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它會是什麼模樣?

2021-01-07 騰訊網

適居帶內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

最近在這個頻道上,我們一直在討論液態水會不會不只存在於恆星的適居帶(CHZ)內。

如果按照太陽系的情況,擁有液態海洋的冰殼世界在宇宙中應該很常見,其中許多世界可能充斥著微生物,複雜生物,甚至更多。我們也不能忽視適居帶(CHZ), 美麗的地球就置身其中, 而且銀河系中某個地方一定會有地球的孿生星球。地球很稀有,但稀有並不意味獨特,地球的孿生星球上可能也存在生命和文明。不過適居帶內的地球相似體並不一定是唯一一種有生命和液態水的行星類型。

另一種可能是我們熟悉的,也是在科幻小說中經常出現的沙漠世界,這種類型中以塔圖因最為著名。我一直很喜歡溼地農場,我簡直可以想像盧卡斯先生在70年代時問自己:「人們如何在這樣的星球上謀生?啊哈!溼地耕種!」。這是個有趣的想法,而且任何使用過除溼機的人都知道這也確實可能,但在沙漠世界上溼地耕種會是一項極其困難和艱苦的事業。

這些行星大氣水蒸氣比地球要少得多,溼度溼地得不償失。 雖然確實並不是件好事情,但說來也怪,至少在某些情況下,這樣的環境對生命而言實際上是有益的。

阿部豐(Yutaka Abe)在201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闡述到,低水量會在兩方面擴展行星上的適居區域。大氣中的水蒸氣較少,溫室效應也會降低。這意味著這類行星即使離恆星較近,它的水份,比如一些湖泊或綠洲泉水,可以留存下來。而充滿水的世界與恆星的距離則會變成金星。低水量的另一個優點是不會有很多冰塊,這意味著反射回太空的熱量更少,從而使整個星球變得更溫暖。對於這些沙漠世界來說,就意味著宜居的區域又擴大了一些。

此類行星上的生命需要適應這些條件,它們可能在地下含水層中或者在湧泉周圍生存。也許植物也可以在這種條件下存活,誰知道還有什麼也可以呢。

另一種適居帶內可能孕育生命的世界則是衛星。我們已經有系外氣態巨行星在適居帶內的證據。如果氣態巨行星的衛星很大,比如有地球大小,就會發生有趣的事情。衛星只有質量夠大才能抓住水,它必須能夠通過自身的引力維持濃厚的大氣層,同時需要與氣態巨行星極強的放射性物質相抗衡。它可能需要是個超級地球,而在氣態巨行星周圍這也許根本不會存在。就算這個宜居的系外衛星存在,它將是一個奇怪的地方。想像一下,如果它擁有潮汐,那麼潮汐會受到附近巨大重力的影響,因為它幾乎肯定會被氣態巨行星潮汐鎖定。

而如果它圍繞氣態巨行星的運行軌道較遠,又位於恆星和該氣態巨行星的適居帶範圍內,那就會產生其他可能性。不過也不能太遙遠,否則繞軌道穩定性將成問題。無論如何,潮汐力可能在這樣的世界中發揮巨大作用。當然這也許是一件好事,這使板塊構造或行星內核的潮汐加熱產生極強的磁場成為可能。同樣的,轉軸傾角也可能是重要的問題。

我們的月亮調節地球轉軸傾角,如果沒有月亮,傾斜角度會發生很大變化。我懷疑是否真的會發現太多這樣的世界。就算有可能,由於有氣態巨行星,這類衛星上的生命會面臨艱苦的鬥爭。我認為,氣態巨行星附近的生命更可能會走另一條路,而不是在被潮汐鎖定住的巨大海洋衛星上。生命會存在於宜居外的氣態巨行星的小衛星上。這些小行星含有冰殼,正如歐羅巴和土衛二。

