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將放射線技術列為未來重點培育產業

2020-12-08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

韓國政府日前決定將放射線產業指定為「未來產業」,在2025年前投入8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7.35億元)大力培育相關產業發展。

據韓國《中央日報》12月4日消息,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3日在第八次原子能振興委員會中審核並確定了包含上述內容的《未來放射線產業培育戰略》。

報導稱,考慮到放射線技術在半導體、能源、高科技產業以及在環境、生活領域均可以廣泛使用,把放射線技術定義為新一代「原子能新產業」,進行大力培育,在各經濟圈成立放射線複合工業園區,研發相關核心技術,並使用研究成果提高產業競爭力,建立良性生態。同時,還將研發相關技術,提高放射線的安全性。

據介紹,曾在韓國慶南鹹安末伊山古代墳墓群中出土的鹿形角杯,體現了1500年前阿羅伽耶時代造型審美的巔峰:其外壁非常光滑,幾乎看不到任何接縫。

韓國國立文物研究所使用放射線無創診斷手法——X光計算機橫切面拍攝技術揭開了當時的製作技藝。這個角杯是在單獨製作出圓筒形杯口、杯身上端、下端和底座之後,將各部分連在一起。雖然鹿頭和頸部內部並無空間,但圓筒形杯口和杯身卻連在一起,可以倒入酒水。

韓國原子能研究院則利用放射線育種技術改良了一種嬌小精緻、能耐受病蟲害、適用作室內陪在的木槿花。此外,放射線還被應用到了改良功能性大米品種、改變花朵顏色等農業領域。

和機場行李檢查儀、醫院磁共振成像 (MRI)一樣,事實上,放射線技術早已深入人們的生活。

很多全球大型製藥公司使用放射光加速器技術觀察納米大小的物質結構,輔助研發新藥;在考古學中,放射線技術經常被用於保存文物、測定文物年代等多種用途;韓國第一位太空人李素妍在太空食用的泡菜也是使用放射線食品工程學複合技術進行滅菌後的產品。

