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系統使用一個月,投入5801輛自行車,被租騎達74萬餘次
近年來,隨著龍城的飛速發展,交通擁堵日益嚴重。2012年,太原嘗試打造四位一體交通模式,申辦併入圍國家「公交都市」建設,並首次引進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9月28日投入運營。
10月28日,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落地「滿月」。截至當日18時,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數據顯示,全市共開通274個服務點,投入5801輛自行車,租賃範圍已初步覆蓋省城主要街巷;有8.4萬餘人辦理租騎手續,累計被市民租騎74萬餘次,按平均單次騎行兩公裡計算,行駛裡程148萬公裡,相當繞地球37圈。市民腳踩它跑出的路,每天繞地球1圈多。
不過,作為一項新生事物,管理者與使用者均處於摸索階段,也難免出現不少問題。山西省委黨校教授郭華紅表示,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的完善,不僅需要管理者傾聽市民心聲,也考驗使用者的道德水準。
A 「滿月」數據點擊
99% 絕大多數是免費租騎
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後臺數據顯示,近一月來,公共自行車單日租騎次數,最高位66300餘次。近幾日,免費租騎一直在98.6%至99.06%間徘徊。也就是說,租騎者中,將近99%的市民屬於免費租騎。
10人次/天 用車率全國領先
最先開辦公共自行車租賃的杭州,目前自行車日均使用率約在3人次/天,而太原公共自行車使用率卻高達10人次/天。最近一段時期內,每輛車一天的租騎量達12.5人次。太原市民對公共自行車的熱度,推升周轉使用率在全國名列前茅。
274個 服務點覆蓋主要街巷
目前,太原市已投入使用274個服務點,其中,市民租騎最頻繁的地區集中在鬧市區擁堵路段。公共自行車數據顯示,省城并州北路、上肖牆、府西街、五龍口、賽馬場、學府街等擁堵路段,自行車使用周轉率最高。此外,在早高峰期間,則主要集中在公園、企事業單位集中的地段。如西海子公園、解放南路迎澤街口、省總工會、旱西關、山西電視臺等。從早晨7時20分起,租騎開始明顯增多;下班晚尖峰時段,租車點分布的外圍地帶,鎖樁最易滿員,成為晚間高峰區。市民騎到租車點外圍地帶,不得不換乘公交車,在勝利街、學府街、敦化坊,大量自行車需要就地歸還。
8.4萬 一個月辦卡數量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前來辦理租騎手續的市民達84000餘人;274個租車點晝夜為市民出行服務。公共自行車承載市民出行一個月,跑出148萬公裡的路程,相當於繞地球37圈。
零 沒有一輛自行車丟失
截至目前,5801輛上路運營的自行車一輛都沒有丟失。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在建設初期,便考慮到防盜問題,採購的機身及零件跟目前市面上售賣的自行車標準並不一樣,而且,因為採取了實名制,可以方便查詢到最後一個租用者的信息,因此,自行車不容易被盜,竊賊也很難銷贓。另外,太原市民公共意識日益增強,這是保證自行車運行至今沒有丟失的關鍵因素。
B 井噴式借還車考驗調度能力
服務點的借還規律還在摸索
「我們遇到最多的情況是,服務點上20個樁位,本來還有10多輛車。到了下班時間,一下子來了一大批人,把車全借走了,調度一下子跟不上。」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使巡檢員就在現場,也來不及將備用車放進鎖車樁。記者在該公司熱線接聽中心看到,一臺由數個小屏幕組成的大屏幕上,顯示著已開通服務點的運營情況。調度人員根據服務點的實時運行狀態、鎖樁租還車負載狀態,向一線發出調度指令。平衡各個服務點的車輛總數,方便市民租騎。「租車點鎖樁的自行車數量超過80%,我們要派人取走;少於20%則要補充一定數量的自行車。」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副經理左萍說,井噴式的借還車情況,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請市民給予諒解。「公共自行車畢竟是新事物,掌握各個服務點的借還規律,是系統運行磨合期的主要任務之一。」
