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態行星也可以孕育生命?研究者:木星或就是最好的證明

2020-08-28 智慧麵包

在太陽系的諸多行星之中,木星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根據數據顯示,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它的主要構成是氫氣。通過觀測,可以在木星上發現很多大紅斑,一開始,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這些紅斑是如何形成的,後來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才得知這些大紅斑竟然都是巨大的風暴,在木星上一直持續著。如果這些風暴是發生在地球上,或許地球上的一切都會被夷為平地。

木星和地球一樣,都是從太陽的星雲殘骸中誕生,由引力吸引在一起的氣體和塵埃,逐漸融合最終變成了木星,如果木星足夠大,那麼它會變成一顆恆星,太陽系也會變成一個雙星系統。在太陽系誕生的早期,木星幫助太陽系形成今天這般穩定的局面,對於地球來說,木星的巨大引力,也的確幫助地球阻擋了很多小行星、隕石等的襲擊。

我們都知道,氣態行星是沒有固態表面的,這也是它和地球之類的巖石行星,最特殊的區別之一。在研究之中,科學家們認為只有巖石星球的上面才可以存在生命,顯然,木星看起來並不適合。不過,這個觀點似乎要被顛覆了,因為生命的形式是非常多元化的,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微生物,它們也是生命的一種,同時,生命誕生的過程本身就需要漫長的時間,由此可見,或許類似木星的氣態行星上面,也會存在著生命。

在木星的大氣層之中,伴隨著壓力的升高,氣溫也會變得越來越熱,如果不小心掉入木星,當抵達雲蓋1000公裡以下的時候,就會被轉化成一種自然物質。雖然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不過,木星的內核卻極有可能是固態的,它或許是金屬,或許是石頭,當然,也可能是氣態和固態的混合體,某種由氨元素構成的生命,或許就存在於其中。

科學家發現,木星上層大氣中的化學物質,很多都與初始的地球很像,在其中,科學家們檢測到了甲烷、氨氣、氫氣,甚至還檢測到了水,而當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便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為木星注入生命的曙光。通過大量的研究數據顯示,木星大氣中的混合物裡,存在著胺基酸,這也與在1976年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猜想不謀而合,他當時就曾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木星上或許存在生命。

這意味著,不止是木星,甚至還很多氣態行星的高空大氣中,都可能存在著生命,比方說曾經科學家在研究一顆距地球約7光年的棕矮星的時候,就發現它的高空大氣中漂浮著很多水基雲團,從而推測它的上面或許存在著生命。不過,至於氣態行星上的生命形式,研究者認為,應該都是一些微生物之類的原始生命形式,並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

