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物質,你到底躲藏在了哪裡?
如果暗物質和普通物質之間,除了引力相互作用之外還有一種微觀的相互作用,比如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流行的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的理論,這種暗物質的粒子就可以在實驗室更加精細的研究。 總的來說在實驗上有三種主要手段,一種叫做直接碰撞;第二種是測量他們被「破壞」之後的產物;第三種是在很高能的加速器上把暗物質產生出來,我們通常稱為這直接探測、間接探測和對撞機探測。
-
看不見的暗物質,卻引發了一場實驗之爭,誰是最後的贏家?
DAMA團隊發表的聲明頗具爭議,但據歐美國家的物理學家稱,他們在義大利地下實驗室所探測到的暗物質或許確實存在。新研究表明這次探測發現很顯然與其他無效實驗結果以及間接的天體物理學證據相吻合。研究結論顯示暗物質並不是通過四大基本力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的,而是以軸粒子為媒介通過第五種力進行作用的。
-
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成立 暗物質實驗室等合作平臺持續推進
四項功能 科技與產業的連接器 科技成果轉化的助推器 創新創業的孵化器 應用型人才的哺育器 □本報記者 林凌 7月1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在成都揭牌。作為省校合作的重要載體,新成立的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將承擔怎樣的任務,管理運營有何特色?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常進:科學家如何探測暗物質?
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叫暗物質,暗物質是怎麼發現的,相關的構成,以及如何探測暗物質,國際目前最新的探測暗物質的情況是什麼樣的等。暗物質的發現我們是天文觀測者,唯一的特長是用望遠鏡去觀測。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希望能通過望遠鏡看清楚,希望通過物理的探測,研究它物理的本質。
-
宇宙最冷的物質,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科學家用它來尋找暗物質
科學家們已經能夠觀察到宇宙,並確定其質量的80%左右似乎是「暗物質」,它施加引力,但不與光相互作用,因此不能用望遠鏡看到。我們目前對宇宙學和核物理學的理解表明,暗物質可以由軸子(6種可能的組成暗物質的粒子之一)構成,這是一種具有不尋常對稱性的假設。
-
世界最大暗物質實驗首結果公布:未發現粒子蹤跡
7月23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暗物質大會上公布了PandaX二期第一個物理結果,在3.3萬公斤·天的曝光量下,未發現暗物質粒子蹤跡,對暗物質候選對象得出了最新限制。PandaX實驗用氙原子作為探測靶子,採取「守株待兔」的方式,探測彌散在地球周圍的成千上萬億的暗物質粒子可能碰撞到氙原子上而發生的微弱信號。碰撞會轉化為氙原子的反衝能,在探測器中發光、發電。光和電信號都可以通過靈敏的光電管作為「事件」記錄下來。
-
我國首個極深實驗室藏身2400米地下研究暗物質
昨日,我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在四川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正式投入使用,這個世界巖石覆蓋最深的實驗室的啟用,標誌著中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一流的潔淨的低輻射研究平臺,能夠自主開展像暗物質探測這樣的國際最前沿的基礎研究課題。目前,清華大學實驗組的暗物質探測器已經率先進入實驗室,並啟動探測工作,而明年上海交通大學等研究團隊也將進入這裡開展暗物質的探測研究。
-
3個優先級能否找到暗物質?如果暗物質太輕怎麼辦呢?
研究重點需要尋找「更輕」的暗物質在美國能源部舉辦暗物質高能物理研討會的基礎上,發布了一份名為《暗物質小項目新倡議的基礎研究需求》報告,強調了Zurek和伯克利實驗室其他研究人員對暗物質的相關研究。Department of Energy)今年也進行了相關努力,為新的暗物質實驗徵求建議,伯克利實驗室也參與了這項建議的過程。擴展搜索中的3個優先級該研究報告強調了尋找更低質量暗物質的三個主要優先研究方向,「需要實現廣泛的敏感性和……達到不同的關鍵裡程碑」:1、利用DOE加速器產生高能粒子束:創造並探測質子質量和相關力之下的暗物質粒子。
-
向著暗物質,步步緊逼
除了星系尺度和宇宙尺度的引力效應來間接證明暗物質的存在以外,我們對於暗物質的性質所知甚少。通過對暗物質與標準物理模型中粒子耦合的理論分析,得到的結果之一就是基本常數的振蕩。葉軍和他的合作夥伴們認為,如果他們世界頂尖的測量儀器都無法探測到這些振蕩,那麼這個明顯無效的結果可以證明,暗物質與標準物理模型中粒子相互作用的強度必然比目前約束條件得到的強度更低。
-
暗物質或能像放射性原子核一樣衰變 讓整個天空充滿伽馬射線
當研究小組將未解決的伽馬射線圖與宇宙同一區域的物質密度圖進行比較時,他們發現這些射線與預測中隱藏暗物質的引力質量區域精確對齊。該研究的合著者丹尼爾·格魯恩表示,這種相關性表明,暗物質可能是宇宙中微弱的伽馬射線背景的主要原因。如果是這樣的話,它可能會給天文學家提供一些關於這種神秘物質性質的重要線索。「暗物質可以像放射性原子核一樣衰變,產生伽馬射線。」
-
