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難回賽道:產量歸零、巨虧26億元、狂賣344套房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商業觀察

巨虧26億元、狂賣344套房、產量歸零:海馬汽車難回賽道

繼2017年、2018年連續虧損過後,面臨著退市危機的海馬汽車開始了賣房、賣家產自救,但是產量和銷量卻依舊不見起色。

根據海馬汽車產銷數據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顯示,今年1-2月,海馬汽車自主品牌產量均為0,累計銷量僅為1281臺,同比下降60.09%。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僅售出134輛車。

海馬汽車為何會出現產銷數據趨近於零的數據,未來產銷數據能否回暖,海馬公司公關部以公司在進行內部述職為由拒絕了資本觀察網的採訪。

被邊緣化的海馬汽車,是否還有機會重回主流汽車賽道?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資本觀察網的採訪時表示,這個銷售水平在國內車企是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也意味著未來海馬汽車重回主流車企的可能性很小,未來退市或是出局的危險不容忽視。

產銷數據連降三年 去年僅售新車不足三萬輛

出售344套房產後,擦新了海馬的業績,但海馬的主營業務卻很乏力,汽車產量和銷量自2017年起逐年下滑,已經連降三年。

對於海馬汽車產銷數據的連年下滑,業內人士指出,其主要問題是戰略不積極並缺乏前瞻性,產品老化、產品線單一等等。除了在外觀上做一些改進,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

據了解,海馬汽車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物流、金融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汽車集團。主要產品有騎士、丘比特、福美來、M3、海馬王子、普力馬和福仕達系列微型麵包車、發動機等。

資本觀察網梳理發現,2016年是海馬發展的分水嶺。2016年,海馬累計產量22.08萬輛,同比增長21.20%,銷量達到21.6萬輛,同比增長19.30%。這也是海馬汽車的巔峰時刻。

隨後,海馬的主營業務開始衰退,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

2017年,海馬產量和銷量分別同比下跌39.02%和35.13%。

2018年,海馬產量和銷量繼續下滑,分別下跌55.24%和55.24%。

2019年,海馬汽車銷量為2.94萬輛,同比下降56.41%。其中,基本型乘用車銷量為2046輛,同比下降90.91%;MPV銷量為791輛,同比下降78.26%;SUV銷量為2.56萬輛,同比下降38.15%;交叉型乘用車銷量為1003輛。

專家表示,這些數據顯示出海馬汽車車型老化、更新換代慢、產品端匱乏等困境,也顯示出去年的海馬8S曾帶給海馬汽車一絲希望,但由於國內SUV市場競爭過於激烈,這種希望逐漸泯滅。

在產量方面,去年海馬汽車全年產量為2.9萬輛,同比下滑52.06%,產銷量均未達年初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MPV的生產量為0,即全年停產。海馬基本型乘用車在2019年9月已停產,交叉型乘用車在2019年1月至11月累計產量為0。

進入2020年,海馬汽車產銷數據更是提前進入了寒冬,除了SUV車型有所銷售,其餘車型處於基本停產的狀態。

數據顯示,海馬汽車2020年1月份產品產銷數據快報中披露,本型乘用車、MPV、SUV、交叉型乘用車等產品中,除了SUV生產量為630量之外,其餘產品均為0產量。

令人關注的是從1月和2月銷量來看,海馬汽車在2020年前兩個月總計銷量只有1281輛車,均為SUV。其中,1月份銷量為1147輛車,而2月份銷量僅僅只有134輛車。

兩年巨虧26億元 狂賣344套房

伴隨著業績的下滑,給企業帶來的是巨額的虧損。

2017年,海馬汽車營業收入96.83億元,同比下降30.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達到9.94億元,相比2016年2.3億元的淨利潤,跌幅超過12億元,同比下降532%。

當時的海馬汽車則表示:受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內部產品結構調整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

進入2018年之後,虧損狀況依舊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現了更大的虧損。2018年,海馬汽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47億元,同比下降47.88%;淨利潤虧損16.37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64.64%,創下歷史新高。

當時海馬汽車又表示,2018年度受外部大環境、公司品類戰略落地和產品進一步聚焦的影響,全年汽車銷量大幅下滑。

業內人士認為,海馬汽車巨額虧損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旗下主營板塊乏力,汽車銷量暴跌。

