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阻斷出生缺陷 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出生缺陷與罕見病臨床研究院

2021-01-07 新民晚報

圖說:國婦嬰院長黃荷鳳(左二)正在參與會診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確診宮內胎兒罹患出生缺陷,難道就只有「捨棄」一條路可走?孩子罹患罕見病,治療的同時能否從源頭阻斷,避免不幸的再次發生?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出生缺陷與罕見病臨床研究院在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揭牌成立,將推進出生缺陷臨床診療新技術的創新和轉化,形成覆蓋生命全周期的出生缺陷防控和診治體系。

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聽力障礙、唐氏症候群、唇裂和顎裂、神經管缺陷、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是目前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較高的幾大病種,對於患兒的生存質量及生命健康有著嚴重的威脅。隨著當前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我國出生人口數及高齡、高危孕婦比例日益增長,出生缺陷發生風險也隨之增加。我國累計近3000萬家庭生育過出生缺陷患兒,其中約40%、近1200萬例出生缺陷可形成殘疾。

圖說:揭牌儀式現場

「針對罹患出生缺陷或罕見病的胎兒或嬰幼兒,愈早診斷就意味著醫療的提前介入。在我國,平均30秒就有一名出生缺陷患兒出生,醫療能否提前介入有時意味著生命的去留以及家庭的圓滿與否。」出生缺陷與罕見病研究院院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院長黃荷鳳院士說。據她介紹,全球每年約出生500萬罹患出生缺陷的新生兒。在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總體發病率為5.6%,每年約新增出生缺陷患兒80-100萬例,佔全球該類患兒年新發病總數的20%。

該研究院由國婦嬰牽頭,聯合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將著力聚焦嚴重、高發的新生兒出生缺陷,開展貫穿孕前/胚胎植入前、產前、新生兒各階段的出生缺陷篩查及診斷,建立積極性優生途徑的出生缺陷防控綜合體系,並發展基於胚胎源性、遲發性出生缺陷早期防控技術,構建非致死性出生缺陷多學科團隊一體化診治平臺。

交大醫學院副院長江帆說,該研究院將整合各附屬醫院優勢資源和學科,如國婦嬰的產前診斷、輔助生殖技術,Bio-X研究院的基因組計劃,實施覆蓋整個孕期的多學科交叉轉化研究,聚焦出生缺陷與罕見病,開展高質量的臨床研究和診治,建立臨床大數據平臺,並為今後國內該類疾病的診療和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撐。

