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存活一定需要氧氣麼?或許太陽中也有生物,體溫高達幾萬度!

2020-12-03 久見

如今的科技是越來越發達,探索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也成為人類追求的新目標,人類一直都是未雨綢繆,正如一些科幻片,如果有一天人類遇到環境汙染導致的全球變暖、火山爆發、地震等等自然生態災難,就不得不重新找到新的宜居星球。茫茫宇宙中找到既有充足的氧氣,又有足夠的水源保障人類能生存下去的星球,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很多網友不禁會問道:「生命的存活,一定需要氧氣嗎?」

有氧氣的行星才有生命嗎?生命系統組合一定要有水和氧氣嗎?

眾所周知,水和氧氣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必不可少因素,空氣中所含的氧氣被生物吸收後,通過身體裡置換,變成廢氣排出體外,保障了生物細胞的鮮活性。此外,地球中的水資源能夠維持生物體內細胞,促進新陳代謝。在很多人眼裡,所有的地球生物都是離不開水和氧氣的,它們是生命組成的必要元素。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從理論中來講,事實就是這樣的。我們生活在地球中,一切生命都以氧氣和水為主。在人類探索宇宙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拿地球和其他星球作比較,如果其他星球與地球相似度及高,那麼就說明它存在生命的機率就特別大,反之就會很小。從這個層面中可以看出,理論對生命存在的概念是非常狹隘的。打個比方蘋果樹結的一定是蘋果嗎?在老一輩人眼裡,蘋果樹自古以來結的就是蘋果,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通過「嫁接」種植技術,如今的蘋果樹結出來的果實並不是蘋果,也有可能是其他物種。

有相關科學家表示:「在宇宙中並不是所有的星球都像地球一樣存在著碳基生命組成的必要元素氧氣和水。這些星球中的生命有可能是氨基生命,依靠著氨水,或者是鐵元素的氧化作用轉換矽基生命,當然還有一種生命體有可能是用核能作為能量進行生命活動。」

圖為火星發現的液態湖

除了地球以外的行星,是否存在著外星生命?它們又靠著什麼維持生命?

在相關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在40多億年前,宇宙中就出現過很多細胞生物,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研究人員對澳大利亞出土的一種化石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檢測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化石存在地球中至少有34億年,這些到底是什麼化石?科學家也不能具體確定,不過根據檢驗到的成分,科學家們做出了一種大膽猜測這些生物有可能是從外星中飄到地球,而且還在地球中存活下來,由此可見,在數十億年前,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生物。

圖為澳大利亞發現的34億年前化石

1、木星中的氫氣和氦氣是生物維持生命的根本,有可能漂浮在氣態層中

有網友不禁會問道:「假如外星中真的存在生命,它們又是靠著什麼維持生命的呢?」在一項關於地球生命的研究中發現,氧氣的確有利於生命的存在,然而氧氣在宇宙中卻並不常見,只佔了宇宙質量的0.1%,這意味著宇宙最常見的氣體元素是氫和氦。而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所含的大氣充滿了氫和氦。

為了試圖尋找這兩種氣體是否能夠支撐生命,麻省理工學院的行星研究科學家選擇了一種可以在無氧條件下生存的地球生物,這個生物就是我們日常所熟知的「大腸桿菌」,它是寄存在我們人類體內腸道中最常見的一種細菌,為了培養它的成活度,科學家們特意找來了兩種密封瓶。然後在其中一個密封瓶中灌滿了氫氣,在另一個密封瓶中灌滿了氦氣。每隔幾個小時,科學家們就去除大腸桿菌觀察它們是否存活,根據實驗報告,大腸桿菌在密封狀態下,存活狀態都比較好。

實驗結果讓科學家們不足為奇,這種發現能夠幫助科學家們在不同的宜居星球中尋找更廣泛的生命棲息地。如果說木星的外層是氣態,沒有一個固體表面,那麼在這種氣態行星中有可能存在著一部分靠氫氣和氦氣維持生命的漂浮生物,這些生物就像海洋中的魚類等海洋生物,在氣態的木星大氣層中不斷漂浮遊動維持著生存。

