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氧離子是什麼?
什麼是「空氣負氧離子」?眾所周知,空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氣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在正常狀態下,氣體分子和原子中的正負電荷是相等的和中性的,但在宇宙射線、太陽射線、電磁波、巖土射線、波浪、瀑布和各種氣象活動的影響下,氣體分子中某些原子的外電子會離開軌道而變成自由電子,原始電子將丟失。這個過程叫做「空氣電離」。分離出來的部分自由電子將與空氣中的其他中性分子結合,因此獲得額外電子的氣體分子是負電極,稱為「空氣負氧離子」(這個過程稱為空氣電離)。
負氧離子是空氣中帶負電荷的氣體離子。大氣中的各種氣體組分都不完全存在於分子的形式,其中一些存在於離子的自由態。帶負電荷的分子或粒子(俗稱負離子)不僅能促進維生素的合成和貯存,增強和激活人體的生理活動,而且對人體和其他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它們也被稱為「空氣維生素」。
維基百科的條目:
負離子的這個詞條上寫:負離子可能是指化學上的陰離子,或大眾文化和商品宣傳上的流行語「負離子」。
負離子來源:
它是源自日本的一個詞彙,這個詞在科學上並沒有明確意義,但廣泛使用於商業宣傳上,並且將負離子的存在與人體的健康連結在一起。例如負離子吹風機、負離子冷氣機、負離子電風扇、負離子直發、負離子空氣清淨機等。而關於負離子與人體健康的關聯性則起源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之間,當時有些學者主張,負空氣離子(也稱負氧離子)對人體健康有正面幫助,但目前尚未有科學證據足以證明。各國主管機關未訂出相關法令標準,且有學者認為其為偽科學。
維基百科做的最好的一個地方就是所有的說法都可以追根溯源,也就是信源。
負離子在日本首次見報是在 1987 年 12 月,當時是一則商業廣告,商品名稱叫作「離子吸菸器」,廣告文案是這樣寫的:本產品利用負離子功能,能將所吸入的香菸煙霧轉化為含有豐富離子的新鮮空氣。
之後每一年大概有一兩次的報紙報導,也有越來越多的商家瞄準了人工製造負離子的領域。一些大牌家電製造商從 1999 年起就開始陸續推出具備製造負離子功能的空氣清淨機和空調設備。
到了 21 世紀,報紙上的報導數量突然猛增,2002 年 60 次,2003 年 128 次,2004 年 51 次,而且也不再局限於廣告。
以上這些數字都是松永和紀在日本國內最大發行量的《讀賣新聞》的新聞資料庫中搜索的結果。他是京都大學農業研究所的碩士,曾在逐日新聞社做過十年的記者,離職後從事自由寫作。2009 年4月5日由日本商周出版社發行的《健康新知都是對的嗎?》一書,正是他的作品。這本書中,有一章的標題是《別被偽科學給騙了》,裡面介紹了負離子這個詞正式進入大雅之堂是在 2002 年 6 月 17 日。
也就是說,負離子這個概念的源頭是日本,這個倒一點也不奇怪,還有很多偽科學概念都是來自日本。本世紀初的時候,社會上比較盛行的說法是,負離子具有釋放壓力和解除疲勞的效果,含量最多的環境是在瀑布附近或森林之中。電視上也經常有所謂的負離子專家為負離子的效果站臺背書。著名的三菱電機 2001 年曾經推出了一款空氣清淨機,宣稱除了可以增加活性炭分解和清除乙醛等常規功能,還能在排出乾淨空氣的同時釋放負離子。
生態級負氧離子
負氧離子是一種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的物質。當人們將負氧離子空氣吸入肺泡時,可以刺激神經系統產生良好的效果,並通過血液循環將電荷輸送到全身組織細胞。它能改善心肌功能,增強心肌營養和細胞代謝,減輕疲勞,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免疫能力,促進健康長壽。負氧離子還可激活β-內啡肽,穩定自主神經,控制交感神經,預防神經衰弱,改善睡眠效果,提高免疫力。
自然界產生生態負離子的原理:
1、大氣在紫外線、宇宙射線、放射性物質、雷暴、風暴、土壤和空氣輻射等因素的影響下電離釋放;
2.在重力作用下,水高速流動,水分子分裂產生負離子。
3、空氣電離產生的負氧離子,是由於林木、葉枝放電和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光電效應。
4、負氧離子是由高山巖石和地殼洞穴等自然力產生的。
學界觀點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林錦明教授在《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對空氣中的正、負離子按其流動性可分為大、中、小離子。如果離子遷移率大於0.4cm2/(v`s),則是一個小離子;如果小於0.04cm2/(v`s),則是一個大離子;如果介於兩者之間,則是一個中等離子。小離子運動速度快,在大氣中相互碰撞,不斷聚集形成大離子或中離子。只有小離子才能進入生物體,而小的負氧離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從美國epa實驗室來看,空氣負氧離子的粒徑越小,活性越高,自然擴散距離越遠。它能主動攻擊空氣汙染物。同時,生態負離子可覆蓋3-4米的距離,無需外吹風機。它可以創造一個室內陰離子森林浴的自然模擬環境,更徹底地淨化空氣。生態負離子能改善和預防呼吸系統疾病,改善睡眠,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液粘度。它被醫學界稱為「維生素」、「空氣維生素」、「長壽素」和「空氣維生素」。
爭議:
面對滾滾而來的負離子浪潮,第一位力排眾議提出批判的是當時東京大學的安井志教授,現在為日本國連大學副校長。他撰文提出:負離子根本沒有科學功效。他指責一位為負離子站臺的博士和電視臺的主播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連什麼是科學都不懂。
質疑負離子的權威中還有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教授,他的評論是:
倘若從科學的角度理解負離子,我們必須先行定義此物質的屬性,之後方有討論其效果的可能;讓大眾去相信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自創的名詞,個人認為匪夷所思」。
中國國家標準
在國家林業局發布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3-2020)》中,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被認為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之一。
2016年2月2日規劃院編制了《空氣負(氧)離子濃度觀測技術規範》,但是請注意,這裡的氧字是打括號的,因此,林業局的意思是負氧離子就是空氣負離子,只是因為約定俗成的叫法流傳太廣了,加個括號有注釋的意思。而空氣負離子,在很多情況下,一般又被直接稱為 「負離子」。因此,如果細看林業局的文件,會發現在正文中提到的都是負離子,不再提負氧離子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新鮮空氣中陰離子的標準濃度不得低於1500/cm3。
根據我國部分省市氣象部門公布的數據,空氣負氧離子濃度的分級方法有兩種。
陰離子濃度與空氣品質的對應標準
負離子這個概念確實還只能算一個流行語,沒有多少真正的科學家在對它做研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它沒有太大的科研價值,但是對於生產各種各種暖風空調設備的廠商來說,卻有著很好的商業營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