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路公共自行車電線破皮裸露 市民擔心安全隱患

2021-01-09 齊魯網

 裸露在外的電線

     8月2日,熱心市民王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2210000反映稱,在市區紅星路附近,有一處公共自行車的電線被軋破,裸露在外,看起來很危險。

     當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市區紅星中路青少年宮附近,在馬路南側的非機動車道上,記者看到了王先生說的電線破皮的情況。這根電線從機動車道一直延伸到人行道上的公共自行車樁下面,電線橫跨在非機動車道上,上面並沒有水泥覆蓋,只有一層紅色類似塑料的管子,很容易受到損壞。「附近有幼兒園也有小區,平時來來回回的人特別多,尤其是電動車,走的人多了,肯定是要軋壞的。」王先生說,現在的破皮處很明顯就是被來往的電動車軋壞的。「附近小孩這麼多,再這樣下去電線裡面的銅絲就要被磨出來了,最近雨水那麼多,到時候一定會漏電的,說不定會有危險。」王先生對記者說出了他的擔憂。

     那市區內其他幾處公共自行車樁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呢?隨後,記者來到洸河路,在仙營綠地附近的幾處公共自行車樁處記者看到,所有的電線都做成了「暗線」,雖然跨過了非機動車道,但都用瀝青又覆蓋了一層,並未裸露在外,看起來安全了許多。附近的市民告訴記者,類似公共設施的電線,還是做暗線處理更有保障。「公共設施的電線如果因為裸露在外遭到了損壞,就會影響許多人,所以還是保護起來比較好。」

     之後記者撥打了濟寧公共自行車的服務熱線,接線工作人員聽到記者反映後,仔細詢問了現場狀況,並表示會儘快派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檢查維修。當記者詢問工作人員如果電線破皮是否會發生漏電時,工作人員表示,因為通過電線的電壓只有12至15伏左右,公共自行車樁的電壓也只有16伏,而人體能承受的安全電壓在35伏以下,所以即便電線真的破皮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記者 趙煦)

