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命運,改變了地球上的生命歷程。
  • 神秘的木星,存在外星生命?
    木星是一顆巨型氣態行星,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於它的質量巨大,因此太陽系的質心落在太陽的表面之外,距離太陽中心1.068個太陽半徑。雖然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但是它的密度卻很低,所以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卻只是地球的3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