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多家上市車企產銷同比雙降 海馬汽車2月產量為0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疫情下多家上市車企產銷同比雙降,海馬汽車2月產量為0

新京報訊(記者 閻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沒能在2月初如期復工,相應地,2月份,企業的經營情況也受到了影響,汽車行業便是其中之一。

3月5日,海馬汽車披露了其2020年2月份的產銷數據,顯示當月生產量為0,銷售量為134。

新京報記者自海馬汽車證券部獲悉,公司是在2月開始陸續復工,對於2月產量為0的原因,對方回應道:「2月份還沒有全面復工。」

今年3月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 2020年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81.2%,環比上升29.5個百分點,同比上升27.7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警戒線之上。

去年靠賣房賣公司扭虧,海馬汽車今年前2個月產銷量同比雙雙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海馬汽車的主營業務為汽車製造及服務,主要產品為8S、S5、福美來、S7、小鵬等系列產品,提供的主要勞務為物業服務、金融等。

由於2017年度、2018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根據相關規定,海馬汽車的股票交易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自2019年4月24日起,股票名稱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海馬」。

2020年1月17日,海馬汽車發布了2019年度業績預告。

2019年,海馬汽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000 萬元至13000 萬元。

然而,這次扭虧為盈與主業無關,2019年,海馬汽車的汽車產銷量同比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公司對庫存整車、積壓存貨、閒置資產等根據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進行減值測試並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海馬汽車能夠在2019年扭虧為盈,要歸功於非經營性損益。

海馬汽車表示,2019年,「主要的非經營性損益影響歸母淨利潤約 7億元,包括公司全資子公司海馬汽車有限公司轉讓其子公司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和河南海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權;出售閒置房產;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的應收款項減值準備收回;收到的政府補助。」

除了在保殼壓力下頻頻出售資產,2019年,海馬汽車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創始人景柱回歸一線。

2019年5月15日,海馬汽車董事會十屆九次會議上,董事會以9票贊成、0票反對、0票棄權,選舉景柱為海馬汽車董事長。據媒體報導,景柱表示:「決心重返一線,再造海馬,帶領員工第四次創業。」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海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該公司為海馬汽車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的官方微信公號上,2019年5月16日發布了一篇名為《行者歸來——景柱重任海馬汽車董事長》的文章。

文中這樣描述景柱的前三次創業,「從創立到現在31年來,海馬汽車經歷了多次跌宕起伏。而景柱的創業歷程也大體上可分為三個十年,其中三次創業,三次下課,三起三伏。」

關於景柱為何要開啟第四次創業,文中給出的解釋是:2018年,海馬汽車全年銷量67570輛,同比下降51.88%;市場上「海馬何去何從」的疑問,也是激發他(景柱)再次出山的動力。

現如今,2020年前2個月,海馬汽車的產銷數據依然不如人意。

今年1月和2月,海馬汽車的生產量分別為630和0,銷售量分別為1147和134。與2019年前2個月相比,海馬汽車的生產量下滑71.3%,銷售量下滑60.09%。

多家上市車企今年前2個月產銷同比雙雙下滑,分析稱「危中有機」

新京報記者了解,這兩個月,尤其是在今年2月份,產銷同比下滑的上市車企不只海馬汽車一家。

目前,宇通客車、金龍汽車、江鈴汽車等上市車企已經發布了其2020年前2個月的產銷數據。

「2月份受到疫情的影響,汽車4S店在上半月普遍處在停業狀態,第三周開始陸續復工,復工面約50%,第四周大面積復工,復工面達到70%以上。但消費者出於防護目的暫緩進店選購,消費者出行受限制,不僅新車購買減少,消費者到店維修保養也大幅度降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稱。

今年1月和2月,宇通客車的生產量分別為3304和224,銷售量分別為2895和387。與2019年前2個月相比,宇通客車的生產量下滑43%,銷售量下滑48.25%。

今年1月和2月,金龍汽車的生產量分別為4014和637,銷售量分別為4814和827。與2019年前2個月相比,金龍汽車的生產量下滑11.14%,銷售量下滑9.09%。

今年1月和2月,江鈴汽車的生產量分別為14495和5872,銷售量分別為14778和4672。與2019年前2個月相比,江鈴汽車的生產量下滑22.61%,銷售量下滑28.4%。

2020年2月18日,江鈴汽車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從春節前就開始了福特全順救護車底盤的生產,假期一天都沒有休息,想盡一切辦法全力復工,克服很多困難,也獲得了省市縣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從防疫物資支持,外省物資進入,尤其是來自武漢等疫區的零部件運輸,幫助公司打通必要環節。江鈴汽車對一些在疫區的零部件,也採取多種可靠替代方案,尋找其他可復工生產廠家,江鈴自己的智能裝備中心重新設計製造等,包括從歐洲進口零件保障救護車生產,目的就是保證提前交付救護車訂單。生產救護車同時,公司也在生產改制危險品物資運輸車。生產運營方面,緊急支持防控疫情所需急救車輛生產,提質加速;公司積極協調生產原材料供應、物料物流運輸等問題;保證與政府信息互通聯動,同步加強防控監督指導,確保公司在疫情防控合規達標的前提下不間斷生產運營,為防控疫情承擔相應社會責任。江鈴汽車現已向社會提供700多臺救護車底盤。」