圖為大腸桿菌

2、「地域之星」存在生命,大氣層中含有大陸磷化氫,劇毒氣體有可能是生物代謝產物

金星被稱為「地域之星」,它是整個太陽系中環境最惡劣的行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就寫了一部關於科幻金星中有生命體存在的小說。而且一直以來,人類都相信其實金星跟地球是如此相似,也應該存在跟地球一樣的生命體。然而金星表面溫度非常高,即便是到了夜晚地表溫度也不會降低。在金星中隨時都有可能下起硫酸雨,在金星的大氣層中含有90%以上的二氧化碳,這種氣壓是地球的幾十倍。雖然是「地域之星」,但在《天體生物學》研究中發現,一些微生物是可以生存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磷化氫是劇毒氣體,容易被大氣中一些氧化性的物質消耗,根據這個特點,科學家做出大膽猜測在金星中一定也會有某種源源不斷生成的磷化氫的機制,這種元素有可能是生物代謝的產物。

3、火星中曾經存在液態水,含有大量氙元素是——生命的維持的根本元素

從外觀體積來看,火星的個頭比地球小,也正是這個原因火星的受重力相對來說比較小,引力也沒有地球大。儘管火星存在很多跟地球相似的地方,但是他的生態環境非常惡劣,四季不分明,經常會刮沙塵暴。在火星探測儀中,科學家發現了火星中存在大量氙,而且在火星的泥土表面中有許多鈾和釷的成分,在火星探測儀中傳出來的照片對比分析,科學家們也發現火星幾乎都是紅色巖石構成,在巖石探測分析中,科學家們找到了液態水的存在證據。也就是說在如此惡劣的火星環境中,曾經是存在生物的,這些生物依靠著液態水和火星其他氣體維持生命,這些生物或許曾經發生了核戰爭,讓這些生物遭到了滅頂之災,火星中所有的生命體全部消失,變成了處處都是戈壁灘的樣子。

圖為疑似火星遺蹟

4、太陽中也有可能存在生命體——利用太陽能維持生命

在人類探索宇宙中,經常會通過發射探測器探測宇宙中其他行星,然而對於太陽,人類卻是束手無策的,作為整個星系中的唯一恆星,幾乎是熱等離子與磁場交織的最為理想的球體,太陽像太空釋放著熱和光。然而我們對太陽的高溫了解卻是有限的,甚至是無法接近它,有研究人員認為太陽中可能真的存在生命,它們主要靠太陽能維持生命。在獲得了這種高能量補充後,可以演化處智慧,發展成智慧文明,甚至有科學家把太陽中存在的潛生命稱為「核生命」。那麼這種「核生命」有可能會超越恆星或者宇宙中任何生命體,它們沒準也會有非常強大的威懾力,與此同時利用宿主的恆星能量生存繁殖。

有網友腦洞大開:「寄存在太陽中的生命體,有可能是強大的外星生物,它們的體溫可以高達幾萬度」。太陽的光線是非常強的,它的另外一面徹底當初了人們對耀斑的視線,作為一個球體,太陽比其他行星要大了整整25倍,每次太陽的活動都是與眾不同的,很有可能是外星生物在作祟,而且在很多科幻小說中,都記錄關於太陽黑子等活動,通過太陽黑子的運動給地球帶來了各種災難,當然這種科幻只出現在小說中,到底真的存不存在我們不得而知。假設太陽沒有外星人,也許還會存在一種非常強大的生物,這種強大的生物,噴射處的一個火球足以毀滅整個地球。

圖為太陽黑子

外星中的生命體,大概能存活多久?是否能長生不老呢?

如果外星中真的存在不靠氧氣和水為主要載體的生物,那麼它們的生命有可能是從幾秒鐘跨越到數百萬年不等,比如其中一部分生物靠碳元素可能生存100萬年,還有靠矽元素的可能生存200萬年,而那些靠核能或者是太陽能生存的生物,沒準生命只有幾秒鐘,當然這些外星中生物生存的壽命只是一種推測,畢竟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還是有限的。

宇宙中的生命載體是複雜多樣化的,甚至它們遠遠超越我們的科技,我們無法探索研究它們,這種先進的生命載體一定會超出我們的認知,我們做一個大膽的猜想,如果說人類是地球中的真正霸主,那麼在宇宙中一定會存在其他孕育生命的行星,而這些生命將是最先進的智慧生命載體。這種先進程度達到了什麼樣呢?