恆星適居帶地球相似體的最後一種可能性是某種半休眠的世界。這樣的世界環境惡劣,對於生命孕育極為不利,但也並非絕無可能。我之所以把它包括在內,是因為在地球上有一些生物,例如緩步動物,可以通過休眠在類似的條件下生存。這個想法源於史蒂芬· 凱恩(Stephen Kane)和道恩·格利諾(Dawn Gelino)的論文。這類行星會具有橢圓形的軌道,而軌道的一部分處於宜居帶內。這使得行星在凍結和融化的周期中交替,行星上可能出現的生命也按周期冬眠和甦醒。很難想像生命會在那樣的行星上開始,但那裡確實提供很多選擇,例如在地熱噴口,生命可以起源並存活,從那裡分支並進化出適應星球周期性溫度變化的生命。

以上這三種情況都非常複雜。不過地球也很複雜,而我們就在地球上。在下期視頻中,我將把這些更加複雜化,作為我對塔圖因的致敬 – 我太喜歡那個世界的樣子了。我會問:雙子星會對繞其運行的行星以及行星上的生命有怎麼樣的影響?答案令人驚訝,敬請期待。謝謝收聽!我是科幻小說作家和未來主義者約翰 麥可·戈迪爾(John Michael Godier),我想知道像Tatooine這樣的世界是否可能,還有什麼是可能的?比如死星?我不是絕地武士,所以我歡迎我們的新帝國霸主。