6輛專用調度車運送自行車
目前,該公司調度採用6輛專用調度車運送自行車的方式。這種調度車行駛條件與一般機動車無異,容易陷入尖峰時間被堵在路上的尷尬。「那邊服務點沒車可借了,這邊調度車卻被堵在路上動彈不得。」「現在我們能想到的辦法,是在每個點上多放些備用車。早晚尖峰時間,在比較忙碌的服務點安排兩名巡檢員工作。」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杭州的做法,是將改裝後的公交車作為調度專車使用,調度車可以在公交專用車道上暢通無阻地行駛,方便及時調度;台州則使用電瓶車運送公共自行車,借用非機動車道也能有效地達到及時調度的目的。
2015年,服務點將增至1500個
到11月底,太原之前規劃的516個服務點、2萬多輛自行車將全部投入使用,屆時,市民可在省城各大主要街道、小巷、公交站口享受到便捷的服務。據悉,到2015年,太原將建成150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投入6萬輛自行車,覆蓋整個建成區,形成以快速公交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汽車為補充,慢性交通(指步行、自行車等慢速出行方式)為延伸的,「四位一體」的暢通、高效、安全、綠色城市公交體系。
C 被公共自行車改變的生活
市民上下班靠它,健身也靠它
在省城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張亮已是公共自行車的鐵桿粉絲了。「我每天上下班各騎一次,偶爾出門應酬也騎它,在我的帶領下,我妻子偶爾出門辦事,也不開車了。」張亮說,從9月28日至今,他一天最少租騎七八次公共自行車,累積下來,一個月少說也有200多次了。
事實上,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的全面啟動,改變了張亮一家人的生活。「首先是家庭支出下降了,我以前開車上下班,遇到堵車鐵定遲到,一個月咋也得罰200多元,並且汽油費支出怎麼都控制不住,噌噌地漲。」張亮說,公共自行車借還方便的模式,一下子便吸引了他。「需要的時候,刷卡租借;不需要的時候,刷卡還車。不擔心堵車、不用考慮丟失……」
不僅如此,平常酷愛去健身房的張亮,現今晚飯過後,不再一個人前往健身房,而是與妻子一道,租上自行車沿著汾河公園慢行,享受悠閒。
生活正變得愈加精彩。張亮說,他們單位的很多人都已經喜愛上了公共自行車。「我家離單位並不遠,開車也就十分鐘的事,以前有電動車,但自從連續丟了兩輛後,就是老公開車送我上下班。因為中途路過學校,常常堵半個小時,為此,我跟老公每次都得提前40分鐘出門。」張亮的同事何寧說,有了公共自行車,早上老公能多睡會兒,她臨走時還能給老公做好早飯。「再沒遲到過,也不用擔心丟車,這樣的生活很愜意。」
公共自行車,正日益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工作人員多次調整上、下班時間
省城雙塔街桃園路交叉口路西的公共自行車服務點,是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站點。運營一月來,該站點的管理人員已調整過三次上、下班時間。究其原因,則是該公司根據服務點的租賃情況,為使市民能便捷租還車做出的調整。
「早上7點到7點15分,這個點的鎖樁便空無一車,而晚上7點起,便陸續有車輛歸還,半小時後,便存滿了,但後續仍有市民回來要還車,這個時候,只能通過管理人員將上樁自行車臨時下樁,讓準備還車的市民先還車。」負責該站點的工作人員張麗清說,相對來說,無法及時還車是使用者最不能容忍的。因此,公司數次調整了服務點管理人員的「站崗」時間。「這個服務點的下班時間就是晚10點,而其他服務點,晚7點就下班了。」
公共自行車服務部門的管理員,通常早7點30分到崗。在早高峰還車量大的租車點,要求管理員提前半小時,7點準時到崗,遇鎖樁滿車,向市民提供人工租還車服務。如果自行車量大,佔滿所有鎖樁,每個管理員手中有個臨時鏈,將自行車鏈鎖在一起。
為了緩解雙塔街桃園路交叉口路西服務點租賃「火爆」的現象,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已在西邊100米處增設了近60輛的鎖樁,準備再開一個服務點。該公司相關人士說,目前,他們正根據租賃數據,調整各個租賃點管理人員的在崗時間。