韓國科學技術部相關人士表示,「將集中力量研發高功能放射性醫藥產品、新一代電氣電子材料、生物融複合材料等八大具有潛力的技術群」。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對山東發展至關重要
    可以說,未來產業是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方向。 未來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需要相應的投融資政策、稅收優惠政策、人才培養政策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等的支持和引導。從政策屬性看,由於未來產業的產業鏈長、應用領域廣、帶動性強,未來產業一旦突破,將在研發、應用、製造、服務等多方面生成多類的產業集群和廣泛的商業機遇,未來產業領域的優惠政策回報率要高於傳統產業。
  • 未來3年,郴州將重點承接發展這些產業!
    500強項目30個以上;引進資金1600億元以上,爭創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1個,新建承接產業轉移專業園區2個,培育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3個,引進、培育、完善形成重點產業鏈5條。我市將重點承接13個產業 1.
  • 園區牽手韓國科學技術院 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昨天,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舉行籤約儀式,將合作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今後,該創新研究院將圍繞長三角區域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打造中韓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產業合作、人才交流的新平臺。
  • 蘇州工業園區牽手韓國科學技術院 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本報訊(駐園區首席記者 董捷)昨天,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舉行籤約儀式,將合作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今後,該創新研究院將圍繞長三角區域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打造中韓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產業合作、人才交流的新平臺。  韓國科學技術院成立於1971年,是韓國首個培養頂尖科技人才的研究型大學。
  • 韓國氫能經濟,一場生死未卜的政府「賭局」
    深圳一方面基於自身優勢產業針對性「下注」。例如深圳早在2010年就提出「押寶」生物、網際網路和新能源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並對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產業發展關鍵環節等重點扶持。另一方面深圳更鼓勵全社會研發、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從而培育更多優質企業和前沿產業。
  • 造船成夕陽產業,看韓國工業 4.0 的布局
    舉個例子來說,「造船」曾經是韓國的強項之一。2016 年遭遇中國的激烈競爭、訂單銳減的情況下造成熘滑梯式營收下滑,就連造船龍頭現代重工都將目標總額 195 億美金直接修訂為 95 億美金。逼得韓國政府都不得不砸重金、以政府名義訂了好幾艘船來拯救韓國的造船「慘」業。
  • 弗盧德:縱觀發酵罐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工作重點
    作為發酵罐行業的,江蘇弗盧德流體設備有限公司根據自身豐富的經驗以及對市場行情的了解,為大家分析出如今發酵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工作重點。  談及「十三五」時期及未來發展趨勢,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理事長石維忱認為,發展速度上,追趕型發展完成,工業增長峰值到來,成長型向成熟型轉變,立足點放在加快數量主導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和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企業規模上,行業內將加快資產重組,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實現企業由大變強,資本與產業融合度提高。
  • 成都高新區:企業梯度培育 產業節節拔高
    王 焱攝成都高新區以產業培育為核心,堅持市場化、精準化、精細化方向,精準匹配要素資源,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構建以種子期雛鷹企業、瞪羚企業、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等為重點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聚集各類企業12.9萬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227家,上市掛牌企業145家……作為四川省成都市新經濟活力區和國際化合作的核心功能載體,成都高新區是科技、人才
  • 山東大力推動核能產業發展 全力培育產業集群
    【電纜網訊】從山東省能源局獲悉,未來10年到15年,山東省將積極推進先進三代及以上核電技術應用,重點推進沿海核電項目建設,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 聚焦資源稟賦比較優勢 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重點任務之五: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加快提升製造業發展水平,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持續提升創新發展水平。  這些備受關注的政策帶來哪些利好?《方案》實施中怎樣精準鎖定重點難點?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市級相關部門,圍繞「聚焦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的行動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深度解讀。
  • 威海南海新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技術...
    2020年10月26日,威海南海新區農業與海洋經濟發展局組織有關專家對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聯合威海市文登區海和水產育苗有限公司和威海市好慧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重要養殖魚類優良種質創製與生殖操作技術研究」項目中「重要養殖魚類高效繁育技術
  • 海南將重點圍繞十二大產業進行招商引資
    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方少民在新聞發布會上重點介紹了海南「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十二大重點產業,並表示海南省委、省政府會為培育壯大十二大重點產業、推進進一步改革開放、謀求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保障。  未來五年,海南將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生態循環農業為技術路徑,重點建設南繁育種、熱帶水果、冬季瓜菜、天然橡膠、海洋漁業等一批國家級農漁基地和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拓展海南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大力實施農業結構調精調優、熱帶農產品質量品牌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全國生態循環農業示範省創建等行動,把海南熱帶農業打造成富足農民、服務全國的王牌產業。
  • 博頓視角|未來光電技術發展態勢:光電產業將成為第一主導產業
    姜院士表示,20世紀70年代錢學森院士講21世紀光電子學將像20世紀的電子技術一樣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美國商務部曾經有一篇文章,指出誰在光電技術方面取得主動權,誰就將在21世紀的尖端科學較量中奪魁。
  • 湖南省新增一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09年新建34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名單,湖南師範大學和湖南省疾控中心聯合申報的「湖南省微生物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位列其中
  • 【鈷鋰峰會】吳層:實現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關鍵在於正極材料技術
    SMM網訊:近幾年國家對新能源戰略發展做出了諸多規劃,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給予支持,同時也提出了未來發展目標。在2018年4月12-13日,由上海有色網(SMM)主辦、浙江華友鈷業股份獨家冠名的「2018(第三屆)鎳鈷鋰產業鏈峰會」上,宜賓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經理吳層表示,這些規劃所提出的目標能否實現關鍵主要在於正極材料技術的發展。
  • 加快培育大連高成長企業 將科技勢能轉變為發展動能
    高成長百強企業是瞪羚、獨角獸企業的培育搖籃  高成長企業一般指一定時期內在持續性、成長性和創新性三個維度下,實現「量」的增長與「質」的飛躍的企業。對於企業而言,高成長、可持續是不變的追求,實現該目標的核心方法是通過創新變革和強化管理等手段積累整合,促進資源增值進而達到持續發展。而當今技術革新非常迅速,高成長企業幾乎無一例外的需要將創新擺在首位,才能實現其成長性目標。
  • 培育龍頭企業打造先進材料產業集群
    珠江時報訊(記者/李翠貞通訊員/關豔娟劉成鄧倩茹)昨日,大瀝鎮舉行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會上發布《大瀝鎮發展先進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3個院士項目、10個先進材料團隊籤約進駐大瀝,兩大相關產業載體正式掛牌。南海區區長顧耀輝出席大會。
  • 中國自主培育出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打破韓國技術壟斷
    當一隻經過基因編輯的小狗又被克隆出個「葫蘆娃」,將是怎樣新奇的存在? 現在,中國人最先做出來了!本文圖均為 微信公眾號:科技日報 圖 「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韓國之後,第二個獨立掌握犬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國家。」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研究員說。 自1997年第一隻體細胞克隆綿羊「多莉」誕生,人類隨後克隆出小鼠、牛、山羊、豬、貓、兔、騾、馬等多種哺乳動物,但克隆犬卻遲遲沒做出來。
  • 成都培育航空航天產業集群
    另外,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參與零部件生產製造;中航工業燃氣渦輪研究院(624所)在我市新都區設立研究機構,從事航空發動機研究,總部在綿陽市,在建亞洲最大的高空試驗臺;海克斯康測量技術公司在我市設立公共測量技術服務平臺,為航空航天企業提供測量服務。隨著成都持續推進航空產業發展,一批具有技術領先優勢的民營企業也競相參與進來。
  • 大瀝發力先進材料產業!三年目標:培育3家以上超百億龍頭企業!
    大瀝發力先進材料產業!未來三年目標:培育3家以上超百億龍頭企業!,有利於產業集聚,也可以讓更多企業、政府了解先進材料的未來。、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和南海區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將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與佛山市產業發展優勢相結合,推動新材料領域技術成果向地方產業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