舉個例子,假如機器人的先進度是成倍增長,那麼終有一天宇宙中的高級生命載體會破解機器人的編碼,讓它們變為自己的載體,受其控制,讓複雜的世界充滿機器人的生命活力,而整個宇宙中將是超級文明,如今的我們就像通過酒瓶底在尋找關於外星生命的線索,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無法猜想宇宙中先進生命載體,無法辨識,畢竟現在我們的科技水平是有限的。或許在未來的幾十年,幾百萬年中,人類能夠找到最終探索宇宙生命載體的最佳方式,進而尋找到屬於人類適合宜居的星球。

相關焦點

  • 氧氣是生命之源,存活不需要氧氣?古老地球有多神奇?
    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發現的唯一一個可以孕育生命的星球,自古以來,外太空都是一個令人遐想的空間,所謂的「外面的世界」遠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加廣闊和神秘!帶著憧憬人類邁出了地球,成功地看見地球的真面目,也看清了外太空的真面目,沒有氧氣,就沒有辦法存活,這是現代人類一貫的思維,在古老地球中沒有氧氣,生物是如何存活的?從遙遠的外太空看向地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水球」,地球71%是海洋,陸地僅有29%,大致上呈現的是藍色,但實際上地球還是一個比較多彩的星球!
  • 生命一定要依靠氧氣嗎?外星人靠氫氣氦氣呼吸不行嗎?
    科學家也不知道這種生物為什麼在進化的過程中反而出現了倒退的傾向,慢慢失去了神經細胞、肌肉等、甚至連呼吸作用都拋棄了,那麼這就說明呼吸對於生物來說或許真的是「可拋棄的」,而非是必須的。那麼,在這沒有氧氣的10億年間,生物又是如何呼吸,如何存活下來的呢?在智利沙漠的鹽湖中和澳大利亞的海岸上,存在著這樣的證據—疊層石。它們是地區上公認的最為古老的生命,是地球最原始的原核生命與海水中的化學物質共同沉積而成的一種有機沉積結構。
  • 有沒有可能某外星人不需要氧氣也可以存活?
    早在25億年前,地球上幾乎沒有氧氣,也沒有動植物,唯一的生命就是微生物,比如細菌,這些細菌不需要氧氣就能新陳代謝。之後地球上經歷了一次大爆發,導致地球上一切生命都變了。先是大規模出現藍藻細菌,他們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於是地球上的氧氣含量開始慢慢上升,那些不需要氧氣的微生物很快死亡。
  • 沒氧氣也能存活!35億年前的生物給出答案,地外生命或無需氧氣
    據報導,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中,科學家們在一個永遠沒有氧氣的高鹽湖中,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這些微生物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現存唯一不呼吸氧氣的生物,它們的發現或為日後地外生命的尋找,提供了新的證據。,它們無法暴露在氧氣之中,同時也不需要氧氣維持生命。
  • 生命一定要有氧嗎?對地外生命來說,氧氣有沒有可能是毒藥?
    但也有例外,地球上存在一些厭氧生物,就是很討厭氧氣的生物,但這類生物沒有進化出顯形的大生物,連一隻螞蟻大的生物也沒有,基本都處於菌類。厭氧生物有專性厭氧生物、兼性厭氧生物和耐氧厭氧生物。大概對這些厭氧生物來說,氧氣就是毒藥吧。厭氧生物的存在,說明生命並不一定要依賴氧的存在,但不能以此推斷氧就是毒藥,人七八十年後死了還怪氧氣,這就實在是荒謬了。地球生命是從無氧到有氧的。
  • 為什必須要有水有氧氣才有生命,外星人就一定需要氧氣和水嗎?
    即使是真的我們也不一定能就救得了它們,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它們所說的12銀河系是哪兒,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第四宇宙。況且這個信號已經在宇宙中旅行了將近5萬年,時間上也來不及啊!據說我們中國貴州的天眼「FAST」也曾經收到過來自30億光年外的外星信號。提到這些這我只是想說,我本人還是相信有外星高智慧生物存在的,或許也確實就存在。
  • 如果距離我們1.47億公裡的太陽消失,人類還能存活麼?