■公共自行車入並大事記
2012年3月底,太原市申辦「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其中一項內容為,打造城市公共慢行系統。此後,公共自行車租賃在太原首次提出。
4月,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將公共自行車方案提上會議日程,確定研討太原市實施該方案的可行性。
6月1日,由太原市公交公司提交的《實施方案》獲得太原市政府會議批准。按照方案,太原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採取先進的智能化租用管理系統,市民可通過現有的公交IC卡(開通自行車租賃功能)自助租、還車,而且在每一個服務點、每一個鎖樁,每一輛公共自行車都能實現通租通還。太原公共自行車劃定的營運範圍約為110.55平方公裡,設置516個服務點,服務點平均間距約為517米。其中,像迎澤大街、新建路、解放路、建設路、親賢街、朝陽街、柳巷等處,將適當加大布點密度,力求將間距控制在400米左右。自行車租借還實行實名制,保障公共設施的安全。
7月10日,太原公共自行車通過前期的項目招標及規劃設計,開始第一個服務點的土建工程,並以每天10個點的速度推進。
8月31日,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中的鎖樁、管理箱、自行車抵並,公交公司當天安排工作人員現場安裝。
9月26日,太原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開始辦卡,正式受理市民辦理租騎業務。
9月27日,第一批投入使用的2000輛公共自行車入樁,預示著服務點即將投入使用。
9月28日,僅僅時隔一天,太原市政府、太原市公交公司舉行盛大儀式,宣布太原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正式投入運營。
公共自行車帶給我們哪些影響?
對太原市民來說,公共自行車確實「火」了,也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在不少市民眼中,公共自行車租賃還是有許多不方便、不完善之處。除此之外,公共自行車作為城市交通體系的一員,其後續效應也逐漸凸顯。
10月28日,記者分別採訪了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相關負責人、山西省委黨校相關人士、部分公交司機、計程車司機、自行車廠商及市民,對公共自行車,他們都有話要說。
A ■大家有話說
希望很多 問題不少 愛護很重要
市民呼聲:希望改善騎行條件
在記者的採訪中,「改善騎行道路條件」是市民最大的呼聲。「非機動車道被嚴重侵佔,老是要和機動車搶道。」「騎著騎著居然會沒路可騎。」「有的地方要繞上人行道才能通過,但人行道坑坑窪窪,推著自行車也不好走。」走訪中,省城市民談起自行車的騎行環境,大多抱有怨言。
目前,省城迎澤大街、解放路、新建路等主幹道,雖然設置了隔離帶、隔離欄,防止機動車開錯道,但日益嚴重的汽車擁堵,使得部分司機無視隔離帶的阻攔,在非機動車道內肆意行駛。「就說柳巷吧,雖然是單行線,但無論你怎麼騎,迎面總能碰到疾馳而過的汽車,在公交車跟私家車相對而過時,根本沒有自行車的『下腳』之地,我們常常是抬著車子往邊閃,身子能扭成180°。」市民劉女士提起剛剛在半路上碰到的「程咬金」,還心有餘悸。
希望能辦理臨時租賃卡
不少市民希望,公共自行車能辦理臨時租賃卡,方便市民的臨時租騎。忻州市民王正平說,他經常來太原出差,但發現辦卡、退卡程序都特別繁瑣,「能不能開展辦理臨時卡業務,讓人們在任何一個點,花費很短的時間跟金額後,就能快速、便捷地通租通還。」
針對這個問題,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暫不考慮辦理臨時卡,因為系統的使用及租騎的相關條件還在摸索階段,待最終完善後,會根據需求再進行調整。該人士表示,針對目前市民的辦卡需求,下一步,將陸續開通更多的辦卡點。
希望解決一些地方租還車難問題
採訪中,市民提出建議最多的,是希望服務點的布局能進一步優化,希望越來越多的服務點早日投入使用。不少市民稱,未來,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在管理中,應優先考慮市民如何快速租還車的問題。「早高峰時,如果去租車點晚了,很多時候都租不上車;晚高峰時,回得晚,卻還不了車;一租一還不便捷,太讓人鬱悶了!」
