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展示電子顯微鏡下的霧霾顆粒(圖)
1月3日,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實驗室劉勇教授通過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近期使用後的防霾鼻罩濾芯上採集的霧霾顆粒,以及分析霧霾顆粒裡面含有的各種元素。近日,北京持續霧霾天氣。
-
電子顯微鏡下的防霾口罩:口罩變黑是否就失效了
就普通市民而言,應對霧霾,除了減少室外活動,最直接簡便的防護手段就是佩戴防護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然而不少市民發現,潔白的防護口罩戴幾天之後就會發黑,讓人觸目驚心。難道霧霾顆粒已經穿透口罩的防護層了?是不是大量霧霾顆粒已經進入肺裡了?近日,記者走進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實驗室,在電子顯微鏡下,對防護口罩上的霧霾顆粒進行了觀測。
-
透過電子顯微鏡 看看霧霾到底長啥樣
中青在線北京1月3日電 1月3日,記者來到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實驗室採訪,觀摩通過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觀看霧霾顆粒的實驗。 1月3日,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實驗室,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勇(左二)和工作人員一起操作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觀看微米級的霧霾顆粒。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劍/攝 1月3日,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實驗室,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勇向記者展示使用10天左右的防霾鼻罩的濾芯(左)和新的濾芯。
-
新風系統能防霧霾嗎 新風系統如何防霧霾解析【詳細介紹】
中國最小的肺癌患者年僅8歲,因家住馬路邊上吸入大量PM2.5而患上肺癌,這條新聞讓小編觸目驚心。霧霾現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為走出此種困境,不少人提議在室內裝上新風系統。那 新風系統 能防霧霾嗎?
-
電子顯微鏡下的植物花粉:合歡樹花粉似UFO(圖)
勿忘草花瓣的花粉,其顆粒直徑只有0.006毫米,是迄今發現的直徑最小的花粉粒之一葉薊屬植物火球狀花粉紫色赤楊花粉勿忘草的藍色花粉 它看上去就像是粉色UFO,但這其實是波斯合歡樹的花粉。它們的直徑是勿忘草花粉的15倍。
-
科學家開發分子測角儀用於DNA結合蛋白單顆粒低溫電子顯微鏡
科學家開發分子測角儀用於DNA結合蛋白單顆粒低溫電子顯微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2 14:32:40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Shawn M.
-
「美麗」的病毒,顯微鏡下的新型冠狀病毒形象
作為致病微生物,病毒也有它的光輝形象,只是非常微小,只有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才可以看到,在顯微鏡視野中的新型冠狀病毒也有「美麗」外表。讓我們來看看電子顯微鏡下「美麗」的新型冠狀病毒。以下圖片和說明來自網絡。中國微生物組數據中心(National Microbiology Data Centre)在1月底就發布了新冠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的圖像,病毒是從武漢的2名患者體內提取的。
-
一文看懂透射電子顯微鏡TEM
散射角的大小與樣品的密度、厚度等相關,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影像在放大、聚焦後在成像器件(如螢光屏,膠片以及感光耦合組件)上顯示出來的顯微鏡。 1 背景知識 在光學顯微鏡下無法看清小於0.2微米的細微結構,這些結構稱為亞顯微結構或超細結構。要想看清這些結構,就必須選擇波長更短的光源,以提高顯微鏡的解析度。
-
重大突破:電子顯微鏡拍出細胞彩照!
在電子顯微鏡下,我們所能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世界。電子顯微鏡能幫助我們觀察微小的病毒、細胞超微結構,但它只能得到黑白的灰度圖片。而在最近,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者們研發了一種新技術,使得「用電鏡拍彩照」成為了可能。他們用特殊染料標記樣品,得到了多色的電鏡成像,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
冥王星的溫度是由霧霾控制的?霧霾顆粒能影響星球輻射能平衡!