[責任編輯:亓順峰、賈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7-3366066,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7-3366066,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太原公共自行車:每天累計距離可繞地球1圈多
    張亮的同事何寧說,有了公共自行車,早上老公能多睡會兒,她臨走時還能給老公做好早飯。「再沒遲到過,也不用擔心丟車,這樣的生活很愜意。」  公共自行車,正日益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工作人員多次調整上、下班時間  省城雙塔街桃園路交叉口路西的公共自行車服務點,是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站點。
  • 關於秀洲區公共自行車設置的現狀及優化建議
    嘉興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系統於2011年12月26日試運營,2012年12月31日正式營運,方便市民出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高頻率的使用,會導致正常的自然磨損,再加上養護程度不夠、修理不及時,許多自行車、鎖止器、停車樁、管理亭都在一定程度上破損,甚至有一些自行車損壞嚴重,給交通和租車人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三是借車還車難問題。部分站點潮汐現象嚴重,導致供需失衡。城市居住區存在明顯的早晚高峰問題,這導致車輛調度難度的提高和車輛使用率的降低。
  • 照明設施遭到破壞,線纜裸露隱患不小,市園林局:將統一進行維修
    本報見習記者 楊柳讀者求助:小公園照明燈遭人為破壞近日,市民趙先生向本報「幫大姐」反映:新華區交通南大街摩卡小鎮小區南側小公園的照明設施遭到破壞。不僅如此,小公園的地面上還有裸露在外的線纜。「雖然我不在附近居住,但是覺得這種情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會對周圍的居民造成影響。想請晚報『幫大姐』幫忙,也希望有關部門可以關注此事,儘快將損壞的照明設施修復。」趙先生說。現場調查:只剩一個照明燈有燈罩接到趙先生反映的情況後,記者隨即來到新華區摩卡小鎮小區南側的小公園。
  • 電纜線絕緣皮破損冒出火花 外露居民區存安全隱患
    17日,樊城望江街社區及時消除了這一安全隱患。當日下午,望江街社區工作人員張選豔巡查時發現襄陽新天地項目工地靠近望江街轄區一側的圍牆上,幾根粗電纜線過了牆,其中一根落在居民區的地面上。因為地面上有小塊積水,那根掉在溼地上的電纜線正冒著電花。張選豔急忙上前查看,原來是那根冒火花的電纜線絕緣皮破了,線芯裸露在外。擔心市民經過時遇險,張選豔急忙去找項目施工方。
  • 臨沂公共自行車新增站點名單 71個站點將投入使用
    公共自行車「小綠」一直都是臨沂市民外出常用的騎行方式,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目前臨沂公共自行車又新增了71個站點,同時也新增了無樁站點。   二期投入使用的公共自行車站點,還使用了一樣「新科技」。市民使用支付寶租車時,打開支付寶頁面,無需進入共享單車頁面。
  • 改裝電動車隱患大 為安全儘量不要改裝
    如今,電動車已成為不少市民的代步工具,電動車的安全也應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年來,我市曾出現過電動車街頭自燃、電動車充電引發火情的狀況,而電動車充電引發火情往往與改裝電動車有關。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車主為圖電動車車速快、電池續航更遠,存在給電動車私自改裝、電池擴容等現象,這給電動車安全使用埋下了隱患。
  • 電線桿變身「攔路虎」 安全隱患誰負責
    近日,有萊蕪市民強烈反映,該市市區電線桿豎在路中間,電線緊貼樹枝,安全隱患時刻威脅市民生命安全。記者日前對此進行了探訪,發現確實存在市民反映的現象。
  • 家中都有哪些消防安全隱患?專家給你「體檢」
    秋冬季節,天乾物燥,如何排查家中的消防安全隱患?隨著天氣轉冷,市民用火、用電、用油增多,使用大功率電器取暖普遍,極易引發火災。Q:冬季家中使用大功率電器要注意些什麼?Q:居民如何排查家中的安全隱患?A:市民應做到「三清」「三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 如何對待自行車不是簡單的自行車問題
    只是,近兩年來,隨著共享單車迅猛發展,深圳市交通方式發生結構性改變,市民自行車出行的大量增加與城市道路慢行系統不完善、停放空間緊缺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交通的本質,不是為了解決「車」的出行問題,而是為了解決「人」的出行問題,所以,城市交通公共資源分配,本應遵循市民交通出行結構比例。
  • 為企解難「加速度」宿遷這家單位為企業安排上了公共自行車
    掃碼、推車、騎車……3月1日下午5點半左右,在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吳路,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上班的張先生來到廠區門口的公共自行車站點,熟練地掃碼,取出一輛公共自行車。「周六看到有人來安裝,今天就能騎上公共自行車了,為這效率點個讚,以後上下班方便多了。」張先生高興地說。