    太陽是宇宙中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距離我們有1.47億公裡其直徑約為1.4億公裡,太陽表面的溫度高達駭人的5800開爾文。好在地球離太陽9.3千萬英裡遠,這裡的溫度低了很多。正因為太陽離地球足夠遠,才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理想的溫度。從科學角度看太陽不會突然不燃燒了就此熄滅了,最可能的情況是太陽會膨脹成一個紅巨星。當它毀滅時會將太陽系的所有星球包括地球蒸發殆盡,但太陽需要70-80億年才能發展成巨大的紅球,所以不必太擔心這情況發生。不過我們來假設太陽突然消失了,其實地球上的居民在幾分鐘內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
  • 太陽溫度高達上千度,可與普朗克溫度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我們所處的這顆星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以及這些生命以及我們人類能夠世世代代的生存下來,是因為我們擁有太陽這麼一顆發光發熱的星球。而太陽提供光和熱的方式,則是通過太陽自身內部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從太陽裡面逸散出來,而這些逸散出來的能量傳達到我們的地球上面。我們地球經過層層篩選之後,吸收了這些有利於我們地球的能量。也正是因為這些能量我們的地球開始煥發蓬勃的生機,首先因為這些能量中蘊含著大量的光和熱,我們的地球原本存在的冰山,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漸漸的融化,形成了水。
  • 金星真的存在生命?俄專家:可能存在磷化氫,並且有生物移動痕跡
    在太陽系中的我們一直都在尋找新的存在生命的星球,也想證明我們地球並不是唯一一個能夠存活的星球,但現在我們還沒有掌握高超的飛行器製造技術,雖然探索最多的還是太陽系內的星球。其實生命也可以劃分成喜氧生物和厭氧生物,而我們人類大家都知道,只有通過氧氣才能夠存活,但是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不需要氧氣就能夠存活的生物,並且還有符合金星環境的生物。如果說金星的大氣條件中真的含有磷化氫,那就說明很有可能金星內存在厭氧生物。但是這個觀點還需要進一步的證實,畢竟科學是非常嚴謹的,怎麼可能根據猜測就去判斷生命的存在呢!
  • 地外生命就一定需要氧氣和水嗎?怕不是你們有什麼誤解吧
    即使是真的我們也不一定能就救得了它們,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它們所說的12銀河系是哪兒,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第四宇宙。況且這個信號已經在宇宙中旅行了將近5萬年,時間上也來不及啊!據說我們中國貴州的天眼「FAST」也曾經收到過來自30億光年外的外星信號。提到這些這我只是想說,我本人還是相信有外星高智慧生物存在的,或許也確實就存在。
  • 生命出現的條件,不只地球一種,或許1000萬℃的中子星上也有生命
    生命出現的條件,不只地球一種,或許1000萬℃的中子星上也有生命自蒸汽時代以後,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呈現出了一種爆炸式的發展。我們人類對這個宇宙的認知,也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不過我們的地球還是有那麼一點特殊的,那就是這個美麗的地球上,有著生命的存在。尤其是還擁有著我們人類這種,擁有著高級智慧存在的生物。當然大量的人類都相信,既然這個宇宙有這麼的浩瀚無垠,天體是如此的繁多。是不可能只有我們地球上會有生命存在的。我們知道地球上能出現生命,除了運氣成分之外,就要看這個地球上的環境了。
  • 生命為何一定需要水和氧氣?宇宙之大,是否有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
    對於生命而言,地球環境簡直是恰到好處,無論是與太陽的距離、還是地球本身的大氣構成、又或者是液態水的儲量,對於生命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事實上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之內並不僅有地球一顆星球,遠的不說,僅地球的衛星月球就與地球一樣同處宜居帶之內。那麼為什麼其它的星球上沒有生命,生命只能在地球上萌發呢?
  • 外星人可能不是呼吸氧氣存活
