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成立 暗物質實驗室等合作平臺持續推進

2021-01-07 四川新聞網

  四項功能

  科技與產業的連接器

  科技成果轉化的助推器

  創新創業的孵化器

  應用型人才的哺育器

  □本報記者 林凌

  7月1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在成都揭牌。作為省校合作的重要載體,新成立的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將承擔怎樣的任務,管理運營有何特色?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統籌上海交大在川合作

  「形象來說,研究院就是一個總平臺,將統籌上海交大在四川各地開展的校地合作。」省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說。

  去年7月,四川與上海交大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戰略決策諮詢、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等教育、人才交流、幹部交流、幹部教育培訓、醫學醫療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省校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後,雙方往來更加頻繁,合作內容更加豐富。」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深刻感受到一年來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交大優秀人才在川找到廣闊舞臺,學校的科技成果陸續精準對接到四川發展的相關領域。以平臺建設為例,上海交大位於錦屏的暗物質實驗室、上海交大與瀘州老窖「生命科學與健康」聯合實驗室、上海交大德陽先進材料研究中心、上海交大與中國電科29所協同創新中心等合作平臺建設持續推進。上海交大在四川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的協調下深入到生產一線,了解實際需求,發現合作機遇,形成發展思路。

  為將省校合作落到實處,雙方萌生了成立研究院的想法。雙方決定,在天府新區建設集基礎科學、技術研發轉化、人才培養於一體的綜合研究院,統籌雙方合作。

  已形成一批合作項目

  在揭牌儀式上,上海交大方面表示,結合學校特色優勢學科,研究院將主要承擔四項功能,即科技與產業的連接器、科技成果轉化的助推器、創新創業的孵化器、應用型人才的哺育器。

  四川省與上海交大將採取「研究院+平臺公司」模式,共同開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重大科技成果在川轉化、幹部人才交流合作等工作,共同建設新材料、電子信息(軍民融合)、生物醫藥、文化創意四大研究中心,共同建設panda-x暗物質實驗室。

  目前,成都、德陽、宜賓、涼山等地政府和中國電科29所、雅礱江水電公司等重點企業主動提供優勢資源與上海交大進行對接,形成了一批合作項目。部分成熟的科技成果在四川落地轉化,包括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合作研發項目等。代表著暗物質探測世界先進水平的季向東教授團隊正在錦屏開展相關研究,並吸引了物理、天文領域的頂尖人才匯聚當地。

