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科技是越來越發達,探索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也成為人類追求的新目標,人類一直都是未雨綢繆,正如一些科幻片,如果有一天人類遇到環境汙染導致的全球變暖、火山爆發、地震等等自然生態災難,就不得不重新找到新的宜居星球。茫茫宇宙中找到既有充足的氧氣,又有足夠的水源保障人類能生存下去的星球,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很多網友不禁會問道:「生命的存活,一定需要氧氣嗎?」
有氧氣的行星才有生命嗎?生命系統組合一定要有水和氧氣嗎?
眾所周知,水和氧氣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必不可少因素,空氣中所含的氧氣被生物吸收後,通過身體裡置換,變成廢氣排出體外,保障了生物細胞的鮮活性。此外,地球中的水資源能夠維持生物體內細胞,促進新陳代謝。在很多人眼裡,所有的地球生物都是離不開水和氧氣的,它們是生命組成的必要元素。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從理論中來講,事實就是這樣的。我們生活在地球中,一切生命都以氧氣和水為主。在人類探索宇宙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拿地球和其他星球作比較,如果其他星球與地球相似度及高,那麼就說明它存在生命的機率就特別大,反之就會很小。從這個層面中可以看出,理論對生命存在的概念是非常狹隘的。打個比方蘋果樹結的一定是蘋果嗎?在老一輩人眼裡,蘋果樹自古以來結的就是蘋果,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通過「嫁接」種植技術,如今的蘋果樹結出來的果實並不是蘋果,也有可能是其他物種。
有相關科學家表示:「在宇宙中並不是所有的星球都像地球一樣存在著碳基生命組成的必要元素氧氣和水。這些星球中的生命有可能是氨基生命,依靠著氨水,或者是鐵元素的氧化作用轉換矽基生命,當然還有一種生命體有可能是用核能作為能量進行生命活動。」
除了地球以外的行星,是否存在著外星生命?它們又靠著什麼維持生命?
在相關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在40多億年前,宇宙中就出現過很多細胞生物,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研究人員對澳大利亞出土的一種化石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檢測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化石存在地球中至少有34億年,這些到底是什麼化石?科學家也不能具體確定,不過根據檢驗到的成分,科學家們做出了一種大膽猜測這些生物有可能是從外星中飄到地球,而且還在地球中存活下來,由此可見,在數十億年前,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生物。
1、木星中的氫氣和氦氣是生物維持生命的根本,有可能漂浮在氣態層中
有網友不禁會問道:「假如外星中真的存在生命,它們又是靠著什麼維持生命的呢?」在一項關於地球生命的研究中發現,氧氣的確有利於生命的存在,然而氧氣在宇宙中卻並不常見,只佔了宇宙質量的0.1%,這意味著宇宙最常見的氣體元素是氫和氦。而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所含的大氣充滿了氫和氦。
為了試圖尋找這兩種氣體是否能夠支撐生命,麻省理工學院的行星研究科學家選擇了一種可以在無氧條件下生存的地球生物,這個生物就是我們日常所熟知的「大腸桿菌」,它是寄存在我們人類體內腸道中最常見的一種細菌,為了培養它的成活度,科學家們特意找來了兩種密封瓶。然後在其中一個密封瓶中灌滿了氫氣,在另一個密封瓶中灌滿了氦氣。每隔幾個小時,科學家們就去除大腸桿菌觀察它們是否存活,根據實驗報告,大腸桿菌在密封狀態下,存活狀態都比較好。
實驗結果讓科學家們不足為奇,這種發現能夠幫助科學家們在不同的宜居星球中尋找更廣泛的生命棲息地。如果說木星的外層是氣態,沒有一個固體表面,那麼在這種氣態行星中有可能存在著一部分靠氫氣和氦氣維持生命的漂浮生物,這些生物就像海洋中的魚類等海洋生物,在氣態的木星大氣層中不斷漂浮遊動維持著生存。
