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業觀察
巨虧26億元、狂賣344套房、產量歸零:海馬汽車難回賽道
繼2017年、2018年連續虧損過後,面臨著退市危機的海馬汽車開始了賣房、賣家產自救,但是產量和銷量卻依舊不見起色。
根據海馬汽車產銷數據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顯示,今年1-2月,海馬汽車自主品牌產量均為0,累計銷量僅為1281臺,同比下降60.09%。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僅售出134輛車。
海馬汽車為何會出現產銷數據趨近於零的數據,未來產銷數據能否回暖,海馬公司公關部以公司在進行內部述職為由拒絕了資本觀察網的採訪。
被邊緣化的海馬汽車,是否還有機會重回主流汽車賽道?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資本觀察網的採訪時表示,這個銷售水平在國內車企是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也意味著未來海馬汽車重回主流車企的可能性很小,未來退市或是出局的危險不容忽視。
產銷數據連降三年 去年僅售新車不足三萬輛
出售344套房產後,擦新了海馬的業績,但海馬的主營業務卻很乏力,汽車產量和銷量自2017年起逐年下滑,已經連降三年。
對於海馬汽車產銷數據的連年下滑,業內人士指出,其主要問題是戰略不積極並缺乏前瞻性,產品老化、產品線單一等等。除了在外觀上做一些改進,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
據了解,海馬汽車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物流、金融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汽車集團。主要產品有騎士、丘比特、福美來、M3、海馬王子、普力馬和福仕達系列微型麵包車、發動機等。
資本觀察網梳理發現,2016年是海馬發展的分水嶺。2016年,海馬累計產量22.08萬輛,同比增長21.20%,銷量達到21.6萬輛,同比增長19.30%。這也是海馬汽車的巔峰時刻。
隨後,海馬的主營業務開始衰退,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
2017年,海馬產量和銷量分別同比下跌39.02%和35.13%。
2018年,海馬產量和銷量繼續下滑,分別下跌55.24%和55.24%。
2019年,海馬汽車銷量為2.94萬輛,同比下降56.41%。其中,基本型乘用車銷量為2046輛,同比下降90.91%;MPV銷量為791輛,同比下降78.26%;SUV銷量為2.56萬輛,同比下降38.15%;交叉型乘用車銷量為1003輛。
專家表示,這些數據顯示出海馬汽車車型老化、更新換代慢、產品端匱乏等困境,也顯示出去年的海馬8S曾帶給海馬汽車一絲希望,但由於國內SUV市場競爭過於激烈,這種希望逐漸泯滅。
在產量方面,去年海馬汽車全年產量為2.9萬輛,同比下滑52.06%,產銷量均未達年初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MPV的生產量為0,即全年停產。海馬基本型乘用車在2019年9月已停產,交叉型乘用車在2019年1月至11月累計產量為0。
進入2020年,海馬汽車產銷數據更是提前進入了寒冬,除了SUV車型有所銷售,其餘車型處於基本停產的狀態。
數據顯示,海馬汽車2020年1月份產品產銷數據快報中披露,本型乘用車、MPV、SUV、交叉型乘用車等產品中,除了SUV生產量為630量之外,其餘產品均為0產量。
令人關注的是從1月和2月銷量來看,海馬汽車在2020年前兩個月總計銷量只有1281輛車,均為SUV。其中,1月份銷量為1147輛車,而2月份銷量僅僅只有134輛車。
兩年巨虧26億元 狂賣344套房
伴隨著業績的下滑,給企業帶來的是巨額的虧損。
2017年,海馬汽車營業收入96.83億元,同比下降30.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達到9.94億元,相比2016年2.3億元的淨利潤,跌幅超過12億元,同比下降532%。
當時的海馬汽車則表示:受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內部產品結構調整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
進入2018年之後,虧損狀況依舊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現了更大的虧損。2018年,海馬汽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47億元,同比下降47.88%;淨利潤虧損16.37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64.64%,創下歷史新高。
