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瀏覽同行作品的時候,發現有一個百家號寫了一篇關於太陽系內有希望成為「第二地球」的文章,文章裡提到了火星,並且坦言火星的自然環境不適合人類的長久發展,這一點筆者目前是同意的。但該文章還說到另一個星球——木衛六,並認為這顆星球有希望成為人類未來重點探索的對象,對此筆者存在不同的意見。因為筆者查閱了木衛六的相關資料之後,發現該文章對木衛六的介紹不符合事實。
木衛六作為一顆不規則衛星,它的潛力空間並不多,這與其自身的條件有關。這顆衛星是在1904年才被發現的,之後科學家利用探測器對其進行探測獲得了一些數據。首先,從直徑來看,木衛六的平均直徑只有170千米,連地球的十分之一還不到,和火星相比也處於劣勢。更重要的是,其地表平均溫度低於零下100攝氏度,甚至有些區域的氣溫低至零下178攝氏度。這樣的地方比地球的南北極還要寒冷,如何成為讓人類寄予厚望呢?
相比起木衛六,筆者認為科學家們對木衛二寄託的希望要更多。木衛二又稱「歐羅巴星」,是伽利略在1610年發現的。近現代的天文學家藉助太空探測器對木衛二進行深入研究,得到的初步結論是:這個星球的表面被一層冰給覆蓋著,而冰下很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海洋。從地球的發展情況來看,有海洋的地方就會誕生生命,因此木衛二冰層下的海洋也具備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早在2013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就對外公布了對木衛二的探索信息,他們的科學家稱在木衛二表面存在著一些特殊的粘土,這些粘土或許可能成為生命的溫床。時隔三年之後,NASA裡的一位名為傑夫·優得的科學家表示,如果太陽系內存在第二顆存在生命的星球,那一定是木衛二。從過去幾年科學家對木衛二的研究情況來看,它比木衛六要更受關注,從側面來看它也比木衛六要更受青睞。
除了木衛二,還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土衛六上也可能存在生命。這樣的推測源於對土衛六的大氣層,天文學家通過卡西尼號探測器探測到的數據分析得出土衛六上存在著濃厚的大氣層,但其地表的引力和月球相當,這違背了常規的天文現象,也為科學家研究行星大氣學提供了對象。由於土衛六是太陽系內唯一一顆擁有大氣層的衛星,因此不少科學家認為它誕生生命的可能性要比木衛二高。
至於這兩顆衛星上是否已經存在生命,亦或者說它們的自然環境是否適合生命生存,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去年,美國宇航局發布了對木衛二最新的探測項目,他們計劃調用無人機對木衛二進行地表探測,對已有的科學理論進行確定,說不定還可能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