據統計, 海馬兩年巨虧26.31億元,一口「吞掉」2003年來累計的淨利潤23.23億元。這也就意味著海馬16年賺到的錢,還不夠用來償還兩年的虧損。

宋清輝認為,這種巨額虧損對公司的發展負面影響很大,致使海馬汽車很難在國內競爭激烈的自主品牌內迎頭趕上。

由於2017年、2018年連續虧損,2019年4月24日海馬汽車被深交所實施了退市風險警告,股票簡稱變更為「*ST 海馬」。

為了能在2019年的海馬汽車業績報表中實現業績扭虧,保住「殼」資源,避免被退市的慘狀。海馬開始變賣家產,通過出售房產、轉讓子公司股權等舉措獲得收益。

2019年3月,海馬汽車有限公司與青風置業在鄭州籤訂了《河南海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增資協議書》,青風置業以現金方式向海馬物業增資1.8億元。

2019年4月,海馬汽車為盤活存量資產,決定將位於上海南匯和海南海口的多套房產掛牌出售。據統計,海馬汽車共出售旗下房產344套,收款1.62億元,出售房產已佔海馬閒置房產套數的94.25%。

2019年7月,海馬汽車與青風置業在鄭州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將海馬物業39%股權以 11621.01萬元的價格轉讓給青風置業,給海馬汽車帶來約4300萬元收益。

2019年9月底,海馬汽車與睿之尚實業在鄭州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海馬研發100%股權轉讓給睿之尚實業,轉讓價格為8.06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主要的非經營性損益影響歸母淨利潤約7億元,但其業績報表顯示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只有盈利0.85億元。換句話說,如果不「變賣家產」,海馬汽車的2019年的虧損將達到6.15億元。

海馬成功在2019年雖然實現業績扭虧為盈,但是未來仍然令人擔憂。宋清輝認為,此種盈利方式不具有可持續性。目前由於地產調控等因素,高價房產的出售難度在加大,一些公司也不得不降價出售。變賣房產獲得的收益是非經常性收益,對相關公司中長期影響有限。

開始涉足房屋裝修 海馬否認退出汽車行業

隨著海馬汽車銷量的下滑,品牌價值感的下跌,在自主汽車品牌林立的車圈,海馬進行彎道超車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資本觀察網注意到海馬汽車近期開始涉足建築裝飾,業內猜測海馬汽車或許正在考慮正式退出汽車行業。

近日,天眼查信息顯示,3月12日,海馬產業園建設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公司法人為盧國綱。行業信息顯示為建築裝飾和其他建築業,經營範圍涉及房屋建築業、城市園林綠化工程,酒店、餐飲場所建築裝飾和裝修、辦公樓、寫字樓建築裝飾和裝修等。而盧國綱同時是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執行董事。

此外,海馬產業園建設有限公司的全資母公司為海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後者的控制人為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最終受益比例為99.73%,同時,景柱也是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如此密切相連的關係之下,業內人士不免猜測海馬汽車將退出汽車行業。

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表示,對於海馬汽車來說,退出汽車市場符合政策要求。發改委工信部2017年《關於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提出,加快國有汽車企業改革步伐,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和戰略合作,提升產業集中度。推動殭屍汽車企業退出市場。

業內人士也表示,對於海馬汽車來說,如退出汽車市場則符合股東利益。

當下,國內汽車市場蕭條,自主品牌狼煙四起,對於海馬汽車這樣一家邊緣車企來說,已然錯過了發展的最佳期。而核心技術的缺乏,資金的短缺,在國內市場被踢出局已是時間問題。