相關焦點

  • 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出生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周凱)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了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X-linkage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新生兒體重3700克,各項身體指標良好,經復旦大學兒科醫院檢查,孩子免疫功能正常
  • 全國首例阻斷重症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出生
    醫院供圖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了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X-linkage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新生兒體重3700克,各項身體指標良好,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檢查孩子免疫功能正常。
  • 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誕生  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簡稱「XSCID  這名幸運寶寶,是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密切合作的「結晶」,也是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學科交叉平臺建設的重要成果。專家評價,這種醫聯體模式已為不少患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就醫途徑,或將為其他罕見病的多學科合作治療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原發性免疫缺陷  「悲劇」如何不再重演?
  • 「全基因組測序在出生缺陷及兒童未確診罕見遺傳疾病檢測...
    全基因組正式開始臨床服務   未確診先天缺陷兒童罕見病全基因組測序項目啟動      2018年3月10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醫學遺傳醫師分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承辦的「全基因組測序在出生缺陷及兒童未確診罕見遺傳疾病檢測中的臨床合作研究及共識討論
  • 黃荷鳳:從源頭上阻斷遺傳病的「科學家媽媽」
    潛心科研和創造的她,還將5G和人工智慧(AI)技術融入婦產學科,實現了遠程會診和診斷,打造輻射全中國的出生缺陷及罕見病精準防控平臺。
  • 為不再有出生缺陷的孩子出生,中國科學家做了哪些努力
    基於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我們所掌握的方法學和基礎的理論,讓我們能夠在治療不孕症,去提高治療成功率的同時又轉化了預防出生缺陷發生的這樣的辦法。我們就前面基礎上凝練出了一個新的,既能夠診斷單基因遺傳病,又能夠同時發現染色體的異常,還能夠通過連鎖分析的方法來確定,也就是說通過一個,或者是少數幾個細胞,我們就能夠知道這個生命他有沒有原來它所已經有的遺傳的疾患,或者是常見的這些染色體的異常。
  • 楓糖尿病出生缺陷產前診斷獲突破
    原標題:楓糖尿病出生缺陷產前診斷獲突破   日前,解放軍總醫院手術室傳來雙胞胎新生兒的啼哭聲,北京的一對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楓糖尿病基因攜帶的正常夫婦,歷時5年,4次妊娠,終於迎來了他們家庭中一對正常的寶寶。這是我國出生的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
  • 問答|三級預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有哪些方法?
    問答|三級預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有哪些方法?答:一級預防包括婚檢、孕前優生檢查、孕早期增補葉酸等幹預項目;二級預防包括推動產前篩查、產前診斷來控制缺陷兒出生;三級預防在於對新生兒疾病篩查,對缺陷出生新生兒早篩查、早治療,提高這些孩子今後的生活質量。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如何生個健康的寶寶時刻都是熱門話題。助孕方法的選擇?冷凍胚胎與新鮮胚胎孰優孰劣?
  • 全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罕見病早診早治
    圖說: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採訪對象供圖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主辦的2020年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暨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大會在上海舉行。
  • 5G技術如何運用於出生缺陷防控領域?上海正在探索
    5G技術如何運用於出生缺陷防控領域?如何防控出生缺陷,已經成為中國臨床專家的一項重任。當前在上海,基於5G技術的「出生缺陷防控數據服務平臺」以及遠程診療平臺,已經在出生缺陷防控領域開展探索。來自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超聲科專家為患者做遠程B超檢查。來自安徽的患者張新(化名)成為一名受益者。
  • 全國年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 出生缺陷發生率5.6%
    全國年增出生缺陷90萬例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國強在研討會開幕式上通報,中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其中25萬例出生缺陷是在出生時在臨床就明顯可見的」,包括先天性心臟病約13萬例,神經管缺陷約1.8萬例,唇裂和顎裂約2.3萬例,先天性聽力障礙約3.5萬例,唐氏症候群2.3萬~2.5萬例,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7600例,苯丙酮尿症1200多例。
  • 讀懂「遺傳密碼」 規避出生缺陷
    記者黃中明 攝  因為出生缺陷或後期疾病,許多嬰幼兒被拋於棄嬰島。近期此事備受關注。在血親分離的背後,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需從源頭上做足預防。據《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顯示,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達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數約90萬例。為此,「能將出生缺陷扼殺在搖籃中」的基因診斷應運而生,但目前卻並沒得到大規模推廣。這項新型技術在解讀「遺傳密碼」的同時,也經歷著醫學倫理的考量。
  • 解放軍總醫院單基因遺傳疾病新生兒出生缺陷幹預取得新進步
    這是我國出生的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孩子的誕生給家庭帶來無限歡樂與希望。至此,由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產前診斷中心,聯合華大基因研究院組成的團隊,為該楓糖尿病患者家庭的診治劃上圓滿句號。這對新生兒的誕生,標誌著我國對楓糖尿病這種單基因遺傳疾病的產前診斷及幹預已上升到新的臺階。
  • 愛耳日:60%的耳聾與遺傳基因有關 康碼呼籲重視出生缺陷預防
    《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數據顯示,每年有3.5萬先天性聾兒出生,耳聾已經成為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加上遲發性耳聾及藥物性耳聾患者,每年新增的聽障兒童超過6萬。 新生兒出生聽力缺陷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 廣東出生缺陷發生率連續4年下降
    原標題:粵出生缺陷發生率連續4年下降   9月12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防控日。12日上午,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聯合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舉辦2020年預防出生缺陷日「同心抗疫、護佑新生」主題宣傳活動,並發布了《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
  • 中科院聯手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
    2014年,中國科學院依據「率先行動」計劃,依託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在腦科學領域設立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經過近兩年的籌劃與組織,2015年4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 ...中國大陸臨床、基礎科學家協作發現的第一種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兒科力量為免疫缺陷病基因圖譜新添一員引起不明原因發熱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腫瘤及免疫相關性疾病。隨著疾病譜的改變,免疫相關性疾病逐漸成為不明原因發熱的重要因素之一,王曉川表示,「已經明確一些免疫相關性發熱與基因突變有關,也就是有著宿主出生免疫缺陷的基礎。」
  • 造成出生缺陷的三個原因
    造成出生缺陷的三個原因  出生缺陷對孩子會有哪些危害?  患有嚴重出生缺陷的孩子,可能還沒生下來就死在媽媽肚子裡,或生出來以後很快死亡;有的即使活下來了也會留下後遺症,造成終生殘疾;較輕的出生缺陷,有的可以進行治療或手術,但可能會留下後遺症。有出生缺陷的孩子,不僅身體上受到很大影響,其家庭遭受的精神打擊會更大。  孩子最容易得的出生缺陷有哪些?
  • 搶佔智能社會戰略發展先機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成立
    原標題:搶佔智能社會戰略發展先機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成立作為對國家和人民重大醫療需求的積極回應,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昨天揭牌成立。  上海交大目前已擁有醫療機器人研究團隊十餘個,是產業轉化的中堅力量。新成立的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將重點發展攻克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的智能、微創醫療機器人前沿技術,以此實現精準診斷與微創治療;通過深度開展校地、校企合作,產學研醫工結合,實現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成為上海「南部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
  • 江西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師資培訓班在南昌開班
    授牌儀式上,省婦幼保健院被授予「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培訓基地,省兒童醫院被授予「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培訓」協同單位。儀式結束後即開始本屆培訓班的正式授課。  本屆培訓班將培訓江西省出生缺陷防治師資人員130名,分為7天的集中授課、7周的實地培訓以及4周的線上學習。