最深地下實驗室將建成 用於「捕捉」暗物質(圖)
「看不見摸不著」的暗物質究竟是什麼,成為21世紀最大的科學謎團。為了揭開暗物質神秘的面紗,全世界的科學家「各顯神通」致力於「捕捉」暗物質,想將它「看」個明白。 中國也將加入探測者的行列。中國物理學界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學術盛會——中國物理學會2009年秋季學術會議上周末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明年,世界最深的地下實驗室將在四川錦屏山建成。
-
首席科學家詳解暗物質衛星「悟空」
主流理論認為,暗物質可能由一大類粒子構成,它們被稱為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不同於構成我們身體及周邊所有物品的基本粒子,這些暗物質粒子本身質量較大,卻不參與任何電磁相互作用。不要小瞧這一「絕技」。歸根到底,我們看得見、摸得著、嘗得出、聞得到、聽得清身邊的其他東西,都是電磁相互作用在其中貢獻力量的結果。
-
「暗物質」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暗物質到底是什麼
暗物質的基本性質可以概括為:參與引力相互作用。火星和其他行星是一樣的。中國發射的暗物質衛星「五孔」正在尋找天文觀測,並試圖通過測量宇宙射線中正電子和負電子的比例來尋找暗物質信號。所謂暗物質的「看不見」並不是簡單地用肉眼在可見光中隱形,而是說不管探測到哪一段電磁波,例如紅外線、紫外線和X射線,現在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實際上是某種粒子。科學家們已經正式提出了「暗物質」這個術語,我們對暗物質的探測越來越多地是通過所謂的「引力透鏡」來完成的,而引力透鏡是由大量的質量來彎曲光線所引起的。但它們不涉及電磁相互作用。
-
暗物質的前世今生,什麼是暗物質?
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天文學家肯特·福特(Kent Ford)和維拉·魯賓(Vera Rubin)對鄰近仙女座星系外部區域的恆星進行了詳細研究,該領域的許多人仍對茲威基的結果持懷疑態度。這些恆星繞著星系核心旋轉的速度太快了,就好像有一些看不見的暗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拉著它們,推動它們向前移動——科學家們很快在整個宇宙的星系中發現了這個現象。
-
找到宇宙幽靈暗物質就能解答
給暗物質畫「肖像」同樣,暗物質本質的研究,就是要給一個最不可分割的暗物質基本粒子來畫肖像,了解它的質量是什麼樣、電荷是什麼樣(應該為零)、自旋是什麼、相互作用的強度是什麼,這就是我們想做的研究。如果暗物質和普通物質之間,除了引力相互作用之外還有一種微觀的相互作用,比如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流行的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的理論,這種暗物質的粒子就可以在實驗室更加精細的研究。
-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使用反物質尋找暗物質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雖然迄今為止暗物質尚未被直接探測到,但科學家仍在嘗試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尋找暗物質。現在,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進行重子反重對稱性實驗(BASE)的研究人員已經嘗試了一種使用另一種奇怪物質-反物質的新方法來尋找暗物質。
-
黑洞或是「暗物質」包裹的巨大「原子核」
科學家們也不乏奇思妙想,尤其是在不同研究領域之間,常常有人根據某種相似性提出假設。雖然這種相似性並不見得總有邏輯。研究天體物理的科學家中有人認為黑洞周圍存在著一種不可思議的「引力分子」,可以為我們揭示暗物質乃至時空的本質。
-
探測暗物質信號?究竟結果如何?路途坎坷
在過去的十六年間,位於義大利的DAMA/LIBRA實驗組研究員們在暗物質探測器上觀測到了一個仍有爭議性的年度震蕩。這種變化只有在銀河系完全被暗物質之時出現。但除了美國的Co-GENT暗物質實驗,沒有任何其他的暗物質研究見過相似的變化。一位英國杜倫大學的物理學家提出了另一個假設:這種調製來自於中子。
-
宇宙的幽靈:探索暗物質的前世今生
暗物質研究是非常特殊,它是介於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之間的一門學問,是跨學科的研究。恆星的尺度大概是10的11次方米,有上千億顆恆星會組成一個星系,這個星系尺度大概是在10的21次方米。上千個星系可以組成星系團,星系團尺度10的23次方米。星系團是人類所觀測到最大的由自我引力形成的結構。所有的星系團和時空加起來,就是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
-
最終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的,或許是這種奇異「準粒子」!
每個星系都位於一個由無數暗物質粒子組成的巨大「光環」中,這些暗物質粒子正在穿過你的房間,從你身上流過。一場永不停歇的雨,由微小、看不見的暗物質粒子組成。但你根本沒有注意到它們。它們不與光或帶電粒子相互作用。因為你是由帶電粒子組成,你對光很友好;但你對暗物質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對你也是看不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