FY: 行露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潮汐鎖定星球的「中間地帶」可能孕育生命形式
    據國外媒體報導,潮汐鎖定的星球非常特殊,一側永遠是白天,另一側永遠是夜晚。然而,科學家最新研究稱,這樣的星球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
  • 冰封星球「恩克拉多斯」,可能它正孕育著生命
    恩克拉多斯星球恩克拉多斯星球也被稱為「土衛二」。恩克拉多斯的名字起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巨人,他被宙斯擊敗,然後又被雅典娜活埋在了埃特那山下,經歷也是挺悲慘的。因為這個名字過於拗口,下文還是簡稱它「土衛二」。
  • 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有海洋有大氣,不是木衛二
    ​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非常地多,但是唯一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卻只有地球。畢竟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不過,也不代表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就絲毫沒有生命孕育存在的跡象。只不過人類的能力有限罷了。哪怕在人類的眼皮子底下,早就已經有星球在悄悄地孕育發展文明了,人類卻苦於無法登陸這些星球。還一直在問自己,宇宙中究竟是否存在除了我們的之外的,其他的外星生命和高等文明呢?
  • 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有海洋有大氣,不是木衛二!
    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非常地多,但是唯一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卻只有地球。畢竟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不過,也不代表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就絲毫沒有生命孕育存在的跡象。只不過人類的能力有限罷了。哪怕在人類的眼皮子底下,早就已經有星球在悄悄地孕育發展文明了,人類卻苦於無法登陸這些星球。
  • 這顆星球含水量或超地球,可能是太陽系中孕育外星生命的最佳場所
    雖然如此,木衛二卻存在一個巨大的海洋,其含水量可能超過我們地球,可能是我們太陽系中孕育外星生命的最佳場所。,歐羅巴有可能是太陽系內孕育外星生命的最佳場所。在我們地球上,巨大的海洋孕育了無數種生命,海洋在我們地球生命起源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歐羅巴星球上也存在巨大的液態海洋,確實是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
  • 什麼樣的系外行星能孕育生命?假設地球是系外行星,它會是什麼樣
    即便如此,我們也還是無法確定它們的宜居性和孕育生命的可能。那麼,系外行星到底具備哪些特徵才宜居呢?他們表示:我們有現成的星球可以研究,那就是地球。如果我們能夠換位思考,將地球當作是一顆系外行星來研究,發現它的特徵,或許可以成為研究系外行星的重要參考。
  • 美公布10個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名單(圖)
    4000億中選出10個     由於新公布的美國宇航局2007年財政預算提案中,計劃中的地外生命探索項目遭到刪減,科學家決定在「美國先進科學協會」的一次會議上提前公布這份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名單,讓曾經為這個項目捐過款的私人愛好者事先得知那些神秘星球的生命秘密,以撫平他們的不滿和遺憾。
  • 溫度低至零下170℃的星球也能孕育生命?冰下世界讓你意想不到
    引言:冰凍星球也可能孕育生命?它是否會成為「超級地球」?科研人員對木衛二的研究不斷深入,還有兩大設備將於2030年被送到木衛二。地球已誕生約46億年,在這漫長時光裡,它孕育了無數生命,其中,令它最驕傲也最擔心的應是人類。就目前研究情況來看,人類是地球孕育的唯一智慧生命,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並未孕育其他智慧生命,這是令地球母親非常驕傲的。但是,近幾十年來,為追求經濟利益,眾人不惜以犧牲自然犧牲地球為代價,肆意砍伐樹木,瘋狂耗用自然資源。
  • 土衛二——一顆將來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土衛二,這是一個可能存在生命的星體。土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二大行星,它是一顆由大量的氫氣組成的氣態巨行星,像月球繞著地球轉一樣,土星也有屬於它自己的衛星,土衛二就是其中一顆。雖然土衛二隻是顆小小的衛星,但它很可能會成為我們在太陽系中最有價值的一塊土地,也是最有可能發現外星生命的地方之一。
  • 土衛六無法孕育生命?事實上,這兩種生命都有可能在土衛六上生存
    科學家猜測土衛六上可能存在兩種生命,計劃派「蜻蜓」前往一探究竟。地外生命是否存在一直是人類非常關心的問題,為解答心中疑惑,科學家在浩瀚宇宙中走走停停,希望能發覺藏在地外星球上的外星生命。近期,科研人員主要將目光集中於土星的衛星——土衛六。土衛六別名泰坦,是土星的最大衛星,科研人員之所以關注到它,主要與其大氣組成以及星球環境有關。
  • 若地球上70%的區域是陸地,地球會是什麼模樣?
    引言:眾所周知,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大約是7:3,溫熱的海洋為生命的誕生與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地球沒有那麼幸運,地球上海洋與陸地的比例是3:7,情況會發生什麼變化?不過,地球無疑是獨特且偉大的,它數億年來辛勤孕育了無數生命,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誕生生命的星球。宇宙浩瀚,人類能夠探知的區域已達930億光年,而空間內還存在許多人類無法看到的區域,宇宙遠比我們想像中廣闊。根據宇宙的寬度和廣度,再結合宇宙星體數量,我們不敢妄下定論,斷言宇宙中除地球外便沒有星體孕育生命,但至少,在跨度約1光年的太陽系內,僅有地球孕育了生命。