    儘管地球上的生物,都是靠呼吸氧氣來存活,但很多時候,我們不禁會想,宇宙系外行星上的生物或外星人,他們會不會不是靠氧氣來存活,而是僅靠氫氣或氦氣或其它空氣成分就可以存活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意味著在宇宙中尋找生命可能需要把目光投向那些表面上不適合居住的星球,而不僅僅是那些沐浴著氧氣的行星。毫無疑問,氧氣環境有利於生命的存在,畢竟,它是我們在地球上呼吸所必需的。但是氧在宇宙中並不常見。它約佔宇宙質量的0.1%。更常見的是氫(92%)和氦(7%)。主宰太陽系的行星是木星,它的大氣中90%是氫,10%是氦。
  • 如果沒有液態水,生命能夠存活在沒有太陽的黑暗流浪星球上嗎?
    太陽總是受人讚揚的。幾乎所有人都喜歡陽光明媚的日子和色彩斑斕的彩虹;太陽能電池板是人類的好幫手;太陽光碟機動光合作用,產生我們賴以呼吸的氧氣;我們的身體受到陽光照射後才能產生維生素D,使我們不至於情緒低落;太陽崇拜和太陽神貫穿人類的整部歷史。但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我們真的需要太陽嗎?是的,我們確實需要太陽。如果太陽突然熄滅了,地球就會變成一個冰球。
  • 生命沒有氧氣也能生存嗎?地球曾被厭氧生物主宰
    阿西莫夫的猜想或許是有道理的,在地球最早期,厭氧生物就曾主宰地球,在地球上,存在兩種生命形式,一種是好氧生物,這是指生活在有氧氣中的生物,而另外一種則是厭氧生物,指不需要氧氣生長的生物,一些厭氧生物甚至不能接觸氧氣,當暴露於有氧氣的環境之下,它們就會死亡。
  • 生物一定要氧氣?動物定義或將改寫,首次發現無氧也能生存的生物
    在我們的認知中,動物生存是需要氧氣的,植物雖然能夠製造出氧氣,但植物也是有呼吸作用的,在呼吸作用的同時,氧氣同樣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說明了只要是生物,都需要氧氣來進行呼吸作用,為自身提供能量,而且人類在探索外太空時,也是根據該星球有沒有氧氣來判斷是否適合生命的生存,然而今日這一理論獲將要被改寫了,原因就是以色列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無氧也能存在的多細胞寄生生物,這是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 「雪球地球」時期的生物是如何存活的?
    即使後來出現了多細胞生物,也都是些極為簡單的基本生物,只會從海水中過濾養分、或者以微生物為食。這些早期生物尚未發育出眼睛、腿、下頜或爪子,因為在一個沒有天敵的世界裡,它們並不需要這些。寒武紀大爆發是地球歷史上的一大轉折點,期間形成了大量大型複雜生物。但在寒武紀大爆發之後,情況很快就發生了改變。
  • 氧氣是生命之源:你的身體缺氧了麼?
    最初的地球並沒有氧氣,所有的地球生命都是厭氧生物。直到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光合作用生物——藍藻細菌。
  • 生物存活不依靠氧氣!地球出現大量氧氣之前,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氧氣是地球萬物維持生命的根本所在,但你知道嗎?對於26億年前的生物來講,氧氣的出現反而變成了它們的災難。在那時地球大氣中的主要氣體為甲烷,是由大量的單細胞生物通過新陳代謝所釋放出來的但直到藻類生物的大量出現,世界就開始發生了變化。與甲烷生物不同,藻類生物的吸收光能用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能量,釋放出來的氧氣,氧氣在當時就如同有毒的廢氣一般,開始「汙染地球」,這使加完生物無法適應,久而久之,甲烷也被氧化,大氣中的含氧量開始大量增加,最終甲烷生物走向滅絕。
  • 科學家發現不靠氧氣能生存的活物
    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生活的生物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需要氧氣,甚至科學家經過研究之後發現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都需要氧氣來維持生存,那麼地球上也有不需要氧氣就能生存的生物嗎?科學家在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了一種生物,的確不需要氧氣就能夠存活,這種生物屬於厭氧生物!這也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如果這種生物生活在外太空的話,是不是一樣能夠生存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