截至發稿,海馬汽車公關部獨家回復資本觀察網,海馬汽車不會退出汽車行業。

相關焦點

  • 海馬汽車「拼了」 狂賣400套房只為「不退市」?兩年巨虧26億
    雖然2010年到2016年營業收入起伏不定,但一直保持盈利,累計實現淨利潤17.78億元。其中,2010年盈利最多,為3.76億元。   但隨後,海馬汽車業績「大變臉」。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海馬汽車歸母淨利潤虧損達16.37億元,與2017年的淨虧損9.94億元同比擴大64.65%。2017年、2018年兩年,海馬汽車累計虧損逾26億元。
  • 海馬汽車狂賣400套房是怎麼回事?巨虧後只能靠賣房自救?
    5月15日晚,海馬汽車發公告表示,為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公司擬公開出售其在海口市金盤工業開發區創業新村一區、二區及金盤工業區金盤大道旁的的269套住宅和15套商鋪。而就在不久前的4月22日晚間,海馬汽車發公告說,擬通過中介機構按照市場價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掛出並公開出售位於上海市的36套閒置房產,以及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的81套閒置房產。結算一下,兩次公告海馬汽車一共打算賣401套房!海口(284+81)以及上海(36套)。上市公司為了保殼賣掉一兩套房產我們經常見到,但是一口氣想賣掉400套房子的,恐怕這是頭一次。
  • *ST海馬(000572.SZ):車企寒冬的縮影 兩年巨虧26億賣房求生
    那麼這兩次加起來總共401套房產,總的帳面價值原值大約在0.65億元。注意下,這家公司不是房地產,而是中國知名的汽車企業。   海馬汽車是一家擁有汽車及汽車發動機研發、製造、銷售、物流配送及相關業務的完整業務鏈布局的公司。
  • *ST海馬回復問詢函:賣401套房預計獲利約1.7億
    在*ST海馬買房背後,公司2017年和2018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94億和-16.4億,連續兩年巨虧,被「披星戴帽」,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海馬」,如果2019年不能扭虧,公司將面臨退市風險。4月23日,*ST海馬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董事會正在積極主動採取措施,力爭儘快消除退市風險,其中主要措施就包括提升產銷量、優化資源配置、處置閒置資產等計劃。
  • 賣房300套回血0.7億 虧損收窄的*ST海馬能否順利保殼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賣房300套回血0.74億元 虧損收窄的*ST海馬能否順利保殼?經濟觀察網 記者 幹群芳 仍未擺脫退市風險的*ST海馬(以下簡稱海馬),通過處置資產帶來的變現正在加速。11月23日,海馬發布關於出售部分閒置房產的進展公告,稱上半年計劃出售的位於上海和海口的401套房產已銷售318套,帶來應收款1.47億元,已收款1.2億元,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為0.74億元。這一賣房收益恐難達到海馬的預期。按照今年5月23日發布的公告,通過出售這401套房,海馬預計資產處置金額為3.33億元,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7億元。
  • 海馬汽車半年虧損1.78億元 景柱是否已經「無力回天」?
    根據其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海馬全年的營業收入為96.83億元,同比下降30.29%;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達到9.94億元,相比2016年2.3億元的淨利潤,跌幅超過12億元,同比下降531.9%。
  • 上市車企「翻車」:去年10餘家淨利下跌,海馬賣房回血
    其中長安汽車虧損最多,達到26.47億元。營收方面,上汽、廣汽、東風、比亞迪、長城等10家車企出現下滑,其中廣汽集團跌幅最大,同比下降超過17%。對此,廣汽集團方面對記者表示,「主要還是因為銷量有所下滑導致。目前,我們正朝著2020年的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的目標去努力。」
  • 賣房保殼後,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的海馬汽車,能起死回生嗎?
    誠然,中國車市確實在下滑,但是真正有抗風險能力的車企依然無懼寒冬,比如本田、豐田之流,銷量蹭蹭上漲,成為寒冬之下的一股暖流,而更多的車企卻是縮減產量,出售資產,應對寒冬。2018年海馬迎來巨額虧損,虧損16.37億元,而如今2019年比起2018年更為嚴峻,這種虧損將會進一步擴大,一家企業遲遲得不到盈利,虧損不斷增高,這樣的企業最終是什麼結果,不需要我多說吧。為了自救,海馬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首先,這家以造車聞名全國的車企,展現出了他另外的一面,那就是海馬並不是一家純粹的造車企業,涉及的產業多樣,最出名的就是房產。
  • 疫情下多家上市車企產銷同比雙降 海馬汽車2月產量為0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疫情下多家上市車企產銷同比雙降,海馬汽車2月產量為0 新京報訊(記者 閻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沒能在2月初如期復工,相應地,2月份,企業的經營情況也受到了影響,汽車行業便是其中之一。3月5日,海馬汽車披露了其2020年2月份的產銷數據,顯示當月生產量為0,銷售量為134。
  • 海馬汽車變賣房產為哪般
    據海馬汽車資產負債表顯示,目前公司的存貨類房產以及投資性房產淨值合計為3.23億元(時代商學院統計),也就是說海馬汽車此次出售的房產淨值僅佔比公司可出售房產淨值總額的3.62%。經時代商學院研究,海馬汽車的主營業務是整車銷售(佔比84%),地產投資只是經營範圍的一小部分,此次變賣房產並不是外界所認為的企業向地產轉型。