  • 每天騎行距離可繞地球30多圈 太原公共自行車為啥跑得歡?
    在山西太原市的大街小巷上,時常可以看到騎著公共自行車出行的人們。橙紅色的車身、果綠色的「尾翼」,亮麗醒目。  太原公共自行車自2012年9月投入運營以來,一直是最受市民歡迎的民生工程之一。截至今年6月12日,太原公共自行車單日最高騎行量達56.85萬人次,累計騎行量達4.45億人次,在全國「騎」出了免費率、周轉率、租用率、建設速度四個第一。  公益為先,全天運營  最受市民歡迎的民生工程之一  太原市高新區產業高新街口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借還車的群眾絡繹不絕。  網點管理員楊軍和宋長春前一秒剛把車子從鎖樁下架,立刻就有市民上架還車。
  • 二手自行車黑市
    深圳晚報記者 餘俊傑 梁尹星/文 餘海洪/圖 近日,國家發改委會同中宣部等17部委共同制定的《「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其中表示,將開展公務自行車試點。深圳也正研究出臺公共自行車發展政策,推進「軌道交通+自行車」出行模式,並新增150公裡以上的自行車專用道。
  • 李村河成了「滑冰場」冰層厚薄不一存在安全隱患
    近日,在李村河巨峰路東側的河道內,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在冰面上玩耍,儼然把李村河當成了一個天然「滑冰場」。不過,記者現場探訪發現,李村河的冰層厚薄不一,建議市民不要貿然在上面行走、嬉戲,以免引發意外。( 來源:青島早報)市民在冰面上玩耍行走「在巨峰路這邊的李村河河道內,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在冰面上玩,看著很有趣,但挺危險的。」近日,市民張先生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告訴記者,上周日,李村河仿佛成了「兒童樂園」,小朋友們有的拿著推車、有的拿著馬扎,在冰面上追逐、嬉戲。
  • 杭州公共自行車騎不到500米即散架 騎車人受傷
    學者稱自行車斷裂處「特別可怕」自2008年杭州市推出公共自行車後,傅國湧也成了租車一族。「時不時的,會租車。其實,公共自行車挺便利的。」他說。對於微博上「豆腐渣」一說的質疑,他澄清道,「公共自行車租賃這個項目本身,是好的。我的意思是,自行車的質量可能存在問題。採購過程中,可能因為價格等問題,出現購置車輛質量不過關的問題。」
  • 綠植纏繞、晾曬臘肉、廢線搖擺……小區「三線」安全隱患讓居民心...
    在居民樓下,可以見到這裡有部分管線拉接比較凌亂,樓上還有居民隨意丟棄垃圾直接掛到了管線上,影響市容市貌,同樣存在安全隱患。臘肉掛上電纜「曬太陽」冬季是晾曬腊味的好季節,屋簷下、陽臺上掛著的一排排的腊味,成為不少江門人記憶中冬日裡的一道風景線。但「風景線」放錯地方,不僅破壞了市容市貌,更是存在安全隱患。
  • 晚報110丨網友疑問:公共自行車手扳扣去哪了?
    網友疑問:公共自行車手扳扣去哪了?新城最早投用的「小紅車」無手扳扣,正逐步更新換代近日,有市民向晚報「110」反映,新城有的公共自行車找不到手扳扣,無法調節座椅高度。記者在舟山論壇也看到有網友發帖稱,位於新城千島路市中級人民法院外的公共自行車站點,許多自行車沒有座椅卡扣。「車子卡扣都去哪裡了?」該網友發出疑問。
  • 電子鞭炮不會導致空氣汙染卻「藏」安全隱患
    不過,看似安全的電子鞭炮,似乎也是「危機四伏」。  電子鞭炮受熱捧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放鞭炮和吃餃子都是中國傳統年味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空氣汙染尚未根本好轉的背景下,燃放鞭炮帶來的環境汙染以及事故隱患等問題日益突出,「過節到底放不放鞭炮」亦成為春節臨近時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 下水道井蓋移位 市民擔心掉井裡
    下水道井蓋移位 市民擔心掉井裡 7月15日上午,市民劉先生致電本報反映,進入汛期以來濰坊市降雨逐漸增多,他們小區附近的路段存在井蓋移位問題,一旦下大雨路面積水,就會給行人和車輛帶來安全隱患。
  • 蘭州公共自行車添手機掃碼功能 可多城市共享租車(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4月27日,蘭州舉行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手機掃碼功能開通儀式。這意味著蘭州市民可以在公共自行車網點通過手機掃碼實現公共自行車租還車,解決了市民辦卡、充值難的問題。 史靜靜 攝 中新網蘭州4月27日電 (史靜靜)27日,蘭州舉行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手機掃碼功能開通儀式。這意味著蘭州市民可以在公共自行車網點通過手機掃碼實現公共自行車租還車,解決了市民辦卡、充值難的問題。
  • 這兩趟公交直達紅星全球農批中心
    今天早上8時,居民張梅香戴好口罩從獅子山公園東門乘290路公交車,高高興興地到紅星全球農批中心提前「探班」,為接下來的年貨採買做準備。20多分鐘後,車輛順利抵達紅星全球農批中心正門西側,位於新平路一側的終點站。穿過斑馬線,一街之隔就是紅星全球農批中心水果交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