2、「地域之星」存在生命,大氣層中含有大陸磷化氫,劇毒氣體有可能是生物代謝產物
金星被稱為「地域之星」,它是整個太陽系中環境最惡劣的行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就寫了一部關於科幻金星中有生命體存在的小說。而且一直以來,人類都相信其實金星跟地球是如此相似,也應該存在跟地球一樣的生命體。然而金星表面溫度非常高,即便是到了夜晚地表溫度也不會降低。在金星中隨時都有可能下起硫酸雨,在金星的大氣層中含有90%以上的二氧化碳,這種氣壓是地球的幾十倍。雖然是「地域之星」,但在《天體生物學》研究中發現,一些微生物是可以生存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磷化氫是劇毒氣體,容易被大氣中一些氧化性的物質消耗,根據這個特點,科學家做出大膽猜測在金星中一定也會有某種源源不斷生成的磷化氫的機制,這種元素有可能是生物代謝的產物。
3、火星中曾經存在液態水,含有大量氙元素是——生命的維持的根本元素
從外觀體積來看,火星的個頭比地球小,也正是這個原因火星的受重力相對來說比較小,引力也沒有地球大。儘管火星存在很多跟地球相似的地方,但是他的生態環境非常惡劣,四季不分明,經常會刮沙塵暴。在火星探測儀中,科學家發現了火星中存在大量氙,而且在火星的泥土表面中有許多鈾和釷的成分,在火星探測儀中傳出來的照片對比分析,科學家們也發現火星幾乎都是紅色巖石構成,在巖石探測分析中,科學家們找到了液態水的存在證據。也就是說在如此惡劣的火星環境中,曾經是存在生物的,這些生物依靠著液態水和火星其他氣體維持生命,這些生物或許曾經發生了核戰爭,讓這些生物遭到了滅頂之災,火星中所有的生命體全部消失,變成了處處都是戈壁灘的樣子。
4、太陽中也有可能存在生命體——利用太陽能維持生命
在人類探索宇宙中,經常會通過發射探測器探測宇宙中其他行星,然而對於太陽,人類卻是束手無策的,作為整個星系中的唯一恆星,幾乎是熱等離子與磁場交織的最為理想的球體,太陽像太空釋放著熱和光。然而我們對太陽的高溫了解卻是有限的,甚至是無法接近它,有研究人員認為太陽中可能真的存在生命,它們主要靠太陽能維持生命。在獲得了這種高能量補充後,可以演化處智慧,發展成智慧文明,甚至有科學家把太陽中存在的潛生命稱為「核生命」。那麼這種「核生命」有可能會超越恆星或者宇宙中任何生命體,它們沒準也會有非常強大的威懾力,與此同時利用宿主的恆星能量生存繁殖。
有網友腦洞大開:「寄存在太陽中的生命體,有可能是強大的外星生物,它們的體溫可以高達幾萬度」。太陽的光線是非常強的,它的另外一面徹底當初了人們對耀斑的視線,作為一個球體,太陽比其他行星要大了整整25倍,每次太陽的活動都是與眾不同的,很有可能是外星生物在作祟,而且在很多科幻小說中,都記錄關於太陽黑子等活動,通過太陽黑子的運動給地球帶來了各種災難,當然這種科幻只出現在小說中,到底真的存不存在我們不得而知。假設太陽沒有外星人,也許還會存在一種非常強大的生物,這種強大的生物,噴射處的一個火球足以毀滅整個地球。
外星中的生命體,大概能存活多久?是否能長生不老呢?
如果外星中真的存在不靠氧氣和水為主要載體的生物,那麼它們的生命有可能是從幾秒鐘跨越到數百萬年不等,比如其中一部分生物靠碳元素可能生存100萬年,還有靠矽元素的可能生存200萬年,而那些靠核能或者是太陽能生存的生物,沒準生命只有幾秒鐘,當然這些外星中生物生存的壽命只是一種推測,畢竟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還是有限的。
宇宙中的生命載體是複雜多樣化的,甚至它們遠遠超越我們的科技,我們無法探索研究它們,這種先進的生命載體一定會超出我們的認知,我們做一個大膽的猜想,如果說人類是地球中的真正霸主,那麼在宇宙中一定會存在其他孕育生命的行星,而這些生命將是最先進的智慧生命載體。這種先進程度達到了什麼樣呢?
舉個例子,假如機器人的先進度是成倍增長,那麼終有一天宇宙中的高級生命載體會破解機器人的編碼,讓它們變為自己的載體,受其控制,讓複雜的世界充滿機器人的生命活力,而整個宇宙中將是超級文明,如今的我們就像通過酒瓶底在尋找關於外星生命的線索,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無法猜想宇宙中先進生命載體,無法辨識,畢竟現在我們的科技水平是有限的。或許在未來的幾十年,幾百萬年中,人類能夠找到最終探索宇宙生命載體的最佳方式,進而尋找到屬於人類適合宜居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