  • 海馬5月銷量大跌近六成:賣房「回血」無濟於事
    對於海馬汽車來說,賣房「回血」可能無濟於事。日前,海馬汽車披露的2020年5月份產銷數據數顯,當月售出新車1239輛,同比下降58.44%;今年1-5月累計銷量為5206輛,同比下降51.45%。其中,SUV車型佔主要銷量,5月售出1236輛,同比下降57.64%。
  • 海馬汽車賣房、代工「自救」 海馬8S成救命稻草?
    銷量上的滑鐵盧,直接導致海馬汽車2018年虧損近16億元。與此同時,高額的虧損讓海馬汽車對於新技術的研發束手束腳,老產品不給力,新產品又 「青黃不接」,海馬汽車整體運營陷入惡性循環。通過中國網汽車記者的調查發現,海馬汽車經銷商在北京市場基本已經銷聲匿跡,海馬汽車要回暖似乎已回天乏術。而記者也就此事向海馬汽車發去了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時並未收到對方回復。
  • 海馬汽車到底做錯了什麼,以至於現在沒人願意提起?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曾經紅極一時的海馬汽車似乎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裡,路上跑的新車沒有海馬了,各種車評人的視頻裡也沒有出現過海馬汽車了,各種軟文裡也沒有推廣海馬汽車的了,海馬汽車到底是做了什麼,導致現在都沒人願意提及呢?海馬汽車從何而來?如果要講海馬的來歷,我們得首先從馬自達講起。20世紀末的那一場泡沫無人能倖免,馬自達也一樣。
  • 權謀、巨虧或致聯盟分崩瓦解,日產汽車擬出售三菱汽車股份
    日產汽車業績或巨虧,大難臨頭「各自飛」?11月16日,據《歐洲汽車新聞》援引彭博社報導,日產汽車正尋求出售其所持有的部分或全部三菱汽車34%的股份。海外嚴峻的疫情形勢,導致日產汽車2020上半財年面臨208億元虧損,且預計全年虧損達到387億元。
  • 海馬回應:要心無旁騖做汽車
    股權轉讓給青風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風置業),轉讓價格1.16億元定價是合理的,預計將給公司帶來的收益約4300萬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7月5日,海馬汽車有限公司與青風置業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將其所持有的海馬物業剩餘股權轉讓給青風置業。本次交易後,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可獲得相應流動資金,有利於提升海馬汽車有限公司的資產流動性。早在今年3月,青風置業以現金形式向海馬物業增資1.8億元,增資完成後,青風置業持有海馬物業61%的股權。
  • 海馬汽車:疫情「試金石」下的閃光瞬間
    說起線上購車,便不得不提起在去年7月份就已提出「網際網路直賣模式」的海馬汽車。 就今天線上購車勢頭的崛起來說,海馬這一動作已遠遠走在行業之前。 在網際網路直賣模式下,消費者可以在線上完成「一鍵訂車、一鍵付款、一鍵貸款、一鍵解憂」等操作,方便省心。 截至2020年1月份,海馬8S網際網路直賣佔比已達到30%。 這就意味著,在海馬汽車的市場基盤中,線上購車的市場教育早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深化網際網路直賣模式。
  • 新聞精選|小鵬汽車遭維權, 奇點汽車確認登陸科創板
    海馬再賣189套房貼補造車*ST海馬再度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將持有的公司全資子公司的子公司河南海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海馬物業」)39%股權,以1.16億元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的子公司青風置業有限公司。本次交易後,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不再持有海馬物業股權,共計出售189套房產。
  • 海馬半年報:三連虧品牌邊緣化,景柱回天乏術
    投稿來源:時代財經從瘋狂擴張到奄奄一息,海馬只用了3年時間。如今汽車產業淘汰賽升級,海馬汽車還有夢回2016年的那一天麼?「時代很可愛,時代很可貴,時代很可怕。」2016年,海馬汽車踩著SUV紅利的最後一年,海馬汽車董事長景柱在親手著作的《問道》裡寫下了這樣一句深邃的話。
  • 全世界都在「水逆」的2020,海馬汽車卻用一輛新車贏得希望
    總編 | 張克環編輯 | 張雲潔作者 | 桑田來自汽湃(GREATAUTO)的報導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都被新冠疫情迎面撞得不輕——從美國、日本到歐洲,上半年汽車銷量的下滑都在30-50%之間,在新興市場印度,一度出現月銷量歸零的慘烈局面。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大跨國車企也如同泥菩薩過江。
  • 跟誰學巨虧:被流量費吞噬利潤,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無上限
    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跟誰學營收19.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2.9%,但是卻虧損9.325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90萬元。這是跟誰學2019年6月上市以來第一次虧損,而且這次巨虧吞噬了此前幾個季度的盈利總和。 財報發布後,跟誰學的股價一度暴跌22%,各方也都關注巨虧的原因。為什麼跟誰學在二季度盈利,去年同期盈利的情況下,今年三季度出現如此巨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