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告訴新京報記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汽車行業全產業鏈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但『危中有機』,疫情加快了汽車行業探底步伐,也加快了落後車企的淘汰速度,縮短了汽車產業周期調整的時間。」

「個人判斷,疫情期間汽車產銷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尤其是銷售端受到的衝擊更大。受疫情影響,消費者信心和需求低迷,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緩慢恢復。」 任萬付說。

新京報記者 閻俠

相關焦點

  • 海馬汽車難回賽道:產量歸零、巨虧26億元、狂賣344套房
    來源:商業觀察巨虧26億元、狂賣344套房、產量歸零:海馬汽車難回賽道繼2017年、2018年連續虧損過後,面臨著退市危機的海馬汽車開始了賣房、賣家產自救,但是產量和銷量卻依舊不見起色。根據海馬汽車產銷數據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顯示,今年1-2月,海馬汽車自主品牌產量均為0,累計銷量僅為1281臺,同比下降60.09%。
  • *ST海馬(000572.SZ):車企寒冬的縮影 兩年巨虧26億賣房求生
    那麼這兩次加起來總共401套房產,總的帳面價值原值大約在0.65億元。注意下,這家公司不是房地產,而是中國知名的汽車企業。   海馬汽車是一家擁有汽車及汽車發動機研發、製造、銷售、物流配送及相關業務的完整業務鏈布局的公司。
  • 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回正,磷酸鐵鋰電池佔比再提升
    8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為「中汽協」)發布2020年7月汽車行業產銷情況。根據數據顯示,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環比略有下降,但較2019年因補貼調整進入低迷期的同期基數,本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結束下降呈較快增長。
  • 上市車企「翻車」:去年10餘家淨利下跌,海馬賣房回血
    其中A股市值最高車企上汽集團營業收入8265.30億元,同比減少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6.03億元,同比減少28.90%。這也是上汽集團近10年來首次出現淨利下滑;上汽集團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受公司本年整車銷量同比減少、同時疊加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加劇供需矛盾、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多重因素的不利影響。記者發現,在這些上市車企中,至少有10家淨利潤下跌。
  • 「銀十」狂歡繼續,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增幅均超10%,車市駛入冬季旺銷期
    中汽協數據顯示,10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55.2萬輛和257.3萬輛,環比分別增長0.9%和0.1%,同比分別增長11.0%和12.5%。截至10月底,國內汽車產銷已連續7個月呈現增長態勢,連續6個月保持銷量增速在10%以上。
  • 海馬汽車:疫情「試金石」下的閃光瞬間
    2月15日,安徽的霍女士第三次退掉前往瀋陽的機票。 退票的原因要追溯到1月28日霍女士所在城市下發的關於疫情期間交通管制的文件。 文件稱,自1月28起,全市市際縣際班車、包車一律暫停; 公交減少運行線路和運營班次; 網約車、計程車一律停運。 總結來說一句話: 要想出去,只能開私家車。
  • 疫情之下,弱勢車企加速洗牌
    如果說2018年下半年的車市寒冬給車市淘汰賽按下了「啟動鍵」,那麼年初的疫情則是給淘汰賽按下了「加速鍵」。 江淮一季度預虧3.56億元;法國雷諾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東風雷諾黯然退出燃油車領域;眾泰汽車陷入經營危機,董事長金浙勇被限制消費;海馬汽車1月、2月產量為0,工廠停工停產的傳聞已經成為既定事實……
  •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2月銷售淡季雙重影響,國內汽車行業受到巨大打擊...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羽受新冠肺炎疫情和2月銷售淡季雙重影響,國內汽車行業受到巨大打擊。近日,多家大型車企披露最新的銷售數據,一家比一家慘烈:比亞迪2月銷量下滑近8成 、本田在中國的終端銷量2月下滑了85%,上汽集團銷量下滑87%……乘車聯表示,預計2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同比減少80%,是近20年來的最大下降。
  • 數字解讀十大中國車企財報
    行至9月初,主流車企基本都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而15家上市乘用車公司的財務數據顯示(北汽集團尚未披露),66%的企業盈利水平不及去年同期水平,7家車企陷入虧損泥潭,眾泰、力帆、海馬三家企業還因大幅下跌的業績等「披星戴帽」。那麼在受疫情波及且車市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又有誰賺到錢了呢?本期文章讓我們先行走近排名Top 5的企業一探真相。