  「希望以研究院的成立為契機,推動更多項目落地,引進和培養更多四川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特色」社會服務合作體系愈發完善
    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的領導下,地方合作辦公室、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地方研究院管理處等校內機構先後成立,各類工作機制日益完善。  上海交通大學以省校合作、重點城市合作等政府間合作為基礎,探索發展了地方研究院、重大科研項目校外基地等校地共建共享的創新組織。
  • 搶佔智能社會戰略發展先機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成立
    原標題:搶佔智能社會戰略發展先機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成立作為對國家和人民重大醫療需求的積極回應,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昨天揭牌成立。  上海交大目前已擁有醫療機器人研究團隊十餘個,是產業轉化的中堅力量。新成立的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將重點發展攻克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的智能、微創醫療機器人前沿技術,以此實現精準診斷與微創治療;通過深度開展校地、校企合作,產學研醫工結合,實現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成為上海「南部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
  • 最深地下實驗室將建成 用於「捕捉」暗物質(圖)
    上海交大和清華等單位將在四川錦屏山隧道裡建造暗物質探測地下實驗室  全球最深地下實驗室明年將在四川建成,中國科學家試解21世紀最大謎團——  在地下2500米「捕捉」暗物質  本報記者 錢瀅瓅 呂劍波
  • 擴大高校「朋友圈」 市校合作進入新階段
    雙方將共建上海交大天府科技園、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養基地、上海交通大學成都先進推進技術研究中心和高端數控制造裝備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平臺和項目,著力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深化校地協同合作,助力成都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細數這些項目,籤約內容很關鍵。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區校聯動,支撐上海「南部科創中心」建設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是上海交大醫工(理)交叉平臺,由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牽頭校內醫、機、電、材、物、數等多個學科,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國理工哈姆林手術實驗室主任楊廣中院士擔任研究院創始院長。
  • 成都與西南交大中車合作 共同推進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申建
    成都與西南交大中車合作 共同推進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申建 2016年02月28日 08時10分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 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揭牌成立
    7月30日上午,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同舉辦,推進「科技興蒙」行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呼和浩特市舉行。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會見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一行。
  • 上海交通大學籤約商湯科技共建清源研究院
    商湯科技是全球知名AI創新企業,致力於人工智慧前沿技術的研究開發和行業應用,是中國科技部指定的第一個「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多年來,交大與商湯攜手共進,自2017年成立「深度學習與計算機視覺」聯合實驗室以來,雙方在圖像增強、人體姿態評估、自動駕駛、視頻壓縮等技術領域展開了一系列的科研合作,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 我國首個極深實驗室藏身2400米地下研究暗物質
    清華大學的專家在錦屏地下實驗室開展暗物質探測的數據採集工作。  2007年,中國影星劉燁曾出演美國影片《暗物質》,許多科學「粉絲」對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質開始著迷。  昨日,我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在四川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正式投入使用,這個世界巖石覆蓋最深的實驗室的啟用,標誌著中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一流的潔淨的低輻射研究平臺,能夠自主開展像暗物質探測這樣的國際最前沿的基礎研究課題。目前,清華大學實驗組的暗物質探測器已經率先進入實驗室,並啟動探測工作,而明年上海交通大學等研究團隊也將進入這裡開展暗物質的探測研究。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第九人民醫院臨床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上海市科委、上海交大、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相關領導及各機器人研發項目團隊成員參加會議。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教授對於醫院內建立手術機器人臨床研究中心的寄予認可,認為這是海外醫院都很難完成建設的平臺,使得臨床醫生和工程師能夠真正握手,共同邁向人工智慧醫學應用。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丁文江,材料學院院長孫寶德,先進技術與裝備研究院副院長劉冬、科研院國防辦副主任許妍,材料學院副院長李鑄國、院長助理董樊麗,以及交大材料學院輕合金、凝固科學與技術、先進塗層、科技發展中心等平臺教師代表參加籤約儀式。戴聖龍主持籤約儀式。
  • 上海交大@中船集團 | 又一場重磅合作籤約,開啟新徵程!
    上海交大@中船集團 | 又一場重磅合作籤約,開啟新徵程!林忠欽表示,上海交大與中船集團以需求為牽引,多年來緊密合作,在多個重點領域開展了大量聯合研發和人才培養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當前,雙方需要利用各自優勢,探索建立新的合作機制,嘗試建立具有一定行政性和引導性作用的聯合研究院,從前瞻性研究、共用技術研究等方面入手,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雙方聯手,相互支撐,共同努力建成新的資源平臺。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12月20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國內外醫療領域大咖齊聚,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聯手各附屬醫院及國內外協作院所,針對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創精準醫療,發展個性化、智能化手術及康復機器人。
  • 上海交通大學(成都)研究生培養基地,來了!
    範銳平一行參觀了上海交大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並與學校相關負責人共同見證籤署了《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天府科技園合作協議》《共建上海交通大學(成都)研究生培養基地合作協議》《共建上海交通大學成都先進推進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協議》
  • 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成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在講話中回顧了上海交大心理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設立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的曲折歷程,對老一輩專家學者們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對研究院未來的建設提出了要求。
  • 從源頭阻斷出生缺陷 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出生缺陷與罕見病臨床研究院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出生缺陷與罕見病臨床研究院在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揭牌成立,將推進出生缺陷臨床診療新技術的創新和轉化,形成覆蓋生命全周期的出生缺陷防控和診治體系。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聽力障礙、唐氏症候群、唇裂和顎裂、神經管缺陷、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是目前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較高的幾大病種,對於患兒的生存質量及生命健康有著嚴重的威脅。
  • 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在上海啟動建設 打造世界知名原始創新策源地
    李政道研究所由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呼籲建設,於2016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研究所以丹麥玻爾研究所、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為藍本,聚焦粒子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量子物理與應用技術等領域,旨在提升中國在基礎物理及相關前沿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效果圖。
  • 上海市長應勇視察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李政道研究所建設
    5月8日下午,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在浦東調研科創中心建設,應勇與副市長吳清視察了復旦大學張江校區、上海交通大學張江科學園和建設中的李政道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上海研究院。上海交大黨委書記姜斯憲、校長林忠欽參加相關調研。
  • 產教研合一,聯泰科技-上海交大「增材製造裝備與新材料聯合研發...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進行增材製造技術和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實現該領域校企人才共育,推進中國增材製造行業的發展。上海聯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勁松與上海交大材料學院副院長李鑄國對聯合實驗室進行揭牌,聯泰科技副總經理汪超、上海交大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長楊劍英、上海交大材料學院凝固所副所長/聯合實驗室主任李飛、優聯智造副總經理南水明、上海萬澤精密鑄造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陸敏等十餘位領導及嘉賓出席儀式共同見證和慶祝聯合實驗室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