霧霾的產生就是由於空氣當中懸浮的顆粒含量超標了,尤其是可吸入物的顆粒物含量太高,因此它們被指認為造成這個汙染天氣的主要原因,如今更多的陰霾天氣出現,它的危害程度也在逐漸的增大,因此把它們統一稱為霧霾天氣。
-
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範圍
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是指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一個重要分支,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除了像普通掃描電鏡的樣品室和鏡筒內設為高真空,檢驗導電導熱或經導電處理的乾燥固體樣品以外,還可以作為低真空掃描電鏡直接檢測非導電導熱樣品,無需進行處理,但是低真空狀態下只能獲得背散射電子像。
-
掃描電子顯微鏡
1)產生高能電子束的鏡筒,包括:電子槍、電磁透鏡和掃描線圈;2)接收並處理各種電子信號的成像系統:掃描信號發生器、探測器、掃描放大器
-
專題推薦|低壓透射電子顯微鏡LVEM在病毒學研究中的應用
然而由於病毒通常尺寸較小,傳統的光學顯微鏡往往難以滿足其形態觀測的需求,這使得高解析度的透射電子顯微鏡成為了當前病毒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手段(圖1),可以用來研究病毒的結構和成分。目前使用的透射電子顯微鏡進行病毒顆粒的檢測和識別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實拍電子顯微鏡下毛骨悚然的牙齒細菌
實拍電子顯微鏡下毛骨悚然的牙齒細菌5) "← →"翻頁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31日報導,一組電子顯微鏡下的牙齒及其附著細菌的圖片令人毛骨悚然
-
聚焦離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應用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聚焦離子束(FIB)技術利用高強度聚焦離子束對材料進行納米加工,配合掃描電鏡(SEM)等高倍數電子顯微鏡實時觀察,成為了納米級分析、製造的主要方法。目前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集成電路修改、切割和故障分析、TEM制樣等。
-
230倍電子顯微鏡下對比新iPad與iPad2
新iPad採用高解析度屏幕相比iPad2顯示效果更佳細膩,近日據有關部門公布新iPad與iPad2在電子顯微鏡下的對比圖。仔細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對比出究竟iPad號稱Retina「視網膜」屏幕到底牛在哪裡。
-
「霧霾體制」下 需要選用淨化效果良好的空氣淨化器
在回到我們當代世界,我們只能在空氣淨化器的幫助下,才能短暫告別霧霾漫天。 霧霾主要由人類活動排放造成 那麼也需要由人們自己解決 從2013年初的4次霧霾過程籠罩了中國的30個省(區、市)開始,到如今頻頻現身的霧霾成為與民眾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心肺之患」。
-
電子顯微鏡下毛骨悚然的牙齒細菌【組圖】
原標題:電子顯微鏡下毛骨悚然的牙齒細菌【組圖】 據參考消息報導英國《每日郵報》8月31日報導,一組電子顯微鏡下的牙齒及其附著細菌的圖片令人毛骨悚然,這提醒人們不注意口腔衛生將會給牙齒造成嚴重的損傷。
-
顯微鏡下的人體寄生蟲
頭蝨圖1:頭蝨的顯微照片。掃描電子顯微鏡下一隻頭蝨正攀附在一根頭髮上。頭蝨用發達的爪子抓牢髮絲。陰道滴蟲圖7:圖為電子顯微鏡下一個陰道取樣上滴蟲吸附在陰道上皮細胞表面的照片。絛蟲圖8:犬絛蟲的豌豆狀頭結。掃描電子顯微鏡下放大75倍的犬絛蟲細部圖清晰顯示了絛蟲用以吸附在宿主消化道上的頭結。
-
從太空中看「霧霾發展史」,霧霾對人危害有多大
中國華北地區的霧霾多次被MODIS捕捉,近日,NASA發布了利用衛星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連續15年以來拍攝的中國地區霧霾狀況,從2001年的氣溶膠汙染,到2008年奧運年空氣汙染的改善,及之後越來越厚重的灰霾,都在太空中被看得清清楚楚,變化觸目驚心。這是2001年7月12日,在中國東部觀察到一大批氣溶膠汙染(灰色帶),向東延伸到渤海灣。200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