  • 火星生命可能在地下!致命的宇宙射線,反而可能孕育了火星生命
    比地球極端環境還極端的火星,加上足以致死的宇宙射線,可能未必會「狼狽為奸」,反而會「負負得正」,給生命提供一個生存的空間。這些發現都告訴我們,雖然火星表面乾燥、未必宜居,但是地下可能有一個我們想像不到的世界。同時,只要提供一定量的輻射,這些環境就可以進行某些化學反應。而宇宙射線,就是驅動這些化學反應的動力。因此,二者的有機結合,就有可能為生命創造條件。當然,這也只是具備了生命存在的基礎條件,不代表著生命必然存在。
  • 比月球還小的星球,各種證明表明,這顆星球上可能有生命!
    在強大引力的吸引下,讓它擁有了79顆衛星。這並不是全部,在木星周圍可能還有一些我們沒有發現的衛星,木衛二是木星的衛星裡面第四大的衛星。這顆星球的直徑只有3100千米,比月球還要稍微更小一些,那麼這顆星球究竟有何特殊之處,讓科學家堅信這上面有生命存在呢?有人就列出了一系列的證據,種種證據和痕跡表明,這顆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 黑洞內部是什麼?科學家:超物質與反物質並存區域,或能孕育生命
    眾所周知,宇宙內的引力非常強大,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成為其囊中之物。據科學家分析,黑洞是一個超物質與反物質並存的區域,它會將進入其中的物體變為全新的事物,之後將它們送往其他未知的宇宙或時空。黑洞總給人以黑科技的感覺,你一定十分好奇黑洞之內到底藏有什麼吧?前段時間,有科學家提出黑洞之內可能藏有鑽石星球,甚至黑洞內的某些星球還可能孕育了生命!在目前已探測到的黑洞區域內,科學家已證實其中共存在1000顆系外行星,還有超過3000顆行星是處於待確認的階段。
  • 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除了金星和土衛六外,這顆星球同樣引起關注
    最近關於金星或許存在生命的消息刷屏了,科學家在金星的高空雲層中發現了濃度是地球10倍以上的磷化氫,而磷化氫是存在生命的重要證據,所以懷疑金星上存在著生命。關於地外生命,可以說人類非常執著,因為偌大的宇宙空間不可能只存在地球一個有生命的星球。
  • 如果海王星與地球互換位置,它會變成宜居星球嗎?
    引言:海王星除溫度極低外,似乎無其他明顯缺點,若將它與地球互換位置,它會變成生命星球嗎?它是否也能如地球一般孕育眾多生命?太陽系內有多少顆行星?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會斬釘截鐵地回答,太陽系內有八顆行星。
  • 該星球液態水比地球還要多,極有可能孕育生命
    外星生命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探索的目標,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對外星生命充滿了好奇,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作為一顆渺小的星球都可以孕育出人類這樣的智慧生物,那麼在其他的星球上想必也會存在高級生命。雖然金星的大小、密度、質量、外表各方面都很像地球,有著地球的「孿生姊妹」的美稱,但是金星的環境卻非常惡劣,溫度高達幾百攝氏度,溫室效應十分嚴重,經常會下酸雨,連探測器都無法在金星上正常工作,可想而知金星的氣候環境有多麼惡劣,自然是不存在生命的。
  • 不,它有可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
    黑洞除了毀滅,也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嗎?本文將為你揭曉。我們一直在宇宙中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外家園。最近,有研究發現,在超大質量的黑洞附近,也有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生存的巖石行星。這不禁讓我們產生疑問,深空中最可怕的深淵巨獸身邊,會產生什麼樣的生命呢?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我們幻想過形態各異的外星生命,但在嚴謹的科學探索研究中,負責任的做法,是通過已知來推斷未知。所以,在探查地外生命,搜尋適宜星球時,我們基本以地球為模板——合適大小的恆星和擁有液態水的行星。
  • 不,它有可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
    黑洞除了毀滅,也能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嗎?本文將為你揭曉。我們一直在宇宙中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外家園。最近,有研究發現,在超大質量的黑洞附近,也有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生存的巖石行星。這個區域的大小,被稱為史瓦西半徑,它的界面,我們稱之為事件視界。黑洞不可抗拒的引力,牢牢控制著它周圍的天體,而貪婪吞噬星際物質時釋放出來的強烈射線和能量流,也對生命有著致命的傷害。這不禁讓我們產生疑問,深空中最可怕的深淵巨獸身邊,會產生什麼樣的生命呢?
  • 太陽系之中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星球可能是它
    木衛二其實也可以稱之為類地行星,其巖石主要成分是矽酸鹽,不過木衛二的特別之處在於表面覆蓋大量的冰層,那深處科學家推測或許存在著液態水世界,並且美國科學家在2013年宣布,在木衛二表面發現了新的粘土礦物質,而這些礦物質很有可能會孕育出新的生命,因此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在木衛二的地下海洋之中很有可能會存在著生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