既然木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那麼在太陽系之中,會不會還有其它的行星上也是如此呢?比方說土星?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氣態行星巖質行星差別有多大?木星地球就是最好的例子
    宇宙中有眾多的星球,有恆星,有行星,有彗星等等,行星又分為氣態行星和巖質行星。
  • 美科學家稱氣態行星也有生命,敦促NASA擴大搜索,木星也有生命?
    麻省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和行星科學家Sara Seager領導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生命可以在100%氫氣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因此Sara Seager在一份聲明中敦促天文學家應該更廣泛地考慮什麼樣的行星可能適合居住,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就是一顆富含氫氣的巨型氣態行星,難道也有存在生命
  • 氣態行星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嗎?大氣層有可能孕育奇特的漂浮生物
    我們知道,宇宙的行星分兩類,一種是像地球一樣的巖質行星,還有一種就是氣態行星,比如木星和土星。氣態行星沒有固態的表面,有著非常濃厚的大氣層,密度也比較大。對於像地球一樣的巖質行星來說,有龐大的巖質表面,有一定的大氣層,有腳踏實地感覺。
  • 氣態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嗎?科學家給出的猜想,讓人刮目相看
    ,發現了太陽系有巖質行星,還有氣態行星,木星和土星就是氣態行星,那麼這些氣態行星上面可能存在生命嗎?對於地球這樣的巖質行星來說,有龐大的巖質表面,有厚厚的大氣層,而像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星球完全被濃厚的大氣層包圍,大氣層的環境就是整個生態環境,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樣的氣態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一個沒有固態表面的行星,生命很難演化出來,不過隨著人類對宇宙的不斷了解,對宇宙和地球之外生命的認知不斷提高,有的科學家提出了氣態行星也可能會誕生特殊的生命,科學家認為這種生命可能是一種巨大的懸浮生物
  • 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上面絕對沒有生命嗎?可能會有「水母」存在
    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上面絕對沒有生命嗎?可能會有「水母」存在我們人類所賴以生存的這個美麗的地球,在這個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四十六億年了。而在這個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顆很渺小的行星而已。大小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但是地球上面有生命的存在,讓這個地球在這個宇宙中,顯得不是那麼的平庸。
  • 木星被稱為「氣態行星」,小行星撞擊木星時會「穿過」木星嗎?
    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行星」,每個行星都有自己獨特的組成部分和特徵,比如在太陽系內,就有八顆不同的行星,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行星的結構進行大致分類:「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屬於「類地行星」,而「木星」
  • 木星內部探秘,氣態巨行星究竟有沒有固體?研究者給出答案
    ,唯一有誕生出生命的就是地球,而且還進化出了高等文明,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顆就要數木星,木星的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大,要知道太陽系其他行星加在一起,也沒有木星大,但是木星和地球完全不同,因為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所以它才有如此大的體積和質量。
  • 神秘流浪行星之謎 流浪行星或可孕育生命
    他表示:「這是迄今發現的間距最為遙遠的行星系統。實際上這裡面涉及的這顆恆星以及這顆行星都是早在8年之前就已經為天文學界所知了,但從沒有人將這兩者聯繫在一起。」他說:「這顆行星畢竟不像我們之前所認為的那樣孤獨,但毫無疑問這個公轉的距離是相當遙遠的。」 在過去的5年間,科學家們陸陸續續發現了幾顆流浪行星。但和地球不同的是,這些異域世界都是類似木星那樣的氣態巨行星。
  • 氣態行星能登陸嗎?木星是氣態行星嗎(非固態表面)
    氣態行星是指不以巖石或者固體為主要成分的行星,往往主要由氫、氦等輕元素組成。它們也被稱為氣態巨行星,因為往往體積巨大。我們所熟知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是氣態巨行星。氣態行星能登陸嗎既然是氣態行星,就會有很多人問,這種非固態的行星能登陸嗎?既然沒有固態表面,怎麼登陸?確實如此,目前人類還沒有登陸氣態行星的案例。因為正如大家所猜測,氣態行星的星球表面很難定義,和地球、月球等情況不同。他們雖然含有巖石或者金屬,但只是作為核心,在行星的上部分都是氣體。
  • 為什麼在太陽系中,類地行星在內側,氣態行星在外側?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在宇宙中,行星主要分兩類,類地行星、氣態行星,簡單地說,其實就是一部分行星和我們地球家園一樣,是巖石結構的類地行星。而氣態行星的情況則不一樣,主要是以氣體作為主要的組成成分。在我們太陽系內,類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而氣態行星則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大家是否發現,巖石結構的類地行星主要分布在太陽系內側,而氣態行星則位於遠離太陽的外側。太陽系八大行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呢?對於這一個問題,有科學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在研究中,科學家提出了一個類似「分水嶺」的模型,即在我們太陽系內,存在一個「大鴻溝」。
  • 神秘流浪行星之謎 流浪行星或可孕育生命
    但和地球不同的是,這些異域世界都是類似木星那樣的氣態巨行星。但儘管體積質量巨大,但同樣和木星一樣,它們的質量還不足以達到點燃核聚變反應的門檻,無法發生內部核聚變燃燒而成為一顆恆星並發光。    2MASS J2126此前在一次美國天文學家們進行的紅外波段巡天工作中被首次發現,當時美國同行們將其描述為一個「疑似低質量天體」。
  • 木星是氣態行星,那麼太空飛行器能直接穿過木星嗎?科學家:很困難
    科學家:很困難現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科學家們也把探索的目光從地球之上轉移到了宇宙當中,科學家們經過長時間對於宇宙的研究,發現宇宙中的天體其實是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比如說地球就是行星的一種,科學家介紹到行星是指本身不發光,圍繞著恆星做公轉運動的天體。比如說在太陽系內,地球,水星,金星等就都屬於行星。
  • 同樣都是行星,為何地球是「固態行星」,木星是「氣態行星」?
    同樣都是行星,為何地球是「固態行星」,木星是「氣態行星」?我們知道宇宙當中的星球主要分為恆星和行星,其中像太陽一樣自身能夠發光放熱,釋放出能量的就是恆星;而圍繞著太陽旋轉,包括地球在內,自身不能發光放熱的星球,就是行星。
  • 木星為什麼是一顆氣態行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超過地球的一千倍。
  • 木星,一顆巨大的氣態行星,它上面是否有生命存在?
    乍一看,木星也許是您期望找到生命的最後一個地方。畢竟這是一個不穩定的,熱氣巨行星。但有一件事可能會使您驚訝,至少在過去,這個氣態巨行星本身被認為可能是某些生物的家。不僅是微生物生命,還包括複雜生命。雖然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但並不排除某些生物可能棲息在其大氣層的上方。木星是一個被普遍誤解的世界,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氣態球體。但是實際上,木星比那要複雜得多。
  • 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裡面有沒有固態內核?可以直接穿透它嗎?
    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裡面有沒有固態內核?可以直接穿透它嗎?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宇宙中的行星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像地球、月球這樣的固態行星,是由固態的巖石組成的;還有一類則是木星、土星這樣的氣態行星,主要的組成成分是氫氣。
  • 行星可以分成巖質行星和氣態行星
    在分類上,行星可以分成巖質行星和氣態行星。巖質行星又稱為類地行星,就是像我們的地球這樣由巖石表面的行星,氣態行星又稱為類木行星,是沒有巖質表面的行星。在我們太陽系中,我們的地球就是一顆巖質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也是巖質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屬於氣態行星。
  • 木星是氣態行星,那麼隕石能穿透它嗎?其實它非常的「硬」
    一說起恐龍滅絕的原因,現在最為主流的說法就是,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到了地球上。然後恐龍還有這個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都在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所帶來巨大衝擊力下滅絕了。所以在宇宙中,這些沒有固定軌道的小行星和隕石,是非常危險的。
  •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為何木星一顆氣態行星,而它質量卻最大?
    那麼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這個宇宙了。不說遠了,就我們的存在的這個太陽系,有些事物就還沒有了解的那麼深刻。比如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為何木星一顆氣態行星,而它質量卻最大? 相信大家都了解,在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中,行星是分兩大類的。一類是類地行星,也就是像我們的地球這樣,主要是由矽酸鹽石組成的行星。
  • 木星是氣態行星,太空人站在木星上,會不會墜落穿越整個木星呢?
    而木星作為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轉動速度也非常快,僅僅10個小時就能完成一周的自轉,這個木星的自轉速度幾乎可以達到12.6km/s,相比之下,地球465.2m/s的速度就慢太多了,因此木星上氣流運轉非常急速,風速更是令人恐怖,最大風速可達130~150米/秒,而地球表面最強17級颱風每秒也才62米而已,這種外在環境的艱難度相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