對此,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共自行車調運車輛,是把鎖樁滿車的高峰區,向鎖樁缺車的低峰區調配。因此,早高峰時,租車最難的是城中村一帶,尤其是居民區聚集地,還車最難的則是眾多寫字樓、企事業單位、公園等地;而晚高峰,則正好與之相反。
希望給車輛經常消毒
在公共運輸系統中,相比一輛公交車、計程車,自行車的周轉率無疑是最高的。「一輛車,一天最少也會被5個人使用,而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方,便是車把手處。」省城市民張女士希望,服務點內應配置有消毒布,讓每位租車者騎行前,能有工具對其進行簡易的清洗、消毒。
針對這一問題,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車公司工作人員稱,目前,由於該公司人手緊張,暫不具備一點配一人的管理模式。目前,該公司正招募人員,張女士的提議他們已備案,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優先考慮並設置。該工作人員建議,市民出行時,方便的話最好佩戴手套。
管理者說:運行「滿月」公司忙著摸規律
作為管理者,除了有居民的熱情支持之外,還應該靜下心來,認真對待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車公司一位負責人說,這一個月來,他們經常會接到市民的電話,反映有關公共自行車的問題,「我們工作人員對每個反映來的問題,都會認真對待,並進行備案、討論。」
對於目前公共自行車出現的一些小故障,該負責人表示,由於第一批自行車上路較早,個別自行車保養未到位,出現一些小故障,「新的一批自行車已經到位,我們會分批對第一批自行車進行回收、保養。各服務點也將進一步強化公共自行車現場檢修工作,按季度、分批次對公共自行車進行例行保養。」「調配巡檢人員從早忙到晚,如果調配不好,就會影響市民租騎,影響周轉率。現在,辦租騎公共自行車業務的市民越來越多,誰也不敢懈怠。」目前,省城整個公交系統都已抽調相關人員,全力支持保障公共自行車系統運轉。
此外,目前省城城區街道內,留給自行車的道路較窄,除了私家車佔道外,一些臨時規劃的停車位也讓騎行者苦不堪言。對此,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將跟交警部門進行溝通,進一步優化城區交通環境,給騎行者一個良好的騎行環境。
遇雪天公共自行車將停止租賃
記者從該公司了解到,隨著冬季的來臨,當遭遇雪天等惡劣天氣時,為了保證租騎者騎行安全,該公司將採取停運措施,不再向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這是因為雪天路滑,是為了保護市民,但只要道路條件允許,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停運。」該負責人解釋道。
專家建言:愛護公共自行車考驗市民公德心
山西省委黨校研究公共政策的專家郭華紅教授一直在關注公共自行車的運行情況,「公共自行車既能緩解交通壓力,又環保,對老百姓來說是一件好事。」但郭華紅擔心,「滿月」後的公共自行車能否順暢地持續運行下去。
郭華紅認為,對於公交部門和政府來說,人力、物力都需要長期的投資,這種投資的堅持決定了公共自行車能否長期運行。「冬天就要來了,雨雪過後,自行車能否乾淨,需要服務人員及時擦洗,否則就會影響市民騎行。」郭華紅說:「自行車還存在折舊和損壞的問題,個別市民的不文明行為導致自行車損壞較快,需要公交部門同步修理,這些費用是否能及時到位,會影響到市民的騎行安全。」在管理機制、投資機制和監督機制等方面,郭華紅認為,還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探索。
此外,使用者的公德心也是公共自行車能否長久發展的關鍵因素。郭華紅表示,市民道德素質的高低,對公共自行車是否愛護,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太原公共自行車道路能走多遠。「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太原市民的素質是及格的,而未來,這個成績是否能保持或者提高,則需要我們大家長久地、共同地接受這份考驗。」
B ■後續效應凸顯
計程車公交車反應不一
