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間海馬汽車發布稱:為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公司擬通過招標/或委託中介機構按照市場價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掛出等方式公開出售位於海口市金盤工業開發區創業新村一區、二區及金盤工業區金盤大道旁的部分閒置房產。
其中,住宅269套(總面積14,685.04平方米),商鋪15套(總面積2,729.12平方米)。帳面價值原值為30,899,943元,最終處置價格以成交價為準。上述269套住宅中,超95%的房產面積均不超過30㎡,最大的為28.57㎡,最小的僅有22.90㎡。
這不是海馬汽車第一次公告賣房,在不久前的4月22日海馬汽車就發布公告擬通過中介機構按照市場價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掛出並公開出售位於上海市的36套閒置房產(總面積4339.5平方米),以及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的81套閒置房產(總面積6280.6平方米),帳面原值為3386.17萬元。
那麼這兩次加起來總共401套房產,總的帳面價值原值大約在0.65億元。注意下,這家公司不是房地產,而是中國知名的汽車企業。
海馬汽車是一家擁有汽車及汽車發動機研發、製造、銷售、物流配送及相關業務的完整業務鏈布局的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製造及服務,主要產品:S5、F7、F5、S7等系列產品,提供的主要勞務:金融服務、物業服務、物流配送服務等。
不過近幾年來主營困難,負債高企,截止2019年一季度,負債高達52.73億元,其中流動負債50.64億元。而且截止到5月15日收盤股價2.09元,兩年時間股價跌幅62%,市值縮水一半至34.37億元。
兩年巨虧22億,不得不賣房求生,海馬汽車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47億元,同比下降47.88%;歸母淨利潤虧損16.37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64.64%。而在2017年歸母利潤虧損9.94億元。連續兩年巨虧近26個億,翻開過往財務利潤來看,直接吃掉了2003年以來的累計利潤,讓16年來賺到的錢付諸東流。所以連續兩年的業績表現海馬汽車按照相關規定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名稱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海馬」。
業績大幅度虧損主要原因在於銷量大幅度下滑,自身產品發動機無法啟動、變速箱無法加速、轉向系統抖動、車身生鏽,漏水……海馬汽車的質量問題接二連三。2016年海馬汽車尚且靠薄利多銷賣出21.65萬臺車盈利0.13億元。2017年銷量減至14.04萬臺;2018年更是腰斬,僅有6.76萬臺,創近10年歷史新低。相當於,每賣出一臺車,海馬汽車還要倒貼3.36萬元。
而海馬汽車在2019年表現同樣非常不樂觀,在2019年5月7日,海馬汽車發布產銷快報,2019年4月實現汽車銷量2650輛,同比下降34.95%,繼續大幅下滑。1-4月累計銷量為7742輛,同比下跌72.20%。分車型類別來看,轎車、MPV繼續嚴重下滑,SUV觸底反彈。其中,今年4月,海馬汽車轎車銷量為119輛,同比下滑94.99%;MPV車型銷量為189輛,同比下滑65.45%;SUV車型銷量為2342輛,同比增長103.12%。
在2019年一季度業績實現7.54億元,同比下降55.55%,歸母淨利潤虧損0.44億元,其中扣非淨利潤虧損1.30億元,同比下降40.95%。
所以業績按照這樣下去,勢必在退市的路上越走越遠,所以海馬汽車出售部分閒置房產,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讓2019年扭虧為盈這樣才能保持上市地位。
凜冬已至,海馬汽車不過這場車企寒冬裡面的縮影,曾幾何時,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新車產銷國後,連續9年蟬聯全球第一,然而到了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開始斷崖式的下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全年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781萬輛和280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2%和2.8%。中國汽車產銷量結束了自1991年以來連續27年的增長態勢,首次出現下降。
寒冬的數據表明當前中國汽車勢必會造成淘汰的局面,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前15名以外的SUV車企,其份額從2008年的9%上升到2016年的39%;但是,從2017年開始,SUV增速放緩,主流車企的市場份額開始大幅回升,前5名SUV企業的份額從31%上升到35%,三線SUV車企的市場份額持續劇烈萎縮,降至32%。這一的局面也造成了頭部車企高歌猛進的同時,其他邊緣車企的日子並不好過。
而上述海馬汽車連續兩年虧損不得不賣資產求生,這樣的局面在上市的邊緣車企並不少見。
力帆股份(601777.SH):作為一家大型的造車民營企業,十幾次入選中國「500」強,但是在2018年全年營收110.13億元,同比減少12.60%,其中扣非淨利潤虧損增加至21.50億元,同比減少1047.68%在2018年12月17日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自用房產擬轉為投資性房產,據評估將增加公司資本公積2.05億元,影響當期淨利約5000萬元。
一汽夏利(000927.SZ):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控股的經濟型轎車製造企業,是一家集整車製造、發動機、變速器生產、銷售以及科研開發於一體的上市公司。2018年業績全年營收11.25億元,同比減少22.50%,扣非淨利潤12.63億元,同比減少24.20%;其中扣非淨利潤在2012年開始虧損,已經連續7年。為了避免被「ST」這家企業把最賺錢的資產出售,勉強使得利潤轉正,順利保殼。
小結
兩年巨虧26個億的海馬汽車,走上了不得不賣房保殼的道路,這也是這兩年車企寒冬之下一個縮影。在當下各個車企瞄上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國內競爭優勢尚未完全拉開身位情況,留給這些邊緣車企的,或許只剩下新能源這最後一個機會了,但是這個領域對於資金和技術依靠程度,對於它們又可望而不可及。
(責任編輯:DF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