當時海馬汽車又表示,2018年度受外部大環境、公司品類戰略落地和產品進一步聚焦的影響,全年汽車銷量大幅下滑。
業內人士認為,海馬汽車巨額虧損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旗下主營板塊乏力,汽車銷量暴跌。
據統計, 海馬兩年巨虧26.31億元,一口「吞掉」2003年來累計的淨利潤23.23億元。這也就意味著海馬16年賺到的錢,還不夠用來償還兩年的虧損。
宋清輝認為,這種巨額虧損對公司的發展負面影響很大,致使海馬汽車很難在國內競爭激烈的自主品牌內迎頭趕上。
由於2017年、2018年連續虧損,2019年4月24日海馬汽車被深交所實施了退市風險警告,股票簡稱變更為「*ST 海馬」。
為了能在2019年的海馬汽車業績報表中實現業績扭虧,保住「殼」資源,避免被退市的慘狀。海馬開始變賣家產,通過出售房產、轉讓子公司股權等舉措獲得收益。
2019年3月,海馬汽車有限公司與青風置業在鄭州籤訂了《河南海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增資協議書》,青風置業以現金方式向海馬物業增資1.8億元。
2019年4月,海馬汽車為盤活存量資產,決定將位於上海南匯和海南海口的多套房產掛牌出售。據統計,海馬汽車共出售旗下房產344套,收款1.62億元,出售房產已佔海馬閒置房產套數的94.25%。
2019年7月,海馬汽車與青風置業在鄭州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將海馬物業39%股權以 11621.01萬元的價格轉讓給青風置業,給海馬汽車帶來約4300萬元收益。
2019年9月底,海馬汽車與睿之尚實業在鄭州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海馬研發100%股權轉讓給睿之尚實業,轉讓價格為8.06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主要的非經營性損益影響歸母淨利潤約7億元,但其業績報表顯示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只有盈利0.85億元。換句話說,如果不「變賣家產」,海馬汽車的2019年的虧損將達到6.15億元。
海馬成功在2019年雖然實現業績扭虧為盈,但是未來仍然令人擔憂。宋清輝認為,此種盈利方式不具有可持續性。目前由於地產調控等因素,高價房產的出售難度在加大,一些公司也不得不降價出售。變賣房產獲得的收益是非經常性收益,對相關公司中長期影響有限。
開始涉足房屋裝修 海馬否認退出汽車行業
隨著海馬汽車銷量的下滑,品牌價值感的下跌,在自主汽車品牌林立的車圈,海馬進行彎道超車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資本觀察網注意到海馬汽車近期開始涉足建築裝飾,業內猜測海馬汽車或許正在考慮正式退出汽車行業。
近日,天眼查信息顯示,3月12日,海馬產業園建設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公司法人為盧國綱。行業信息顯示為建築裝飾和其他建築業,經營範圍涉及房屋建築業、城市園林綠化工程,酒店、餐飲場所建築裝飾和裝修、辦公樓、寫字樓建築裝飾和裝修等。而盧國綱同時是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執行董事。
此外,海馬產業園建設有限公司的全資母公司為海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後者的控制人為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最終受益比例為99.73%,同時,景柱也是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如此密切相連的關係之下,業內人士不免猜測海馬汽車將退出汽車行業。
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表示,對於海馬汽車來說,退出汽車市場符合政策要求。發改委工信部2017年《關於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提出,加快國有汽車企業改革步伐,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和戰略合作,提升產業集中度。推動殭屍汽車企業退出市場。
業內人士也表示,對於海馬汽車來說,如退出汽車市場則符合股東利益。
當下,國內汽車市場蕭條,自主品牌狼煙四起,對於海馬汽車這樣一家邊緣車企來說,已然錯過了發展的最佳期。而核心技術的缺乏,資金的短缺,在國內市場被踢出局已是時間問題。
截至發稿,海馬汽車公關部獨家回復資本觀察網,海馬汽車不會退出汽車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