計程車:營業額銳減
採訪中,省城不少公交司機、計程車司機坦言,隨著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的火爆進行,他們的營業額較之前有所減少。
首批開放的公共自行車服務點,主要集中在新建路、解放路等路段內,在這些路段運營的公交線路,客流量有明顯變化。「早晚高峰時,客流量確實有所減少。以前一到山醫大一院,前門根本打不開,乘客上不了車。」省城610路司機李師傅介紹,國慶後,他開的車再沒遇到過車內太擠,乘客上不了車的情況。省城27路司機王師傅也認為,開通公共自行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民乘車難、等車難的現狀,「這是好事,市民多了一種出行方式,我們也不用因為乘客擠不上車而挨罵了。」
然而,省城的哥張師傅談及公共自行車,卻是欲哭無言。他說,自從公共自行車運營以來,晚上9點後,很少能拉到短途乘客,「夜間打車的都是長途,算下來一個月少掙100多元。」
自行車:銷售量下降約三成
28日,記者走訪省城自行車銷售市場發現,進入10月,隨著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自行車銷售較去年同期明顯下滑。部分自行車經銷商稱,自行車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約有三成。
省城解放北路解放大樓附近,聚集了不少品牌自行車專營店。28日上午11時許,各家店面前雖仍擺放著待售車輛,但前來選購的顧客卻寥寥無幾。「公共自行車一上路,店裡的普通自行車銷量驟減。一天也賣不出幾輛,再這樣繼續下去,普通自行車根本就沒法賣了。」某品牌專賣店相關人士說。
近年來,機動車增多,省城道路經常擁堵,不少市民對騎自行車出行青睞有加,所以自行車的銷售一直不錯。但是,自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後,購買自行車的顧客突然減少。「以往,國慶休假期間都是各類自行車銷售的高峰期。有時一天能賣出幾十輛,但從9月28日到現在,一共才賣出去十多輛。」
採訪中,不少自行車銷售商表示,省城公共自行車投入運營後,首先受到衝擊的便是自行車的銷售。現在,除了一些愛玩車的消費者還常光顧,其他買自行車的顧客是少之又少。「10月以來,一共賣出了70多輛自行車,而往年10月的銷售量最少也能上百。相較去年,今年的銷售同比下滑約有三成。」
■記者手記
「滿月」只是剛開始
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不僅是太原市民綠色出行的一個探索,更是全國各大城市爭相試用的交通模式。自2005年杭州推廣以來,青島、溫州、株洲、福建等地相繼開辦,一時間,竟有燎原之勢。
然而,這種「全新」的出行方式投入運行後,被市民接受的城市不少,而中途夭折的也不少。原因自是五花八門,有的因為收費高,有的是服務點不完善,有的是租還不暢。
太原推行公共自行車租賃,跟其他城市有共性,但也有自己的特性。與推廣最成功的城市杭州相比,兩者的設施差別很大。杭州一輛自行車300多元,太原卻高達1500元;杭州布點特意考慮了景區,自行車設計特意照顧了帶小孩的人群,但太原卻主要為「解決市民上下班出行擁堵。」正因為有著清晰的目標,公共自行車一經推出,便受到廣大太原市民的喜愛。
10月28日,太原公共自行車推行滿一個月。從市民的熱情來看,它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應該繼續推廣,方便更多人;從城市交通來看,若更多的人選擇自行車出行,尖峰時段,道路擁堵也能得到緩解;從保護環境上講,騎行不會帶來有害物質的排放,選擇騎行,等於給城市空氣加裝了「濾清器」。
然而,在這一個月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不滿,認為服務點布局比較單一,部分地區服務點集聚嚴重,希望設置服務點位置時應廣泛聽取市民意見。管理者也提出了期望,作為一項公共設施,使用者應更好地愛護它們,不要將它當成一次性消費品。
但是,所有人都清晰地認識到,這是一件應該堅持並做好的事。只有一直堅持,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才能得到解決或改善。希望公共自行車越來越好!
本報記者 趙德偉
來源: 山西晚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