  • 海馬汽車「拼了」 狂賣400套房只為「不退市」?兩年巨虧26億
    海馬汽車也表示,最終處置價格以成交價為準。   根據海馬汽車2018年財報顯示,採用成本計量模式的投資性房地產,大約有2.59億元,佔其總資產比例為2.27%。這也意味著,海馬汽車依然持有其他投資性房產。   在海馬汽車大規模出售房產背後,除了保殼壓力,還有其經營情況正加速惡化。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4月,海馬汽車銷量為2650輛,同比下滑72.2%。
  • 海馬汽車變賣房產為哪般
    5月15日晚間,海馬汽車(股票簡稱「*ST海馬」)發布公告稱,為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公司擬通過招標或委託中介機構按照市場價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掛出等方式公開出售位於海口市金盤工業開發區創業新村一區、二區及金盤工業區金盤大道旁的部分閒置房產
  • 疫情下的汽車銷量預測:未來半年或同比下滑14%
    原標題:聚焦戰「疫」 | 疫情下的汽車銷量預測:未來半年或同比下滑14%   經濟水平穩步上升使得國人的收入也隨之增加,汽車從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轉變成人們生活的重要消費品
  • 上半年同比增幅最高車企 廣汽豐田做對了什麼?
    上半年同比增幅最高車企 廣汽豐田做對了什麼? 廣汽豐田同比暴增44% 威蘭達、凱美瑞持續熱銷 大眾怕了嗎?這說明廣汽豐田成為疫情衝擊下恢復最快的企業,產品競爭力、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表現更為優秀。 今年上半年車市大環境有多艱難,這份成績就有多難得。在乘用車市場同比下滑20%的背景下,廣汽豐田的表現堪稱奇蹟,這背後是它做對了什麼?為了得到答案,這次網新社走進廣汽豐田成都車展展臺,來一探究竟。
  • 海馬汽車半年虧損1.78億元 景柱是否已經「無力回天」?
    報告顯示,實現銷售收入23.23億元,同比下降14.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0.97億元。 根據其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海馬全年的營業收入為96.83億元,同比下降30.29%;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達到9.94億元,相比2016年2.3億元的淨利潤,跌幅超過12億元,同比下降531.9%。
  • 海馬半年報:三連虧品牌邊緣化,景柱回天乏術
    只是對如今的海馬而言,這個一面歡呼智能電動變革、一面目送3、4線車企遠去的汽車時代,是否依舊可愛?8月23日晚間,海馬汽車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累計銷量14425輛,同比下降65.16%;實現銷售收入23.23億元,同比下降14.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0.97億元。
  • 疫情全球爆發,對我國汽車出口影響多大?
    2月,國內車市遭遇本世紀以來罕見的巨大跌幅,但由於疫情在2月份更集中在國內,所以車企們均將增長的目標放在了海外市場。事實上,2月份,在各車企清一色下跌的產銷快報中,也確實出現了「增長」的暖流,而這裡的「增長」,基本聚焦在出口銷量上。比如,上汽集團2月份實現整車出口及海外零售量2.1萬臺,同比增長32%;而奇瑞汽車2月出口及海外市場零售銷量為8419臺,同比增長39.9%。
  • 「轉角處的光」系列之四:當蝙蝠不再扇動翅膀,哪些車企在風暴中央
    從疫情爆發中心武漢看來,其向來是中國汽車製造的中心之一,僅僅是位於武漢的東風大道,就聚集了近2萬家企業,營收總和達到萬億級。其中包括7家整車企業,12個汽車總裝工廠,500多家零部件企業,54家「世界500強」,生產37種汽車車型,擁有14家省級以上汽車研發機構,每年汽車產量過百萬。
  • 賣房保殼後,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的海馬汽車,能起死回生嗎?
    寒冬之下,曾經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勒緊褲腰帶過冬是大部分車企的寫照。誠然,中國車市確實在下滑,但是真正有抗風險能力的車企依然無懼寒冬,比如本田、豐田之流,銷量蹭蹭上漲,成為寒冬之下的一股暖流,而更多的車企卻是縮減產量,出售資產,應對寒冬。
  • 10月新勢力造車銷量盤點:蔚來汽車同比翻倍 小鵬汽車超兩倍
    10月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火爆,各家車企都創造了銷量新高,特別是新勢力造車市場,蔚來汽車銷量同比超過了一倍,小鵬汽車更是同比超過了兩倍多,理想汽車銷量也是一路攀升,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新勢力造車的銷量。
  • 海馬李偉勝:「後疫情時代」存大好機會
    3月31日,海馬汽車發布2019年度業績公告,2019年度海馬汽車營業收入46.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盈利0.85億元,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在2019年的車市寒冬中能夠實現扭虧為盈,對於海馬汽車來說著實不易。儘管在這一年中,不少人對海馬汽車「賣房」的舉動大肆嘲諷,但無可爭議的是,海馬汽車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手段,不僅實現了財務報表上的翻身,更為未來積蓄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