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9年讓各行各業似乎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汽車市場,年初的時候大家都樂觀地認為,2018年開始的「車市寒冬」將在2019年結束,到今天為止,2019年已經結束,但「車市寒冬」沒有絲毫要結束的跡象,這場「寒冬」到底要持續多久,又成了新的一年大家熱議的話題。
2019年的車市有多冷?從一組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1-11月份,我國汽車總銷售為2311萬輛,同比下降9.1%;其中,乘用車銷售1923.1萬輛,同比下降10.5%。因為12月份的汽車銷售數據還沒有出來,目前預計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比2018年下降8%左右。
從2018年下半年汽車銷量出現下滑,到2019年下滑程度進一步擴大,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中國汽車市場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挑戰。首先是國產汽車品牌迎來了大洗牌,一年的時間裡就陸陸續續倒下了,或將要倒下近10個國產汽車品牌。先是曾經的國產汽車領頭羊力帆汽車迎來了巨大的債務危機,目前岌岌可危;而後曾經靠著福美來創造銷量神話的海馬汽車只能靠賣樓保殼,目前來看前途渺茫。
除了國產車企,合資車企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因為銷量不佳,19年年初鈴木就不得不宣布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到了年尾,又有消息傳出長安汽車或轉讓PSA 50%的股份,雖然DS明確表示不會就此退出中國市場,但DS如此糟糕的銷量不知道究竟還能撐多久。
除了這些極端案例,其他「性命無憂」的車企日子也過的並不好,以國產大哥吉利為例,年初吉利定下了150萬的銷量目標,但2019年剛過一半,吉利就自覺的下調了全年銷量目標到136萬臺。以1~11月吉利總銷量123萬臺來看,即便是全年目標下調到136萬臺,吉利也有很大可能完成不了該目標。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2019年除了日系車的價格比較堅挺外,其他品牌車型都存在著巨大的優惠,特別是美系的別克、雪佛蘭和福特,車型優惠3、4萬並不稀奇,就連銷量一直很好的大眾車型,也經常能見到2、3萬的優惠幅度。雖然車企瘋狂甩賣促銷,但全年銷量還是出現大幅下跌,真可謂是無力回天。
既然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那麼慘,那2020年會不會好一些呢?上月12月12日,由中汽協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秘書長助理許海東發布了對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的全年銷售應該在2531萬輛左右,將會繼續同比下滑2%。
下滑2%這是比較樂觀的預測,在此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就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應該在2250萬輛左右,將繼續下滑10%;未來中國車市的下滑短期內還將持續,直到2021年有可能還會是負增長或者基本持平,到2022年左右才會恢復增長,到2023年至2025年可能會有年均4%左右的增長。
總之,大部分專家學者都不看好2020年中國的汽車市場,大部分人都一致認為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還會繼續下滑,只是大家對下滑幅度的大小預測不一。這樣看來,中國汽車市場的「寒冬」還遠沒有結束,大概率還要持續1~2年時間,車企們到底能不能挺過這幾年,那就只能看各自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